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自觉成就一切
361500000002

第2章 你是一个自觉的员工吗 (1)

受困于给多少钱干多少活的薪水问题

在工作中,有的人认为,薪水是衡量一切的标准:给钱多,我就多干;给钱少,我就少干。他们的工作态度完全取决于薪水,不会自觉做事。

抱着这种心态,他们在工作中天天抱怨:

“给我这点钱,还指望我干这么多工作,我可不傻!”

“何必多干?拿多少钱干多少活,对得起工资就可以了!”

……

这种只为薪水工作的心态是一种打工心态。在这种心态下,他们想着自己仅是老板赚钱的工具而不是公司的主人。他们只向钱看齐,忽视了自身的提高,也谈不上为公司着想。他们一心想着薪水,最后丢了薪水的来源——工作。

日本松下集团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问一个员工:“如果公司付给你1000元钱的话,那么你应该做多少事情才对?”

员工回答:“你给我1000元,我就给你做1000元的事。”

松下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公司就要开除你!因为给你1000元钱,你就做1000元的事,公司就等于没有利润,是在赔钱,所以公司不会要你。”

正如松下所说的,如果一个人只是以“给多少钱干多少活”的打工心态来对待工作,那么,到最后他一分钱都得不到,因为没有公司愿意给不自觉的人机会。

一个知名企业家曾坦言:“现在,我们最怕的是一些不自觉的人,那些人在工作中不会自动自发,更谈不上做企业的主人翁了。他们讲的最难听的一句话莫过于‘给我多少钱我就干多少活,绝不多干一分钱的活’,他们没有任何使命感,能力再强也没人敢用。”

事实上,钱并不是工作带给我们的全部东西。在工资背后深藏的更为珍贵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比如,工作给予了我们锻炼的机会,工作提升了我们的能力,工作丰富了我们的经验……这一切都是我们将来提高薪水和地位的基础,拥有这些东西会让我们一辈子受益。

如果你抛弃“我是打工的,你给我多少钱,我就干多少活”的心态,自觉地做好你的工作,那么你就会在职场中慢慢成长起来,最后获得成功。

成功学专家拿破仑·希尔雇了一位年轻的小姐当助手,替他拆阅、分类及回复他的大部分私人信件。当时,她的薪水和其他从事类似工作的人大致相同。

有一天,拿破仑·希尔口述了一句话,要求她打印出来:“记住,你唯一的限制就是你自己脑海中所设立的那个限制。”

这句话深深地启发了这位小姐。从那天起,她开始改变。每天下班用完晚餐后,她回到办公室,开始从事不是她分内而且也没有报酬的工作。

她努力研究拿破仑·希尔的回信风格,努力把每封信回复得跟拿破仑·希尔所写的一样好,有时甚至比他的更好。她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直到拿破仑·希尔的私人秘书辞职为止。当拿破仑·希尔开始找人来补这位秘书的空缺时,他很自然地想到这位小姐。在拿破仑·希尔还未正式给她这项职位之前,她已经在主动地接近它了。由于她在下班之后,以及没有领加班费的情况下,对自己加以训练,所以她终于使自己有资格出任拿破仑·希尔的秘书。

不仅如此,这位年轻小姐高效的办事效率还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很多人为她提供了更好的职位。最后,拿破仑·希尔给她的薪水是她当初的4倍。

通过这位小姐,我们可以学到以下两点:

1.一个人只要不给自己的心理设限,不让薪水困住自己,那么他就可以自觉为单位作出更多贡献,哪怕没有任何报酬。

2.一个人的自觉程度越高,做的事越多,他得到的锻炼就越多,他的身价也会越高。

当你具备了自觉的心态,你考虑的就不再是薪水,而是怎样更快地提升自己,怎样给公司带来更多的价值。这时,你就会像老板一样去行动,你自己也会更快地成功。

让我们记住英特尔前总裁安迪·葛鲁夫的建议:“不管在哪里工作,你都别把自己当成员工,而应该把公司看做自己开的。”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能长久吗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指的是一种没有责任感,怠慢工作,得过且过的混日子的心态。如今,职场上相当一部分人都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抱着混日子的态度来做事。混日子的人经常这么想,“糊弄糊弄就可以了,那么认真没用”,“现在的工作只是跳板,不需要我认真对待”,等等。

如果一个人抱着混的态度,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上一天班拿一天工资,他真能混得长久吗?

如果一个人抱着混的心态去工作,那么他做出的产品即使暂时合格,也不会是精品,时间长了,他自然会被淘汰。

要想在岗位上待得长久,你就必须对工作负责,而不要怠慢工作。要踏踏实实、尽心尽力地工作,哪怕是一件小事,也要力争高效地完成,要努力做一些分外的事情。这不是为了看到老板的笑脸,而是为了自己的不断进步。

杰克是某家具公司的销售部门经理。有一次,他在公司里听到一个小道消息:公司高层决定安排他们部门的人员到外地处理一项难缠的事件。他知道这事件非常棘手,要想处理妥善,并不容易,所以,他提前一天告假。第二天,上面安排任务,恰好杰克不在,便直接把任务交代给他的助手,让他的助手转达。当他的助手打他的手机,向他汇报这件事情时,他便在电话中给他的助手安排了工作,以自己有病为借口,让杰克顶替自己带人去处理这项事务。处理这项事务的具体操作办法,杰克在电话中也告诉了这位助手。

半个月后,事情办砸了,杰克怕公司高层追究这件事的责任,便以自己告假为由,声称自己不知道这件事情的具体情况,一切都是助手自作主张处理的。按杰克的想法,助手是总裁安排到自己身边的人,出了事,让他顶着,在公司高层面前还有一个回旋的余地,假若让自己来承担这件事的责任,恐怕有被降职罚薪的情况发生。总裁听了助手的具体阐述,对杰克的人品产生了怀疑,担心他把这种手段当做惯伎,影响了公司的团结和业务发展,再也没有给过他提升的机会。

在面对任务的时候,杰克并没有迎难而上,积极想办法处理,而以各种手段逃避责任,企图蒙混过关。在事情办砸了以后杰克只想着继续推卸责任,最终导致自己不再被总裁信任。

像杰克这样,没有积极的进取心,没有不怕困难、负责到底的精神,在一天天的混日子中将自己的才华湮没,只能永远平庸。

还记得《士兵突击》中老马班长的一句话吗?

“别再混日子了,小心让日子混了你。”

只要我们在工作中能够自觉起来,那么成功终归会属于我们。

做了≠做好

很多员工都喜欢强调“我做了”,他们常常说:

“我做了老板让我做的事。”

“我做了公司规定的事。”

“我做了职责范围内的事。”

“我做了力所能及的事。”

……

在他们心里,“我做了”是一种保险的办法——虽无功劳,但有苦劳,既不承担责任,又可以保住饭碗。

他们认为,既然“我做了”,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说:

“这不是我的错!”

“这不关我的事。”

“这不是我们部门的职责。”

“这和我没关系。”

“这不是我的问题。”

……

然而,做了不等于做好。一个员工表面上做了,实际上没有解决问题,这样的工作不会有任何绩效,也不会得到公司的认可。只有做得好,才能算是真正做了。否则,不但你的努力和辛劳得不到认可,你还会失去老板对你的信任。更严重的是,以“做了为借口”敷衍之中你无法得到能力的提升,停留在所谓的“做了”的程度,而不是日渐向“做好”挺进。

老板对张文越来越不满意了。张文每次都能把他交代的事情完成,却不能让他满意。

有一次,老板让张文查一下北京主要宾馆的情况,因为有个重要的客户从新疆过来,老板要好好地招待一番。

张文接到任务后就忙开了。半天后,张文给老板发来了一封电子邮件,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二十多家宾馆的众多信息,包括宾馆等级、地理位置、服务质量,等等。

老板看到这封邮件就皱起了眉头,他希望看到的是简洁明了的说明,最好还有一些小建议,比如,哪家宾馆的新疆菜做得好,哪家宾馆的服务比较适合这位客户。

张文认真地查找并列出了宾馆的详细信息,他没有做错事,可老板为什么还是对张文不满意呢?原因是张文没有把工作做好。他只听见老板让他查宾馆,却没有进一步思考,不知道老板的目的是要好好招待新疆客户。张文应该有针对性地找到最适合这位客户的宾馆,标明它们的特色,然后让老板过目,老板自然会很满意。这就是“做了”和“做好”的差别。

张文属于持有“做了”心态的员工。这样的员工只会按上司的吩咐干活,遇到问题,他们留给老板或上司,被动地等老板、上司来处理、决定。因为他们有个错误的认识——只有上司明确吩咐的任务,才是我的,出现的问题都是老板的或上司的。

广告专业的毕业生小洁进入了一家中型企业。一次,老板交给他一项任务,为一家企业设计一个广告策划方案。小洁认为太简单了,很快就拿出了一个完整的方案,带着几分得意走进了老板办公室。谁知老板看都没看她的方案,而是说了一句:“这是你最好的方案吗?”小洁愣了一下,没有回答。老板把方案退回给她,小洁没说什么,拿着方案走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这次小洁开始重视这个方案了,她苦苦思索了好几天,改了又改,然后再走进了老板的办公室。结果老板仍然是那句话。小洁心里还是有几分忐忑,不敢回答。于是,老板再次让她拿回去修改。

这样反反复复有五次之多。最后一次,老板问起的时候,小洁肯定地说:“是的,这是我认为最好的方案。”这时候老板方才点头同意方案通过。

老板对小洁的要求,看起来苛刻,实际上是对员工和公司都有利的。刚毕业的小洁不懂得工作的真正意义,总以为一切都很简单,以自己的聪明才智随便就能完成。但是老板用五次退改的行为,告诉她一个道理:做了≠做好。一个自觉的好员工,并不会敷衍了事,自大自满的,而是会精益求精,力求把事情做好。

各行各业无不呼唤着能自主做好手中工作的员工。齐格勒说:“如果你能够尽到自己的本分,尽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那么总有一天,你能够随心所欲地从事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反之,如果凡事得过且过,从不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那么,你就永远无法达到成功的顶峰。对于这种类型的人,任何老板都会毫不犹豫地把他排斥在外。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只有每个员工都将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才能让整个企业的各个方面都保持运转的最佳状态,这对企业和个人都是有利的。

“差不多就行”的想法是魔鬼

在工作中,有的员工不肯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用“足够了”、“差不多就行”来搪塞。胡适曾写过一篇名为《差不多先生传》的文章,在文章中,差不多先生的口头禅是:“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吗?提起此人,可谓无人不知,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也一定听别人谈起过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上,因为他是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我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很不讲究;他的脑子不小,他的记性却不是很好,他的思想也不是很缜密。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妈妈叫他去买红糖,他却买了白糖回来。妈妈骂他。他却摇摇头道:“红糖和白糖不是差不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