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改变你的生活
358300000036

第36章 钱生钱的艺术:营销经济学(2)

如何少花钱、多办事,为商家节省资金、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是我们同关心的话题。但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为了省钱,什么都“绑”。搞得风马牛不相及,甚至引起消费者的反感。

“捆绑销售”,不是倾销,不是折价销售,更不是买一送三。我们应把它看成是一种集宣传、销售、促销等多种因素集合在一起的全新事例系统,目的是节省资源、提高效力。合理的捆绑销售方式能给生产者带来良好的销售效果。

比邻而居:麦当劳与肯德基

麦当劳与肯德基经常比邻而居,有麦当劳的地方就会有肯德基。这样选址会不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会不会造成各超市或商家利润的下降呢?

假定市场上有甲、乙两个超市,他们向消费者提供的是相同的商品和服务,两者具有优势互补关系;假定甲、乙两个超市的行为目标都是为了在理性的基础上谋求各自的利益最大化;假定甲、乙两个超市的经营成本是一致的并且没有发生“共谋”;假如甲乙都选择分散经营,他们各自经营所获得的利润各为3个单位。如果甲选择与其他超市聚合经营,乙选择分散经营,他们各自经营所获得的利润分别为5个单位和1个单位,总效用还是6个单位。

这是因为聚合经营能够聚集“人气”,形成“马太效应”,从而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购买,进而企业获得更多的利益。分散经营使企业无法获得与其他企业的资源共享优势,市场风险明显增大,所以获利能力下降。同理,若甲选择分散经营,乙选择聚合经营,他们各自经营所获得的利润分别为1个单位和5个单位。而甲乙两家超市都选择聚合经营时,由于两家企业可以发挥互补优势,所以,两者的利润都会增加为8个单位。

经常光顾麦当劳或肯德基的快乐一族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麦当劳与肯德基这两家店一般在同一条街上选址,或相隔不到100米的对面或同街相邻门面。大多数超市的布局也同样存在这样的现象,如在北京某道路两侧相距不远处,就驻扎了国美、苏宁等几大连锁家电的8家门店。从一般角度考虑,集结在一起就存在着竞争,而许多商家偏偏喜欢聚合经营,在一个商圈中争夺市场。

聚合选址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竞争,竞争的结果是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连锁企业有个性,才有竞争力。在超市经营上要有特色,方显个性,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明确市场定位、深入研究消费者的需求,从产品、服务、促销等多方面进行改善,树立起区别于其他门店类型和品牌的形象。如果聚合的每一个连锁超市都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发挥互补优势,形成“磁铁”效果,这样不仅能够维持现有的消费群,而且还能够吸引新的消费者。

另外,商业的聚集会产生“规模效应”,一方面,体现所谓的“一站式”消费,丰富的商品种类满足了消费者降低购物成本的需求,而且同业大量聚集实现了区域最小差异化,为聚集地消费者实现比较购物建立了良好基础;另一方面,经营商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谋求相对竞争优势,会不断进行自身调整,在通过竞争提升自己的同时让普通消费者受益。正因为如此,聚合选址使商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而且商家在选址时一般较注意同类型竞争者的选址,往往愿意与它们聚合经营。其实,商家在选址时可以考虑差异化聚合选址,如食品超市,聚合对象可选择生鲜超市、日用品超市;综合超市可以选择家具超市、家电超市、医药超市、建材超市等,这种聚合更能发挥聚合效应。现在随着国内居民小区的发展,商场、诊所、银行、邮局、餐厅等配套服务设施的健全备受居民小区瞩目。所以连锁超市也可以选择诊所、银行、邮局、餐厅等作为聚合对象,这样在连锁门店的经营上就不存在什么竞争,同时又为小区居民提供了便利。

胡雪岩致富妙计:顾客满意度

清朝时,红顶商人胡雪岩十分重视对顾客的服务,将顾客的满意为自己经商的根本。他要求凡出自胡庆余堂的药品一律货真价实,并要求员工必须遵守“戒欺”的店规。凡事以顾客为上,遇到药品质量不高,要收回调换,不得贻误,直到顾客满意为止。

一次,一名来自远方的客人在胡庆余堂买了一盒胡氏辟瘟丹,结果打开一看,发现药有杂味。于是,他前来退货,胡雪岩听说后,上前审视药丹,结果,发现是因新换药柜引起药物串味。他随即向顾客致歉,并令店员另换新药。谁知,此药已经售完。为免远道而来的香客失望,胡雪岩将香客留宿家中,并承诺三天之内必把药丹亲自奉上。果然,三天后,这名客人拿到了新的药丹,感动之余更是对胡庆余堂的服务赞不绝口。

后来,凭借优质的药品和服务,胡庆余堂的规模越办越大,百年来几遭磨难而经久不衰,至今仍享誉国内外。

胡雪岩坚持将顾客的满意放在做生意的第一位,才取得了日后生意和人生上的成功。作为一代药商,他留给后人的致富秘诀也是此条。其实很多优秀的企业家都将顾客是否满意视为成功的不二法门。在经济学中,有这样一个词语用来充当顾客是否满意的标尺角色,即顾客满意度。

本质上讲,顾客满意度反映的是顾客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来源于顾客对企业的某种产品服务消费所产生的感受与自己的期望所进行的对比。也就是说“满意”并不是一个绝对概念,而是一个相对概念。企业不能闭门造车,留恋于自己对服务、服务态度、产品质量、价格等指标是否优化的主观判断上,而应考察所提供的产品服务与顾客期望、要求等吻合的程度如何。

一般来说,消费者在使用商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服务)以后,会根据自己的消费经验,对商品作出一个自我评价,并在此评价的基础上形成对该产品的态度,即是否感到满意。在别人眼中,消费者的这种感受充其量只算作是一种心理活动,但在善用统计和测量的经济学家看来,这种满意同样是可以被评估和测量的。如同其他的生活数据一样,满意也可以利用定量的计算方法来衡量。而这个衡量的结果就是顾客满意度指数。

此时,有人就会问了,“满意”怎么可能会被测量出来呢?这个满意度指数怎么可能被测量出来呢?生活中还存在着这样个公式:满意=实际效果>预期。也就是说,对于我们来说,当在购买和接受服务之前,都会预先设想到我们应该会有怎样一个体会,也就是说有了一个期望值。

自然而然的,在体验产品的服务时,顾客就会产生一个实际的效果感受。倘若这些效果远远低于客户的期望值,那么客户心理就会亮出不满意的红灯。如果实际效果与期望值差不多,客户会感觉到一般满意;如果实际效果超过了期望值,甚至带来惊喜,客户就会非常满意。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斯宾诺的西装里经常携带大量的发票及各式收据。一次洗衣服时,西装里有一张数额不菲的支票被洗了,等到发现时,支票已经残损不堪。这张支票足以让他破产。当他听说英国银行新提供了一种服务,能将破损的支票还原。尽管斯宾诺对这种服务并不抱太大期望,他还是走进了银行。经过一番鉴定后,果然,斯宾诺得到了全部的钱。他于是,当银行的服务员让他为自己的服务打分时,斯宾诺毫不犹豫地给出了非常满意!

在这个故事里,当斯宾诺听说银行有恢复残损支票的服务时,我们可以假定他对银行服务的预期评价为30(假定顾客评价100时为满意),而当他得到全额的还款时,现实就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期,他不仅对此感到满意,甚至还很激动,则我们可以假定他的实际效果评价为120。通过这样的数值表示,我们就能很清楚地看到斯宾诺的满意程度。同样,很多其他的服务也都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数理测量和计算在满意度指数上体现出来,从而让我们看出顾客对产品满意的不同表现。

对于顾客来说,满意度指数越高就会对这种产品越给予承认,自然会乐意继续消费这种产品,倘若相反,则就会对产品有意见,甚至于投诉。顾客的满意度指数越高,他们对企业产品的忠诚度越高,也越能更好地维护企业的顾客群体。只是,奇怪的是,很多企业并没有重视客户流失,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开发新的客户上,要知道:保留一个老客户的成本远远低于开发一个新客户的成本!这一点,对于企业,实际上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句满意,它就会产生一些新的顾客,也会因为一句不满意,流失掉另外一些顾客。

洋布没有销路:供需矛盾

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用枪炮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英国商人为能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而欣喜若狂。当时英国棉纺织业中心曼彻斯特的商人估计,中国有4亿人,假如有1亿人晚上戴睡帽,每人每年用两顶,整个曼彻斯特的棉纺厂日夜加班也不够,何况还要做衣服呢!于是他们把大量洋布运到中国。

结果与他们的梦想相反,中国当时仍然处于一种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保守、封闭甚至排外的社会习俗。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但没有改变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当时,上层人士穿丝绸,一般老百姓穿自家织的土布,中国人晚上没有戴睡帽的习惯,洋布根本卖不出去。

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古代有“洛阳纸贵”这么一个故事。

《晋书·文苑·左思传》中记载:在西晋太康年间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学家,他就是左思。经过长期准备,他写出了一部《三都赋》,当时人们都认为其水平超过了汉朝班固写的《两都赋》和张衡写的《两京赋》。一时间,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人们啧啧称赞,竞相传抄,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原来每刀千文的纸一下子涨到两千文、三千文,后来竟倾销一空,不少人只好到外地买纸,抄写这篇千古名赋。

英国的洋布之所以卖不出去,是因为市场上根本没有对洋布的需求;洛阳的纸价一夜之间翻了几倍则是因为市场对纸需求过大。两个例子一正一反正好说明了供需矛盾对市场的巨大影响。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说过,学习经济学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你只要掌握两件事,一个叫供给,一个叫需求。一般来说,供需平衡时,市场价格就是正常价格。当供大于求时,市场价格低于正常价格;当供不应求时,市场价格高于正常价格。

供给指的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这种供给是指有效供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生产者有出售的愿望和供应的能力。需求指的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指的是消费者想得到某种商品的愿望。需求不是自然和主观的愿望,而是有效的需要,它包括两个条件:消费者有欲望的购买和有能力的购买。

关于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人们普遍认为需求决定供给,如人们有穿皮鞋的需求,市场上才会出现皮鞋的生产与销售。不过,供给学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

曾经有这样的一个营销故事:向和尚卖梳子,卖得越多越好。

几乎所有的人都对这样的命题表示怀疑:把梳子卖给和尚?这怎么可能呢?搞错没有?和尚没有头发,根本就用不着梳子。面对根本没有需求的市场,许多人都打了退堂鼓,但还是有甲、乙、丙三个人勇敢地接受了挑战......

一个星期的期限到了,三人回公司汇报各自的销售实践成果,甲先生只卖出一把,乙先生卖出10把,丙先生居然卖出了1000把。同样的条件,为什么结果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甲先生说,他跑了三座寺院,受到了无数次和尚的臭骂和追打,但仍然不屈不挠,终于在下山的时候碰到了一个小和尚因为头皮痒在挠头,他递上了一把梳子,小和尚很高兴地买了这把梳子。

乙先生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把前来进香的善男信女的头发都吹乱了。乙先生找到住持,说:“蓬头垢面对佛是不敬的,应在每座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头。”住持认为有理。那庙共有10座香案,于是住持买下10把梳子。

丙先生来到一座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对住持说:“凡来进香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回赠,保佑平安吉祥,鼓励多行善事。我有一批梳子,您的书法超群,可刻上‘积善梳’三字,然后作为赠品。”住持听罢大喜,立刻买下1000把梳子。

看似没有需求,被丙开拓出来崭新的市场。通过这个故事来看,经济学的“需求决定供给”的论断不是绝对的。

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的《藤野先生》一文中有这样的句子:“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供需不平衡导致这些商品的尊贵,因此,白菜在浙江能卖出好价钱,而芦荟在北京也能卖出好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