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浚县城之内和浮丘、大伾两山之上,除佛道两教的佛寺和道观以外,还有数目众多的祠庙、山庄、亭、塔、坊等建筑,堪称古建筑的宝库。按其性质大致可以分为三种:1.凡一人物于地方做出贡献,且有利于巩固统治,死后往往设祠,受后人膜拜。如明弘治十二年在县城南大街路东所建的黎公祠。乾隆二年(1737)、乾隆四十六年(1781)、光绪元年(1875)黎公祠多次得到重修。黎公也就是子贡,复姓端木,名赐,春秋卫国黎人(今浚县),孔子七十二贤之一。
他是孔子最亲近的弟子,是孔子及其学说的宣传者和扞卫者,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和外交家,又是着名的富商。其道德学问,识见功业,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封爵。黎公是浚县人的荣耀和榜样,故立祠以祀之。又如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建于小姑山北端的忠孝祠。明万历五年(1577)、崇祯四年(1631)以及清嘉庆七年历次得到重修。
其祠是为纪念元末浚州知州王士元而修。至元十七年(1357),王士元领导浚城人民抵抗红巾军的攻城,城破后王士元及其子被杀。浚城人民为纪念王士元在保卫浚县城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而为其建祠。2.反映人民一般愿望的。在古代人们渴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特别是对雨水的祈求。如浚县丰泽庙就是一例。相传龙洞为龙卧之穴,在此求雨,灵佑异常。据《康显侯告》碑载:北宋宣和元年(1119)尚书郎徐公莅浚,“询民利病”,时值大旱,徐公“遂率僚属奔走,躬祷于祠下,若响若答。一夕,则阴云四合,不崇朝而雨千里,公遂具述明神灵应,抗章于朝”,诏封为“康显侯”。
古代重男轻女之风严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妇女有没有子嗣将关系到其在家族中的地位。所以就出现了众多的以求子为主要目的的“奶奶庙”、“娃娃庙”、“娘娘庙”等。这种祈子的庙宇在浚县也是常见的。另外在古代官本位体制之下,青年人读书做官成了社会和家族的一件大事。所以也就出现了许多像“文庙”这样的建筑。在浚县如“文治阁”、“北关文昌阁”、“浮丘山文昌阁”等,以祈求仕途通达。3.供人休息玩乐的山庄、亭、坊建筑。古代文人墨客多爱游山玩水。在浚县浮丘、大伾两山上,这种建筑业俯拾皆是。如霞隐山庄、紫泉山庄、云半山房、浮丘山房、歇歇亭、伟观亭、岁寒双秀亭、观澜亭、引人入胜坊、浮丘胜迹坊等等。
(二)摩崖石刻、碑刻、石雕遗存众多,历史悠久。
浮丘山、大伾山等位于浚县城附近的山多为石山,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可以依托的山体形态,而且也为文人骚客、过往官员咏叹山水,善男信女摩崖造像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这些众多的摩崖题刻题记、石雕造像、碑刻铭文为研究各个朝代的社会历史、山水名胜、信仰宗教等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文物遗产和人文史料。正是这种自然风光和人文故迹不断地积淀、凝聚,潜移默化,延续着中华文明的血脉,记述着华夏历史的足迹。
据《大伾山志》,现存的书法艺术和历史价值较高的摩崖石刻有128处,其中大伾山117处,浮丘山11处,除年代不详者20处外,唐代8处,宋代8处,元代28处,明代8处,清代44处,民国13处。字体篆、隶、楷、行、草皆有,风格迥异,各尽其妙[6]。
浚县大伾、浮丘两山内现存史料价值较高的碑刻、墓志铭(不含诗赋碑刻)共126通。最早为唐代,以后历代皆有,以明清两代为数最多。明代28通,清代64通。碑刻多数分布在大伾、浮丘两山寺庙内。大伾山62通,浮丘山33通。其中碧霞宫26通,天宁寺19通,太平兴国寺14通。其中后周显德六年(959)“大伾山寺准敕不停废记”碑、宋宣和元年(1119)“康显侯告”碑,史料价值极高,尤为重要[7]。
浚县历来被称为“石雕之乡”,在境内现存汉代至清代石雕作品繁多,其中东汉画像石、北魏大石佛、唐代千佛洞,明代吕祖洞和恩荣坊代表了石雕艺术的风格和水平,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在浚县最引人注目的也是浚县标志性建筑的是北魏大石佛。
其依山凿就,高于崖齐,佛身高22.7米。据现存的《准敕不停废记》碑载:“(大石佛)以兹山之足为佛足矣,以兹山之顶为佛顶焉。
……首蔟连珠,肩隈合壁。”此石佛距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是“全国最早,北方最大”的一躯摩崖造像。
另外,位于浮丘山顶千佛寺内的千佛寺石窟也是浚县石雕艺术的杰作。此处有岩突兀,顶平壁峭,西壁凿有两个石窟,南窟即千佛洞。窟壁雕有佛龛890个,大小佛像996尊,高者2米,小者4厘米许。北窟较小,窟内佛龛44个,雕像120尊。石窟凿于盛唐时期,历史悠久,为中国石窟艺术之瑰宝。
此外,北魏石兽、后晋香幛、龙洞滚龙壁、张仙洞、观音洞等也都是石雕造像艺术珍品。
(三)古庙会源远流长,民风民俗淳朴盛名。
浚县古庙会的中心主要在大伾、浮丘两山上举行,故又称浚县山会。正月古庙会和八月古庙会最为突出。正月古庙会时间从正月初一到二月二,长达一个多月,正月十六是古庙会的最高潮。八月庙会规模仅次于正月庙会。受农事活动影响,会期逐渐提前。
今会期自农历七月十五开始至八月初一结束,时间半个月。庙会的中心也在大伾和浮丘两山,所谓“南山朝顶,东山望景”。浚县正月古庙会最早可追溯至后赵时期,当时庙会的规模仅限于当地,而且人数少,没有什么物资交易活动,人们只是结社集会、朝山拜佛。随着浚县城的发展,两山上的各种宗教活动渐渐增多,相继修筑建筑了许多寺庙和道路,庙会的规模日益增大。特别是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浚县知事蒋虹泉主持修建浮丘山碧霞宫,形成了两山庙会的基本规模。今存清顺治、康熙年间碑刻数通,记赶会朝山进香之事。碑文载,当时民间已有朝山进香组织,大者会首20余名,会众640人。并有碑载明连续进香10余载,与会者涉及今河南、山东等省。清中期,庙会规模渐趋扩大。因碧霞宫山门内外摊位拥挤,纠纷迭起,知县曾发布告示,规整会场。
民国年间,正月庙会空前发展。会期自正月十五至月底,为时半月。范围已有大伾、浮丘两山扩及县城四街四关。香客游人来自河南、山东、河北、山西、安徽等省数十县。香客一般要在浚县县城和邻近的村庄住三天。外地来者,不论早晚,第一件事是朝山进香,朝山进香者连续三年为“功德圆满”。庙会期间县城四街四关人流如潮,各地商贾如期赴会,绸缎、布匹、京广杂货等一应俱全。
开封景文州和石子玉的手帕、汴绸,王麻子刀剪,河北保定白敬宇和王广明的眼药,尤受欢迎。
浚县古庙会除了两山上的朝山拜佛和一些商业活动外,最为引人的还有一些具有浓郁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和土特产品,诸如:石刻、柳编、布玩、木玩等,这其中“泥咕咕”即泥塑最具代表性。浚县泥塑集中产于浚县杨圯屯,传说当年瓦岗军打黎阳,在山上屯兵马。在瓦岗军中,将士们为了悼念阵亡的战友,就用泥捏制成他们的模样,从此就流传下来这种习俗。
这里古庙会的风俗一直持续到现在,庙会高峰期日客流量达30余万人次,被称为“华北第一古庙会”。
三、浚县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建议
综上所述,浚县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底蕴深厚,其中尤以古代寺庙、祠宇和摩崖石刻最为突出。再加上大伾、浮丘两山的挺拔气势和卫河的环绕流淌,形成这种两山一河夹一城的优美自然山水,这些就构成了浚县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也就形成了浚县城市的景观特色:平川突起的大伾、浮丘两山和卫河水体簇拥环抱城市,使城市融入自然的山水之中,气势雄伟,秀丽壮观;城墙、文庙、文治阁和众多的寺庙、石雕、石刻使城市风韵古朴,文化氛围浓郁,典雅深邃;源远流长的古庙会和社火保留了众多民间传统和宗教文化使城市生动活泼,鲜活丰满。
1.浚县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城市。城址虽有几次变迁,但均围绕大伾、浮丘两山左右变动。它们和卫河构成了一个完整优美的结合。自古即不断地将积淀起来的建筑、艺术等内涵丰富的历史文化融入到自然山水之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名胜。这既是古代浚县历史文化的见证,又是当今发展地方经济的依据。可惜的是原本与自然山水水乳交融、色调和谐的传统建筑,特别是明清两代遗留下来的民居,已拆除殆尽。就连城区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如城门、护城河、文治阁(钟鼓楼)等也被现代建筑物所淹没、所割裂。另外像护城河上的古石桥,如建于南门外的云溪桥本来是浚县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护城河的废弃,旧河道成了污水和垃圾倾倒的场所,云溪桥也破烂不堪,昔日的景色早已荡然无存。
这里至少应把古桥和护城河予以保护,清理河道,维修古桥,恢复其底蕴。历史文化名城如果没有历史文化街区很难使人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古朴幽深。虽然南大街计划发展成为历史文化街区,但是由于城市整体的保护和开发不明确,只是在大伾、浮丘两山上进行开发,所以历史文化街区很难形成其氛围和特色。建议把城内的城墙、护城河、文庙、文治阁、云溪桥等分散的景点和大伾、浮丘两山结合起来共同保护开发,设计合适的旅游路线,最终解决保护和发展的矛盾。特别是文庙,由于一直是县公安局的驻地,所以其风貌和结构都还十分完整,只要加以修复和宣传将能成为和城墙以及文治阁结合在一起的一个亮点。
2.发扬软文化和展现硬文化同等重要。浚县城不但历史遗存、建筑、石刻众多,而且民风民俗也源远流长、远近闻名,如社火、庙会、泥塑、小吃等等。虽然当地政府在这些方面已作了许多工作,但是由于现代生活和文明的冲击,这些精神、文化方面的遗产正在消亡,急需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发扬。最终通过物质文化遗存和精神文化遗存的结合把浚县发展成为旅游、宗教、文化为一体的独特的中原历史文化名城之典范。
3.浚县历史文化名城是融自然山水和历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人文景观形成的有机整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保护自然山水格局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卫河在古代浚县城的发展和兴盛中起重要作用,但至现在已被污染成了有名的臭水沟,给周围的环境以及旅游开发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早已失去了浚县八景之一“卫溪烟雨”的意境。保护不仅仅是保护有特色的有价值的文物遗存,而且要保护整个区域的自然、文化景观的整体意境。所以要从大局和整体利益出发,紧紧围绕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区做文章,搞建设,不宜在风景区内热衷于游乐场和迷宫之类的世俗建设,以免造成与高品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区的不协调。
[1]《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
[2]嘉庆《浚县志》卷二《沿革表》。
[3]《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晋灼注。
[4]嘉庆《浚县志》卷六《建置》。
[5]光绪《续浚县志》卷四《建置》。
[6]碑现存于大伾山丰泽庙内,碑文录于《大伾山志》,中州古迹出版社,1995年,72页。
[7]碑刻于后周显德六年(959)七月,相州节度使掌书记马去非撰文,现存浚县博物馆,碑文录于嘉庆《浚县志》补遗金石录别编上卷,另录于《大伾山志》,中州古迹出版社,1995年,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