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万事由来
3524900000079

第79章 人文历史篇(19)

二胡的由来

二胡是中国古老的民族拉弦乐器之一。关于二胡最早的记载是在宋朝,称二胡为胡琴或南胡。二胡的前身可能是“奚琴”,在唐代的北方奚族,用竹片夹在两弦之间磨擦而发音的叫奚琴。到了公元11世纪,宋代音乐理论书籍《乐书》有关于奚琴的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善其制,以竹扎之,至今民间用焉。”明代尤子求《麟堂秋宴图》所绘的胡琴图与现在的二胡很相似,即卷颈龙首,二弦,用马尾拉奏,并置有千斤。

弓弦乐器,虽比其他乐器出现得较晚,但发展速度是相当快的;尤以明清以来,弓弦乐器以“能歌善唱”的特质,为适应地方戏曲伴唱所需,逐渐繁衍出各式各样的胡琴,粗略统计便有50多种;如伴奏梆子戏的板胡、京剧的京胡、粤剧的粤胡、越剧的二胡,其普及程度居于胡琴类的前列。如以琴筒结构分类,皮膜结构的就有11种,板面结构的约有12种。胡琴,音色柔美圆润,擅于表现优美抒情的曲调,可独奏、合奏,可说是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便有“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自怨单于;弯弓莫射云中雁,归雁如今不寄书”的记载。到了清代,多种变体胡琴的出现,胡琴遂成为中国弓弦乐器的统称。至于二胡名称的由来,说法不一。据考,可能是清末南方民间艺人给取的名字,它最初叫“二嗡子”,“二”是与高音胡琴相比较而言,意即高音第一位,低音第二位;而当时流行京城的京剧,伴奏所用的京胡,它的发音高亢、嘹亮,但为使伴奏更富于层次感,特别加入了发音柔软、比京胡低八度的第二把胡琴。由此分析,从京剧伴奏中排第二位的胡琴,再从它的定弦和音色来看,可否说明胡琴名称的由来。

架子鼓的由来

1571年,第一批黑人被运到了当时的西班牙人殖民地美洲,从此上百万的黑人奴隶被不断地卖到美洲,黑人奴隶的到来不但带来了他们的劳动力,而且为美洲带来了新的音乐文化——源于非洲的音乐与舞蹈。

对于非洲的土著黑人来说,他们的舞蹈和音乐也是他们语言的一部分,通过音乐来表达他们的各种感情,特别是在一些重要仪式上,比如婚礼、葬礼、节日庆典等重要时刻,人们总是聚在部落或村庄载歌载舞,而这其中重要的乐器就是鼓。

鼓是非洲居民的传统乐器,起源于西非,人们在演奏时将鼓吊在脖子上,而且是几个人(至少两个人,甚至7个或8个人)一起演奏,讲究的是演奏过程中的配合,而且这种鼓乐有上千种节奏。这种木鼓不但使非洲居民的娱乐工具,乐器以及非洲文化的产物,而且还是他们的联系和报警的工具,是他们的一种语言。

直到19世纪初,在美洲的黑人奴隶仍然保持着他们的这种传统,尤其是在当时受到西班牙和法国影响的城市,比如路易斯安娜洲,密西西比的首府新奥尔良。但是在1861年以后,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由于美国南方的庄园里的主要劳动力为黑人奴隶,所以南方的奴隶主害怕黑人通过这种鼓乐的语言来进行谋反策划,因此他们禁止黑人奴隶再使用他们的传统音乐和乐器——鼓。而这一举动恰恰促成了现代音乐的诞生。当黑人再想通过音乐来表达他们的感情的时候,他们不得不采用白人的乐器,演奏白人的旋律。这一举动可以视作是黑人音乐天赋的具体表现,黑人不仅仅是在演绎白人的音乐,而是将他们的音乐用美洲音乐风格演绎出来。由此于19世纪末诞生了黑白结合的爵士乐。也正是因为爵士乐的诞生,才使打击乐器在乐队或乐团演奏中的地位得以提升。

中国鼓的由来

中国鼓主要发源于中原地区。有关传说和古籍记载很多。关于最早的鼓,《世本》说:“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夔是一种动物);《礼记》:“夏后氏之鼓足”(鼓足——下有支脚的鼓)。

据《诗经》、《周礼》、《礼记》等大量古书记载,中原地区鼓的形制,在秦汉前达20余种。从这些文字记载和发掘出的文物,可以看出当时鼓的发展和达到的水平。从制鼓材料来看,最早用陶土做筒,殷商已有木筒鼓。鼓膜在原始时期已用兽皮。

在古代,鼓不仅是乐器,而且还是军中必备之物。

《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汉朝初年,守卫边疆的军队常用鼓、箫、笳等乐器合奏一种乐曲,以壮军威,叫做“鼓吹”;军中用以报时、警众或发号施令者,叫做“鼓角”;出战时擂鼓呐喊,大张声威,叫做“鼓噪”。鼓,还有特殊作用:有一种铜鼓,古代人把它作为一个地区或一个部落的政权与经济势力的象征,族长或酋长像保护身家性命那样保护这种铜鼓。此外,在寺庙中,“晨钟暮鼓”,鼓还可以作为报时的工具。

壮族腰鼓,又称横鼓,两端形状大小不一,两面皮膜均绷于铁圈上,再以绳索拉紧绷于筒口,两面发声各异,长约60厘米,用时悬置胸前,或以双手拍击,或右手持杖左手以掌击奏,常用于歌舞伴奏。

蒙太奇的由来

蒙太奇是法语mowtqge 的音译。原意是建筑中的结构,延伸到电影、电视中就是构成与剪辑。在电影、电视制作过程中,这是一种把内容有关的片断镜头组接在一起,构成一个段落的剪辑方法,是影视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在影片制作过程中,一部影片通常由许多不同的镜头组成,为便于制作,常将全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为许多不同的镜头,分别拍摄完成,然后再按照原定创作构思,把这些分散、不同的镜头有机地连接起来;可以各个镜头按时间顺序连接起来叙述一个故事,也可以把一些画面交错排列,以造成某种印象,或说明某种联想,从而形成各个有组织的片断、场面,直至一部完整的影片。人们常称这种表现手法为“蒙太奇”。此外,蒙太奇也指各种音响综合起来以达到艺术表现目的方法。

蒙太奇这一术语,通常还指俄国电影的剪辑技巧,特别是指S 维·尔卡皮奇在20世纪30年代影片中的艺术表现技巧。蒙太奇方法最初是在美国导演ES·波·特和DW·格·里菲斯的创作中得到发展的,运用蒙太奇技法,有助于影片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秦腔的由来

秦腔是在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的。秦腔大约是在明中叶形成的,至明末秦腔已十分成熟,开始向各地流传。到清朝中叶,已在整个中国演出过,广东的“西秦戏”还流向了海外。

秦腔唱腔主要以七声徽调式为主,音调激越高亢,以梆子击节,节奏鲜明,七字一句,音乐为板腔体。秦腔的伴奏乐器文场有二弦子、板胡、二胡、笛等;武场有暴鼓、干鼓、堂鼓、铰子等。主要击节乐为梆子和牙子。还吸收了一些民乐和西洋乐用以丰富音乐表现力。

秦腔的传统剧目有3000多个,新中国建立后整理、重编,使不少传统戏在思想、艺术上有所提高。目前秦腔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剧种。

秦腔因其流行地区的不同,衍变成不同的流派:流行于关中东部渭南地区大荔、蒲城一带的称东路秦腔(即同州梆子,也叫老秦腔、东路梆子);流行于关中西部宝鸡地区的凤翔、岐山、陇县和甘肃省天水一带的称西路秦腔(又叫西府秦腔、西路梆子);流行于汉中地区的洋县、城固、汉中、沔县一带有汉调恍恍(实为南路秦腔,又叫汉调秦腔、桄桄戏);流行于西安一带的称中路秦腔(就是西安乱弹)。

肥皂剧的由来

肥皂剧(Soap opera)是从英语传至中文的外来词汇,通常指一出连续很长时间的、虚构的电视剧节目,每周安排为多集连续播出,因此又称连续剧(但中文中的“连续剧”可以泛指一切剧情连续的电视节目)。

肥皂剧于1920年代在美国的收音机广播节目中兴起,1940年代移师电视屏幕。大多数肥皂剧都是白天播出。

“Soap opera”这个词,起源于当年在收音机广播时于节目间隔时段播放的广告。因为白天收听连续剧的听众绝大多数都是家庭主妇,所以这些广告通常都是和洗涤用品有关。由于这类广告总是在这类连续剧的间隔播放,于是就慢慢生成“肥皂剧”这个词,意为“播放肥皂等洗涤产品广告的情节剧”。今日在美国,肥皂剧的间隔时段仍然播放宝洁公司等的广告,不过因为用户群扩大,也会放一些诸如皮肤药、避孕器具等广告。

肥皂剧Soap opera,是指“以家庭问题为题材的广播或电视连续剧”,以家庭妇女为主要观众,以普通家庭生活环境为舞台,通常由家庭日用品商家赞助。有人以为肥皂剧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这类连续剧休闲而且冗长,人们可以边洗泡沫浴边看连续剧。肥皂剧分日间肥皂剧、晚间肥皂剧,日间剧多为日播,晚间剧多为周播。

“十八般武艺”的由来

十八般武艺的名称,始见于元曲。如《古今杂剧》所收《敬德不服老》中就有“他十八般武艺都学就,六韬书看的来滑熟”的唱词。

元末明初施耐庵在《水浒传》第二回中描写九纹龙史进从王进教头习武时说:“哪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扒。”他指的都是兵器。

到明代后期万历年间,谢肇浙在《五杂俎》卷五中说:“十八般: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槁、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头、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

所谓白打,据明朝朱国桢(万历天启间人)在《涌幢小品》卷十二《兵器·武艺十八事》中说:“白打即手搏之戏……俗谓之打拳,苏州人曰打手。”清初周亮工在《闽小记》中说:“白打,即今之手搏,名短打者是也。”又“武艺十八,终以白打,以白打为终,明乎其不持寸铁也。”十八般武,原来全指兵器,至此又把白打包括进去。

明代抗倭名将唐顺之在《武编》中说:“军器三十有六,而弓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明末,火器威力仍不高,作战时仍以弓、弩为远兵利器,故在军器三十六、武艺十八般之中,弓都列为第一位。

自清代以来,十八般武艺又有四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是“刀、枪、剑、戟、锐、棍、叉、耙、鞭、锏、锤、斧、钩、镰、扒、拐、弓箭、藤牌”;第二种说法与上述十八般的排列一样,但最后三件改为:代、抉、弓矢;第三种说法是“九长九短”,九长为枪、戟、棍、钺、叉、口、钩、槊、环;九短为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九长九短中不列远射兵器的弓矢和防御武器的牌或藤牌,这是近代武师一般不习弓矢,只教套路的反映;第四种说法,近代戏曲界有人认为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锐、棍、槊、棒、拐、流星锤18种兵器。

图腾的由来

图腾崇拜是人类原始社会最早的一种宗教信仰现象。人类先民相信每个民族都与某些动物、植物或生物有着亲属或其他特殊关系,此物即为该民族的图腾、崇拜物、标记。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龙、凤、蛇、鹿、鸟类、虎、麒麟等动物都曾作为图腾崇拜物。

原始人在自然崇拜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即对动物的崇拜。动物对人来说,既依赖,又畏惧,更多的是恐惧,因此把动物当神膜拜。

当然,人们崇拜的动植物对象并不是某一具体的物体,而是全部,通常为特殊的动植物,与部落联系紧密,要么看做祖先,要么看做保护神,这就是图腾崇拜。图腾崇拜的出现,反映人类综合能力提高。

图腾可以分为三大类:氏族图腾——为整个氏族共有,最重要;性图腾——为某一性别所共有;个人图腾——个人所独有,不为下一代所传承。

中国的龙,具有图腾的基本特征,它是各民族共同崇奉的图腾神。在《说文解字》中解:“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大能小,能长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渊。”传说炎帝、黄帝、尧、舜和汉高祖刘邦的诞生及其形貌,都与龙有关,是龙种、龙子。古越人也以为自己是龙种,故断发纹身,以像龙子。

古代中国的图腾崇拜出现得比较早,在仰韶文化中期就出现了明显的图腾崇拜。如半坡人因为住在水边,以捕鱼为生,于是他们把鱼神化为自己的图腾。在他们的生活器具上到处都有鱼形纹、人面鱼纹。

图腾崇拜对人类后期的影响远远超过自然崇拜,对文化、艺术、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巨大作用。如南蛮人以狗为图腾,服饰上有狗的标记;古越人纹身断发,将图腾纹在身上;秦陵地宫的顶砖上关于人类的始祖——女娲和伏羲的绘像是人首蛇尾、连体交尾,这也是受图腾崇拜的影响。

维纳斯断臂的由来

《断臂维纳斯》已经是世界家喻户晓的青春美的女神雕像。她是在1820年2月在爱琴海的米罗斯岛一座古墓遗址旁被掘现的,原是一尊手臂残缺的大理石雕塑。法国重金收买后陈列在卢浮宫特辟的专门展室中,以其绝世魅力震动了世界,从此,“断臂维纳斯”就著称于世,成为爱与美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