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罗锦已经来了,这场为她举办的宴会便到了要开始的时候了。
英国公起了身,环视众人轻咳一声,走到中间,早就设好的位置处,这才开口说道:“今日事我英国公府的大日子,十五年前的事情,相信在座的各位多少也有些耳闻,不过我罗氏一门幸得老天怜悯,即便是十五年过去了,却仍是将我们的孩子给送了回来。”
话说到这里,英国公声音微顿,看向罗锦,声音微抬:“锦儿,过来!”
罗锦始终都是嘴角勾着一副笑,眼神不闪不避,走上前。
老祖宗已经被安排的坐在了中间,那个老位,英国公和慕容氏也落了坐。
太子不自觉的去看祁王。
这英国公当众认亲,他家的嫡出大小姐都是宁少诺的妾了,英国公站在他这边的筹码便加重了些。
然而,他看祁王,祁王也在看他。
收到了祁王带笑的目光,太子也温润的笑了,表面上兄友弟恭的很是平和。
罗锦上了前,就有早备下主持礼仪的人唱念。
“大小姐给老祖宗行礼。”
罗锦按从前宋嬷嬷教的礼仪跪在地上三拜九叩,呼,“孙女罗锦给老祖宗请安。”
老祖宗看起来很是激动,“起来起来,我可怜的孩子。”
罗锦顺势起身,只听那主持仪礼的人又唱念。
“大小姐给父亲大人敬茶,给母亲大人敬茶。”
罗锦同样恭敬的行了礼。
英国公象征性的叮嘱了几句为人父该叮嘱的话,慕容氏却是含泪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这就算是当众认亲了。
可这个让人期待已久的认亲仪式,却显然不是今天最大的亮点。
因为,这个时候,顶顶大名的战王——宁少诺来了。
宁少诺不是空手来的,而是带了几十抬的礼来的。
人进了厅,礼在身后鱼贯而入,好大一会都没有抬完,只怕刚刚他人进了门,那礼的最后一抬却还没进门。
几十抬的礼还真是不少,众家丁那是抬了好半天,那礼都将厅给淹没了才算完。
众人还没搞清状况,齐齐的傻了眼。
英国公和慕容氏一样的懵了。
认个亲,不用送这样隆重的礼吧。
这……这么张扬的礼,哪里敢收。
说到皇上那里去,还以为他们私相授受有什么猫腻在其中。
罗锦也瞪圆了眼睛。这货,这是有钱没处花吧,早知道认了亲,他要送这么大的礼,这个亲,她说什么也不认了,这个败家的死木头,她跟他没完。
众人惊诧战王的大手笔,罗锦咧咧着的心疼,英国公正想着如何拒绝这送上门来的重礼,宁少诺却开了口,向英国公和慕容氏道,“这些,是我恭王府给英国公府的聘礼,聘大小姐为夫人的聘礼。”
这下子,众人又被打击到了。
这人都过了门了,还来下聘礼,而且还是给一个已经过了门的妾下聘礼,真是闻所未闻。
不止英国公和慕容氏说不出话来,就连老祖宗也哑了。
看着一屋子傻掉的人,宁少诺却是连眼眸都没变一下,继续向英国公说道,“既然英国公府是本王邵夫人的的娘家,那本王向英国公府下一遍聘礼实属应该。”
确实,纳妾也是要有彩礼的。
可是,哪个纳妾的爷,还会亲自送彩礼上门的。
哪个纳妾的人家,又会送这么丰厚的彩礼。
更重要的是,这小王爷送彩礼的架式比娶正妻还要正式隆重十分啊。
在场的可是都知道,皇上赐婚郭氏为小王爷的正妃,李氏为小王爷侧妃,下聘礼那天,战王可是两家都没有亲自到场,而是由他的弟弟恭王爷的二公子送到宰相府的。
那天,好像战王正好接到一个消息,说是有南陵的探子入了京,他追着那探子出了城,有公务在身抽不开身,弄到很晚才回京的,所以没有亲自到场。
满场安静。
众人面面相觑。
郭相满面寒霜。
接到英国公府的贴子,郭相本有些不想来的。
然,国公爷认亲女儿,他作为相爷的,不到有些说不过去。
再一想,这英国公一向不将自己放在眼里,自己平时百般拉拢,他却是奸滑无比,这一回自家女儿是妻,他要认的女儿却只是个妾,便想来看看英国公府的脸往哪搁,正好说几句话来酸酸他。
不想,未来的女婿却这般给他长脸,让自己没脸。
郭相重重一哼,当场拂袖而去。
宁少诺眸中微冷,却并未发作。
郭相?
哼!
这为官的时间久了,哪个身上没背几个债,哪个身上又是清清白白的。
他既然存了心,便会着意让人去查,如今,他的手上可是有了很多郭相的把柄,郭相虽然没有背叛太子,却俨然有想脚踏两只船的打算。
他若是敢因此而伸出脚去踩祁王的船,就休怪他宁少诺不客气,直接将他想伸出去的那只脚给跺了。
“这……”宁少诺对郭相离去视而不见,英国公却不能,他着急起身,口中叫着,“郭相请留步。”
然而郭相却好似未听到一般,走得很快,转眼身影已消失在转角处。
英国公无法,只好转身回来。
“小王爷的礼太重了。”
好像有点逾越了。
可是,其实,他的心头却在窃喜。
本来,他还在担心,在朝堂上被人笑话,担心以后遇到郭相都没办法抬头高声说话。
有了这一着,他也不怕人笑话了。
正妃侧妃侧夫人,将来哪个生得了儿子,哪个承得了爵位,哪个才算是真正的赢家,真正的主子。
在这等时候,在英国公的府中,所邀之人来赴会之人,都与英国公府有那么一丝关联,哪个会去触这个霉头,怔过之会,违不违心的,自然都是满口的恭喜之言。
郭相拂袖而去这件事,好像并未掀起什么涟漪。
众人对罗锦的态度又变了些,尊重多了,至少在语气上面,没有一个敢冷嘲热讽的。
而罗锦在听说是聘礼的时候,也是哭笑不得。
太子见郭相拂袖而去,脸色也不太好。
为了笼络英国公,而失了郭相的支持,有点得不偿失,毕竟郭相在文臣中是一呼百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