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天才的摇篮: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3585700000010

第10章 文艺复兴之花开遍(2)

除了对天文、数学的研究外,意大利人对动物研究也情有独钟,这也是他们兴趣广泛并且博学多才的有力证据。意大利人一直自诩是植物园的主要创建者,虽然这些植物园可能是为了实用的目的。当时奢华的生活风气盛行,除了有一座宏伟的别墅当然还需要一座可以用来游玩的花园,所以君主和富翁在建造花园时,自然会注重搜集各式各样不同的植物。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美第奇家族加里吉别墅的壮丽的庭院。从史料中可以看出这里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一座植物园,因为汇集了无数奇花异草。就连16世纪特流齐奥枢机主教的花园也属于同一个类型,他们用各种不同类型的玫瑰花圈成篱笆,还配有各种不同的树木,而果树的种类尤为惊人,可以在一个花园种植二十多种果树。这与当时西欧其他国家的宫廷和修道院的花园很不同。

意大利人不光对植物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对动物也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喜欢动物,并不仅仅是为了观赏,还有其他目的。由于意大利地处便利的海运,使得它能够从南方运来比较大型的动物,或者接受苏丹送来的礼物。很多城市的君主特别渴望饲养一头狮子,尽管他们不像佛罗伦萨那样,将狮子作为他们国家的象征。但至少它能起到威慑的作用。它的健康状况往往会被视为某种吉祥或是厄运的象征,特别是当这些猛兽多产的时候,会被视为繁荣的象征,而那些小狮子常常被送给联邦和君主们,或者是送给佣兵队的队长以示嘉奖他们的勇敢。除狮子外,佛罗伦萨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饲养豹子,并派有专门的人看护。到了15世纪末,很多君主都有了自己的动物园,而它们也被视为宫廷设施的一部分。

动物学研究逐步在意大利盛行,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育马场的建立,曼图亚育马场就是一个实证。十字军的东征为两大洲的马种的杂交提供了便利条件。当然除了动物园之外,意大利还不乏有“人类动物园”,当时有名的枢机主教伊波利托·德·伊波利托·美第奇就在他的宫殿里饲养了一批野蛮人,他们操着二十多种不同的语言,其中有鞑靼人,黑人、印度人和土耳其人,他们会各种不同的技艺,比如射箭、摔跤、潜水等。当他们慷慨的赞助人不幸去世的时候,他们穿着本民族的衣服表达了对这位枢机主教的深切哀悼。

意大利科学的发展虽然不像文学那样影响深远,但也涌现出了一批著名的科学家,他们不仅在化学、数学以及人体的研究上做出了巨大贡献,还在绘画、雕塑、建筑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可以这么说,科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其他方面的发展。

民俗的改变

文明的形成不仅在政治、宗教、科学和艺术上打下了烙印,还在社交生活中留下了些许印记。

意大利在文艺复兴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民俗与中世纪完全不同,当时的社交形式完全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最高级、最完美的社交不论等级差别,完全建立在受教育的基础之上,人们在社交场所谈论的不再是出身和家世。毫无疑问,从12世纪以来,贵族和市民杂居相处,从而使得这两个阶级的兴趣爱好得到了很好的协调。在意大利,教会没有沦为那些贵族家庭长子之外的子弟的“避难所”,虽然也会出于某种“理由”提供给某些人主教、修道院长、大教堂住持等职位,但却不是按照候补人门第高低来任命的。但丁时代,意大利人深受新的文学和诗歌的影响以及对古典文化复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手握兵权的雇佣兵队长成为了君主,这似乎昭示着平等的时代已经到来,贵族的信仰在慢慢地消失。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文主义对意大利的影响越来越大,门第与个人好坏的信念愈发受到质疑。到了15世纪,那些固守认为只有门第才能决定一个人才能的世俗成见被人嘲笑。洛伦佐开始偏袒贵族,并不是因为他天生对贵族有好感,而是认为贵族的存在是合理的。但他的看法并没有得到文人的认同,他们认为,只有真正追求美好的人才能称为贵族,而一个人要想成为贵族主要是依靠他的行为而不是他的出身。而当时在意大利生活的许多贵族,他们既不工作也不经营他们的事业,而且还耻于从事商业,但他们却拥有自己的土地,因此获得了一个称号——一种值得尊敬的但却是乡下的贵族。可以看出,他们在政治或者宫廷上所享受的一系列的特权不足以激起任何等级感情。威尼斯是一个例外,因为这里的“贵族”与他们同胞们的生活方式并无差异,仅有的差别就是在名誉上的特权。而在那不勒斯,贵族却是真正的贵族,他们过着与世相隔的生活,奢侈浮华的生活方式使得他们徘徊在文艺复兴这条路之外。尽管这些贵族有着很强的虚荣心,但在社交场合中他们不再占据主要地位,只能称得上是占有一席之地,他们开始展现这样的姿态,希望能与其他阶级以平等的方式对话、交往,并且能在学术和艺术上寻求一种天然的同盟。但在当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贵族的身份,他的个人价值也会随之降低。当然也没有任何一条规定说君主交往的对象只能是贵族,美第奇家族统治佛罗伦萨期间,他们除了接触贵族之外,还广泛资助那些有才气的文人和艺术家。

出身显贵的人不再被赋予各种特权,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只能尽量发挥自身的优点,而社会的发展也同样是这样的要求,于是个人的风度以及一些较高形式的社交手段成为了人们孜孜不断追求的目标,而表现这一点的主要在于男女外貌以及生活习惯上,这就使得他们比其他民族更加追求高雅与优美。从意大利现存的建筑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居住的环境,无疑是一座座艺术品,成为了艺术史的典范。他们的住所在舒适度、整洁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上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贵族的住所。而当时的装束,服装的式样也不断发生着改变,从意大利画家们的画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服装应该是在欧洲最舒适方便的,也是最赏心悦目的,当然也不能仅凭画家之手而下结论,但有一点毋庸置疑,没有一个地方像意大利那样重视服装。从意大利整个的发展史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国家,在当时甚至一些严肃、认真的人也会把漂亮、合体的衣服看做是人完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佛罗伦萨有段时期内,服装被人们看成是个人的事情,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服装。16世纪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仍然有人这样做,而其他大多数人能够按照个人的身材改变服装的式样。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佛罗伦萨明文规定限制女人服装的奢侈以及统一男人服装样式,这使得一些道学家不无遗憾,贵族和普通市民在穿着上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但是女人天生爱美,她们总是想尽办法打扮自己,她们就用化妆装扮自己。应该说自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欧洲没有一个国家像意大利那样会不胜其烦地用化妆来改变自己的容貌、肤色甚至头发的长度。在意大利,用的最多的是假发,这些假发是用白色或者黄色的蚕丝做成,在现在一些表现14、15世纪欧洲的戏剧里面还可以看到这些假发。当时法律条文明文禁止佩戴假发,甚至利用教义来感化这些戴假发者,但收效甚微。有人甚至采取极端方式,在中心广场上堆积很高的柴堆,烧掉大批的假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消除假发的盛行,但无济于事。那时的人们所喜欢的发色都是金黄色的,所以他们不惜用燃料混合其他药物来达到这种效果。除此之外,女性还在脸上涂抹一些东西,如油膏、美颜水以及脂粉,她们的疯狂程度甚至让自诩处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的今人都难以想象。尽管当时面对着世人的嘲笑、说教者的怒斥以及这些化妆品所带来的负面反应,但都不能阻止她们爱美之心。不光生活在城市的女性这样,就连居住在乡下,相对封闭的乡间妇女也争相学习,劝解者对她们说化妆是高等级女性才做的,最最可敬的妇女是终年不施粉黛的,这样的劝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节日里仍然阻挡不了她们。除了假发、化妆外,女人当然还离不开香水,她们对香水的运用也超过了一定的度。它们被使用在一切可以与人接触的物体上。在节日里,可怜的骡子也被涂上了香水和油膏,这当然不是它们的选择。当时的意大利人认为自己比其他国家的人更清洁,即使是现在这个社会,清洁也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一观念意大利人发展的要比其他地方要早,从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的着装举止上就可以看出他们对于清洁是十分注意的,尤其是用餐的时候。

不可否认,15世纪及16世纪早期,人们对外表的重视远远不及意大利。除此之外,很多舒适的东西也是首先在意大利出现的。比如意大利的许多城市的街道非常宽阔、平坦。在一些作品中,可以读到柔软而有弹性的床、名贵的家具、珍贵的地毯……而这一切在其他国家都没有听说过。文艺复兴开始后,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得到了更多的保护和赞助,起码使得意大利在装饰艺术方面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

社交也是一种艺术,它有默认的或者已经成文的规则,并且在这规则上进行。那些不是十分高雅的社交圈,采取的往往是一种永久性社团的形式。佛罗伦萨的很多艺术家就采取了这种方式。在那些较为轻松的社交集会中,他们找一位漂亮的女性作为当晚的主席,她所说的话就是法律。在薄伽丘的《十日谈》的前言部分就可以看到他所虚构的芭比尼亚做主席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还是可以找到现实原型的。距薄伽丘写的那篇文章后的两个世纪,也有人曾以同样的方式写了一篇文章,而这篇文章更接近于真实。故事中女主席发表了一篇正式演说,讲述了一群人准备以什么方式度过在乡下的时光。早晨起来在山间漫步,探讨一些哲学问题;然后进行早餐,听高雅音乐;紧接下来就是找一块阴凉的地方新诗朗诵,而题目早在前一晚规定好了。晚上的时候,来到泉水边,坐下来,每个人讲一个故事,最后晚餐并伴有活泼生动的讲话。可以看出,女主席拥有了绝对的权利,她规定了一天的活动,包括时间以及活动的形式,甚至连谈话的方式都由她负责。他们并不是随意的,而是也要遵循秩序和礼貌规范,并且还要注意怎样使得这样严肃、健康的讨论富于变化,更加吸引每一个人。而人们对于那种高贵的社交方式的要求更高,只要那些名誉不受到损害的女性才可以成为主席。

前面提到,意大利的社交方式与其他各国明显不同在于阶级之间可以自由的交往。庆典时,全民族共同参与,而节目表演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奇迹剧的演出,另一种则是游行活动,而这两种活动或多或少都带有宗教的性质。意大利的奇迹剧正如其名那样,一开始的时候就表现的比较壮观,而且深受诗歌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化,奇迹剧分化出闹剧、普通话剧以及哑剧。而在意大利宽阔的街道上,举行规模宏大的游行,逐步发展成为了“凯旋式”,人们无论是乘车还是步行都画着各式各样的妆,进行不同的装扮,而这一活动的宗教性质逐步被世俗所替代。同样狂欢节等活动也是以此方式进行的,这给了以后皇家或者君主的巡游提供了很好的榜样。虽然其他国家竞相模仿,但只有在意大利这样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国家,才能将游行安排成一个和谐而有意义的整体。提到意大利的节目演出优于其他国家的时候,不得不指出那种具有个人形式的艺术特征的发展,在表演中,画家、雕塑家通常会设计面具,并用戏剧的技巧赋予其表现力,他们还会参加会场的设计与装饰,帮助装扮角色、设计道具,而人们由于对于这一艺术形式十分熟悉,所以也十分地感兴趣。

意大利不分阶级的自由交往不仅给艺术的发展带来了自由的空间,而且也影响到了社交活动以及节日庆典等,也正是由于这种上行下效的交往方式,使得整个意大利处于一种比较自由的环境,而文艺复兴也是在这一自由的空气中滥觞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