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天津往事:藏在旧时光里的秘密地图
3553200000015

第15章 城事(1)

流传更广的是一幅名为《天津紫竹林跑自行洋车》的杨柳青年画。画面中布满了各式各样新建的洋楼、新开张的店铺,那些尖的、圆的、斜的楼顶上插着五彩缤纷的西洋旗帜;西装革履的洋人悠闲地在街道上溜达,活像洋片匣子里的西洋景。

教堂│紫竹林教堂带来的繁华

◎记忆地标:紫竹林教堂

英法联军带着洋枪洋炮第一次闯入天津城时,租界地尚未圈定,他们就先在城南海河西岸的紫竹林村沿河一带占了一块地。后来这里成为英租界和法租界的交界处,天津的九国租界,也以此地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蔓延开来。

紫竹林原是一个村庄。康熙初年,这里建造了一座供奉观世音的紫竹林庙,正殿三间,两厢有配殿,院内栽种竹林。道光年间出版的《津门保甲图说》记载:“紫竹林,故禅林也。附近居人,遂以名村。”19世纪,英法联军到来之前的紫竹林仍很荒凉,附近有民船码头、菜地、土堆、坟墓和茅屋,茅屋之间有狭窄的沟渠,沟渠两边是杂草丛生的小道。

西方人有自己的城市规划理念,他们可以从容地面对眼前的这片村野,有信心将这里建成繁华的城区。法国人率先对界内进行规划开发,在海河沿岸修建码头、仓库、银行,修路植树,在紫竹林寺的旧址上兴建了法国大菜市。

英法联军初到天津时,除了基本的补给之外,最重要的需求就是教堂——他们不能丢弃宗教信仰,于是先在海河边的天后宫设立了教堂供士兵做礼拜。1862年,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在东门里修建了一座基督教堂,这是天津第一座教堂。时隔两年,英国基督教圣道堂在英租界海大道(今大沽路)建立了合众会堂。天主教也同时传入天津,1869年建成了著名的望海楼教堂。

在租界建立后,越来越多的洋人搬到天津,他们筹措募捐,一座宏伟的教堂即将诞生。教堂选址在圣路易路(今营口道)。天津当时还没有工程队能承建如此宏大的建筑,法国人请来了上海的建筑师。1872年,紫竹林教堂建成,被称为联合教堂。

整个天津城再也找不出第二幢这样宏伟的建筑了!

紫竹林教堂的造型具有文艺复兴晚期建筑的典型风格,吸收了古希腊、古罗马建筑艺术的因素,和谐开朗,雄伟有力。教堂的钟楼呈半圆形,外墙雕刻着精美的葡萄和玫瑰花;大门左右的罗马柱柱头雕饰着百合花。教堂内部满铺红、蓝、白三色瓷砖,祭台两侧供奉两尊圣像,一为法王路易九世,一为法国女英雄圣女贞德。墙壁上镶嵌着一块白色大理石,用法文镌刻着为修建教堂捐资者的名字。教堂的塔楼是一个突出的景观台,站在上面可以看到那些从大海上驶入海河的轮船。

平时,教堂是最安静的地方。但每逢礼拜天,教堂里就会挤满了人。身穿白色法衣、黑色长袍的中国助祭点燃圣坛上的两根蜡烛。一闪一闪的烛光后面,是一幅圣父的画像。神父做弥撒,当三圣颂的铃声响起时,信徒们开始祈祷。在弥撒仪式上,信徒弹奏风琴,唱诗班的孩子们演唱赞美诗。

教堂为这一地带带来了人气,紫竹林码头渐渐发展起来。海关总税务司批准的《天津新海关章程》中规定:“将天津港停泊区划为上、下两域,一域为大沽口;一域为紫竹林。”这一时期到港的大型轮船多在紫竹林码头停靠。外商见利,蜂拥而至,紫竹林码头来船逐年增多。1873年到港轮船290艘,总计13.4万吨。这一年,天津招商局开始营运,以后又有一些中国私营航运业投入海上运输。

义和团运动中,尽管教堂是团民首当其冲的打击目标,但紫竹林教堂靠着租界的地利而幸免,更成为教友和难民的避难所。后人从英国伦敦大英图书馆发现一张詹姆斯·利卡尔顿拍摄的照片,内容是“在紫竹林教堂避难的神父和中国教民”,诉说的正是那段往事。

洋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赶走的,生活还得继续。

紫竹林港区形成了近代天津内河港的基本轮廓。港区最终建成码头、河坝四千多米,是开埠初期的七倍。有四十九家航商及洋行在英、法、日、德租界内建造仓库九十二座,另有中国航商经营的栈房十九处也分布在海河两岸。

那时的天津港非常繁忙,进口洋货以棉布、煤油、染料、人造丝、卷烟、糖、五金产品等为大宗;出口以原煤、棉花、海盐、畜土产品为大宗。洋货进口在全国主要口岸中占第二位,仅次于上海;土货出口则较上海多一倍有余。

流传更广的是一幅名为《天津紫竹林跑自行洋车》的杨柳青年画。画风仍是杨柳青年画信息密集、图案喜庆的特质,画面中布满了各式各样新建的洋楼、新开张的店铺,那些尖的、圆的、斜的楼顶上插着五彩缤纷的西洋旗帜;西装革履的洋人悠闲地在街道上溜达,活像洋片匣子里的西洋景。戊戌变法后,总管内务府大臣荣禄带赛金花来天津,特意为袁世凯举办了一场西洋舞会。舞会就在紫竹林舞厅举行,这家舞厅自打光绪初年就出现了。

由于天津作为商业中心的重要性日益增长,许多外国政府在十几年间提高了他们驻津领事馆的等级。英国、日本和美国的领事馆升为总领事馆,法国虽然只是一个领事馆,却由一名总领事负责日常事务。

教堂见证了东西方文明对峙、交锋的峥嵘岁月。1949年以后,紫竹林教堂曾被用作居民住宅,几十户人家在此居住,院落里挤满了私搭乱建的临时建筑。再后来,这座教堂长期废置,但站在古老而破旧的教堂外,依旧可以从外墙和立柱上线条复杂的雕花等细枝末节处感受到它昔日的辉煌。走进教堂,看到残损的琉璃一般色彩的门窗,好像在诉说着一个时代的往事。踏上有如天梯的唱经楼,眼前破损残败的画面,仍会让人感觉似有恢宏悦耳的圣乐缭绕在耳边。教堂的修葺工程已经开始。

邮政│POST,拔驷达

◎记忆地标:解放北路邮政博物馆

二十三岁的李德胜被大清邮政津局录用,当上了邮差,那一年是1906年。

想进邮局工作,要通过法语和英语考试,因为当时的电报都要用法语来书写编译。学徒时每个月挣两块大洋,转正后,每月挣六七块大洋。当时一块大洋能买一袋洋白面,或者五六个人到中档的西餐厅吃一顿西餐。

李德胜负责德州到天津的邮路。邮差分快班和慢班。慢班,邮差挑着扁担,扁担两头挂上邮件,徒步走四天;快班,邮差单人背一个小邮包,早晨从德州出发,晓行夜宿,在三十六小时之内赶到天津。几年后,李德胜当了邮差长,工钱涨到七十二块大洋,属于高收入阶层。

天津与中国邮政史的渊源无法分割,中国第一个邮政代办机构、第一部邮政规章、第一条邮路、第一张邮政资费表、第一套邮票都诞生于天津。这里还有世界上最长的陆路邮路——天津至迪化(今乌鲁木齐)邮路、中国第一次航空邮运——京津空运试邮。

西方列强各国大使刚刚进驻北京的时候,使馆与海关在上海与北京两地传递的邮件,是在大清总理衙门的支持下,由政府雇佣的传递公文的信差完成的。几年之后,他们发现这样执行起来确实存在障碍,最好还是在海关总税务司设立一个专门的邮务处更为方便。于是,建立大清邮政局的想法由此产生。

1878年初,清廷总理衙门采纳大清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的建议,并征得李鸿章同意,决定以天津为中心,在北京、天津、营口、烟台、上海五处试办新式邮政业务,赫德指派天津海关税务司、德国人德璀琳负责具体事宜。

效仿西方的邮局书信馆模式,德璀琳在津海新关大公事房内(今营口道2号天津海关)设立了“天津海关书信馆”,为了便于收送邮件,也为了规范海关对邮政的管理,书信馆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发行邮票。

德璀琳向英国德纳罗公司寄去了定制邮票的订单。当时世界各国邮票都仿造英国的黑便士,以君主头像作为标志。而对大清国的子民来说,君主本身十分神秘,头像怎能随便印刷?所以德璀琳在订单中也强调,不能用头像作为主图。不久后,德纳罗公司将八幅设计图呈交大清海关总税务司。这些图案几乎完全相同——中心为阴阳符号,周围以花叶装饰,两边各有一条并不起眼的龙。整个设计过于平常,赫德否决了这个方案。接下来,大清海关自行设计了三款邮票草图,即蟠龙、宝塔和万年有象图,再从这三款中进行筛选,最终选取了象征帝王的蟠龙图案。

设计图被送到上海,上海海关造册处当即以蟠龙为图案印制了一套三枚邮票。这套邮票是中国第一套邮票,被今天的集邮界称之为“海关大龙”或者“大龙邮票”。邮票上“大清邮政局”五个字十分醒目;图案正中是一条腾云驾雾的五爪蟠龙,衬以云彩水浪,呼之欲出;上方标有“CHINA”英文字样,下方标有“CANDARIN(S)”,代表“海关关平银·分银”。邮票的颜色和面值各有差异——绿色的是一分银,用来寄印刷品;红色的是三分银,寄普通信函;橘黄色的是五分银,寄挂号信。

大龙邮票发行量约一百万枚,先后发行三次。需要继续印制时,原来的印版因大量印刷已损坏不能再用,于是照原图又重新绘图、雕刻出新的印版,但印出的邮票票幅比大龙邮票稍小,颜色也略有差异,分别是绿色一分银、紫色三分银、黄色五分银。两套邮票的另一区别是后者纸质白而薄,且有水印太极图图案,迎光一照便能显现。

在经营了一段时间之后,天津海关书信馆改名为“海关拔驷达局”,这个看上去不知所云的名字,是由英文POST一词音译而来,意思就是海关邮局。

邮局业务发展很快,天津海关大公事房已不能满足日常的业务需求,海关拔驷达局在法租界大法国路(今解放北路北段)兴建了一幢地上两层、地下一层的大楼,竣工后,拔驷达局正式搬到此处办公。

这幢大楼如今已经改造成邮政博物馆。这本是一幢方方正正的老建筑,建筑师巧妙地在楼的一角设计了通往二楼的户外楼梯,配上青灰色的砖墙,恍如城堡一般。博物馆里可以看到秦汉时期的车辙石、唐代的砖画、清代的大龙邮票、中华邮政运邮马车等文物,还陈列着不同历史时期与邮政有关的通告、通令、公函,以及近代邮政创办的英文档案等历史资料。

大清邮政官局于1896年成立,取代了海关邮政,天津海关拔驷达局也改名为大清邮政津局。翌年,清廷又设立了邮传部,作为邮政主管机关,开始厘定邮政制度,开辟陆上骑差邮路,组建海上邮路,大量发行邮票。中国正规的邮局管理由此起步。

天津邮政博物馆内最能引起人们共鸣的,是关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邮政系统日常工作状态的物件陈列展示。比如,老式的绿色邮筒、邮递员的工作服和背包、邮政编码的标识牌、并不为人熟知的邮局内部称邮件的秤、装信件的超大的箱子。这些刚从日常生活中消失不久的物品,为我们破解了通信时代不为人知的邮局内部的秘密。

一封信从贴上邮票投入邮筒开始,要经历邮局工作人员多少步操作,才能最终寄到对方的手中?邮递员每天早晚两次,伴随着清脆的自行车铃声出现在巷口——那是网络时代之前,信件是人们交往的重要方式,亲属、同学、朋友和恋人,全要靠信件彼此联络。记忆之门打开,带我们回到了那个节奏舒缓的通信时代。

铁路│通往世界的轨道

◎记忆地标:天津站/天津西站/天津北站

1865年,北京宣武门外。

英国商人修了一条五百米长的小铁路,没过几天就被朝廷下令拆除了。对于修筑铁路,普通老百姓担心会引起失业,破坏墓地风水,占用良田;一些愤怒的官员认为会让外国势力深入中国腹地,他们不断地上书,告诫年轻的光绪皇帝:铁路对于中国有“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中国几千年来留存的习惯和气质才是最宝贵的。这种观念一直持续了二十多年。

李鸿章作为清廷最激进的洋务派,当然不会放弃对修筑铁路的努力。他找到主管洋务的恭亲王奕,提出务必要修建清江浦(今江苏淮安境内)到北京的铁路,以便贯通南北。

奕说:“没有人敢做这个决定啊。”

李鸿章不想就此放弃:“希望王爷还是寻找合适的时机,向两宫皇太后提请这件事。”

奕叹了一口气:“这样的事情,恐怕连两宫皇太后也做不了主!”

火车第一次开进天津是1872年9月14日。英国怡和洋行在租界举办了一场火车秀,天津城内贴出火轮车的广告,请帖送到各衙门,所有看到这个消息的天津人无不好奇:吗叫火轮车?铁盒子底下装上轮子就能跑?

有一张杨柳青年画,画面描述了紫竹林租界安装轨道让市民试乘火车的热闹景象。那一天,现场免费试乘火车,这种在当时看来无比神奇的东西让天津人惊叹不已。

1876年,英国怡和洋行修建了从上海到吴淞镇的吴淞铁路,长14.5公里,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条营业铁路。半年后,乘坐火车成了当地人逢年过节携家游玩的娱乐方式。此时保守派仍视铁路为洪水猛兽,没过多久,得知消息的清政府匆忙以将近三十万两白银的价格赎回并拆除了这段铁路。负责处理这件事的两江总督沈葆桢,派船把铁轨远远运到台湾高雄港,弃置了事。

铁路在中国开始正式修建,契机是开发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