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子长县军事志(公元前627年~公元2005年)
3537900000041

第41章 军事人物(2)

“谢子长、刘志丹。”“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在中国,干革命。”“你们支队有多少支枪,都有些谁?”“这是我们的机密,不能告诉你们这帮坏种。”“你把红军和党员名单交出来,放你一条活路,还可以给你当官。”

“呸,想从老子口里掏话,做你娘的臭梦去。”蒲有儒恨得咬牙切齿,叫来打手给强世清颜色看,吊打、钉竹签、坐老虎凳,直至遍体鳞伤,昏死过去,他终未吐一字。民国二十三年(1934)初,谢子长率部营救被捕人员,消息传至狱中,强世清带信给谢子长,“请不要为我再作不必要的牺牲,让党放心,我不会给红军丢脸。”正当部队准备攻城劫狱时,消息走漏,国民党安定县政府匆忙于二月二十九日将强世清、强世光杀害于安定县城北门外。

刘存元(1890~1934)子长县李家岔镇马圈坪村人。

民国十三年(1924)受表弟谢子长影响,参加革命活动,其家成为谢子长等聚会议事场所。民国十六年(1927),安定县农民运动兴起后,其积极宣传农协会章程和农民解放的出路。民国二十一年(1932),积极响应陕北特委关于发展地方武装的指示,送长子刘明山、次子刘占荣参加游击队,同年,任西区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先后动员20多名青年参加游击队,多次出入土匪张汉林、侯登堂部,说服10多个土匪改恶从善。

民国二十二年(1933)八月,西区民团李丕成率部包围了马圈坪,声言捉拿刘存元。村中空地上站满了被团丁赶来的乡亲,刘存元在团丁拷打一老者之际,挺身而出:“我就是刘存元,要杀要剐有我顶着,与乡亲无干。”遂被押进安定监狱。县长蒲有儒想从他口中获得西区地下党的情况,软硬兼施,得到的回答是“不知道”。后交瓦窑堡驻军张建南部,严刑拷打还以“不知道”回答。延安专员骂安定官军无能,遂押解延安亲审,经月余审问无果,复押回安定监狱。民国二十三年(1934)七月,谢子长率部攻进安定县衙,救出被关押的刘存元等200多名“犯人”。鉴于刘存元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中共组织要求其继续留在西区一带开展革命活动。同年十二月,二次被捕入狱,三天后被秘密枪杀于安定城西门外。

谢子长(1896~1935)陕北红军和苏区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原名谢世元,又名谢德元,号浩如,化名秋阳,子长县李家岔镇枣树坪村人,为陕甘、陕北两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26军、第27军创始人之一。早年在西安省立一中、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读书。民国十一年(1922)秋赴山西,入阎锡山办的太原学兵团学习军事。

民国十三年(1924)回安定办县民团,任团总。翌年三月奔赴京津,与陕西旅京学生中的共产党员及北平党组织负责人频繁接触,接受了党的教育,并经白超然、白志诚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受中共北方区委派遣,回安定继任县民团团总。

不久,与共产党员李象九同在井岳秀部石谦团任连长,利用公开身份在安定一带从事革命活动,并在石谦团秘密组建中共特支。民国十六年(1927)

春,任石旅(石谦于1926年秋升任旅长)中共军支委员。其间,协助上级党组织建立了中共安定县特别支部,培训出一批农民运动骨干,亲自领导农会展开了对土豪劣绅和高利贷者斗争,拘禁和审判了大土豪宋运昌、李耀辉等,赶走了最大的高利贷者王玉书和马子厚,当众烧毁文契、账簿,宣布欠债作废,群众称其为“谢青天”。

八月间,白色恐怖笼罩陕西各地,中共陕西省委派魏野畴、唐澍、白乐亭等秘密来陕北巡视工作,指示谢子长、李象九继续留石谦旅开展工作,做好武装反抗军阀准备。八月下旬,石谦在榆林遭暗杀,井岳秀令李象九营开赴延安,同时令谢子长连开往宜川,阴谋借机消灭这支革命武装,魏野畴、唐澍、谢子长根据陕西省委指示精神,决定组织驻清涧的四个连率先起义。十一月十一日夜,在“为石谦旅长报仇”的口号声中,清涧起义爆发。

十二日凌晨,起义部队挥师南下延川,会合共产党员王有才领导的连队后,连夜赶到延长,收缴齐梅卿营两个连枪械,击毙营长齐梅卿。

十五日,起义部队与驻宜川的李瑞成连配合,里应外合占领宜川。起义部队整编为旅,李象九任旅长,唐澍任参谋长,下属三个营:谢子长任第1营营长;韩子丰任第2营营长;李瑞成任第3营营长。时起义部队内部在行动方针等重大问题上发生分歧,由于李象九执意主张打出“第11旅”旗号,坚持守城御敌,给井岳秀部调遣兵力,围剿驻宜川城起义部队提供了机会。当井岳秀部完成对宜川城包围后,扼守凤翅山的雷进才连放弃阵地,宜川城无法再守。这危急关头,谢子长遂甩脱李象九,带领部分起义人员冲出重围转战韩城。不久,李象九接受杨虎城部王保民旅改编,称“独立旅”,李象九任旅长。唐澍、谢子长、阎揆要决定彻底抛开李象九,继续坚持开展革命斗争。十二月三十日,部队在韩城二次起义,改编为西北工农革命游击支队,唐澍和谢子长分任正、副总指挥。

民国十七年(1928)一月一日,唐澍、谢子长率部北上,向清涧、安定进发。由于仓促攻打宜川失利,部队受到重创,至陕甘边界的豹子川时,仅剩十余人,唐澍、谢子长决定分散隐蔽,起义遂告结束。同年二月初,谢子长奉陕西省委指示前往洛南三要司许权中旅工作,任营特派员兼副营长。五月,与唐澍、刘志丹等组织渭华暴动,谢子长任新成立的西北工农革命军军委委员兼第3大队队长,率部英勇作战,由于寡不敌众,起义失败,后返回陕北开展武装斗争,任陕北特委军委委员。民国十八年(1929)夏,受命到宜川做争取改造梁占魁土匪部队工作。同年秋奔赴甘肃、宁夏进行兵运活动,利用公开职务收集各地躲避追捕的中共党团员和革命群众,争取民团、哥老会,在陕、甘、宁边界地区活动,后遭袭击而失散。民国十九年(1930)八月,任中共陕北行动委员会军事指挥部总指挥。十月中旬,调往上海中共中央特科受训。九一八事变后,西北抗日反帝同盟军成立,谢子长任总指挥。

民国二十一年(1932)二月,反帝同盟军根据陕西省委指示,正式改编为中共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谢子长任总指挥,之后,游击队消灭了栒邑(今旬邑)、彬县、长武、宜君的部分民团,攻占了栒邑县城。四月下旬,推行王明左倾路线的陕西省委书记杜衡(后叛变)来游击队巡视工作,采取“左”的惩办政策,把由于作战经验不足、两次攻打山河镇失利的责任全部推到指挥员身上,谢子长总指挥职务被撤,被派往甘肃搞兵运工作。五月,谢子长组织靖远兵变,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3支队,任总指挥,不久在水泉战斗中失利,谢子长奉命返回西安。八月三十日,陕西省委委派谢子长为陕甘游击队总指挥,率部南下耀县地区,采取避实击虚、以退为进战术,在照金、富平、同官(今铜川)一带歼国民党驻军400余人。后北上保安,两次进攻县城未克,遂撤至合水平正川一带分散活动。十二月上旬,陕甘游击队改编为红26军,并在宜君杨家店进行整编。这时杜衡再次来到部队,诬蔑谢子长、刘志丹犯了“右倾机会主义”“土匪路线”“梢山主义”错误,撤销了其领导职务,并擅自决定给谢子长以留党察看处分,送上海中共中央局“受训”。民国二十二年(1933)初,谢子长到达上海,中共中央在了解情况后,撤销对其的错误处分,并分配其到北方局工作。四月,谢子长到达张家口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吉鸿昌部第18师,协助师长许权中指挥作战,九月,第18师被打散。十一月,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孔原派其回陕并任驻西北军事特派员。翌年初返回安定,根据陕北特委指示,着手恢复红1支队,发展武装力量。

民国二十三年(1934)七月八日,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在安定县阳道峁成立,谢子长兼任总指挥。七月十七日,率部攻入安定县城,营救出被捕中共党员和群众200余人。为粉碎陕北军阀井岳秀部对陕北革命根据地发动的第一次“围剿”,率部至南梁地区。七月二十八日,在阎家洼子召开红42师连以上干部和陕北游击队各支队干部联席会议,谢子长任红26军42师政委。八月十五日,谢子长率红42师第3团和陕北第1、第2、第5支队由南梁到安定,在井武塌、张家圪台作战数次,连获胜利,士气大振。八月二十六日夜,在攻打清涧河口的战斗中,国民党驻军凭借有利地形和工事负隅顽抗,红军连攻数次,仍未攻克。谢子长重新组织力量,实行强攻,迫使守军放弃据点,逃往清涧县城。战斗中,谢子长胸部中弹,血染衣衫,指挥战斗直至胜利。战后,谢子长不顾重伤在身,又挥师北上,攻打安定董家寺,击溃一个营,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九月十五日,谢子长带伤指挥,再次攻克安定县城,击毙团总李丕成。时谢子长伤势加重,在担架上指挥作战。

民国二十四年(1935)二月五日,中共陕北特委和陕甘边特委联席会议在境内周家崄召开,会议通过了谢子长和刘志丹共同制定的军事部署,成立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谢子长被推选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二月二十一日,由于伤势恶化。谢子长在安定县灯盏湾逝世。

阎志耀(1909~1935)又名应娃,子长县瓦窑堡镇郭家楼村人。出身寒微,生性豪爽,常常联络亲朋好友与豪门势族作对,深为瓦窑堡一带流氓、恶棍惧怕。民国二十年(1931)春,只身一人去后九天周维祺营当兵。

周维祺营被张廷芝部吞并后,阎志耀逃离兵营,返乡务农。民国二十二年(1933)四月,再度从戎,参加红1支队。枣树坪战斗失利后,翌年初带郭银生、郭立本等13位结拜弟兄参加谢子长恢复的红1支队,任第2中队队长。七月,攻打安定县城时,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率先冲进监狱,救出“犯人”200多人。民国二十四年(1935)三月,调任陕北红9支队队长。

五月七日,国民党军高桂滋部第500团左象亨营押运400余驮物资由清涧向瓦窑堡行进,至马家坪时遭到阎志耀的红9支队阻击,前卫班10余人被歼,主力被逼于马家坪村。阎志耀当即送情报于秀延中心区委书记陈克功,动员赤卫军、少先队遍山设疑兵,游击队正面牵制,使左营不敢轻举妄动。五月九日,红9支队配合红26军、红27军主力全歼左营于马家坪。同年九月,红15军团成立后,阎志耀任刘志丹的侦察队长。十月,在劳山战役中,阎志耀率部参战,中弹牺牲。

谢福成(1908~1935)子长县李家岔镇枣树坪村人,系谢子长家兄谢德惠之子,因幼时过继于安定姑母史家,曾改名史尚直。民国十六年(1927),安定一带革命运动迅猛发展,谢福成放弃学业,参加安定的农运、学运活动。十月,随谢子长参加清涧起义。宜川战斗失利后,奉命返回安定,会同李清业、王志明等人开展中共地下工作,组织民众抗粮、抗税,动员青年参加游击队。民国二十一年(1932)二月,参加红9支队。十月,随栾新春至延川开展游击活动。民国二十三年(1934)四月,参加红1支队,负责政治宣传工作,除四处游说外,还编歌曲教民众传唱,其创作的“男女要平等,妇女要解放,放脚、剪发、闹革命……”“工农兵,大家团结起来,打倒反动派……”等歌曲流行甚广。四月底,谢福成被李丕成民团搜捕入狱,几番审讯,宁死不屈,后被关入死牢,待机处斩。七月,谢子长率部攻进安定县城,谢福成被救出狱,任红2支队指导员。民国二十四年(1935)秋在甘泉下寺湾战斗中负伤牺牲。

谢绍安(1909~1935)子长县李家岔镇枣树坪村人,又名连成,谢子长家兄谢德惠之子。民国二十一年(1932)五月参加红1支队,同年六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二十二年(1933)春,率红1支队5分队在安定、靖边、横山一带开展游击活动,筹集银洋千余元,全数缴公用于军需。九月,红1支队攻打枣树坪失利,曾几番冲进阵地背负伤员,并率部阻击尾随之敌,使部众安全转移。民国二十三年(1934)春,红1支队恢复后,任副支队长。六月,在窑则峁河战斗中,只身冲进敌营,夺得营长张建南驳壳枪一支。民国二十四年(1935)八月,任红27军第4团团长。十二月二十三日,率团护送神府特委领导北上,行至横山县范家高梁与国民党军骑兵连遭遇,激战中胸部中弹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