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一分钟推理
3525100000044

第44章 谋略力(12)

凉亭里,已经有一个年轻人在躲雨,看到王乔进来,很热情地打招呼。王乔就和他一起聊天。聊着聊着,雨一下子停了,太阳出来了。王乔跟那个年轻人说:“天晴了,我该送布去了,再见吧!”说着,拿起布就要走,谁知道那年轻人抢过布,生气地说:“你怎么拿我的布?”王乔奇怪地问:“这是我的布,你是不是搞错了?”年轻人理直气壮地说:“明明是我的布!”两人争吵起来,最后,只好请县官来评判。

县官把布料摊开,认真地看了一看,然后叹了口气,挥挥手说:“本官看不出来什么证据,请你们把布料卷起来,本官不管啦!”年轻人得意极了,抢先夺过布料,手忙脚乱地卷起来。县官哈哈大笑,指着年轻人说:“你才是真的骗子啊!”

县官凭什么判断出年轻人就是骗子?

从年轻人生疏的动作就可以看出,他不是布店伙计。

妙用谐音的知县

一天,杨知县刚刚处理完一起人命案,衙门口又来了一个告状者。只见他愁容满面,唉声叹气,上得堂来跪在知县面前哭诉道:

“我叫蔡山,是个做小本生意的小客商。昨天刚从祁县赶来此地,住在县城西关的小客栈里。临来时,我随身携带了20两银子,想到这里贩点货物,我见客房里人杂,怕银子丢失,便交给了店主人保管。想不到,今天早上我去找店主人领取时,打开包裹一看,里面的银子变成了半块青砖头。我向店主人讨要银子,可他赖着不给。我没有别的法子,只得来此请求大人明断。”

杨知县听完蔡山的诉状,立即命衙役去传店主人来堂对证。

不一会儿,店主人便随衙役来到了大堂。杨知县盯了他片刻,问道:“你可曾替蔡山保存过20两银子?”

店主人晃动着那肥胖的脑袋,鼓肉眼转了三圈,答道:“大人,您可是青天大老爷。昨天他来到我的店里投宿,不错,他是让我替他保存了一个包裹,可那里面并没有银子。不信,您让他自己说,当时他让我存什么来着?”

杨知县把脸转向蔡山问道:“昨天,你让他存的什么?”

听了这话,蔡山支吾着答不上话来。“你到底存的是什么?”杨知县追问道。蔡山刚想着该怎么回答,店主人却抢着话头说道:

“昨天他存东西时,说包裹里是一块砖头。我收下包裹后。动也没动过,哪里知道有什么20两银子的事。”

“你是这样说的吗?”杨知县注视着蔡山脸上的表情变化。

蔡山畏惧地抬头看看杨知县,说道:“我怕存这么多银子,店主人起疑心。为了不招来麻烦,我把银子包在了几件衣服里,当时是没告诉他实情!”

“这就对了,黑的变不成白的,想讹诈我?没门儿!”店主人一脸的得意样儿。

蔡山急得眼睛里直冒火,泪流满面,十分凄楚地说:“青天大老爷啊,那20两银子可是我一家老小的活命钱呵!”

杨知县眯缝着眼睛,交替审视着眼前这两张迥然不同的脸,心想:原告蔡山并没有当面把银子交给店主人保管,但瞧他那愁苦的样子,像是个善良老实的人。店主人虽说不知道蔡山的包裹里有银子,可他那诡谲的样子实在叫人生疑。难道真的是他发现蔡山包裹里有银子,便暗自用半块青砖换下?虽然店主人很可疑,但是,蔡山昨天晚上存包裹时并没说清。现在既无证人,又没证据,如何才能断明此案呢?

杨知县来到堂下,踱步思忖。蓦然,他心生一计。他让人取来一支墨笔,来到店主人身边说道:“伸出手来。”

店主人不知杨知县要干什么,莫名其妙地把手伸到杨知县面前。只见杨知县在店主人的手心写了一个“银”字,然后让他来到院子里,站在烈日下曝晒。杨知县还叮嘱他:“千万注意,看好你手上的这个‘银’字,若是没有了,我就判罚你还蔡山银两。”

于是,店主人站在院子里纹丝不动,两眼死盯着手心上的“银”字,生怕跑了“银”字,丢了银子。

这时,杨知县又差衙役迅速将店主人的妻子传讯到庭。

杨知县突然问她:“昨天晚上,你们替客商保存的银子放在什么地方了?”“什么银子?我不知道!”老板娘没被诈出来,故作糊涂地答道。

杨知县大怒:“贼婆娘,你还想诡辩!你男人都从实招来了!你还不承认?”老板娘嘿嘿一笑不说话了。杨知县气得火冒三丈。但他没有对老板娘施以重刑逼问,却让老板娘跟他来到窗口。然后,他隔着窗口向站在院子里的店主人只喊了一句话,老板娘便如实招供了,还供出了银子藏在她家衣柜顶上。杨知县派衙役去店主人家搜查,果然在衣柜顶部的夹板里搜出了那20两银子。

杨知县在窗口对店主人喊了什么话,才使老板娘如实招供的呢?

杨知县对店主人喊道:“你收(手)上的银子(字)还在不在?”店主人正目不转睛地盯着手心上的“银”字。听到杨知县问他,脱口回答道:“我手上的‘银’字在啊,错不了。”杨知县转身又对老板娘说道:“听清楚了吧!你男人都承认收了别人的银子,你还不从实招来吗?”

由于杨知县巧妙地利用了语言中的谐音,老板娘不知是计,以为自己的男人真的招供了,便供出了真情。

一封奇异的家书

有一个美丽的小镇,镇子东街住着小商贩黄果木一家。黄果木虽然大字不识一个,可做买卖却十分精明,每次出去,总能带回不少银子来。这年春天,黄果木又告别了妻子秋竹,进关来到繁华的天津城。

两个月后,黄果木做生意挣了一些钱。一天,他独自一人坐在客房里,双眉紧蹙,脸上布满了愁云。原来,临从家里出来时,他父亲刚刚生病去世,为医治父亲的病,几乎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他知道家里一定等着用钱,应该尽快把这两个月挣的银子送回去。可是眼下正在进行着一笔大买卖,怎能放过这样一个挣钱的机会呢!想到这里,黄果木不禁长叹一声。

“老弟,听说你又发了大财,怎么还唉声叹气呢?”这时一个油头粉面的青年男子走进屋来。

黄果木一看,来人是同街的邻居陈阿六,忙起身让座:“来来来,仁兄,你什么时候到这来的呢?”

陈阿六看看屋内没有外人,便故作神秘地对黄果木说:“老弟,我这次来天津也算福分不浅,一共赚了这个数。”说着,伸出了两个手指头。

“挣了20两银子?”

“不对,少说了10倍!”

“什么?200两银子?”“对了,其实还能多挣,可我惦念家里的人,明天就要回去了。”说到这里陈阿六看了一眼黄果木那忧伤的面容,又说:“哎,老弟,不往家捎个信吗?”

“噢,对了!”黄果木这才想起要往家里捎银子的事,忙说道:“仁兄,我想托你给家里人捎点银子去,行吗?”“这有什么,不必客气,一定给你捎到。”陈阿六答应得很痛快。

黄果木高兴地借来纸墨。陈阿六站在一旁感到很奇怪,心想,这小子斗大的字不识一个,怎么竟写起家书来了。他好奇地伸过脖子一看,差点笑出声来。那哪是什么家书,是一副奇特的画。黄果木在纸上画了三座高山,并在每座山头上画了一面小旗。陈阿六忽然明白了,这可能是黄果木画给儿子玩的,于是脱口问道:

“这是给儿子画的吧?”黄果木刚要说什么,却又止住了,只是朝陈阿六点了点头,并从包袱里拿出了30两白银,连同画一起交给了陈阿六。

半个月后,陈阿六带着银子和那张画来到了黄家。黄妻秋竹得知丈夫托陈阿六给自己捎来30两银子,很是高兴。可是当秋竹看过那幅画后,把陈阿六拽住了,问道:“孩子他爹托你捎回来30两银子,你怎么才交给我十两呢?”

“那……那怎么能呢?”陈阿六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根,嗫嚅着说道。

秋竹指着画一说,陈阿六羞愧难当,只得交出昧下的那20两白银。

秋竹是怎么知道丈夫给自己捎来了30两银子的呢?

秋竹把画递到陈阿六的面前,指着画上的三座山说:“三山(三)得九!”又指着山上的三面小旗说,“三旗(七)二十一!你是读过书的人,加一加看吧!”

生豆子和熟豆子

王恺是平原县的县令,一天,有个贩麦的商人,来到衙门告状,说夜里路过一村子的寺庙前时,被一伙人抢劫了,但由于天黑,并没有看清楚盗贼是什么模样,有多少人。

王恺听完贩麦商人的报案后,并没有马上去抓盗贼。他想如果官府去抓盗贼,由于没有确凿证据,不仅抓不到盗贼,反而容易打草惊蛇,盗贼必定会躲起来,短时间内不会再出来作案;即使抓到强盗,找到了麦子,但这种麦子是很普通的粮食,几乎家家都有,强盗要抵赖说这不是赃物也难验证。于是王恺叫贩麦的商人先回家去等候消息,并嘱咐贩麦商人一定不要操之过急。

过了几天,又有一个贩豆子的商人晚上走过那个寺庙,结果,豆贩子也遭了抢。王恺就命一个士兵化了装,到寺庙去买豆子。士兵说要检验豆子的好坏,要和尚把所有装着豆子的袋子都打开。士兵一袋一袋地认真检验,找了好一会儿,才挑选到了几袋满意的豆子。随后,士兵立刻就逮捕了这个卖豆子的和尚,把他押解回县衙。到县衙后,这和尚没有抵赖,交代了全部罪行。从这以后,当地的盗贼们躲的躲,逃的逃,再也不敢作案了。

王恺是用什么方法抓获强盗的呢?

贩豆子的商人是王恺派去的。王恺暗中派的这名商人夜里路过那寺庙。他被抢的豆子中掺进了少数熟豆子。王恺派士兵到寺庙买回的豆子中发现了熟的。说明这寺里的和尚是抢劫嫌疑犯或者是销赃犯。

“神钟”识盗

陈述古刚到蒲城县做县令不久,就发生一起盗窃案,失主家里的几件贵重东西被偷走了。衙役们抓了一批嫌疑犯,但一连审问了几次,均毫无结果。这使陈述古有些犯难:把嫌疑犯都押起来,显然不合适;都放掉,案子破不了会被人看作无能,受到人们的嘲笑。怎样才能把真正的盗贼找出来呢?

深夜里,陈述古难以入睡,坐在灯下翻阅有关材料,苦苦地思索。这时,寺庙里的钟声传来,久久地在他耳边缭绕。这悠扬的钟声使他想出了一个破案的巧妙办法。隔了几天,陈述古向官员们说:“最近在县南边的灵山寺里发现了一口‘神钟’,能辨别盗贼,而且非常灵验。”随后派人将那口“神钟”运到蒲城,低低地悬挂在衙门后面的阁楼里,让人焚香点烛,供上果品祭拜。

这事很快传到嫌疑犯的耳中,他们不知“神钟”怎样辨盗贼,人人都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惊慌。

这一天,陈述古吩咐把嫌疑犯带进阁楼。他带领官员们在“神钟”面前恭恭敬敬地摆上供品,烧香叩头,然后对嫌疑犯们说:“这口钟很灵验,没偷东西的人摸它,不会发出声音;偷过东西的人只要手一碰到它,就会发出嗡嗡的声响。你们现在都不承认自己偷了东西,我只好请‘神钟’来辨别了。”

说完,陈述古让他们退出阁楼,叫狱吏把“神钟”用帷帐围起来。过了一会儿,陈述古亲自监视,把嫌疑犯逐个带进黑糊糊的帷帐里,让他们伸手去摸钟,摸过后,都挤在阁楼的一个黑暗角落里。

十几个人都摸过了,“神钟”竟没有发出一点声音。陈述古叫嫌疑犯一个个走出阁楼,说:“把你们的手伸出来。”他们先是一愣,接着毫不在意地把手伸到面前。陈述古逐个检查,然后指着其中一人说:“偷东西的就是你!”经过审问,那人果然就是盗贼。陈述古是怎样破案的呢?

陈述古暗中派狱吏将钟身上涂满了墨炭,而那人做贼心虚,唯恐手摸到钟后发出声音,只做了个摸的样子,没敢让手触到钟上,所以手指上一点儿墨炭也没沾上,手指是干净的,便说明他是盗贼,而其余的人手上全涂上了墨炭。

装哑巴

有个秀才名叫蒋勤,他有一匹膘肥体壮、性情凶猛的烈马。那马莫说是人,就连别的马一接近它,也会被蹋伤或踢死。因此,蒋勤外出时十分注意,要么将自己的马拴开,要么叫别人的马拴远点。

一天,他来到县城,就把自己的马拴在离店铺较远的一棵树上。正要走开,看见一个富家公子吩咐随从,将马也拴在这棵树上,蒋勤连忙劝阻:“客官且慢,我这马性情暴烈,怕有格斗之危。”

那随从狗仗人势,根本不听蒋勤之劝。

蒋勤又转身对主人说:“公子明断,我这马性烈,请将马另拴别处。”富家公子一听怒不可遏,厉声说:“我定要拴在这里,看你把我怎样!”说罢就走了。

不多时,蒋勤的烈马就将富家公子的马踢死。富家公子一见大发雷霆,就吩咐随从将蒋勤扭到县衙。

知县王文敏升堂后,看见原告是本县有名的富家公子苏衙内,知道不好对付,问清原委后,就以验马尸为名宣布退堂。随后王文敏一边派人验马尸,一边派人向蒋勤授意。要他明日到公堂上委屈一下。果然,王文敏就非常利索地断了此案,为蒋勤讨了公道。

王文敏是怎样审案的呢?

次日升堂,王文敏一拍惊堂木,要蒋勤从实招来,蒋勤一言不发。

王文敏又说:“此人是个哑巴,本县不好审理。退堂!”

苏衙内上前说道:“大人且慢,此人并非哑巴,昨天我家奴去拴马时,他亲口说了话。”

王文敏问家奴:“他昨天说什么话?”

家奴说:“我去拴马时他对我说,他的马很凶,要我把马拴到别处去,免得踢坏了我家公子的马。”

王文敏又问:“此话当真?”

苏衙内说:“一点不假,我亲耳听见。”王文敏一听,哈哈大笑道:“此案已经了结,蒋勤已将他的马性烈的情形讲明。你们不听,硬要拴在一起,只能自食其果。”说罢退堂了。

苏衙内理屈词穷,只好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