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倾天策,绝代女仙
3586100000515

第515章 化凡了愿4

敖骨冲进偏房,看着榻前那个苍白无血的女子,不敢相信的步步走近,他征战沙场,他建功立业,他争荣华富贵,全都是为她,而她却在他一切在望之时突然没了,就这样静静地走了。

“雪儿!雪儿!雪儿……”他扑到床前,一把抱住了姜雪,撕心裂肺地痛哭。

秦二婶子止住了哭声,“这半月,古姜天天都在念叨你,说怕是等不到你了,她这一生,都在家里等你归来,唉……也是个可怜人。自从你家敖铮夭折后,她的身子就不好了,敖铭想写信给你,却连你在何处都不知道,也没法写信。

你怎么就不快到半炷香,只早抵家半炷香,也见上最后一面,也能让她走得好心。

古姜一直强撑着,早有两个月前就开始呕血了,却求我不要说出去,便是敖铭也没让知道……”

姜雪走了。

敖骨才发现,妻子的眼角已经有了深深浅浅的皱纹,两鬓也有了银丝,她到底没等着他来见她。

二十年了,她前后等了她二十年。

她生敖铮,他不在。

她生敖铭,他还是不在。

她就这样孤寂地走了。

敖骨与敖铭处理了姜雪的后事,将她葬在了村子的后山,那里能望见当年葬过敖铮的大河。

秦二婶说:“这是你家古姜的遗愿,她说那条大河视野开阔,无论你骑马还是坐船回来,她都能望见。敖将军啊,古姜一直在盼你回来。”

一侧的张奶奶斥道:“你给我闭嘴,不瞧出他们父子有多难过,你还使劲说这等让人伤痛的话。敖骨啊,张大娘是过来人,你听句劝,你还年轻,正值壮年,将来的日子还长着呢,你还有敖铭,你们父子可得好好地活下去。古姜最大的心愿,便是你们能好好的……”

姜雪走了。

敖骨一夜之间似苍老了十岁。

敖铭的话更少了,他喜欢读书,更喜欢整理母亲的遗物,他把信递给了敖骨,没有说多余的话。

半月后,敖骨问道:“你娘除了这封信,还说了什么?”

“娘说,她不后悔嫁给你,她谢谢你让她过了人世间最平和静好的一生。许是娘并不需要什么荣华富贵,她只是希望一家人能坐在一起吃饭,能有说有笑相扶相持。

这么多年,你怎么就不懂娘呢。

她是什么样的身份,她要荣华富贵,又怎么会……怎么会……

你根本不懂她,明知她的身体不好还要一去十几年。哥哥在世还好,哥哥没了,娘天天都在自责,怪自己没照顾好哥哥,怪自己怀着哥哥时乱吃东西害哥哥中了胎毒……

她怪自己,从来不曾怪过你。”

敖骨望着敖铭,他能感觉到儿子心里的痛。

他是真的错了,他以为让她过上最尊荣的日子就是对她最好的报答,怎么忘了她的身份,她是梁王府的嫡出郡主,她求的只是一份情。

他第一次出门时,她就说过,她想与他相守一生,说过不想让他离开。

可她那样骄傲的人,又怎么强留下他。

她只是不想让他心有憾意。

他想给的,不是她想要的。

原来,他们即便相爱,她了晓他,他却不了解她。

敖铭道:“娘生前希望我能做个鸿儒,待娘的三年孝期一过,我会离家云游天下。娘还说,待将来……我就去梁王府探亲,要我代她谢罪……”

他在母亲的坟前磕了几个头,烧完了纸先一步回家。

他想,母亲这一生太苦了,他很难谅解父亲。

他不怪父亲。

可想到母亲,敖铭就觉得心痛。

敖骨因丧妻要守一年,暂时没有回朝歌。

敖铭并没有去朝歌,他与敖骨长谈了一次,敖骨知道,这孩子是个有主意的,他是武将,可敖铭却立志要做鸿儒,成为天下最有学问的人。

这一日,敖骨趁敖铭外出,打开了姜雪的大箱子,里面竟有数百张他的画影,他骑马的、习舞练剑的、看书的、吃饭的……

这么多全是他的画影。

还有姜雪、两个儿子与他一起过年节的画影。

他蓦地发现,除了最初的三年,他竟没有陪她过一个年节。

她走了,带着她的遗憾与自责,她如最初那般,从不曾责怪他半分,只是在静默的等待中也消磨了她的心血与眼泪。

他真的不知道她的所思所想,她想的、要的竟是这般的简单。

敖骨看着时,眼泪无声的流出。

不知何时,敖铭已经回来,他身后握着一把木剑,“那只大箱子,原是母亲留给你的,母亲也留给我一箱子的东西,母亲的画绘得很好,雅俗共赏,母亲教会了我很多。母亲说,她将来也许有机会名扬天下。我以前不懂,但是那天,我看了你送我的当今第一才子的画作,说真的,他没母亲画得好。”

敖铭骄傲地抬着下颌,“待我名扬天下时,我要让天下人知道,我的母亲是天下最优秀的女人。”

敖骨再回头,那骄傲的人已经离开。

一年后,敖骨离开了小山村,离开了这个伤心地。朝歌的贵人们听说他没了结发妻子,想把妹子、女儿嫁给他,就连宫里的皇后也动了心思。

再三年后,敖骨为避皇子夺嫡,觉得自己再无生趣,向皇帝递折请辞。

皇帝见天下太平,赏了敖骨一个“忠候”收回兵权,允其回乡。

敖骨又回到了那个小山村,每日晨暮,村里的百姓会看到,在姜雪的墓前总有一个男子在那儿静坐,他总是望着眼前的大河,眼前的大路自言自语。

又六年,皇帝驾崩,新帝登位,大赦天下。

那日,敖铭带着大腹的妻子回到了山村,他亲自陪着妻子生产,甚至给孩子洗尿布,听着儿媳两天两夜不息的叫喊,敖骨问秦二嫂“当年古姜生敖铭也这样吗?”

秦二嫂道:“这女人生孩子,不都是在鬼门关走一圈。”

想他敖骨痴情,妻子两次生产都不在。

要不是亲眼见到、亲耳闻到儿媳的叫喊声,他还以为这是一件极容易的事。

敖铭终于在十年后成为大周的名士,在他名扬天下时,他特意去梁王府拜见几位舅舅,亦拜见了白发苍苍的外祖母,献上了姜雪生前绘的《梁王大寿图》,此图一出,震惊天下,世上才知,当年的梁王郡主是个才华盖世的才女。绘的是当年梁王四十大寿的热闹景况,一副大寿图,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画中人物鲜明,栩栩如生。

敖骨站在自家堂屋前,看着姜雪绘的《年夜图》,画是他们一家四口吃年夜饭的景象。

敖铭妻从外头进来,“翁爹还是把画收起来,现在的蟊贼就专盯我们家,尤其是这种盖有婆母印章的,怕是丢得更快。”

那蟊贼还专偷他家的字画书籍,尤其是有姜雪批注的书籍,那可是炒成了天价。

敖铭现在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敖铭妻将画收了起来,“敖铭来信了,去了朝歌,给皇上献了两幅婆母的画作,皇上很是高兴,要把他妹子赐嫁给敖铭,还说与我一样不分大小。”

敖骨问道:“是要我帮你说话?”

“我就住山村里,这是祖宅,我瞧着住着挺好,这后山又都被我们敖家买下,婆母的坟、大伯的墓碑皆在那里,朝歌我是不去的。孩子是不是要去,也待他们大了再说。”敖铭妻顿了一下,“敖铭要娶公主,翁爹要不要去朝歌?”

“不去!不去!我一把老骨头,还能活几日,你婆母还在这里呢,我要走了,她又该要巴巴地盼我了。让大郎给我打一斤酒来,我去陪你娘说话。”

敖铭妻的结发是个寻常秀才家的姑娘,但知书达理,与敖铭也是恩爱。

又十年,敖铭的孩子大了,长子娶妻生子,留在祖父、母亲身边敬孝,次子、幼子陆续去了朝歌读书入仕。彼时,敖铭已是太子少傅,是大周朝的鸿儒,只是他不爱做官,也只担了少傅,每过几年,少不得要带上儿子游山玩水。

时间的车轮在缓缓地行驶着。

那日,他的重孙还以为他在姜雪墓前聊天,近了晌午也不见回来,云后山寻他,才发现他已经殁了,敖骨享年八十一岁,是村子里少有的寿星。

且说空桑雪,魂归本体。

可姜雪一生的孤寂凄凉还是沉沉地压在心上,难以驱赶。

她收了几百张敛息符,盘腿思量,阖眸感悟意境,这是她在凡间是收集的意境道念,她将万千的心绪倾注于画中,世间百姓的疾苦,富贵人家的奢靡等等,还有那小山村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紫气升腾,上元仙界的精轮散发出前所未有的奇异光芒,凝实的、华美的、绚丽却又圣洁。

空桑雪到底决定将爱情意境与自己的灵魂相融,她阖上了双眸继续沉陷在修炼。

通天塔内,战龙天将夫妇,男天将站在踏天桥左望右看!

紫蟒道:“这紫气是从古遗大陆冲来的,你说这是什么人啊,这都多少天了,怎么还不赶来踏天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