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华严纲
3644900000103

第103章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四

第六现前地。所以来者已说诸谛相应慧。次说缘起流转止息相应慧。寄缘觉地。故次来也。又四地出世未能随世。五地能随不能破染净之见。此地观察无染净法界。破彼见故。前地虽能于生死涅盘弃舍。一向背趣作意。而未能于生死流转如实观察。又由于彼多生厌故。未能多住无相作意。为令此分得圆满故。精勤修习令得圆满。故次来也。名现前者庄严论云不住生死涅盘观慧现前故。此约初住地。以前五地双观故令得现前。十住论二降魔事已菩萨道法皆现在前。亦约初说。瑜伽引深密经现前观察诸行流转。又于无相多修作意。方得现前者。多修无相。此约地初观十平等故。观察流转此约地中已入地竟。方观缘起。故摄论云由缘起智能令般若波罗多现在前故。此释正顺今经。约地中说。无性释云谓此地中住缘起智。由此智力。令无分别智而得现前。悟一切法无染无净。故所断障亦断染净。唯识名为麤相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执有染净麤相现行。彼障六地无染净道。入六地时便能永断。以观十平等故。由斯六地说断二愚及彼麤重。一现观察行流转愚。即是此中执有染者。诸行流转染分摄故。二相多现行愚。即是此中执有净者。取净相故。相观多行未能多时住无相观。初愚即执苦集。后愚即执灭道。本分名微细烦恼执者。执细染净。即是烦恼。形于前地故说为微。唯识形后名为麤相。由断此愚便证无染净真如。谓此真如本性无染。亦不可说后方净故。摄论名为无染净法界。后成般若行。亦得自他相续无染净果。其揆一也。

菩萨既闻诸胜行

其心欢喜雨妙华

放净光明散宝珠

供养如来称善说

正释文中亦有三分。初赞请分。九颂分二。前八颂半赞。后半颂请。赞中分二。初一菩萨赞。余诸天供赞。于中三。

百千天众皆欣庆

共在空中散众宝

华鬘璎珞及幢幡

宝盖涂香咸供佛

初一天众。

自在天王并眷属

心生欢喜住空中

散宝成云持供养

赞言佛子快宣说

次一天王。

无量天女空中住

共以乐音歌赞佛

音中悉作如是言

后五颂半天女。于中初三句集经序述。标赞供果。

佛语能除烦恼病

法性本寂无诸相

犹如虗空不分别

超诸取着绝言道

真实平等常清净

善能通达诸法性

于有于无心不动

为欲救世勤修行

此佛口生真佛子

不取众相而行施

本绝诸恶坚持戒

解法无害常堪忍

知法性离具精进

已尽烦恼入诸禅

善达性空分别法

具足智力能博济

灭除众恶称大士

佛语下正赞。此句赞教。次一偈赞理。次三偈赞行。于中初一偈赞悲智无碍行。后二偈十度圆修行。本绝诸恶者见恶可除非真持戒。善达性空即般若度。分别法即方便度。智力即二度。博济兼愿。

如是妙音千万种

赞已默然瞻仰佛

后半结默。

解脱月语金刚藏

以何行相入后地

后半结请。

第二正说。亦分为二。初地行。后地果。前中同于前地。亦有三分。一胜慢对治。二佛子至如是观已下明不住道行胜。三佛子至以如是十种下明彼果胜。亦初分即入住心。住中前即摄正心住。后即摄善现行。及随顺善根回向。至文当知。今且依论。然三分虽同而渐超胜。胜相云何。谓前四地说众生我慢。解法慢。治第五地说心净慢治。今第六地说取染净相慢治。所以渐细故曰胜也。所治既细。后二亦过。染净慢者前观四谛苦集名染。灭道为净。又十平等随顺如道但约净说。染相未忘。对染有净。亦名取净。今以十种染净平等法而为能治。下观缘起虽有染净悟空深故。不名取慢。

尔时金刚藏菩萨告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已具足第五地。欲入第六现前地。当观察十平等法。

今初胜慢治中分四。一牒前标后。二何等下徵列十心。三菩萨如是下结其行能。四得明利下辨行分齐。

何等为十。所谓一切法无相故平等。无体故平等。无生故平等。无灭故平等。本来清净故平等。无戏论故平等。无取舍故平等。寂静故平等。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焰如化故平等。有无不二故平等。

列中十句。初总。余别。总云一切法者论云是十二入。以三科中蕴不摄无为。处界摄尽。而处次于蕴又名生门。顺无生义故偏举之。言无相者论云自性无相故。谓十二入缘成之相。有来即无。非推之使无。故云自性无也。故瑜伽云由有胜义自性无相平等性故。亦同净名不念内外行于平等等。别中九句明九种相。皆自性无。故论云相分别对治有九种。谓离生等九是其所治。无之一字是自性无。以为能治。论以初自性无贯下九句。故但显所治相之差别。一无体故平等者论经云无想。论云十二入自性想。谓内六根取外六尘之相总名为想。即十二入之体。故今经云体。谓想取相以为体故。亦自性无。故经云无体故平等。下皆准此。上遣分别心。二生者念展转行相。谓诸入苦果虗妄分别为本故。三灭者生展转行相。谓生即苦果。从果起因故云展转。上二遣染分依他。但举缘灭已显无灭无生义矣。四即净相。谓本来自净。非灭惑方净。故云平等。五戏论者遣分别相。谓道能分别拣择灭惑。若有分别则有戏论。今本无戏论故无分别。上二遣净分依他。六遣出没。谓真如之性在妄为没。离垢为出。今妄体即真故无可舍。真体即空故无可取。七遣染相。即由上义染本寂静。即是真如。无别真矣。上二遣圆成。即十二入之真性。八遣我非有相。此有二意。一类前释。谓有执言但我非有。不无于事。故云如幻等事。有亦不实。二者此句遣无。由上以无遣有。恐便执无。故遣云如幻梦等。但无其实非是全无。故不应执我非有相。诸喻虽异大旨无殊。九遣成坏相。成即是有。坏即是无。缘起为成。无性为坏。缘成即无性故有无不二。上之九句。初七以无遣有。次一以喻遣无。后一不二俱遣。则双非入中矣。又此不二则不坏有无。谓说空遣于有执。说有为遣空迷。有是不异空之有。空是不异有之空。无别空有以为二也。斯乃四句百非。诸见皆绝。方为般若现前之因。

菩萨如是观一切法自性清净。随顺无违。得入第六现前地。

第三结得入地。文有五句。一牒前所观十平等法。二自性清净者远离前地染净慢垢。三随顺真如十平等法。四以无分别心无违所观。五由前四能得入第六地。

得明利随顺忍。未得无生法忍。

第四辨行分齐中二句。得明利忍对前显胜。未得无生对后彰劣。仁王经中说有五忍。谓伏信顺无生寂灭。前四各有下中上品。地前但得伏忍三品。九地如次配次三忍。十地及佛得寂灭忍。今四五六地皆得顺忍。此当上品。治于细慢故云明利。言随顺者顺后无生忍故。若约实位。初地得无生。今约寄位。当七八九。

上治慢竟。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如是观已。复以大悲为首。大悲增上。大悲满足观世间生灭。

第二不住道行胜中分三。初总显心境。二作是念下别明观相。三佛子菩萨至如是十种下结成观名。今初有二。先如是观已结前。所以结者由前观察随顺得至不住道故。次复以下正显。文有四句。前三辨能观心。后一所观境。前三皆悲。后一是智。由此相导故名不住。故论结云不住生死涅盘故。今初三中。为物观缘总称大悲。随观不同故分三别。初大悲为首者。初义先起大悲而观缘故。故论云不舍过去现在未来大悲摄胜故。以虽同一切智观观三世流转厌离有为。而以大悲为先。故胜二乘。以一切智乃二乘观故。故云虽同。二大悲增上者。论云一切法中智清净故。谓以道相智观。不唯但观三世而徧了诸法。故云一切法中。以此导前令悲增上。故下经云大悲转增。言道相即菩萨自智也。三大悲满足者。论云一切种微细因缘集观故。谓以一切种智。委照无遗。故名微细。三悲为次。后后转深。智转胜故。既三俱称悲则下三观。则皆双护凡小。俱通二利。皆双不住也。后观世间生灭一句标所观境。前灭后生。染净生灭故。

上总明心境。

下别明观相先叙意。

大文第二别名观相者即缘起观。然缘起深义佛教所宗。乘智阶差浅深多种。然外由内变本末相收。即总法界一大缘起。染净交彻。义门非一。下当略示。今经文内略显十门。穷究性相以显无尽。非为寄位同于二乘。言十重者一有支相续门。二摄归一心门。三自业助成门。四不相舍离门。五三道不断门。六三际轮回门。七三苦集成门。八因缘生灭门。九生灭系缚门。十随顺无所有尽门。各有逆顺。故下经云如是逆顺观察。逆即缘灭。顺即缘生。又约生死涅盘以为逆顺。具含多义。

补义云上之十门明所观之相。然前经明能观之观。云大悲为首即一切智观。次云大悲增上即道相智观。次云大悲满足即一切种智观。此三观显能观心。后世间生灭为所观境。则世间生灭一句统收十门。皆是所观之相。然论立能观三观者。一相谛差别观。谓但观二谛有为无有我故。即经大悲为首。一切智观也。二大悲随顺观。谓悲随物增。即经大悲增上。道相智观也。三一切智相观。谓委悉穷究因缘性相。诸门观故。即经大悲满足。一切种智观也。论立此三观通观十门。则门门皆具三观。观观融摄十门。成一圆融无碍缘起自在法门。所谓星罗十门。月满三观者义在此也。故疏云初一切智。下同二乘。次道相智自显菩萨。后一切种智即上同诸佛。故涅盘云十二因缘下智观者得声闻菩提。中智观者得缘觉菩提。上智观者得菩萨菩提。上上智观故得佛菩提。前经约为物故皆称大悲。论约观心故三皆名观。各有悲智相导。为不住道。融此三观唯在一心。甚深般若于是而现。上以疏义难明。故略为会之。

疏云然论三观虽徧释经。而与十门开合不同。初一切智观束十门为三。谓成答相。成摄初一门。答摄第二半门。相摄余八门半。第二大悲随顺观。摄十为四。一观众生愚痴颠倒摄初一门。二余处求解脱摄第二门。三异道求解脱摄次四门。四求异解脱摄余四门。三一切相智观。摄十为九。一染净分别观摄初半门。二依止观摄初门后半及第二门。三方便观摄第三门。四因缘观摄第四门。五入谛观摄第五门。六力无力信入依观摄第六门。七慢上慢非慢上慢观摄第七门。八无始观摄八九二门。九种种观摄第十门。

补义曰疏义开合收摄者正显该罗之意。而义甚难明。向下临文但随便略出要义。使观者易明。以二观为主故。今以初观束三。疏义甚明。故详出之。上已知大意。

下正释文。

今初有支相续门中。先依相谛差别观。三段之文摄当成答相三字。初从作是念至则无生处四句辨定无我。即论明成。谓双举解惑。释成无我故。则知缘集但是妄我。二复作是念下至观察缘起之相十一行经。明倒惑起缘。即论明答。谓对释通无我义故。三佛子下至俱不可得有九行半经。明迷真起妄缘相次第。即论明相。今初成者将观缘起先释成无我。辨定所宗。一以贯诸。则显十门皆成无我。此是正破我执习气。

作是念。世间受生皆由着我。若离此着则无生处。

正释文中。初辨定无我。即论名成。初言世间生灭皆由着我者。则反举惑情明我非理。但是苦集故。若离此着则无生处。即顺举解心明理非我。是灭道故。此直顺经文。已无我义成矣。论经言受身处生者以我执习气但令自他差别。故论云五道中生死差别。若五道差别自由业招耳。

上辨定无我即论明成竟。

下文明答。

第二倒惑起缘即论明答。答外伏难故。两难二答。一执情徵理难。情乖正理答。二常求有无下执相徵实难。相不依我答。今初难云若实无我云何着我。如空中无人定计有人。即着于我不着无我。明知有我。答云由无智故于无我处执着于我。非由有我。如翳见空华。第二难云若实无我何以贪着于我。世间受生为缘次第。明知有我。方谓为缘次第生起。答云正由无我计我痴爱为本。倒惑造业。乃至老死。何要我耶。答意正尔。

上叙意。

就文有十二行经。分三。初明倒惑顺起染缘。二此因缘下正智逆观。结酬无我。三菩萨如是下就人结观。今初。然十二支即为十二别。亦无间然。而诸论中多摄为四。一能引支。谓过去二支因。即无明行。能引识等五果种故。二所引支。谓现在五支果。即识等五。是前二支所引发故。三能生支。谓现在三支因。即爱取有。近生当来生老死故。四所生支。谓生老死。即是爱取近所生故。上乃诸论意。此中约二世一重因果明生引别。若依三世两重因果则生引互通。今经并具。

复作是念。凡夫无智。执着于我常求有无。

初倒惑顺起染缘中且依十二支分为五。初至常求有无辨无明支。无智是痴。常求有无是有爱。然依三世诸惑谢往总名无明。略取发润有支本故。若约二世。虽诸烦恼皆能发润。而发业位无明力增。故名无明。唯取能发正感后世善恶业者以为其体。希常为有。于有乐事欲常住故。求断无为于有苦事愿断灭故。

不正思惟起于妄行行于邪道。罪行福行不动行积集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