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食色攻略:唯有美食不可辜负
3546400000020

第20章 各具匠心的点心文化

中国点心经过劳动人民的长期实践和数千年的衍化,品种日渐丰富,还融入了很多文化因素,从而形成了各种派糸文化,如京派糕点文化、苏派糕点文化等等。

点心是中国人饮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传说北宋女英雄梁红玉击鼓退金兵时,见将士们日夜浴血奋战,英勇杀敌,屡建功勋,很受感动。于是,命令部属烘制各种民间喜爱的糕饼送往前线慰劳将士,以表“点点心意”。从此,“点心”一词便出现了,并沿袭至今。

在中国历史上,关于点心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南宋时期。当时的文学家吴曾在《能改斋漫录·事始》中写道:“世俗例,以早晨小食为点心,自唐时已有此语。”可见,“点心”之名始于唐朝,而且他还称点心为“世俗例”,可见当时的点心以具雏形。此外,他还记载了—件轶事:“按唐郑参为江淮留守,家人备夫人晨撰。夫人顾其弟曰:‘治妆未毕,我未及餐,尔且可点心。’”意思是,唐代统辖江苏安徽的官宦郑家,早饭还未开,正在梳妆打扮的郑夫人怕弟弟饿,便叫他吃点点心。这说明唐宋时期的点心已较为普遍。随着唐代甘蔗的广泛栽培和砂糖的大量生产,加上波斯制糖技术的传人,为点心的开发和普及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从此,点心开始进入了的蓬勃发展期。

北京糕点的形成与唐代以后饮茶之风有关,因为糕点是重要的佐茶食品。元代太医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也记述了大量的元代茶食,经考证很多都属于点心。可见,北京的饮茶之风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京城糕点业的发展。尤其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各式南味糕点开始出现在北京的街头,市井中也多了“南果铺”一行。随后的满人入京,又带来了满蒙糕点。京式糕点就是在借鉴和融合多种糕点流派的基础之上形成而久负盛名。

清代文献中称糕点为“饽饽”。北京饽饽铺多以斋为名,如金兰斋、桂兴斋、异馥斋、聚庆斋、芙蓉斋等,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古老而浪漫的生活氛围。饽饽铺精制满汉细点,名目繁多,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这种老式的悖饽铺,在旧时北京人的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当年北京人买饽饽并不单纯为了吃,而是一种民俗和礼节。老百姓供佛祭祖、探亲访友、婚嫁生育所用的糕点几乎完全来自饽饽铺,饽饽铺也就有了做不完的生意。道光二十八年所立《马神庙糖饼行行规碑》载,满洲饽饽为“国家供享神祗、祭祀宗庙及内廷殿试、外藩筵宴,又如佛前供素,乃旗民僧道所必用。喜筵桌张,凡冠婚丧祭而不可无,其用亦大矣”。

苏式糕点的起源于隋唐年间,此时的苏州物产丰富,市井繁荣,商贾云集,成为江南的繁华都会,为苏州糕点行业的兴起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条件。到了唐代,苏式糕点开始进入了兴旺、发达时期。宋代时,苏式糕点已经形成一个独特的糕点帮式,品种甚多,已有炙、烙、炸、蒸制法,并已形成商品生产,又有茶食(糕点)店铺供应。历代骚人墨客在赞美苏州风光的同时,也对精巧可口的苏式糕点赞美不已。白居易、杜甫、苏东坡、陆游等著名文学家和诗人都对苏式糕点怀有特别的感情。明、清时期,苏州工商业的农业生产全国领先,为糕点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料,这时的苏式糕点更是飞速发展,品种已达13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