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金融创新:企业、监管与市场的挑战
3673700000018

第18章 生产地选择的决策框架(2)

虽然与预期结果背道而驰,但我们看到与欠佳业绩相关的主营业务:International Rectifier放弃了医疗设备和医药业务,转而主要投入半导体领域,但其业绩还是急转直下。因此,我们得出结论,主营业务并不重要。优质重于廉价,增收重于降本才是最重要的,也是International Rectifier未能脱颖而出的原因所在。

垂直整合是多元化经营的另一种方式,存在多个决定因素,结果亦大不相同。例如, 19世纪,美国几家大型制造企业涉足分销业务,以弥补当时以批发商为主的销售渠道的不足之处。但近来,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涌现出高度多元化集团,这种现象被视为应对所有“遗漏市场”的策略,涉及从资本到劳动力的方方面面。理论模型表明,垂直整合有利于非价格和成本竞争地位。实证调查在多种情境下显示垂直整合可以盈利或亏损,垂直整合程度在各个方向的变化可以影响业绩。为了梳理这些研究结果,我们花费大量精力界定相关的偶然因素,以期指引我们确定垂直整合何时发挥作用以及何时无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对立但可信的观点。比如,一些观点认为,垂直整合可以有效应对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而其他观点则认为不确定性削弱了垂直整合的效应。

在我们的样本研究中,A&F利用垂直整合建立了更加有效的供应链,这对其非价格竞争地位至关重要。相反的,Weis垂直地整合其低成本、低价格的自有品牌策略。两家公司获得显著成功,但A&F似乎能够通过坚持前两个规则而不断提高业绩,而Weis似乎不太可能重现过去的辉煌。

此外,在某些情况下,业务线多元化并不是导致公司业绩欠佳的原因,而是公司在业绩下滑时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直到其核心零售业务已经明显下滑,才涉足宠物用品领域。Finish Line 通过其Man Alive 连锁店进军嘻哈时尚用品失利,亦说明同样的道理。

实现多元化经营的一种方式是国际扩张,其与公司业绩的关系似乎略微明朗。多项研究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一致且积极的关系,表明走出去是一项不错的选择,尤其对产品组合多元化的企业而言。我们的样本研究基本上与这些研究结果不谋而合——尽管国际化拖累Hubbell的盈利能力,但似乎对Thomas&Betts有所帮助,对Wrigley和Merck的成功至关重要,而缺乏国际化似乎是Maytag业绩下滑的原因之一。

鉴于上述针对行为维度的相互对立或至少存在细微差别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探索我们的案例研究是否为持续的行为模式提供证据是有意义的。《通过成对比较来看行为差异》(BehavioralDifferencesbyPair-WiseComparison)显示了5种行为模式下27组成对比较的差异。一些情况下,奇迹缔造企业实施更多并购项目,另一些情况下则较少,但总体上没有实质差别。一些情况下,奇迹缔造企业的业务更趋多元化,另一些情况下则较为集中,但总体上没有实质差别。我们对奇迹缔造企业和普通企业,以及常青企业和普通企业进行比较,得出类似的结论。我们能够分析的上述或其他行为缺乏令人信服的模式,这使我们相信存在任何可能性。我们发现在任何一种行为中,偶然因素总能使处方失效,所以第三条法则是“除前两条外别无其他法则”。

违背前两个法则的任何法则缺失都会对杰出公司如何适应产生重要影响。对于定位(优质重于廉价)和盈利能力(增收重于降本)问题,杰出公司是否随时间而改变则是实证问题。通常是通过相对不妥协实现杰出业绩:找到成功公式,并坚守下去。这最终将被各种事件压倒或被竞争赶超,但问题不大,没有什么可以天长地久。另一方面,杰出公司却在不断变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想知道,是否存在指导原则可以帮助确定何时做出改变以及做出哪些改变。

我们发现,正如杰出业绩的具体处方对于每个奇迹缔造企业而言都具有独特性一样,为了创造或保持杰出业绩而发起的各类变革,其性质与有意义的概括相违。既不存在能够应对竞争变化或环境变化的小型的、一成不变的活动子集,也不是什么东西都必须重新发明一遍。起重要作用的看来正是前两大法则。

反抗引力

18世纪的哲学家伊曼努尔· 康德(Immanuel Kant)[与大卫· 休谟(David Hume)生活在同一时期]认为“定言令式”是所有人类行动的基础所在。只要所有行动遵循这一准则,就会形成一种没有冲突的普遍守则。例如,撒谎是不道德的,因为如果每个人都撒了谎,语言将不再具有意义,也不能进行相互沟通,因而就不会去撒谎。

建立在康德原则基础上的成功研究具有异曲同工之处。成功研究旨在为如何改善相对业绩提供建议,即如何在竞争中胜出。这与对比自身历史业绩,帮助发展提升的建议迥然不同。有效削减成本的举措相比过去可以降低成本。但是,这与你的成本和竞争对手的成本进行比较无关。如果你的竞争对手同样成功地实施相同的举措,对成本的削减效果等同于你,那么与你自身相比虽然你有所提高,但是与竞争对手相比你又回到了起点。这种现象就是“红皇后效应”你必须快速奔跑以维持原来的位置。

因此,企业在竞争中制胜的相关建议变成了一个徘徊在悖论边缘的讽刺。如果这种建议是正确的,自然会得到普遍采用;一旦被普遍采用,那么就不会改善你的相对业绩;如果相对业绩没有得到改善,那么这种建议就是错误的。换言之,如果这种建议是对的,那么它也是错误的。

这种考证虽然正确,但却未免有些夸大,因为其依据的理念是成功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找长久优势。当然这种考证并不是这样。我们的目标在于,相比其他企业实现更长久和更佳的经营方式。

我们的思路是这样的:滑翔机飞行员和所有的飞机驾驶员都知道“起飞是自愿性的,而降落是强迫性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无论飞得多高、多快、多远,你最终都要降落着地。重力是永远的赢家。

企业业绩也是同理。对于任何一家经营出色的企业,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未来总有一天会变得糟糕起来。任何一家曾经振翅高飞的企业已经抑或最终会沦为平庸甚至更差。尽管你可能无法准确预测什么会导致某个高飞者折翼,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肯定会有这种因素。

有时候内部弱点也会导致卓越企业走上下坡路:安于现状导致的惰性可能使你抗拒显著必要的变革;抑或盲目自大产生的熵可能会冲淡你对关键客户或关键市场的注意力。有时外部力量也会损害业绩:由于你的成功,竞争对手受到驱策,从而仿效你的行为乃至在你最初的洞察之上有所改善时,会导致你毫无优势可言;客户偏好的改变或监管、立法限制会使历史优势变得毫不相关,甚至使其沦为累赘。无论直接原因如何,正如滑翔机无法永远漂浮在空中一样,企业也不可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这种企业生命的演化事实令人遗憾,它给人们希望获得长期、超常利润的要求设定了上限。没有任何建议能够保证优势恒久不失。理论上一家企业也许可以长期不断地实现超常利润,但是从实际经验来看,甚至没有一个确凿的证据,更不要说那些可以从中推导出一般规律的例子了。

尽管引力无可战胜,但我们的结论是,我们完全有望抵抗引力。虽然降落陆地不可避免,但有些滑翔机飞行员确实比其他人飞得更高、更快、更远。即使在同样的环境下使用同样的设备,一些杰出的飞行员依然可以比别人飞得更久、更高、更远。对于他们而言,滑翔不是一种被动的体验。他们了解自己的滑翔机、飞行状况和自身的能力,而且借助这些认识寻找其他人无法找到的上升浮力,从而实现出击的正确角度,抑或挑战下降悖论,找到升力,再度向上升起。即便杰出的飞行员最终也要落地,但是要比其他人晚得多。

与之类似,有些公司确实非常出色。它们能够一度或长期克服惰性,抵抗熵的影响,适应竞争变化或环境变化。它们创造了更好的业绩,其保持时间之久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世无定势,但是到那时,目标也就不止于此。目的在于尽可能长久地实现最佳业绩。

所有滑翔机终归要降落地面。但是它能坚持浮空多久、飞行多久,以及达到怎样的飞行高度,受飞行员作何选择的影响很大。我们认为,通过有意识地采用“优质重于廉价”、“ 增收重于降本” 以及“ 除前两条外别无其他法则”这三大法则,那么抵御牵引自身的引力而飞得更远,便不再是不切实际的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