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华严纲
3644900000125

第125章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二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次第徧往诸佛国土神通三昧。

第三定初标。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过于东方无数世界复过尔所世界微尘数世界。于彼诸世界中入此三昧。

第二释中有三。谓法喻合。法中五。一明徧刹入定。

或刹那入。或须臾入。或相续入。或日初分时入。或日中分时入。或日后分时入。或夜初分时入。或夜中分时入。或夜后分时入。或一日入。或五日入。或半月入。或一月入。或一年入。或百年入。或千年入。或百千年入。或亿年入。或百千亿年入。或百千那由他亿年入。或一劫入。或百劫入。或百千劫入。或百千那由他亿劫入。或无数劫入。或无量劫入。或无边劫入。或无等劫入。或不可数劫入。或不可称劫入。或不可思劫入。或不可量劫入。或不可说劫入。或不可说不可说劫入。

二明入时次第。

若久若近若法若时种种不同。

三总结多门。

菩萨于彼不生分别。心无染着。不作二不作不二。不作普不作别。

四心契定体。

虽离此分别。而以神通方便从三昧起。于一切法不忘不失至于究竟。

五不废起通。及喻合等文并可知。

譬如日天子周行照曜昼夜不住。日出名昼日没名夜。昼亦不生夜亦不灭。

次喻。

菩萨摩诃萨于无数世界入神通三昧。入三昧已。明见尔所无数世界亦复如是。

三合。

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三次第徧往诸佛国土神通大三昧善巧智。

三结名。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清净深心行三昧。

第四定中初标。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知诸佛身数等众生。见无量佛过阿僧只世界微尘数。

二释中分二。先明定内深心行。后明定起深心行。今初分二。先起行。后深心。前中先举内。

于彼一一诸如来所。以一切种种妙香而作供养。以一切种种妙华而作供养。以一切种种盖大如阿僧只佛刹而作供养。以超过一切世界一切上妙庄严具而作供养。散一切种种宝而作供养。以一切种种庄严具庄严经行处而作供养。以一切无数上妙摩尼宝藏而作供养。以佛神力所流出过诸天上味饮食而作供养。一切佛刹种种上妙诸供养具能以神力普皆摄取而作供养。

次起行。于中先明外事供养行。

于彼一一诸如来所。恭敬尊重头顶礼敬举身布施请问佛法。赞佛平等。称扬诸佛广大功德。入于诸佛所入大悲。得佛平等无碍之力。于一念顷一切佛所勤求妙法。

后三业供养行。

然于诸佛出兴于世入般涅盘。如是之相皆无所得。

明深心中二。先法说。

如散动心了别所缘。心起不知何所缘起。心灭不知何所缘灭。此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终不分别如来出世及涅盘相。

后喻。各有喻合。一忘念无知喻喻其契实无念。

佛子。如日中阳焰不从云生不从池生不处于陆不住于水。非有非无非善非恶非清非浊。不堪饮漱不可秽污。非有体非无体非有味。非无味。以因缘故而现水相。为识所了。远望似水而兴水想。近水则无。水想自灭。此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不得如来出兴于世及涅盘相。诸佛有相及以无相皆是想心之所分别。

二喻了妄同真。

佛子。此三昧名为清净深心行。菩萨摩诃萨于此三昧。入已而起。起已不失。譬如有人从睡得寤忆所梦事。觉时虽无梦中境界。而能忆念心不忘失。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入于三昧见佛闻法。从定而起忆持不忘。而以此法开晓一切道场众会。庄严一起诸佛国土。无量义趣悉得明达。一切法门皆亦清净。然大智炬长诸佛种。无畏具足辩才不竭。开示演说甚深法藏。

第二定起深心行中。初法。次喻。后合。合中上明供养自利行。今明开演利他行。文影略耳。开演深理即深心起行也。

是为菩萨摩诃萨第四清净深心行大三昧善巧智。

三结名。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知过去庄严藏三昧。

第五定初标也。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能知过去诸佛出现。所谓劫次第中诸刹次第。刹次第中诸劫次第。劫次第中诸佛出现次第。佛出现次第中说法次第。说法次第中诸心乐次第。心乐次第中诸根次第。根次第中调伏次第。调伏次第中诸佛寿命次第。寿命次第中知亿那由他年岁数量次第。

第二释中有五。一对辨智。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得如是无边次第智故。则知过去诸佛。则知过去诸刹。则知过去法门。则知过去诸劫。则知过去诸法。则知过去诸心。则知过去诸解。则知过去诸众生。则知过去诸烦恼。则知过去诸仪式。则知过去诸清净。

二正显智知。各有十句。皆是过去藏中之法。

佛子。此三昧名过去清净藏。于一念中能入百劫。能入千劫。能入百千劫。能入百千亿那由他劫。能入无数劫。能入无量劫。能入无边劫。能入无等劫。能入不可数劫。能入不可称劫。能入不可思劫。能入不可量劫。能入不可说劫。能入不可说不可说劫。

三所知时分。有十四重。即释过去之义。

佛子。彼菩萨摩诃萨入此三昧。不灭现在。不缘过去。

四显知相状。不灭现在者不舍也。不缘过去者不取也。谓但约过去门显非有取舍而缘。

佛子。彼菩萨摩诃萨从此三昧起。于如来所受十种不可思议灌顶法。亦得亦清净。亦成就。亦入亦证。亦满亦持。平等了知三轮清净。

五明出定获益。有三。初举数辨相。有十句。初句总。位终成果名受灌顶法也。余句别。一属己。二净障。三究竟。四始入。五正证。六修满。七持令不失。八无知而知。九净三轮。总该前九。如约智辨三轮者。谓无能知所知及正知故。

何等为十。一者辩不违义。二者说法无尽。三者训词无失。四者乐说不断。五者心无恐畏。六者语必诚实。七者众生所依。八者救脱三界。九者善根最胜。十者调御妙法。

次徵列其名。初四是四无碍辩。次二自利。不畏深法。如言能行。次二利他。为善者依。为恶者救。后二总明二利胜妙。

佛子。此是十种灌顶法。若菩萨入此三昧。从三昧起无间则得如歌罗逻入胎藏时于一念间识则托生。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从此定起。于如来所一念则得此十种法。

三结得速疾。有法喻合。歌罗逻者此云薄酪。

佛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五知过去庄严藏大三昧善巧智。

三结定名。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智光明藏三昧。

第六初标。

佛子。彼菩萨摩诃萨住此三昧。能知未来一切世界一切劫中所有诸佛。

二释中分二。前明定业用。后彰定利益。初中分六。一总知诸佛。

若已说若未说。若已授记若未授记。种种名号各各不同。所谓无数名无量名无边名无等名不可数名不可称名不可思名不可量名不可说名。

二知多名号。

当出现于世。当利益众生。当作法王。当兴佛事。当说福利。当赞善义。当说白分义。当净治诸恶。当安住功德。当开示第一义谛。当成灌顶位。当成一切智。

三知当作佛。

彼诸如来修圆满行。发圆满愿。入圆满智。有圆满众。备圆满庄严。集圆满功德。悟圆满法。得圆满果。具圆满相。成圆满觉。

四知彼佛因圆果满。

彼诸如来名姓种族方便善巧神通变化成熟众生入般涅盘。如是一切悉皆了知。

五知现所作。

此菩萨于一念中能入一劫百劫千劫百千劫百千亿那由他劫。入阎浮提微尘数劫。入四天下微尘数劫。入小千世界微尘数劫。入中千世界微尘数劫。入大千世界微尘数劫。入百佛刹微尘数劫。入百千佛刹微尘数劫。入百千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劫。入无数佛刹微尘数劫。入无量佛刹微尘数劫。入无边佛刹微尘数劫。入无等佛刹微尘数劫。入不可数佛刹微尘数劫。入不可称佛刹微尘数劫。入不可思佛刹微尘数劫。入不可量佛刹微尘数劫。入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劫。入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劫。如是未来一切世界所有劫数。能以智慧皆悉了知。

六明知分齐。

上彰定业用。

以了知故。其心复入十种持门。何者为十。所谓入佛持故得不可说佛刹微尘数诸佛护念。入法持故得十种陀罗尼光明无尽辩才。入行持故出生圆满殊胜诸愿。入力持故无能暎蔽无能摧伏。入智持故所行佛法无有障碍。入大悲持故转于不退清净法轮。入差别善巧句持故转一切文字轮净一切法门地。入师子受生法持故开法关钥出欲淤泥。入智力持故修菩萨行常不休息。入善友力持故令无边众生普得清净。入无住力持故入不可说不可说广大劫。入法力持故以无碍方便智知一切法自性清净。

二彰定利益。于中四。前二自利。后二利他。谓一令心入持益。即由上知故持之不失。由持不失得持之益。一心中持佛。得佛护念。二心入持法。得总持辩才益。余句仿此。有十二者增数十也。师子受生者不畏受生苦故。示生死实性名开法关钥。了生死本空故出欲淤泥。智力持者定慧双运也。入无住力持则大劫不离一念。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三昧已。善巧住不可说不可说劫。善巧住不可说不可说刹。善巧知不可说不可说种种众生。善巧知不可说不可说众生异相。善巧知不可说不可说同异业报。善巧知不可说不可说精进诸根习气相续差别诸行。善巧知不可说不可说无量染净种种思惟。善巧知不可说不可说法种种义无量文字演说言辞。善巧知不可说不可说种种佛出现种族时节现相说法施为佛事入般涅盘。善巧知不可说不可说无边智慧门。善巧知不可说不可说一切神通无量变现。佛子。譬如日出世间。所有村营城邑宫殿屋宅。山泽鸟兽树林华果。如是一切种种诸物。有目之人悉得明见。佛子。日光平等无有分别而能令目见种种相。此大三昧亦复如是。体性平等无有分别。能令菩萨知不可说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差别之相。

二明得善巧益。有法喻合。然善巧有二。一如事善巧故。法云不可说无量。喻云见种种物。二如理善巧。故云日光平等。又云此二无碍方名善巧。故合云无分别而能知。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如是了知时令诸众生得十种不空。何等为十。一者见不空。令诸众生生善根故。二者闻不空。令诸众生得成熟故。三者同住不空。令诸众生心调伏故。四者发起不空。令诸众生如言而作通达一切诸法义故。五者行不空。令无边世界皆清净故。六者亲近不空。于不可说不可说佛刹诸如来所断不可说不可说众生疑故。七者愿不空。随所念众生令作胜供养成就诸愿故。八者善巧法不空。皆令得住无碍解脱清净智故。九者雨法雨不空。于不可说不可说诸根众生中方便开示一切智行令住佛道故。十者出现不空。现无边相令一切众生皆蒙照故。

三明得不空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