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万事由来
3524900000051

第51章 社会万象篇(18)

第一封航空邮件的由来

邮件分为平信、快信,其中航空邮件就属于后者,它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邮件交付给远方的收信人。航空邮件到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既快速,又方便。

世界上运送第一封航空信是源自美国的一次飞行大赛。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1910年6月13日,美国《纽约时报》和费城《大众记事报》合办了一次飞行大赛,飞行总里程为175英里。在众多的参赛者中,有一名叫汉弥登的年轻飞行员,驾驶着一架螺旋桨推进式双翼机,准备从纽约港内的总督岛起飞。汉弥登身穿皮夹克,腰间缠着几条充了气的自行车内胎,以防万一迫降在海里。重要的是,他带着一封纽约市市长寄送给宾州州长的表示敬意的信,而这就是历史上第一封航空信。汉弥登也因此被记入了邮政事业发展的史册。

现在,由于航空业的飞速发展,航空信件不仅快捷,而且价格也降下来了,成为人们彼此沟通的便捷工具。

明信片的由来

1865年,德国有位画家在硬纸片上画了幅画,在背面写了些问候的话,打算寄给友人,但苦于找不到一个容纳该画片的大信封。一个邮局职员给他出了个主意,叫他把收件人的地址、姓名一起写在背面,结果就像其他信函一样寄了出去。这件事引起了高级邮务参赞斯蒂芬的注意。他认为,一封信从写到封、发,十分麻烦,对于内容简单、没有保密性质的信,完全可以采用一种简便的、不要封套的信函,即明信片。斯蒂芬的建议当时未被采纳。4年后,一个叫赫曼的德国人说服了奥地利邮局,发行了明信片,当时叫“信函片”。

我国最早发行明信片是在1896年,在上角印有“大清邮政蟠龙”和万年青图案。

贺年片的由来

新年期间,人们喜欢互赠贺年片,以增进感情和友谊。当你欣赏着这些装饰精美的贺年片时,你可知道它的来历吗?

贺年片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它是从名片演变而来的。古时候把名片叫做“名刺”。东汉王充所著《论衡·骨相篇》就有记载:“韩生谢遣相工,通刺倪宽,结交漆之友……”其中所说通刺即是名片。到了宋代,互赠贺年片就很盛行了。贺年片发展到清代康熙年间,开始用红色硬纸片制作。当时更时兴一种拜年,将贺年片装到锦囊中送给对方,以示庄重。贺年片上印着精美的图画,则是受外国的影响。

据英国大百科全书说,贺年片是祝贺新年的书信。远在15世纪,德国便有人用铜版印刷。到了18世纪末期,德、法等国互相交换印有祝贺圣诞节和新年词句的贺年片,逐渐形成风气。随着交通和邮电事业的发展,如今,哪怕人们相隔万里,贺年片都会带着亲朋的美好祝愿飞到身边。

圣诞卡的由来

圣诞节是西方人的节日,中国现在也有很多人过圣诞节,在这个节日,送家人朋友一张贺卡,给人以关怀和问候,这已成为节日的一道风景。那么圣诞卡是如何得来的呢?

世界上第一张圣诞卡出现在1852年前的英国。当时英国的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馆长亨利·科尔在圣诞节前夕,突然想起老家的习俗:在圣诞节前都要走亲访友,以示问候。可是,时间很短,怎么办?“有了!”他忽然灵机一动,“为什么不用一纸卡片,画上一幅全家团聚、共享欢乐的画,寄到亲朋家中以表示自己的心意呢?”于是,世界上第一张圣诞卡便这样产生了。

当时,有志于推动艺术普及的亨利,越琢磨越觉得这个主意好。于是他与朋友合作,迅速印制出1000张圣诞卡。他逐张精心彩绘,然后出售,每张售价1先令。

世界上第一批圣诞卡的画面是一家人欢快举杯向收卡人祝贺节日的场面,下方印有“祝您圣诞快乐,新年愉快”的贺词。

到了19世纪80年代,在圣诞节和新年前夕,互赠圣诞卡和贺年片在欧洲特别流行。圣诞卡画面的取材很好,有的甚至选择名作家如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现在的圣诞卡各类风格皆有,反映了人们不同的情感和美好祝愿。

世界上第一枚邮票的由来

传说在1840年,英国绅士罗兰·希尔在伦敦街上散步,看到一个送信的人,把信交给一个少女看,然后向她要邮费。这个姑娘看了一下说:“我没有钱,把信退回去吧。”送信人便和姑娘吵了起来。罗兰·希尔看到这种情况,代她付了钱。姑娘解释说:“我家很穷,没钱付邮费收信。我和哥哥事先约定,假如他身体平安的话,就在寄给我的信封上画个圈圈,我看到这个标记就不取信了。”罗兰·希尔便向政府建议,发行一种邮票,寄信由发信人出钱买邮票,并将邮票贴在信封上,作为邮资已付的凭证。英国政府采纳了他的建议,于1840年5月首次发行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后来罗兰·希尔被选为皇家邮政大臣。

我国第一套纪念邮票的由来

西太后慈禧60寿诞时,挪用海军军费,兴建了规模宏大的颐和园,搞祝寿活动。当时的总税务司官员英国人赫德为取宠于西太后,建议发行纪念邮票一套。这个建议很快得到了西太后批准,立即由上海海关造册处职员、法国人弗拉尔设计图案并负责印刷。我国的第一套纪念邮票(即万寿票)就这样诞生了。

邮票齿纹的由来

1840年5月6日,英国正式发行邮票,邮局工作人员备有裁纸小刀,以便把几十枚连成整张的邮票裁开出售,既麻烦又不易裁整齐。到1848年,一天,英国的亨利·阿察尔在一家小酒吧间喝酒,一位外地来的客人坐到他身旁写信。当写完信装进信封后,便拿出预先购下的一整张邮票准备一枚一枚地裁开。可是客人没带小刀,犹豫了片刻,便取下别在西装领带的一根别针,在各枚邮票中间刺了一行行小孔,很快就把邮票扯开了。阿察尔津津有味地观察着,从中得到启示,因而发明了一种邮票扎孔的机器,英国的邮政部门立即采用。后来,欧美及世界各地也纷纷仿效了。

首日封的由来

首日封,是指新邮票发行的当天,贴用新发行的邮票,并有当天的日戳或用特制的纪念邮戳展销邮票的信封。

早在1840年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发行时,就有了首日封。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时,国外才开始专门印刷和收藏精美的首日封。1933年9月,美国发行总统沃伦·哈丁的纪念邮票时,商人乔治·林设计制作了专门的信封,并在左下角印上文字,售出后博得了集邮爱好者的欢迎。随着首日封设计印刷越来越精美,收集之风也逐渐盛行。美国不仅是首日封的发祥地,而且还拥有50多万首日封的收集者,有经销几十个国家首日封的万国首日封公司和世界上唯一的首日封博物馆。

1957年11月7日,我国发行了第一套首日封,名称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

小本票的由来

小本票就是若干枚邮票装订成一个小本,并用印有图案的硬纸卡做封面,附上作者简介或宣传广告等内容。

由于印刷精美、面积小、保存方便,故小本票很受广大集邮爱好者的欢迎。

世界上最早的小本票是1895年在卢森堡问世的。当时有很多人觉得寄一次信买一次邮票很麻烦,于是就一次买许多邮票,撕开叠起来使用,邮局觉得这种方法很可取,小本票就这样诞生了。1904年,小本票传到英国,此后即被各国所仿效。

中国第一次发行小本票的时间是1917年,到1935年共发行过14种。新中国第一种小本票是1980年发行的童话邮票《咕冬》。

“票中票”的由来

我们日常所见的邮票,一般是首创图案,但是有一种邮票却不是这样。这种邮票就是“票中票”。

“票中票”是指印有其他邮票全图作为本邮票主图的邮票。很多国家为纪念邮政史的重大纪念日或举办邮展而印制邮票时,常喜欢采用这种形式。

世界上最早的“票中票”是墨西哥在1940年发行的《世界第一枚邮票诞生100周年》纪念邮票。

中国最早的“票中票”是1948年发行的名为《邮政纪念日邮票展览》纪念邮票。红、绿各1枚,图案相同。

左面是邮政总局成立,50周年纪念邮票中500元的1枚;右面是“中华民国光复纪念”壹角的1枚。

1983年11月底,在北京开幕的中华全国邮展,邮电部也采取“票中票”的形式发行了两枚一套的纪念邮票,这也是新中国的第一套“票中票”。它已成为集邮爱好者追捧的目标。“票中票”由于特殊的艺术价值,成为珍藏艺术品中的宠儿。

附捐邮票的由来

附捐邮票源于澳洲,人们又称之为福利邮票或慈善邮票,是一种在支付邮资的同时也为其他如福利、慈善事业捐款的邮票。世界上最早的附捐邮票诞生在1897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至今,约有180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近1万种附捐邮票。由于邮政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业务,所以通过发行附捐邮票,可以筹集大量的资金用于发展福利事业。

我国的附捐邮票始于解放前,中华邮政曾经在1920年、1944年和1948年发行过三套附捐邮票。

新中国在1984年2月16日发行了第一套附捐邮票——《儿童》。

“邮购业务”的由来

厂家或商店接到购买者寄来的订货单以后,把订购的商品打成包裹,通过铁路、公路、航空等运输系统,将商品售给购买者,这种业务就是邮购业务。

经营邮购业务的商店最早于1876年出现在美国。此后,邮购商店在美国盛行起来。其中最大的邮购商店是西尔斯·罗伯克公司,它每年无代价分发商品目录达1000多万份,每天收到三四十万封回信和13万封购货单,年销售额大约有3亿美元。邮购商店能够在美国发展起来主要是因为它有广大农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邮购商店在西欧各国有所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香港地区邮购业务也逐渐兴旺起来,邮购服务公司愈开愈多,业务范围也愈来愈广。广州、天津、北京等一些大城市也陆续出现了一些邮购商店。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电子邮购开始兴盛起来。

宇宙的由来

宇宙即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宇宙源于150亿年前。

20世纪初,爱因斯坦完成广义相对论学说时,指出了宇宙有发生膨胀的可能性。后来科学家们发现远方的星系正在以极高的速度远离我们的银河星系,这说明宇宙正在不断地膨胀着。从而证实了爱因斯坦的推测。

此外,还发现宇宙空间到处充满着3度K 的杂音电波,这证明宇宙曾是一个超高温、高密度的大火球。基于以上事实,科学家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来解释宇宙的形成。根据这个理论计算,宇宙诞生于150亿年之前,刚刚诞生的宇宙是一个极其微小的世界。但它却具有高得异乎寻常的温度和密度。后来由于物质的温度和密度骤然下降,使这个“宇宙之卵”以爆炸性的速度猛烈爆炸。在“大爆炸”中诞生了各种元素和支配它们运动的力,由此形成了星球和银河,一瞬间“宇宙之卵”便进化成了“成年”的宇宙。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是从既无空间也无时间的“虚无”之中以惊人的速度瞬间诞生的。并且,宇宙总是周而复始地从诞生到消亡、再诞生、再消亡。

水星命名的由来

因为水星总是在太阳附近出没。从地球上看,它与太阳的角距不超过一辰(古代把一周天分为12辰),因此,中国古代又叫它“辰星”。在不同的时候,它分别在黎明和黄昏时出现,以致于古代人以为它们是两颗不同的星。早期的希腊人在薄雾中见到它时便称其为墨丘利(Mercury),在清晨时见到它则称之为阿波罗。古印度人则称它为罗利纳亚和佛陀,在埃及又被称为何鲁斯的塞特。它们仿佛是太阳神的两个侍卫。现在其余名字多已废弃,大家都称水星为墨丘利了。他乃是罗马神话中为众神传递消息和信件的使者,脚上生长着一对翅膀。这与水星行动之敏捷很是相称。他的两蛇缠绕的手杖,变成为天文学家们用以代表水星的符号。

地球的由来

据科学家研究得出推算结果:地球大约已经有40多亿年的历史了。

地球是由星云分化而来。开始,它只是一些宇宙固体微粒的聚合体。在运动的过程中,它不断吸附四周的宇宙微粒来壮大自己,最后才凝聚成一个球体。原始地球是一个冷冰冰的坚硬球体,它的四周弥漫着氮、二氧化碳、甲烷、氨等气体。由于在构成原始地球的物质中,有许多放射性物质,它们在衰变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热量,随着热量的不断积累,使地球内部的温度逐渐增高,坚硬的地球慢慢变得柔软起来。随着运动的作用,在地球内部便产生了复杂的圈层分化运动。在地球重力的作用下,像氧、铝、镁等比较轻的物质慢慢浮到地球的表面上来。而铁、镍等比较重的物质慢慢下沉到地心部分去了。最后,在地球内部形成了明显的层次,这就是现在的地壳、地幔和地核。

根据大陆漂移学说,在几万万年以前,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同现在大不一样。据研究,大约在两亿多年前,地球上的各个大陆基本上都是连在一起的,科学家称为泛大陆。另外,还有一个泛大洋,也就是古太平洋。到了距今1亿8000万年的时候,泛大陆开始分离,逐渐漂移,并形成了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等大洋和亚、欧、北美、南美、非洲等古大陆。地球是我们的母亲,而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因此我们应爱护它,努力保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