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简约,人们自然就想起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一句至理名言:家有良田千顷也只一日三餐,身居广厦万间只睡床板三尺。
其实,人最高的生活境界就是简约,而并非繁杂。
但人的优良品质,当然是越多越细致越具体越好!
生活的简约与惜福,就是人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优良品质之一。
但如何做到简约与惜福呢?
我们不妨来重温证严法师的一段开示——
证严法师在二零零三年四月二十一日的开示中,说了三个感人的故事。
大爱幼稚园有一位三岁的孩子,有一天妈妈和他一起开车出去,在路上遇到一位老爷爷骑摩托车,路窄人多,老爷爷又越骑越近。妈妈就猛按汽车喇叭,这孩子竟然说:“妈妈,你这样按喇叭会吓着老爷爷的。”
证严法师是这样赞赏这位小朋友的:“他以怜悯之心体贴路过的老爷爷,不让老爷爷受到惊吓,非常懂事。”
另一位小朋友则是与爷爷到公园散步,看到爷爷要买东西给自己,他就赶紧拉着爷爷的手说:“爷爷,不要花钱。这些钱可以节省下来,给师公(证严法师)救人哦!”
孙子那么懂事,爷爷很高兴。
还有一个小孩子对妈妈说:“妈妈,我长大以后要当师姑。”
妈妈有意考她,问道:“为什么呢?”
“因为师姑很有爱心,都在做救人的工作,所以我将来要当师姑。我还要认真地学英文,这样就可以到国外去救人了。”
童言无戏言。那是纯真情感的自然流露。
上面的三则故事中,作为主人翁的小孩,都具备了真善美的品质。尤其是善念,表现得十分充分。
孩子的“善”从哪里来?从周边的环境中来。
如果周围没有尊老的教育,孩子哪能懂得喇叭大声会吓着老爷爷呢?
如果周围没有慈济人在努力在奉献,孩子哪能懂得把钱节省下来交给师公去救人呢?
如果没有师姑的伟大爱心,没有慈济事业的良好影响和最佳的社会形象,哪会有孩子说长大以后要当师姑,还要到国外去救人呢?
有一位历史学家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慈济人都深信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修福,福慧双修。福,修得越多越大,将来的福报就越多越大。但现在还未等到将来,福报就显现了——
那就是下一代的茁壮成长!
这是一个福慧双修的连环扣:修福——福报——开导——
修福……
首先我们大人要修福,用我们的言行去影响孩子;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懂得事理,这就是福报;我们不失时机地开导孩子,培养慧根,这就叫开导;孩子们接过大人的接力棒又进行修福,这不就是一代传承一代了嘛!
证严法师告诉我们:“教育是培养慧命的。让孩子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有礼仪爱心的观念,的确非常重要。以前的人说,‘树要从小调整,人要从小调教’。这就是大环境的培养。”
什么叫福报?
证严法师说:“看到孩子生长在幸福的环境中,有父母亲的疼惜、老师爱的教育,这就是他们的福报。有了福报,还要开导、引导他们修福。”
如何修福?
对于孩子来说,首先要有好的习惯和爱的观念。
证严法师说,“要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导他们对人、事、物,都要懂得感恩。从小就要启发他们潜在的本能,否则,长大后就难以调教。礼仪、勤劳、体贴、怜悯心,都要在生活中养成。”
我们常常说:习惯成自然。
还有一句:环境形成人。
证严法师在开示中说到一位高雄老人。这位人称“鳗伯”
的老人,过去靠捕鱼为生。他加入了慈济之后,在慈济大环境的影响下,改变了自己。
他经常到码头巡视,看到许多垃圾就地焚烧,就感到可惜。心里想,这些垃圾若分类捡回去卖了,就是一笔钱,就可以交给慈济基金会做一些好事了。
如果他没有加入慈济,他可能就没有这样的想法。垃圾烧就烧了,理所当然。
可是,慈济的环境使他知道了人应该爱周围的人,爱周围的环境,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于是,他从一个罐子,一个塑胶袋子开始慢慢地捡,慢慢地积累。他一边捡还一边对自己说:“钱,就是这样来的。”
他的行为感动了女婿,女婿帮助他搭建回收站,让他把捡回来的物资安放得好好的,等待环保车来运载。
他还说:“如果大家不赶紧做回收工作,以后子孙就都会住在垃圾山上了。”
这就是环境形成了“鳗伯”这个人。而“鳗伯”这个人,又力所能及地改善了周边的环境。
地球的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的,也不是可以随意挥霍的。
我们爱惜它,它就会包容我们;我们不在意它,甚至伤害它,它有朝一日就会抛弃我们。
所以说,爱环境、爱地球,是我们最大的惜福。
孩子的成长,就需要这样的教育,这样的环境,这样好的回收机制。
在生活上,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简约?我们有什么托词不惜福?
世界还那么贫穷,人间还有那么多悲悯之事。
花莲慈济院影像诊疗部的杨芷洁同仁在《对比非洲孩童,立愿常保慈悲心》的心得体会里,说到了她在非洲亲眼所见的一幅画面:一个饿孩与一只虎视眈眈的秃鹰。饿孩瘦得皮包骨头,一点力气也没有了,趴在地上。一只秃鹰虎视眈眈地等待着饿孩最后的死期。
她说,看到那一幕时,许多人都很伤心,很不忍。为什么同样是人,他们竟活得那么辛苦?反观我们的生活,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幸福。
所以,杨芷洁同仁当下就发愿:以后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或是工作再累,患者最多,都要提醒自己应“知福、惜福”,最重要的是,要常常勉励自己,保持一颗会笑的心,对患者、对同事,也要多一份关心。
首先说,幸福是一种感觉,而不是绝对丰厚的物质。只要精神到位,生活得简约,也绝对是一种幸福。生活得简约,人的索取就不会多。
再者,人一旦有了慈悲之心,就会懂得知福、惜福的道理!。
如果一个人不知福、不惜福,便全毁了自己一生的快乐!
证严法师说:“凡夫的爱欲及渴望永无止境。追赶物质享受与声色逸乐,就有如汹涌的波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就是人生痛苦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