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上世纪90年代,影像媒介借助于电子出版,软磁盘、只读光盘、图文光盘等出现。
2002年以后光盘刻录技术出现,使个人对光盘的复制、照片的刻录更加便利;2005年,由DVD光盘录像机引发的普及运动,使光盘刻录成为人们的一种时尚。
同年,又出现了HDVD压缩技术,一种新的DVD压缩技术在国内出现,一张光盘里可以容纳20集电视连续剧,这使消费者更加方便。另一方面,也使正版商家利润缩水。
二、录像制品的消费
家用录像带的消费,在今天显示出非常广阔的市场。从美国电影产业的收益中我们可以看出,有线电视的付费电影占15%,录像机占据了80%,远远超过了影院收益。
美国媒介学家格雷柯分析指出,"录像机流行的主要原因是其通用性:它允许观众在录像完毕之后再观看节目,而脱离电视网和地方电视台所规定的节目时间;它允许播放使用家庭可携带录像机拍摄的录像;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它允许观众通过购买或租赁来观看一大批事先录制好的录像带。从实质上来说,录像机极大地改善了消费者的权力,为他们提供了商业电视台所没有的多样性节目。在短短的13年内,录像机产业已经达到了这样一个成熟的阶段:产品内容的差异性可以满足最狭窄受众的欣赏品味。"(14)
美国人的录像机系列消费量,1996年每年每人支出为49小时、77.43美元;1997年为53小时、82.51美元;1998年为54小时、88.79美元;1999年为56小时、96.33美元;2000年为58小时、104.76美元;2001年为60小时、113.72美元。(15)
2000年,美国电影录像带销售和出租的收入,占整个电影业收入的第一位(28%),达到200亿美元,其中租借收入为80亿美元,大约有600万美国人平均每天借1盘录像;美国电影的国内票房收入和有线电视放映收入分别为22%、22%。(16)
2001年,美国音像制品销售达到600多亿美元。2002年,美国音像发行8.7亿盘,销售128.5亿美元,超过当年国内电影票房95.2亿美元的收入。日本音像发行2.46亿盘,为49.5亿美元。2004年,美国录像带、DVD发行15亿张。
在英国,电影录像带租赁、零售成为媒介消费者的一大支出。1987年电影录像租赁支出4.1亿英镑、零售支出1亿英镑;1990年租赁5.5亿英镑、零售3.65亿英镑;1995年租赁高达7.89亿英镑、零售4.57亿英镑;1997年租赁3.69亿英镑、零售8.58亿英镑。(17)
在中国,录像业的发展比较晚。1979年,广东太平洋影音公司制作了第一盒节目录像带。1983年有了录像放映活动。
1987年发行录像带19.1万盒,公众放映点3万多个。1988年,有4万多个放映单位,数千个企事业单位自办有播放录像的有线电视站,700多个旅馆、饭店办有闭路电视,数十万家庭备有录像放映设备。1989年制作录像带64.9万盘,发行58.61万盘;
1994年,制作录像节目1153种,653.82万盘,发行1222种,657.13万盘。1997年发行品种2.25万种,1.99亿盘,发行总额18.4亿元;2000年,中国音像发行3.74亿盘,销售27.55亿人民币(2.94亿美元)。2001年,中国音带销售8.42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录像制品销售9.62亿元,比上年增长50.67%。2003年,中国音像制品销售3.33亿美元。
第三节音像媒介消费特征与方式
现代工业新技术的出现,给人们以新的消费方式。音像媒介有它独有的消费特征:
一、自主性消费
自主性消费,就是说消费者是在音像消费中,既是播放者,也是消费者,是主动参与的消费行为。
录像带、影碟(LD)和光盘技术的出现,增加了消费者观看媒介内容和时间的自主权,改变了被媒介控制的消费环境,从此不用去电影院,可以录下节目随时去看或进行回放。而且电影的画质有了惊人的保真效果。同时人们还可以自己利用录像机生产影像产品,进行自主消费。在这里,消费者可以任意选择内容,任意决定开始、停止、继续。
对此,戴锦华有一段评说:以DVD为主要载体,电影成了美丽的出窍游魂。如果说,影院原本是20世纪个人主义者的集体空间,那么录像带、VCD、DVD将其撕裂/还原为个人的私藏。当"电影"溢出了胶片和影院——电影的血肉之躯、也是空间的囚牢的同时,它也开始丧失了它在历史上曾拥有过的特权封印。看电影,第一次具有了多种方式,开启了无数可能。(18)
二、随意消费
录像带促进了时间的转换,它摆脱了电影、电视固定的时空限制,让人们随时随地可以消费音像制品,并可以反复消费。音像媒介消费,首先从时间、空间上解放了人们。消费者不必固守在某一个时段、某个地点去观看和倾听。不需要去音乐厅、电影院和演唱会,不需要去等某个时分的广播和电视,人们可以从多种录像带和影像光盘中享受到随意的服务。
三、通感消费
"立体声是一种环绕或包围人的声响。过去的声响只从一个点发出,这与视觉文化固定的偏好是一致的。音响往高保真度的转换……意味着接受一种经验中的多种侧面和多种层次"。(19)特别是新的音响媒介的出现,给人们以更多的感官体验。CD播放机,以它随时随地的高清晰的音质触摸你的耳膜;MP3播放机,以其小巧玲珑的身姿,无拘束地走进你的听觉环境。街头上随处可见那些两耳塞着耳塞的年轻人,或摇头沉迷于音乐世界,或旁若无人的自听自唱。
四、体验消费
音像是一种深广的体验,它所传达的就是消费者所体验的。没有体验,也可以说没有传达。
早在1843年,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就认为,"音乐是比语言更具肉体感官性的一种媒体,因为它比语言更强调肉体感官性。"(20)而美国大众文化分析家勒尔则说,"音乐为其创作者和聆听者助长了极端的体验,将生活中危险的情感边缘、脆弱、胜利、庆祝和敌对转化成催眠似的、沉思的节拍,这样的节拍既能悄悄地体验也能与他人分享"。(21)
作家林菲描述了他倾听音乐的体验:"音乐里激动人心的情感,往往升华为永远飘扬在人们眼前的境界。门德尔松的《C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充满了温馨的怀念和对青春的渴望;肖邦的几曲《夜曲》,晶莹明澈,静谧幽丽,像清风,像月光,像潺潺的小溪,像森林中长满了青苔的小径,像和知己倾吐着衷心的话语;布鲁赫的《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有时像忧伤的晚秋,有时又像明媚的春天,还像一位诗人在抒发着苍劲和飒爽的情怀;柴可夫斯基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像春日来临时消融了冰冻的河流,汨汨地淌进了人们迫切需要滋润的心田。"(22)可以说,这段心灵的体验,是对音响对人们感受的真切描述。
随身听,是只供一个人消费和体验的媒介,别人并不能听到也不打扰别人的媒介。
传播学者对随身听的体验性有深入的研究。"随身听是一种时尚的——休闲消费产品,意味着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而不是宁静悠闲的生活。随身听在公共场合私下听引发了许多与现代后期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相关的话题:在人群中孤独的人使用这一媒介排遣日常生活中令人烦恼的事情、强调流动性和选择性、自给自足的人漫步在风景如画的城市中。""如同一个人的衣服,随身听是作为一个人的本身形象或自身风格的一个部分量身定做的。犹如现代都市骑自行车的人穿着莱克拉运动服一样,随身听实际上是皮肤的延伸。"(23)
五、收藏性消费
对音响媒介的专门消费,形成了个人的嗜好,也就是收藏性消费。今天,有众多的音响爱好者收藏各种历史时期的唱片、磁带、光碟、录像带等等。包括收藏各种留声机、唱机、录放机、麦克风等设备。
作家赵鑫珊有过这样的记忆:"我生平第一次接触西方宗教音乐是在1957年北大的冬天。R·温特是西方语言文学系专讲莎士比亚的美国老教授,早年是闻一多的朋友,独身主义者,喜欢古典音乐到了一醉方休的地步。放在客厅里的上千张唱片是按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列的。巴赫和贝多芬的姓氏是B字开头,所以就放在架子的最前面,那是巴赫的《约翰受难曲》、《马太受难曲》和《B小调弥撒曲》,贝多芬的《庄严弥撒》,还有亨德尔的《弥赛亚》"。(24)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依稀看到唱片收藏者的醉心、痴心和苦心。
五、租借式消费
因为它的可重复性、可复制性,因而可以租借他人或转移他人,并随时检索、复制、保存。它有一种真正大众化的性质,不专属于任何人。
美国在1984年唱片租赁修订案之前,唱片是可以租赁的。1981年开设第一家唱片租赁店,1983年就达到了200家。今天的WTO成员国一律禁止唱片租赁,唯一开设租赁店的日本和瑞士,每年要支付给唱片公司一笔可观的赔偿费用。
而影视作品是可以进行租赁的。从录像带、VCD到DVD,都有大量的租赁消费者。
第四节音像消费者
音像媒介消费者,是一支庞大的消费群体,被称之为大众媒介消费群体。
一方面,音像消费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构成因素。在各个国家的人们,虽然有各方面的差异,但音像消费在人们每天的生活中日趋增长,特别是在年轻人生活中须臾不能离开。资料显示,美国人在听唱片上花费的时间仅次于在电视上花费的时间,而超过了其它媒介。
另一方面,音像消费主要是音乐消费中,消费者依据自己的偏好形成了一些自发的社会群体。这一群体可以集中在一起,组成某个协会、研究会或者网上的"拥护团"。
录像制品消费者,主要是家庭或个人消费者。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仍然有一部分录像厅的集体消费行为。音乐制品消费者,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群体。在人们的印象中,音乐消费是年轻和青春的象征,是青年发烧友的天下。然而在多种类音乐消费的今天,音乐消费者的层次更趋丰富化和高龄化。
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从1989年到1995年,不同年龄段的音乐消费者比重发生了巨大变化。1989年,超过半数的消费者在25岁以下,只有18%超过了40岁。到1995年,25岁以下群体比例下降到40%,而40岁比例增长到24.4%。45岁以上群体购买音乐产品从1989年的9040万美元增加到1994年的1.89亿美元,增长了109.8%。这表明,当时"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虽然年龄已到了50岁,但仍然是摇滚或其它相同体验音乐的追捧者。音乐市场,不再是一个以"年轻人"或十几岁青少年为主的市场。(25)
音像媒介消费还有一个集体性消费,主要是对公放性音乐、录像的消费。所谓公放性音乐、录像,是指在面对广大公众播放的音乐与录像。比如公众对电台、电视上播放音乐的消费,对卡拉OK厅音乐的消费。美国经电台播放的音乐收入1992年为1.47亿美元,1993年为1.56亿美元,1994年为1.84亿美元。经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播放的音乐收入,1992年为2.58亿美元,1993年为2.09亿美元,1994年为2.42亿美元。
第五节音像媒介消费分类
一、音响媒介消费分类
从形式上分,有以下几种:
(一)唱片消费
由唱片和留声机组合的消费,这是最早的音响消费,至今保持着自己特定的消费市场。
1974年美国乙烯唱片的总销量为4.8亿张。1977年开设的唱片零售店达到3655家,1987年为6272家,1992年为7924家。(26)
1990年,国际唱片业的总营业额高达158.68亿美元,生产集中度也非常之高。其中索尼音乐达32.74亿美元,市场占有率为20.6%;时代-华纳为29.31亿美元,市场占有率为18.50%;宝丽金为28.84亿美元,市场占有率为18.20%;贝塔斯曼为22.19亿美元,市场占有率为14.00%;百代为18.14亿美元,市场占有率为11.40%;日本胜利公司为8.15亿美元,市场占有率为5.10%;MCA为7.64亿美元,市场占有率为4.80%;维京为5.67亿美元,市场占有率为3.60%;其它为6.00亿美元,市场占有率为3.80%。(27)
1991年,单曲塑料唱片在美国的消费量为2200万张,1993年为1510万张,1995年为1020万张。
(28)
(二)音乐盒带消费
由磁带和录音机组合的消费。
1960年代早期开始出现8声道盒式磁带,很快以音质理想、便于在汽车和野外播放而风靡世界。
在美国,盒式磁带1974年的销量达到了1.12亿盒,1983年为2.37亿盒。90年代中期销量开始走低,1991年为3.60亿盒,1993年为3.40亿盒,1995年为2.73亿盒。(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