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华严纲
3644900000095

第95章

慈心愍念诸众生

善说智者律仪法

第二地中之行相

是诸菩萨微妙行

真实无异无差别

为欲利益诸羣生

如是演说最清净

后二偈赞说。前偈有慈。后偈有悲。故云利益。又前偈教相。故云律仪。后偈证相。故云微妙。真实者契理故。无异者千圣同辙故。无差别者理贯事故。

一切人天供养者

愿为演说第三地

与法相应诸智业

如其境界希具阐

大仙所有施戒法

忍辱精进禅智慧

及以方便慈悲道

佛清净行愿皆说

后三偈请中初二偈大众请。前偈总请三地之法。谓如彼教法相应三智之业。后偈别请十度行法。以地地通有故。慈悲是愿。道谓道力。佛清净行即无漏智。

时解脱月复请言

无畏大士金刚藏

愿说趣入第三地

柔和心者诸功德

尔时金刚藏菩萨告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已净第二地。欲入第三地。当起十种深心。

第二正说分中先明地行。后明地果。前中四分。一起厌行分。二厌行分。三厌分。四厌果分。此地修禅。厌伏烦恼亦厌于禅故名厌地。正住地心。住于八禅故但名厌。初入地心观修彼行名厌行分。趣地方便起彼厌行。地满心中得无量等。是厌之果。今初分中有三。初结前生后。次何等下徵列十心。三菩萨以是下结行入位。初中标起。云十种深心。论经云深念心。则异二地单云深心。谓更以十心。念前十深心故。

何等为十。所谓清净心。安住心。厌舍心。离贪心。不退心。坚固心。明盛心。勇猛心。广心。大心。

二徵列十心。义分四对。初二句一对谓根本建立。次三句一对谓方便发修。次三句一对谓修已成就。后二句一对谓德用自在。此四对中皆前离过后明成善。初言净心者离过也。谓依二地净心。趣此地净心故。二安住心。依不舍自乘及前十故。此二依前。故云根本建立。次第二对方便修者。于中前二句离过。一悬离当欲。二离于现贪。后一造行进善。第三对中初一句离过。谓自地烦恼不能坏故。名坚固心。后二句成善明盛。谓八禅出入自在。勇猛谓不退失。第四对中谓不乐狭小。故云广。依他自在不舍众生。故云大。

菩萨以此十心。得入第三地。

三结行入地。谓于前十心。作意思惟。便入增上心住。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第三地已。观一切有为法如实相。所谓无常。苦不净。不安隐。败坏。不久住。刹那生灭非从前际生。非向后际去。非于现在住。

第二厌行分中有三。一修行护烦恼行。以观有为可厌患故。二见如是下修行护小乘行。求一切智。深念众生舍狭劣心故。三菩萨如是厌离下修行方便摄行。欲摄众生不离无障碍智究竟方便等故。又此三段摄前三位。初及第二一半。摄修行住。次护小乘狭劣心下摄无恚恨行。以慈悲故。后段摄等一切佛回向。思惟佛智。度众生故。今初文有二十句。分二。初十句观无常即知有为体性。后十句观无救者即就人彰过。今初分三。初显观无常。时谓住地已。次观一切下总辨所观。谓有为法。后所谓下别示其相。文有十句。初总。余别。总云无常。论云是中命行不住故。命行是所无常法。不住是无常义。别中九句。通显此无常义谓无我我所故。

又观此法无救无依。与忧与悲苦恼同住。爱憎所系。愁戚转多。无有停积。贪恚痴火炽然不息。众患所缠日夜增长。如幻不实。

第二又观下十句明其无救。初句总显。言此法者。即前无常。今又观之。不出生老病死。如四方山来无逃避处。无能救者。别有九句。约生老病死。初四约死以显无救。此相显故。所以先明。一无依者。于无常未至中。无所依告救令不至。二与忧者无常既至。无能救者意者惧死。所以怀忧。三与悲者生阴转坏。死相现前。于此中间弥增涕泗。四苦恼同住者正舍寿时四大分散。则忧苦转增心生热恼。次二约资生事不知是苦。妄生乐想。谓五追求。资生境有违顺故爱憎所系。六于受用时苦多乐少。云愁戚转多。谓受而不散众祸皆集。用而毁损如损身命。故曰苦多。此二含生一种。七于身老时盛年壮色。不可救令停集。后二约病。初一病因。谓八于少壮时具乐等三受。故贪等常烧不容法水。炽然难救。九于年衰时众患所缠。如树将朽。日夜增长无能令免。老即病缘。如幻不实总结前九。

上护烦恼行。

见如是已。于一切有为倍增厌离。趋佛智慧。见佛智慧不可思议。无等无量。难得无杂。无恼无忧至无畏城。不复退还。能救无量苦难众生。

第二护小乘行。文有三十句。初十句护小心。后二十句护狭心。今初句总。先结前。谓先观无常已厌有为。次观无救故倍增厌。趋佛智慧明其生后。正护小心。求佛大智故。次见佛下别有十句。分二。前五摄功德大。即求佛菩提。后五清净大即求涅盘果。菩提修成名摄。涅盘本有离障称净。今初摄功德大。一智用不测故不可思议。二妙用无比故无等。三纯以利他故无故。四无讥嫌故难得。五不同外道故无杂。总摄五种功德大。后五清净大。义摄有三。一无恼即离惑习。无明不杂故。二无忧者离苦苦依。根本亡故。三得涅盘有二义。一得体谓至无畏城。二得用谓能建大事。不住生死。故云不复退还。不住涅盘。故能救无量苦难众生。

菩萨如是见如来智慧无量利益。见一切有为无量过患。则于一切众生。生十种哀愍心。

第二护狭心。文有二十句。前十悲其沦溺。后十决志救济。前中先牒谓见佛智胜利伤物不得。有为过患愍物处之。此是牒前则起悲心。是为生后。

何等为十。所谓见诸众生孤独无依。生哀愍心。见诸众生贫穷困乏。生哀愍心。见诸众生三毒火然。生哀愍心。见诸众生诸有牢狱之所禁闭生哀愍心。见诸众生烦恼稠林恒所覆障生哀愍心。见诸众生不善观察生哀愍心。见诸众生无善法欲生哀愍心。见诸众生失诸佛法生哀愍心。见诸众生随生死流生哀愍心。见诸众生失解脱方便生哀愍心。是为十。

二何等下正显悲行。文有十句。初总余别。总由孤独无依故生哀愍。今众生上远慈尊。下不利物。故云孤独。别有九种孤独无依。初二依欲求众生。一已得心无厌足故贫穷无依。二未得求无休息故三毒火然。言多欲多求。次三依有求众生。一闭苦果狱。二集因覆障。故云烦恼稠林。三无观察道。由生八难不闻法故。安能证灭。后四依梵行求众生。前三小乘。一行小因。不求大因胜善之法。二保小果。不求菩提为失佛法。三不得大涅盘。长随变易生死。后一外道虽求解脱。以邪行故失于方便。

菩萨如是见众生界无量苦恼。发大精进。作是念言。此等众生我应救。我应脱。我应净。我应度。应着善处。应令安住。应令欢喜。应令知见。应令调伏。应令涅盘。

第二菩萨如是下决志救度。中初结前生后。作是念下正显救心。文有十句。对前十类生此十心。一救孤独故。二脱贫穷故。三净三毒故。四度有狱故。五着无障处露地坐故。六住善观察故。七得善法欲生欢喜故。八知见性相同佛法故。九调伏诸根不随流故。十应令涅盘得解脱方便故。

科第二厌行分中有三。前护烦恼行。护小乘行已竟。下第三修方便摄行。

菩萨如是厌离一切有为。如是愍念一切众生。知一切智智有胜利益。

第三修行方便摄行。谓修摄生方便之行。故下经云以何方便而能拔济。即知不离佛智等。即是摄生之方便也。文有四段。初发起摄行之因。二作是思惟下思求方便摄行。三便作是念下思得摄生方便。四菩萨如是下依思修行。今初分二。先牒前二行以为三因。后欲依下依前三因以明发起。今初。一如是厌离一切有为是牒护烦恼行。为离妄想因。次如是愍念一切众生是牒护狭心。为不舍一切世间因。三知一切智智有胜利益。是牒护小心。为发精进因。谓既知佛智胜益。明修行彼道以趣入故。三因之中初后是智。中一是悲。悲智为因能救方便。

欲依如来智慧救度众生。

后发起者既思三因。欲将有益之智。救可愍众生。

作是思惟。此诸众生堕在烦恼大苦之中。以何方便而能拔济。令住究竟涅盘之乐。

第二思求方便摄行者。亦只思前众生堕有为惑业苦中。欲令永灭。得大涅盘。未知方便故思求之。

便作是念。欲度众生令住涅盘。不离无障碍解脱智。无障碍解脱智不离一切法如实觉。一切法如实觉不离无行无生行慧光。无行无生行慧光不离禅善巧决定观察智。禅善巧决定观察智不离善巧多闻。

第三思得摄生方便中方便有五。一佛无碍智。二八地如实觉。三四地如行慧。四三地禅定。五亦三地多闻。然此五中从微至着。则后后起于前前。今观求逆寻其本。展转相因。并云不离。此五之中多闻为能起。佛智唯所起。中间三种。通能所起。

菩萨如是观察了知已。倍于正法勤求修习。

第四依思修行。上既逆推本由多闻。今则顺行先求闻慧而起闻行。文中先结前生后。下正起求行。

日夜唯愿闻法喜法乐法依法随法解法顺法到法住法行法。

后日夜下正起求行。于中二。先明求法行。后菩萨如是下明求行因。今初文有十句。即是三慧而有四节。初三唯闻。第四五六通闻思慧。第七唯思。后三唯修。于中初日夜常闻以显勤行。喜法等九显正修行。

上求法行。

下求因行。

菩萨如是勤求佛法。所有珍财皆无悋惜。不见有物难得可重。但于能说佛法之人生难遭想。

二求行因中有二。初常勤求因。后菩萨如是下正修行因。今初。彼常勤求以何为因示现。恭敬重法毕竟尽故。于中分六。一总明轻财重法。

是故菩萨于内外财。为求佛法。悉能舍施。

二双舍内外。

无有恭敬而不能行。无有憍慢而不能舍。无有承事而不能作。无有勤苦而不能受。

三内财敬事。谓心则恭敬舍慢。身则承事忘苦。

若闻一句未曾闻法。生大欢喜。胜得三千大千世界满中珍宝。

四况舍外财。

若闻一偈未闻正法。生大欢喜。胜得转轮圣王位。若得一偈未曾闻法。能净菩萨行。胜得帝释梵王位。住无量百千劫。

五轻位重法。人天王位终是无常。句偈教义法王为果。

若有人言。我有一句佛所说法。能净菩萨行。汝今若能入大火坑受极大苦。当以相与。菩萨尔时作如是念。我以一句佛所说法净菩萨行故。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大火满中尚欲从于梵天之上。投身而下亲自受取。况小火坑而不能入。然我今者为求佛法。应受一切地狱众苦。何况人中诸小苦恼。

六甘苦重法。以一句之法能尽苦源。地狱多劫诚可甘也。

菩萨如是发勤精进求于佛法。如其所闻观察修行。

后正修行因中初结前。如其下正显因相。谓静处思惟正观。为修行之因也。若顺经文。此是后文标举耳。

此菩萨得闻法已。摄心安住。于空闲处作是思惟。如说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净。

大文第三厌分。束为七修相者。前明闻思。今显修慧。即五种方便中第四禅善巧决定观察智也。论云云何厌分。是菩萨闻诸法已知如说行。乃得佛法。入禅无色无量神通。彼非乐处。于中不染。必定应作故。谓不乐不染即是厌义。其无量神通是厌之果。经文修有七相。一依何修。二云何修。三何处修。四何故修。五何时修。六何所修。七何为修。束此七相。大为三段。初四修行。次二正入。后一入意。今初。此菩萨得闻法已即依何修。以依正法故。次摄心安住即云何修。摄散住法是修相故。次于空闲处即何处修。次作是思惟下即何故修。要得修行方证得故。此于七相中已具四相。然非但口言。通于说听。谓非但听闻文字音声而得清净也。然皆即妄即真。圆融自在。任运而发。不同欣厌。

佛子。是菩萨住此发光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