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唐太宗
3571900000031

第31章 唐太宗的父子兄弟(8)

一、身受宠幸谋夺储位

李泰初封宜都王,又改封卫王,再改封为越王,任扬州(治今江苏扬州)大都督,后任雍州牧,左武侯大将军。改封魏王。

李泰在诸位王子中文才最好,表现得精明强干,唐太宗对他很赏识,格外偏爱。唐太宗命他在魏王府设置文学馆,可以自己招引文学之士做馆内人员。又因为李泰肥胖,腰腹硕大,走路不便,特许他可以乘坐小车进宫朝见。司马苏勖劝李泰招集宾客著书,学习模仿古代贤良亲王的作为,既立身闻名于当代,又流芳于后世,李泰于是奏请撰写《括地志》。朝廷派著作郎萧德言、秘书郎顾胤、记室参军蒋亚卿、功曹参军谢偃等人主持撰写工作,很多文人学士参与写作。众多贵族子弟也想趁此机会立名邀宠,纷纷前来攀附,魏王府一时门庭若市。李泰察觉到自己门前车马喧嚣有些过分,希望迅速编成,于是分发给全国各州道府县,命各地负责本地区卷册章节,写成后上交魏王府。《括地志》一共五百五十篇,分四期完成。唐太宗下诏,将此书收藏于宫廷秘阁,又驾幸延康坊魏王府第,以示恩宠,表明他对这件工作非常满意,当日赦长安犯人死罪,免坊人一年租税,魏王府中官吏僚佐各有赏赐。

魏王李泰平时待遇和每月的份例银,都远远超过皇太子李承乾,谏议大夫褚遂良劝谏李世民:“帝王尊嫡卑庶,将长子立为储君。因此,储君在各方面都与帝王相同,庶出子弟不能攀比。历代朝廷一直用这种方法来杜绝弟兄之间产生嫌隙,避免尊卑不分,成为祸乱之源。从前的帝王制定各种规定,都是从普通人的正常心理出发来考虑问题,拥有国家的人,子孙后代必然有嫡庶之分;对庶子再喜爱,在待遇上也不能超过嫡长子。如果应当亲近的反而受到疏远,应当尊崇的待遇反而卑下,这就是以私情损害国法,惑乱臣民思想,制造国家混乱。现在魏王各种待遇都超过东宫太子,舆论认为这样不对。过去汉朝窦太后宠爱梁王,分封四十余城,梁王建造苑囿三百里,修治宫室、复道,浪费钱财无数,出警入跸,显赫异常。后来不得意,发病而死。汉宣帝骄纵淮阳王,差点宠坏他,后来派正直、谦恭、严谨、忠厚的大臣辅佐他,才终于保全他。现在,应当训导魏王注意节俭克制,待好习惯养成后,再慢慢增加他的收入,提高他的待遇,还应当为他选择师傅,劝导他谦虚谨慎。然后鼓励他在文学方面努力发展,以此来把他塑造成为道德修养高深的贤明亲王。这样做,就是古人所提倡的圣人之教,用不严苛的办法塑造人才。”唐太宗虽然认为褚遂良说得很对,但由于他对魏王宠爱太深,竟不肯改变那些错误做法。

唐太宗又下诏,命李泰搬进武德殿居住。侍中魏徵劝谏:“魏王是陛下爱子,陛下如果希望他平安保全,就不应当把他放到招人猜忌的地方。武德殿在东宫西面,又是以前齐王李元吉居住过的宫殿,很多人认为这么做不合适。虽然时间已经发生变化,事情也与过去不同,但人言可畏,不能不防,现在陛下虽然宠爱魏王,但是,希望陛下停办这件事,以便成就魏王身受宠幸而心中审慎的美德。”唐太宗总算是接受了劝谏,收回成命,不再主张把魏王迁往武德殿。

唐太宗的娇宠溺爱,刺激魏王李泰产生了夺取皇位的野心。他招集驸马都尉柴令武、房遗爱等人,密商计策,又派韦挺、杜楚客二人以贿赂馈赠等手段,结交朝中大臣,许多人依附李泰,魏王势力日渐强大。

贞观十七年(643),李承乾被废黜。唐太宗在背后许诺立李泰为皇太子。岑文本、刘洎请求立魏王李泰为皇太子,长孙无忌等人则请求立晋王李治为皇太子,唐太宗犹豫不决。

二、弄巧成拙降爵外放

李泰知道唐太宗犹豫,就前去威胁晋王李治,说李治与太子朋党李元昌有牵连。李治生性懦弱,忧形于色。唐太宗觉得李治行为反常,就询问原因,李治如实回答。太宗闻言怅然失意,无语静坐。

唐太宗召来李承乾,斥责他的所作所为不合礼法规定。李承乾回答:“儿臣贵为太子,还能有什么不满足的?只不过总被李泰排挤、陷害,我不得不结交朝中大臣,希望能够安稳度日罢了。有人趁此机会煽风点火,教我做了一些不法之事。如果立李泰为太子,正好成全了他们的阴谋。”唐太宗叹息道:“如果立李泰为太子,那就是告诉天下人,太子之位可以用阴谋夺得。李泰做太子,承乾、李治都会死掉;李治做太子,承乾、李泰都不会有危险。”于是,唐太宗下诏,解除李泰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侯大将军等职务,降爵为东莱王。同时规定,今后如果太子无道,有诸王窥伺太子位置的,这两个人必须同时处分,全部废黜。

晋王李治后来被立为太子。但唐太宗对这项措置始终心有不甘,内心还是偏向李泰,他对长孙无忌说:“你劝我立李治,但李治过于懦弱,恐怕治理天下有困难,朕不知道我们这个决定是不是明智?”

李泰后来又改封顺阳王。在均州郧乡(今湖北郧县)居住。唐太宗曾经拿着李泰上奏的表章对左右说:“李泰文辞可喜,是难得的治世良才,只不过为了国家考虑,让他在外地居住,使他的兄弟几人都能够得到保全。”贞观二十一年(647),李泰又晋封为濮王。

永徽元年(650),唐高宗李治即皇帝位,朝廷下诏,李泰可以开府办差,招请官属僚佐,各种待遇全部超规格提高。永徽三年(652),李泰死于郧乡,只有三十五岁。朝廷追赠太尉,雍州牧,赐谥号为“恭”。

齐王李祐

李祐(?~643),唐太宗李世民第五子。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唐武德八年(625),被封为宜阳王,又改封楚王,后改封燕王,再改封齐王。他喜好玩乐,宠信奸佞小人,疏远正人君子,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后来起兵造反,兵败后被赐死。

一、纵情玩乐远贤近佞

武德八年(625),李祐被封为宜阳王。当年,又改封楚王。

贞观二年(628),李祐改封燕王,任豳州(治今甘肃宁县)都督。贞观十年(636),改封齐王,授齐州(治今山东济南)都督。李祐早年封齐王,他的舅舅尚乘直长分析皇位继承之势,对他说:“你们兄弟众多,你父皇去世之后,你必须拥有武装力量,才能自我保护。”于是,李祐厚待尚乘直长的妻兄燕弘信,赏给他许多金银布帛,命他暗中招募擅长剑术的武士。

贞观初年,唐太宗担心自己的儿子们不遵守国家法令制度,因此,对辅助诸王的长史、司马尽量选择正直刚毅、严肃认真的大臣担任,不管哪一个亲王有违法犯纪之事,都命他们迅速上奏。李祐纵情玩乐,亲近一群奸邪之人。他又特别喜欢打猎,齐王长史薛大鼎屡次进谏,李祐不听。唐太宗认为薛大鼎辅导无方,就地免职。

权万纪曾任吴王李恪长史,为人耿直,性情急躁。太宗派权万纪前去约束李祐,权万纪到来后,每次见到李祐违法,都犯颜直谏,毫不客气。李祐左右,有昝君谟、梁猛彪二人,善于骑射,是李祐最宠爱的人,权万纪劝谏李祐疏远二人,李祐不听。二人均被权万纪斥退。李祐又派人招二人回府,对他们的宠爱变本加厉。

太宗担心李祐不能悔过自新,亲自写信,严厉斥责李祐。权万纪担心自己同时受到惩处,便对李祐说:“齐王您是陛下爱子,陛下希望你能够改正错误,因此才严加训导。您如果能够悉心改正的话,我到朝中去为你说情。”李祐于是上表谢罪,承认自己诸般错误,保证今后不再重犯。权万纪进京见驾,太宗给予表彰、赏赐,对李祐却没有宽恕的意思,还写信严厉斥责。李祐看到权万纪蒙受赏赐,而自己却仍然被斥责训诫,以为权万纪在皇帝面前出卖自己,心中十分不平。

二、起兵造反贬废赐死

权万纪生性偏执狭隘,专门以严厉苛刻的方式来约束李祐。他不允许李祐走出城门,命令李祐解散所有飞鹰猎犬,赶走昝君谟、梁猛彪,不许李祐与他们二人相见。李祐发怒,准备派昝君谟杀掉权万纪。计划泄露,权万纪逮捕昝君谟,将此事上奏朝廷。

贞观十七年(643),太宗派刑部尚书刘德威前去调查权万纪所奏事件,同时命李祐与权万纪进京,权万纪奉诏先行,李祐派燕弘亮追赶权万纪,在路上把他射死,还把尸体肢解,扔入粪池。

杀死权万纪后,昝君谟等人劝李祐造反。李祐下令,征召城中十五岁以上男子入伍,分封属下官吏任拓东王、拓西王等职。他自称上柱国,打开府库,赏赐从周围入城的百姓。修治兵器,制造铠甲,准备战斗。太宗闻讯,派兵部尚书李与刘德威领兵征讨。

李祐以为事情办得稳妥,每夜招引燕弘亮等五人与王妃饮酒作乐。嬉笑之际,李祐讲官军很快到来,燕弘亮吹嘘说:“大王不必担心。我右手照常吃酒,只用左手即可用刀杀尽那些官军。”李祐宠信燕弘亮,众人闻言大笑。

太宗又派人送书信斥责李祐:“朕曾经警告你不要亲近小人,正因为担心你这样做。昔为父子,今为国仇。朕上惭皇天,下愧后土。”

李等人兵马尚未进入齐王封地,青州(治今山东青州)、淄州(治今山东淄博)等数州兵马,就开始不听从李祐的命令。李祐传送檄文,号召造反,各县都不行动。有人劝李祐掠走城中青年男女,选择一个位置险要的地方,出去据守。李祐犹豫不决。

兵曹杜行敏计划捕捉李祐,许多士兵愿意追随他行动。于是,杜行敏率人连夜凿通围墙进入王府,李祐与燕弘亮等人身穿铠甲,手持兵刃,在室内抵抗。双方对峙到中午,杜行敏大呼:“李祐昔为帝子,今为国贼!我杜行敏为国讨贼,义无反顾。齐王如果不降,就会被烧死!”命士兵堆积柴草,准备放火烧房。李祐出室投降,同伙全部被杀。

李祐被送到京师,朝廷赐死,贬为庶人,解除爵位。与李祐有牵连的,共杀掉四十余人。

权万纪被追封齐州都督,追封武都郡公。

越王李贞

李贞(?~688),唐太宗李世民第八子。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贞观五年(631),封汉王,后改封原王,又改封为越王。谥号“敬”。曾起兵反抗武则天,兵败自杀。李贞擅长骑射,涉猎文史,有行政才干,是宗室亲王之中的卓越人才。

武则天掌权后,任李贞为太子傅、豫州(治今河南洛阳)刺史。唐中宗李显被武则天废黜,出居房陵(今湖北房县),李贞与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及其子范阳王李蔼、江都王李绪,还有自己的儿子琅玡王李冲等人联合筹划,准备扶助中宗李显,废黜武则天。

垂拱四年(688),都城明堂建成。武则天命令全体李氏亲王入京参加礼仪活动。亲王都怀疑武后准备杀戮亲王。事情紧急,韩王李元嘉假造中宗李显书信给李冲“诏书”写道:“朕被关押了,各位亲王要立即起兵救朕。”李冲得书,命长史萧德琮招募士兵,通知诸位亲王约期举兵。

八月,李冲首先发兵,公开反对武则天执政。可是除了父亲李贞外,李氏亲王无人响应。李贞率军队攻占上蔡时,李冲已经失败。李贞招兵,得众七千,分为五营:李贞自居中营,以裴守德为大将,领中营;以赵成美为左中郎将,领左营;闾弘道为右中郎将,领右营;以安摩诃为郎将,领后军;以王孝志为右将军,领前军;以韦孝礼为司马,管理官署官吏五百人。

九月,武则天派左卫大将军曲崇裕、夏官尚书岑长倩率军十万征讨。以凤阁侍郎张光辅为诸军节度,下诏取消李贞、李冲父子皇室宗亲属籍。曲崇裕等率兵来到豫州,李贞少子李规及裴守德率兵与之交战,作战失败。李贞闭城拒守。裴守德原为武士,李贞将他提拔起来,将女儿嫁给他,委托他办理重要事务。朝廷军队逼近,他家里人对李贞说:“事情已经这样,大王难道甘心忍受侮辱屠戮吗?”李贞服药而死;李冲退走博州(治今山东聊城),被守门士兵杀死;李规自杀;裴守德及妻子自缢。

李贞从发兵至失败,共二十天。

开元四年(716),朝廷下诏,备礼改葬,赐谥号为“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