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将鸭头顺颈劈开,取8~10枚虫草纳入鸭头内,再用棉线缠紧,余下的虫草同姜、葱一起装入鸭腹内,放入容器中。再注入清汤,加食盐、胡椒粉、绍酒调好味,用湿棉纸封严容器口,上笼蒸约1.5小时,鸭即成。
3.出笼后揭去棉纸,拣去姜、葱,装盘即可食用。
特点:本品有平补肺肾和止喘嗽之功。对于肺气虚或肺肾两虚之喘嗽、自汗、阳痿、遗精及病后虚弱、神疲少食的病人,有增加营养和辅助治疗的作用。
松鼠鳜鱼
公元前516年,楚平王病逝。吴王僚趁着楚国办丧事之际,派他的两个弟弟率领军队攻打楚国,不料反被楚军绕了一个大迂回,断绝了后路。
公子光看准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决定委派刺客专诸杀吴王僚。
这年四月丙子日,公子光备办酒席宴请吴王僚。吴王僚也不敢大意,内穿三重铠甲,率领的卫队从王宫一直排列到公子光家的厅堂里。长矛如林,杀气腾腾。
当酒宴喝到酣畅淋漓之时,公子光假装脚有毛病,溜了出去。接着轮到专诸上场了!
吴王僚对进酒厅献菜的任何厨师都要搜身。
为了万无一失,专诸在厨房先将鱼背上的肉剞出花纹,入油锅一炸,鱼肉便松涨竖立起来,然后把一把锋利的短剑藏到烤鱼的肚子里,再用佐料一炙,浇上辅料,便很难看出其中暗藏的短剑。
专诸面不改色,经过搜身,端着菜盘来到吴王僚面前。
说时迟,那时快。专诸一手掰开鱼身,一手掣起鱼腹内的短剑,扑向吴王僚,一阵猛刺!
吴王僚的侍卫慌忙赶来救驾,虽然乱刃杀死厂专诸,但吴王僚已当场断喉毙命。
于是专诸刺吴王僚而藏剑的“松鼠鳜鱼”也因此而声名鹊起。
清代皇帝乾隆下江南时,就曾在苏州对“松鼠鳜鱼”盛赞不已。如今“松鼠鳜鱼”已是苏菜中的珍品,有人形象地描绘:“头昂尾巴翘,色泽逗人爱,形态似松鼠,挂卤吱吱叫。”
鳜鱼,亦称桂鱼、石桂鱼、桂花鱼、鳜豚,美称“锦袍氏”,别号“苏肠御史,仙盘游交使”。鳜鱼身上有斑纹,鲜明者为雄性,稍晦暗的则是雌性。鳜鱼巨口细鳞,骨疏少刺,皮厚肉紧,营养丰富。鳜鱼肉味美异常,唐代人将之比作天上的龙肉。
操作所用食材:鲜活鳜鱼1尾(750克),虾仁30克,笋丁20克,香菇丁15克,青豌豆10克,绍酒20克,精盐8克,香油10克,猪油1000克(实用200克),排骨汤100克,干淀粉50克,湿淀粉100克,蒜2克,葱10克,香醋100克,番茄酱100克,白糖150克。
做法:
1.将鳜鱼刮鳞去腮,剖腹去脏,从胸鳍斜切下鱼头,用刀沿背脊骨两侧平片至尾,去脊骨,不断尾,鱼皮朝下,削去胸刺,在鱼肉上剞菱花刀,深至鱼皮,但不能破皮;将鱼胸髯肉从头部连髯切下。
2.取绍酒10克、精盐1克,放在碗内,均匀地抹在鱼肉和胸髯肉上,滚沾干淀粉,提起鱼尾、鱼髯,抖去浮粉。
3.将番茄酱、排骨汤、白糖、香醋、绍酒、水淀粉、盐一起放入盆内搅成调味汁。
4.炒锅上火,旺火烧热,倒入熟猪油,烧至八成热,将两片鱼肉翻卷,翘起鱼尾成松鼠尾形,一手提鱼尾,一手用筷子夹住另一端,入油炸15~20分钟,使其定形,然后松手,使鱼片全部落入油锅;同时,下胸髯肉油炸,舀热油浇鱼片、鱼尾、鱼髯,炸至淡黄色捞出,醒冷一下;油锅再上火,烧至八成热,放鱼片和鱼髯肉再炸至金黄色捞出,盛入长腰盘中,装上翻转的鱼髯肉,作松鼠头,连同身尾合成松鼠形。
5.将锅中猪油烧热,放入虾仁熘熟,捞起沥去油。
6.在锅内留下少量熟猪油,放入葱白、蒜末、笋丁、香菇、青豌豆煸炒,加入番茄酱、排骨汤等调味汁拌匀,再加入热猪油、香油,搅匀,起锅浇在松鼠鱼上,鱼肉吱吱作响,最后撒上熟虾仁。这时一道热气腾腾、色鲜油亮的松鼠鳜鱼就可以上桌了。
沛县狗肉
传说沛县有一条从北向南流的泗水河,汉高祖刘邦年轻时就住在河西。那时樊哙在河西设摊卖狗肉。他经常吃樊哙的狗肉不给钱,说是赊账,但常赊不还。日久天长,樊哙本小利薄,吃不消了,不赊又拉不下面子,只好悄悄由河西搬到了河东去卖狗肉。
一连三天,刘邦吃不到樊哙的狗肉,一打听,知道樊哙搬到河对面去了,便急忙向河东赶去。那时,泗水很宽,平时只有一条木船摆渡,人多船小,刘邦没有摆渡钱,也挤不上去,急得口水直淌。正巧看见一只老鼋游来,刘邦贪嘴不顾性命,奋力一跳,跳到鼋背上,没到一刻,便到了河东。这时,樊哙正在集上摆狗肉摊,刘邦问樊哙:“生意怎样?”樊哙说:“三天没有开市,狗肉存了一挑子。”刘邦见狗肉就吃,说也奇怪,刘邦一吃,旁边的人都围上来了,你争我夺,没一会儿工夫,就把三天存的狗肉统统卖光了。打这以后,每次赶集,刘邦总让老鼋驮他过河,到樊哙的狗肉摊上去白吃狗肉。
樊哙恨死了刘邦,躲到河东来,还是没能躲过他。他怪这老鼋不该把刘邦驮过河来,于是便偷偷地把老鼋杀了,放到锅里跟狗肉一齐煮。刘邦一吃,觉得狗肉比过去更鲜了。一问,才知道是樊哙把老鼋杀了,和狗肉一起煮的。刘邦心里不痛快,嘴上也不好说什么。
不久刘邦当上了泗水亭长,想起当初樊哙杀老鼋不让他过河,太不够朋友,就借口樊哙脾气躁,身上不能带刀,派人把樊哙的刀给没收了。樊哙没了刀,只好将狗肉煮得更加熟烂,用手撕着卖给别人吃。谁知撕的狗肉比刀切的味道更香更美,生意就更好了。
后来刘邦当了皇帝,樊哙也被封为舞阳侯。有一次,刘邦从徐州回沛县,想起家乡的狗肉好吃,便招来家乡父老,用大块狗肉下酒。酒过三巡,刘邦乘兴起舞,作《大风歌》。
这样一来,沛县的狗肉就更加出名了。
传说,至今沛县卖的狗肉,还是用当初樊哙煮鼋汤时的老卤煮的呢!
操作所用食材:去皮新鲜狗肉1千克,猪油50克、丁香、肉蔻、良姜、砂仁、桂皮、陈皮、花淑、大茴香、小茴香、姜、料酒、精盐、食用硝适量。
做法:
1.去皮拘肉在水中焯一下捞出。
2.锅置火上,放猪油烧热,将上述香料在锅中煸香后,放料酒、水和构肉,用中火炖。
3.在狗肉炖至五成熟时,端离火,加食用硝消毒上色,并用微火继续加热至熟,放入食量盐即可。
红烧狮子头
史书记载,当年隋炀帝带着嫔妃随从,乘着龙舟和干艘船只沿大运河南下时,所过州县,五百里以内都要上供美食。一州就有数百桌,可谓水陆奇珍应有尽有。杨广看了扬州的琼花,特别对扬州万松山、金钱墩、象牙林、葵花岗四大名景十分留恋。回到行宫后,吩咐御厨以上述四景为题,制作四道菜肴,御厨们在扬州名厨指点下,费尽心思终于做成了松鼠鳜鱼、金钱虾饼、象牙鸡条和葵花斩肉这四道菜,杨广品尝后,十分高兴,于是赐宴群臣,一时间淮阳菜肴倾倒朝野。官宦权贵宴请宾客也都以有这四个菜为荣,奉为珍品。
到了唐代,随着经济繁荣,官宦权贵们也更加讲究饮食。有一次,郇国公宴客,府中的名厨韦巨元也做了扬州的这四道名菜,并伴以山珍海味,水陆奇珍,令座中宾客们叹为观止。当葵花斩肉这道菜端上来时,只见那巨大的肉团子做成的葵花心精美绝伦,有如“雄狮之头”,宾客们乘机劝酒道:“郇国公半生戎马,战功彪炳,应佩狮子帅印。”郇国公高兴地举杯一饮而尽,说:“为纪念今日盛会,葵花斩肉不如改名‘狮子头’。”从此,扬州就添了“狮子头”这道名菜。
操作所用食材:去骨猪五花肉,鱼肉(或虾肉,蟹肉更佳)100克,豆油150克,高汤适量,葱、姜水汁、绍酒、盐、味精适量。
做法:
1.将猪肉、或鱼、虾、蟹肉细切粗斩。所谓细切,是指操作时应仔细认真,将肥肉切成石榴米形,瘦肉切成火柴头状,要求大小一致;接着粗斩,由于原料已经切细,因此只需粗斩几下即可。但粗斩绝非信手乱斩,而要粗中带细,上下左右,有规律、有节奏地斩,这样才能使肉料的形态符合要求。
2.在肉料内加入葱、姜水汁、绍酒、盐、味精、清水。为使肉九不散,富有弹性,在加每一样调料时,都要充分搅拌,使之上劲。待精肉发松起劲,粘附在肥肉上后,加入部分蟹肉,拌匀。用手团成大肉丸。表面再粘上水淀粉。
3.炒锅内放油烧至七、八成热,放入肉团,炸至表面微黄捞出。
4.砂锅内加主高汤,煮沸后投入狮子头,烧开,撇去浮沫,调味,盖上锅盖,改小火炖两个半小时即可。
德州扒鸡
德州扒鸡,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据传说,清光绪年间,有一个姓王的小商贩在德州市内开办了一个专门加工烧鸡的店铺,取名“王记烧鸡铺”,一次在煮鸡的时候,不慎睡着了,等醒来时鸡已煮过了火并无法取出,无奈只好把汤舀出,将鸡拖入盘中,端到集市上去卖,结果却出乎意料地被抢购一空,以后又有许多人登门前来购买,指名要上次买的那种“鸡”。为了招揽生意,提高鸡的口味和质量,经过老中医的指点,他又增加了五味药料,故取名“五香”,经煮制后果然味美异常。后经不断研究改进并逐步完善,终使其成为全国闻名的传统名吃“德州扒鸡”。
操作所用食材:净雏鸡5000克,酱油100克,精盐50克,老汤2000克,饴糖100克,姜15克,花生油5000克(约耗300克),药料袋1个(见后)。
做法:1.将宰杀冲烫净的鸡,两腿向后交叉盘人肛门刀口处,双翅由颈部刀口处仲进,在嘴内盘出,口衔双翅,体呈卧姿,晾干待用。
2.用饴糖将鸡全身抹匀。锅内放入花生油,中火烧至八成熟时,入鸡炸至金黄透红时捞出。
3.将炸好的鸡整齐地排入锅内,加入老汤、清水(漫过鸡为宜)、姜(用刀拍松)、药料、酱油、精盐,用铁箅子将鸡压紧,旺火烧开,小火焖煮六至八小时左右。
4.将铁箅子取出,用旺火煮沸,用勺子搭住鸡头颈部,轻提扣到漏勺内,在汤中冲烫一下,捞出摆好即成。
操作要领:
1.选鸡时要用雏鸡,每只净重在500克至600克最好。
2.每次煮完鸡后,要将老汤重新烧开,并撇净浮油晾凉,以防变质。
附:药料的配方
花椒1.6克,陈皮1.6克,大料3.2克,小茴香1.6克,桂皮3.2克,白芷、肉蔻、桂条、草果、丁香、砂仁各适量,掺合均匀,用净纱布包好即可。
叫花鸡
明崇祯年间,常熟有个叫花子,有一天,没有讨到吃的,饥饿难挨,时近黄昏,钻进一户人家的草窝里,抓得一鸡,他将鸡摔死,拣点枯枝,抱些稻草,跑到经常借宿的破庙——兴福寺,用庙中缸里的存水,将黄土和成泥巴,将鸡糊裹得严严实实。然后就在坑内点燃柴草,将裹严实的鸡投入火中,直到泥巴烧干、变黄,从烧裂的泥巴缝中窜出鸡的香味。他急不可耐地磕去泥壳,油亮透香的熟鸡出现在眼前。叫花子捧在手里,便大吃起来。这时一向在破庙前摆摊的王四来到庙前,忽闻阵阵异香扑鼻,环顾四周,原来是个叫花子正在吃鸡。便问其制法,叫花子便一一道来,王四觉得此鸡味道鲜美无比,做法新颖奇特,便说服叫花子帮他经营泥巴煨鸡,一时生意兴隆。不久王四又开了一家酒楼,请人题写了“王四酒家”的楹额,并打出“叫花鸡”招牌菜,此菜进入酒家后,经王四改良,采用了苏州荷叶蒸肉的方法,用荷叶包裹,外层糊上黄泥,放入明火中烧熟,食之荷叶清香,鸡肉鲜嫩。从此,叫花鸡登上大雅之堂,且名声大噪,流传至今。
操作所用食材:嫩母鸡1只(以头小体大、肥壮细嫩的三黄母鸡为好),猪网油400克,鲜荷叶4张、酒坛泥3000克、绍酒50毫升、盐5克、丁香4粒、八角2颗、玉果末0.5克、甜面酱50克、香油50毫升。
做法:
1.将鸡去毛、去内脏,洗净。加甜面酱、绍酒、盐,腌制1小时取出,将丁香、八角碾成细末,加入玉果末和匀,擦于鸡身。
2.鸡的两腋各放一颗丁香夹住,再用猪网油紧包鸡身,然后先用荷叶包上一层,再用玻璃纸包上一层,外面再包一层荷叶,然后用细麻绳扎牢。
3.将酒坛泥碾成粉末,加清水调和,平摊在湿布上(约1.5厘米厚),再将捆好的鸡放在泥的中间,把湿布四角拎起将鸡紧包,使泥紧紧粘牢。
4.将裹好的鸡放入烤箱,用旺火烤40分钟取出,如泥出现干裂,应用湿泥补塞裂缝,再用旺火烤30分钟,然后改用小火烤90分钟,最后改用微火烤90分钟。
5.取出烤好的鸡,敲掉鸡表面的泥,解开绳子,揭去荷叶、玻璃纸,淋上香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