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雪球专刊第012期:小白投资20讲(进阶篇)
3614300000010

第10章 小白投资入门第19讲:如何避开港股中的陷阱(1)

岁寒知松柏,个人投资者,发布于2013/12/28

原帖地址:http://xueqiu.com/1272530506/26819991

投资香港股市的大陆人越来越多,有些人是冲着AH的价差或估值差去的,有些人是因为投资移民而被迫买的,也有人是冲着港股的T+0、不设涨跌幅限制、买空卖空、衍生品等去的。投资港股的人大都满怀希望进去,但多数人都交了惨重的学费。为什么比A股整体估值更低、机制更健全、市场更成熟、选择更多的港股市场,陷阱会更多、投资回报可能更差呢?

第一部分投资港股与A 股的几大不同点

笔者曾在2009年满仓认购权证,在恒生指数差不多翻倍的大牛行情下亏光,几欲跳楼自杀;也曾在2011年恒生指数下跌2成时亏损一半,直到今年才挽回全部损失重新盈利。笔者相信自己得到的教训,可以当成反面教材同大家做一些分享。查理·芒格曾说:如果我知道自己会在哪里死去,我就永远都不去那儿。失败的经历,其实也有它的价值。

笔者进入港股时,已经有3年的A股投资经历,年年都跑赢了沪指,为什么做港股反而遭受如此惨重的损失呢?笔者认为,自己的那点A股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起了负面作用的,因为港股与A 股的投资至少有以下几大不同点:

一、估值结构不同,港股市场相对更有效

港股常常喜欢龙头企业,龙头股的市盈率通常比二、三线股市盈率要高,有些人看行业的龙头企业市盈率为15倍,而二、三线企业只有8倍,就舍龙头去追落后,结果是一直跑输大市。同样的,港股通常也喜欢成分股(恒指、国企、红筹三大成分股),非成分股只有到了特定时期,比如重大事项或财报公布,机会才比成分股大。所以我们就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香港股市的中国平安会比中国人寿受青睐,海螺水泥为什么会一直AH倒挂,因为买港股要“成者为先”。

笔者最初去港股市场的时候,第一只股票就是看到中国远洋A股8元人民币,港股才5块多港币而买的,今天它的A股3.4元,港股3.8港币,差距虽然小了很多,但也仍然是H股比A低一成,之后又看到一大堆PE10倍以下,甚至5倍以下;PB1倍以下,甚至0.5以下的中小市值票,欣喜若狂,以为遍地都是金子,结果要么就是买了一年后毫无反应,白白浪费时间,要么就是PE从10倍跌到5倍,或者从5倍跌到3倍,低估仍然低估,甚至更加低估。

而大盘股如腾讯,PE基本维持在40倍以上;恒安国际,PE基本维持在30倍以上;蒙牛乳业现在PE40倍,动态PE明显比伊利还高;康师傅的PE也一直在30倍以上,这些大盘股无论是对比香港的中小盘股还是A股同行,长期以来估值都不低,并且在金融危机的2008年大熊市和2011年的小熊市里有相对较好的抗跌性,究其原因,笔者认为:

1.从概率上看,大盘的成分股本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就比中小市值公司更强,有马太效应,所以买大盘股长期会更稳健;

2.大盘股基本是欧美大行在研究、定价和买卖,由于欧美的经济增长速度和投资回报率远低于香港和大陆,所以他们的投资期望也要低些,倒过来就是PE能给得更高些。小盘股欧美机构不了解,难以覆盖,也不经济;

3.中小市值公司,特别是民营企业或香港本土企业,出千、财报造假横行,笔者估计至少占了三分之一的比例,港交所是个盈利机构,根本不管这事,香港证监会则说自己忙不过来,所以最多就是抓个典型杀鸡骇猴,由于广大投资者难以区别老千和造假的公司,这就使得整个中小市值的非国企股估值明显被打低。若是市场认同公司出千或造假,那股价很快就会被打趴下,并且长期“严重低估”无法翻身,这和A股被质疑造假后股价还持续创新高完全不同,所以港股真不能贪便宜,没有金刚钻就不能去揽瓷器活;

4.大市值股的研究跟踪比中小市值股方便,除创业板外,绝大部分港股没有季报,很多中小市值公司平常对二级市场也不热心,所以买它们就像去澳门玩“百家乐”一样,只有一年两次的财报公告日才能揭开底牌知道大小,因为不确定而给它们低估值也可以理解;

5.港股市场确实比A股要成熟有效,A股资金说话多,港股价值说话多,A股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估值现在就明显高过大盘股,严重畸形,主要原因是中小板和创业板资金好操纵股价些。

二、供求关系不同,大部分港股的流动性远不如A股

香港除了三大成分股外,很多股票的成交是非常稀少的,有时几天也没有一笔成交,这是港股与A股的重大不同点。A股你只要买进了,完全不用为卖出担心,上亿的股民盯着2500只股票,标的严重供不应求,随便一只票都有上万的股东和多家机构覆盖。港股则不同,香港几百万股民有1500只股票,还有几千只牛熊、窝轮、期权。所以要是你“大量”买进了不活跃的股票,除了大股东外,也许你就是该股的唯一庄家,最后是想卖也没有人接盘。

笔者以前买过好几只这样的小票,比如前年买过的675坚宝国际,这公司业绩稳定,每年分红收益都有10%,市值不到2亿,比一个壳的价钱还低。曾经一个月只有3天有成交量,其余20天每天都是0成交。如果你判断准确并能长期持有若干年倒也没什么影响,若是把握不大或是需要调仓换出资金时,那真是要急死人。

如前所述,香港的大盘股,基本是欧美大行在研究、定价和买卖,包括相关的衍生产品做市。而香港本土及内资机构在50亿~500亿的公司中有较好的定价权,低于50亿市值以下的上市公司机构就基本不再覆盖。所以市值小点的公司,你研究深入一点你就是评级人,比如以前就有好几个这样的小票,10亿~100亿的市值,有券商或基金关注到这些票时,他们都是问笔者要分析报告的。

香港的衍生品成交额世界第一,比较活跃的是牛熊证和窝轮(权证),喜欢以小博大的人,对小市值公司就不感兴趣了,这对投机资金的分流影响很大,一般能占到大市成交额的一成以上,并且小市值公司本身估值就低,又经常出老千造假,不到中报、年报股价往往也没什么波动,所以造成小市值股票成交金额极小,一万块钱就可以拉一个板来,笔者就多次碰到自己或朋友用几万块钱搞了一二十个点涨跌的事。

三、港股股价波动大,市场相对更规范

由于港股实行T+0、不设涨跌幅限制、可以买空卖空等原因,导致股价的波动要比A股剧烈。在港股里,通常不存在A股普遍的“慢牛”与“阴跌”拉升或下跌形式,代之而起的是“疯牛”与“崩盘”式上升或下跌。对于趋势投资者来说,追涨杀跌可能是炒作港股的最佳方法。

从价值投资的角度看,港股的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行为比A股要少,抓香港证券法的漏洞出老千和财报造假的违法行为不算。大部分港股在重大事项和财报公告前,股价往往没有异常现象,不像A股经常是见光死,这对大小股东来说都是公平的。

笔者曾几次在财报公告前两天买入,财报公告当天股价翻倍。比如444先施表行,它是卖瑞士手表的,产品销售、黄金和汇率变化等因素合起来影响,造成业绩波动很大。这个股票因为代码发音很难听,公司又极其不愿意接待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业绩比较难预测,所以被市场冷落,结果就导致财报公告时股价大起大落。

这其实给了研究基本面的人很好的研究环境,你可以因为足够了解而选择在股价低估时且报表未公告前潜伏买入(一般是中小市值股我们才有这种研究优势),甚至也可以在利好信息公告后开盘从容买入赚确定的钱,而利空信息公开后及时出局。由于机构一般也没有内幕消息,资金又大,进出肯定没普通投资者方便。

四、港股的投机性要比A股大,而且品种很多

港股市场以机构为主,参与正股投机的散户不多,大多是买来做中长期持有的,那些投机者通常参与窝轮、牛熊证之类的品种。每只正股的窝轮和牛熊证有很多只,通常每个蓝筹股都有几十至二百只的窝轮。牛熊证更是实行“即时死亡”制度,即所谓的打靶,也就是说,你要是运气不好,被点杀了,就算之后股价逆转也与你无关,你可能一分钱都拿不回来。

窝轮方面笔者有发言权,2009年底港股就因满仓认购权证而亏光账户,有关笔者2009年亏光的详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新浪港股论坛看《港股一年祭(满仓认购权证一年到暴仓)》,这个帖子点击35万次了,现在回想起来仍然感慨万千。2008-2009年笔者港股收益的波幅可以简单列几段,入市后一周亏60%,8个月后从最低位上涨16倍,然后一周跌75%,再两个月涨500%(此时盈利已近10倍),最后两个月亏光,账户结余200港币。

2009年炒窝轮失败在经济上的损失远不如思想上的挫败来得绝望,那段时间是笔者人生以来最低迷的时期。港股投资(投机)之所以惨败,简单来说,就是觉得自己剩余的时间和机会已经不多,想和时间赛跑,把过去落后的追回来,结果欲速则不达。所以听巴菲特的话没错,有能力的人不需要用这个收费的杠杆,没有能力的人用杠杆放大去投机,结果只会更惨。

搞牛熊证和窝轮,基本就是在和大行对赌,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平均胜算几乎为0,如果去看看汇丰控股的年报和《泥鸽靶》这本书,相信感触会很深的。

当然,衍生产品也并不全是毒药,用得好确实是可以以小博大的,更多的时候它其实充当了一个套利的工具,所以关键在于你怎么对待它。就像鸦片,它也是可以作为药品的。

典型的例子是Option即期权,通过买卖CALL和PUT而与正股相配合是可以无风险套利的。比较常见的做法之一是卖PUT,比如巴菲特和段永平都这么干。卖PUT的意思,就是你创设并卖出一个未来的沽出权利给对手,比如Facebook在20美元的时候你认为它有价值,那么当时你可以卖出一个半年的PUT给别人,如果半年后FB跌到20美元以下,比如18美元,你必须以20美元的价格买入对手的股票。由于你在卖这个PUT时,会先收取2美元左右的手续费,所以实际上你的成本只有18美元,并没有亏钱。反过来,如果FB的股价在半年后涨到20美元以上,那么因为对手不会以20美元的低价格卖给你,所以你那2美元的手续费就白赚了,半年有10%的无风险收益率也很好。

对于资金量大的机构投资者,投行甚至可以为你量身定做衍生产品,比如前些年马化腾与投行签的减持腾讯协议,史玉柱与投行签的期权协议等等。

五、港股财报披露比A股差

香港市场是很奇怪的,除创业板外,大部分公司不披露季报,这既和A股不同,也和美股不同,比较规范的是台湾,它们要求上市公司按月披露营运信息。

香港的会计年度划分时间也很自由,不像A股必须以12月31日为年结日,这方面香港和美国比较类似,由上市公司自行定会计年度区间,港股多数是12月31号和3月31号为会计年度截止日。这里有个好处,就是我们研究财报的工作可以适当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