书城科普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万事由来
3524900000029

第29章 传统习俗卷(8)

清朝同治年间,相声艺术在北京得到充分的发展,日渐成熟,规定用北京方言表演。外地也偶有用地方方言的。当时无论楼堂深院,还是街头市井,都有相声表演的舞台场地。据一些老艺人说,在相声中有两段基本技巧练习的段子,一段叫“学四相”,即指学大姑娘、老太太、哑巴和聋子四种人的动作;另一段叫“学四声”,也就是学山东、山西、北京城里、城外四种的声音。“相声”二字就是由“学四相”和“学四声”的尾字合成的。

剪纸的由来

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它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装饰图案,所以称为“剪纸”。

剪纸起源于汉代。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就有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后来,在节日期间用彩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故事等,贴在窗上的称为“窗花”,贴在门上的称为“门签”,用于喜庆的称为“喜花”。唐诗人李商隐《人日即事》诗中,有“缕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之句,是对剪纸这一历史习俗的描述。

吃火锅的由来

火锅,古称“古董羹”,因投料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它是中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据考证,发掘出土的东汉文物“镬斗”,即为火锅。唐代白居易的《问刘十九》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就惟妙惟肖地描述了当时食火锅的情景。到宋代,火锅的食法在民间已常见,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便有其同友人吃火锅的介绍。元代,火锅流传到蒙古一带,用来煮牛羊肉。至清代,火锅不仅在民间盛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清宫御膳食谱上有“野味火锅”,用料是山雉等野味。乾隆皇帝吃火锅成癖,他曾多次游江南,每到一地,都备有火锅。相传,他于嘉庆元年正月在宫中大摆“千叟宴”,全席共上火锅1550多个,应邀品尝者达5000余人,成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火锅盛宴。

我国的火锅花色纷呈,百锅千味。著名的如广东的海鲜火锅,食而不腻,味美无穷;苏杭一带的菊花火锅,清香爽神,风味独特;云南的滇味火锅,鲜嫩香辣,饶有风味;湘西的狗肉火锅,享有“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之美誉;重庆的毛肚火锅,麻辣醇香,名扬天下;北京的羊肉涮锅风味别致,吊人胃口。此外,杭州的“三鲜火锅”、湖北的“野味火锅”、东北的“白肉火锅”、香港的“牛肉火锅”、上海的“什锦火锅”等,也风味别具,诱人馋涎,堪称为寒冬里的“席上春风”,为食客们所津津乐道。

火锅不仅是美食,而且蕴含着不少饮食文化的内涵,为人们品尝时备添雅趣。如东北人招待贵客时,火锅里菜的摆法颇有规矩:前飞后走,左鱼右虾,四周轻撒菜花。即飞禽类肉放在火锅对炉口的前方,走兽类肉放于火锅后边,左边是鱼类,右边是虾类,各种菜丝稍许放一些。若对待不速之客,则把两个特大肉丸子放在火锅前边,后边是走兽类肉,示意你快离去。台湾客家人多在大年初七这天吃火锅,火锅用料有七样菜是少不了的,即芹菜、蒜、葱、芫菜、韭菜、鱼、肉,这分别寓意:“勤快、会算、聪明、人缘好、长久幸福、有余、富足。”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

“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运动规律,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三九”的由来

常言道:“数九寒天,冷在三九。”“三九”一般出现在冬至到惊蛰。冬至是数九的开始(一九)。大寒正值三九,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我国习惯以冬至日作为“数九寒天”的开始,以后每隔九天为一阶段,为一九,共九个九,81天。

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这一天应该最冷,这是因为冬至地面得到太阳热量最少,但地面积累的热量还未损失到最小,所以它不是最冷的时候。冬至以后,太阳位置虽北移,但大地吸收的热量还是少于散的热量,入不敷出,温度继续下降。直到三九以后,地面每天吸收的热量才超过散发的热量,气温才渐渐上升。所以三九前后为一年中最冷的时期。

“三九”和“三伏”一样,都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衡量冷暖变化的传统方法。所谓数九,即从冬至日(一般在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开始算起,每九天为一个“九”,并依次排出“一九”、“二九”、“三九”……实践证明“数九”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它真实地反映了天气、气候冷暖变化的特点。

“三伏”的由来

每年夏日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我国独有的“三伏”节气,并都印在我国的日历上,那么,“三伏”是怎么来的呢?我国从公元前776年至今,流行“干支纪日法”,即是把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各取一个字结合而得甲子、乙丑、丙寅……等六十组的不同名称来记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秦汉时盛行“五行生克”的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火克金(金怕火烧融),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就规定从夏至日(阳历6月21日或22日)后第三庚日为初伏(有十天),第四庚日为中伏(有的年是十天,有的年是二十天),立秋(阳历8月7日或8日)后第一庚日为三伏,有十天。这样,三伏就有固定的日期了。按照这种规定,可以算出伏天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伏天之所以酷热,从日地关系上看,自春分日开始到夏天,太阳从直射赤道逐渐变为直射北回归线。夏至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这一天北半球地面接受的太阳热量最多而散热最少。但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并不是夏至,而是夏至后的伏天,特别是中伏和三伏天。

“霉雨”的由来

“霉雨”是指“梅雨”,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初夏,我国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这狭长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

梅雨,在古代常称为黄梅雨。早在汉代,就有不少关于黄梅雨的谚语;在晋代已有“夏至之雨,名曰黄梅雨”的记载;自唐宋以来,对梅雨更有许多妙趣横生的描述。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过一首咏《梅雨》诗:“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其中“梅实迎时雨”,指梅子熟了以后,迎来的便是“夏至”节气后“三时”的“时雨”。现在气象上的梅雨是泛指初夏向盛夏过渡的一段阴雨天气。

宋代贺铸曾被称誉为“贺梅子”,据说就是因为他在《青玉案》一词中写下了这样的名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宋代陈岩肖在《庚溪诗话》中也有“江南五月梅熟时,霖雨连旬,谓之黄梅雨”的记述。明代徐应秘在《玉芝堂谈荟》中写道:“芒后逢壬立梅,至后逢壬断梅”。历史上所称的“黄梅雨”通常是指“梅”节令内的降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群众习惯上取“芒种”节气为梅节令,此时正值梅熟时节,因此也叫“黄梅”。

此外,由于这一时段的空气湿度很大,物品极容易获潮霉烂,所以人们给梅雨起了一个别名,叫做“霉雨”。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更明确指出:“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霉也。”

龙图腾的由来

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启端的象征。它的起源同我国历史文化的形成和文明时代的开始紧密相关。那么,龙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从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纹饰表明,龙已定形并有多种变体。而早在夏朝时期,龙的形象已较为成熟。从原始社会文化遗存中,终于解开了龙的起源之谜,证明了龙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

龙,是由哪类动物神化的呢?学术界历来说法不一:有蜥蜴、鳄鱼说,或龙首来自马、牛之首说。从龙形玉饰提供的线索看,龙身与蛇有关系,龙首的形成最先应同猪首有密切关系,如龙头的吻长,吻上和眼周颜面的皮皱线纹,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鼻孔二个,露在嘴外的獠牙,以及颈脊耸起的长鬣等特点,都是猪所具有的,证明龙首来源于猪首。所以,我们说的龙是高度概括化、图案化了的猪首,加上蛇身和兽类动物的四条腿,鬣的尾,鹿的脚,狗的爪,鱼的鳞和须的组合体。因此,龙的演化不是来自一种动物,而是由多种动物经我们的祖先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逐渐概括而形成的。

吃年夜饭的由来

吃年夜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把大门关起来,不能大声说话,不能敲击碗筷。吃完年饭后,就要将桌子的碗筷收拾干净,再打开大门,这叫做闭门生财,开门大吉。

这规矩习俗据说是为了哄骗铁拐李而传下来的。原来吃年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是开着大门的。玉皇大帝想了解民间疾苦,于是派铁拐李在此时下凡查看。铁拐李是个跛脚叫花仙。因此便在人间吃年饭的时候,提着篮子跛着脚沿街到各家乞讨。然后他把讨来的东西提给玉皇大帝看,谁家穷,谁家富,一看就知道了。据此,富的,玉皇大帝便命令有关神仙让他一年遭几次灾,不要太富;穷的,则让他发几次财,不要太穷。

这事儿慢慢传到了人间,有一户人家,比别人都奸,很快想到了应对之策。吃年饭时,把大门关得紧紧的,家人谁也不准大声说话,等铁拐李来讨饭时,他家年饭已经吃过,打开大门时,桌上空空荡荡的,无以施舍给铁拐李。铁拐李一看,这家够穷了,连年饭都吃不起,于是在他家门口放上几个元宝就走了。这下,这户人家便发财了。但没有不透风的墙,别家也看出了他家发财的原因,便都跟着学起来。谁知道铁拐李见家家都关着门吃年饭,便知人们已经知道了他的任务,就不再到人间来讨饭察贫富了。可是关着大门吃年饭的习惯,却从此流传下来。

清明节的由来

远在春秋时代,我国人民就运用测量日影的办法,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四个节气,到了公元前200年的秦汉时代,又确立为二十四节气,其中便有了清明节。

不少地区又把清明节称为寒食节、祭祀节。寒食节应当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一说“前两天”),由于时间相近,人们便习惯地把两个节日当成了一个节日。

寒食节的由来取意于春秋时期的晋文公悼念功臣介之推的故事:晋公子重耳未继位之前,遭遇晋献公的追杀,在外颠沛流离了19年。介之推与狐偃、赵衰等一批老臣,与重耳患难与共,吃尽苦头。最艰难的时候,介之推曾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让重耳充饥。后来,重耳当了君王,也就是著名的五霸王之一晋文公。他重赏了有功之臣,谁知偏偏把介之推给忘了。而介之推却也不申辩,不争功,背起老娘隐居深山,过着清贫的日子。后来,晋文公想起了介之推的功劳,十分惭愧,便派人寻找介之推母子。打听了很久,听说他母子在绵山一带隐居。可是还是寻不到,晋文公便下令放火烧山,想逼介之推出来。面临大火,介之推仍不下山,最后与母亲紧抱一棵大树,被活活烧死。晋文公十分懊悔,便下令厚葬介之推,还改绵山为介山,以示追悼。晋国百姓为纪念介之推,每年冬至后的第105天,一般在清明节气那一天既介之推被焚日,定为寒食节,家家户户禁烟火,吃三天寒食。

后来,清明节扫墓习俗流传下来,成为我国人民追念故人、寄托哀思的风俗节日。

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正如王维诗中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么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发生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