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我与癌症这九年
3675200000019

第19章 我的抗癌体会:生活处处皆治疗(1)

肿瘤教会了我思考人生,教会我怎样快乐而有意义地活着,教会我感恩生活赋予我的一切。患癌后的这九年,既是我生命中最痛苦的九年,也是我生命中最厚重、最充实、最快乐的九年。总结下来,肿瘤除了带给我绝望痛苦悲伤之外,还另外送给我三大礼物。

一、淡泊名利,轻装前进

(一)给某杂志主编的一封回信

Y主编:

您好!

首先,非常感谢您的来信。

今年四月,包括××晚报在内的上海诸多媒体对我做的一个学院内部的报告进行了报道。感谢媒体的体谅和保护,他们答应我不放照片、不用真名地对我的故事进行了报道。

之所以不放照片不用真名不是因为我低调,而是因为:

(1)癌症不是绝症,活下来也不是奇迹。我只是在生病治疗之余,做了应该做和喜欢做的事。很多患者都是在治疗之余正常上下班,过着正常的生活。我也一样,只不过工作性质不同,头上顶着一个名校的光环而已。我担心媒体的过分关注与宣传会夸大,甚至歪曲事实。

(2)安静和谐的内心才是抗癌的良药。追名逐利即便对健康人也是不利的,更何况我这个肿瘤患者。而且,我的家人和孩子,与我一样,不想受太多人的关注。

至于您提到的社会捐助的事情,我谢谢您的好意。生大病的确是个无底洞,花费不菲。然而,现在的癌患越来越多,我很痛心地看到,有很多在社会底层的病友得不到好的救治(我甚至也曾经多次为他们小额捐款)。我已经占用了一切能够占用的社会资源,学校和同事以及家人朋友也在不遗余力地帮我,我不需要社会上的捐助。我不能因为我是一个大学老师就应该占用更多的社会资源。

贵杂志之所以能风靡全国,很大程度是因为它担负起了社会责任。我也愿意在我力所能及的前提下,为社会尽到一份我的责任。比如,在学院内部做报告;比如在学校参加一些交流活动;比如在病友圈里和病友的有益的交流与互助;比如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参加节目(同样是用杰人天相的名义),为癌患鼓气加油……这些活动的前提是不打扰我个人的生活。我到目前为止没有接受任何社会媒体的个人采访。前一阵子,某国家级报纸曾打算采访我,与贵杂志一样,对方要求真名真姓,学校也乐意我能够成为一个正面的典型,正如您说的“一个难得的和病魔抗争的生命英雄,又是一个在逆境中奋发进取的励志典范”。但我没有接受(至少目前是这样),像我这样生病后仍然坚持工作的患者太多太多了,比我坚强的人太多太多了,创造了生命奇迹的人太多太多了(我目前身体不稳定,还在与疾病战斗中)。我没有资格得到社会过多的褒扬,也不想让那些东西劳累我的身心,打扰我的家庭生活。对于我的这一选择,我的家庭也非常理解和支持。

近7年来,我只是在生病之余做了喜欢做和应该做的事而已。我不是在为谁工作,也没有那么伟大。想办法活下去是本能。那么多人在帮助我,力所能及地做一点事情既是我的感恩之行动,也是我的价值观、人生观的体现。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我想在我有生之年尽量保护家庭和孩子不受外界的影响,这是我的义务和责任。

至于我写那本书《刀尖上的舞者》,其实是圆一个“作家梦”(这与名利无关),而且书的出版也多亏了我的当编辑的同学帮了大忙。虽然书是公开出版的,但没有大范围发行。书出版后,我很高兴这本书能够帮到一些在困境中的人,尤其是面对癌症心生恐惧的病友。这是让我高兴的事情,于人于己一举两得的事情。我生病这些年,我有了很多反思。面对名利,我能够把生病前得不到的痛苦修炼成目前的淡泊或比较淡泊,这是我的进步,我也把它视为抗癌的一个法宝。

啰哩啰嗦说了这么多,再次感谢贵杂志对我的厚爱,并恳请谅解和支持!也许将来我身体稳定了,孩子慢慢长大了、懂事了,我的想法会改变了呢,那时候我们再精诚合作,毕竟我也是贵杂志多年的读者。您看这样可以吗?

祝好!周末愉快!

杰人天相

2012—5—11

(二)如何看待媒体的宣传报道

昨天,我在我们学院做了一个题为《珍爱生命·感恩生活》的报告,吸引了不少沪上知名报社的记者。

媒体为何关注我?我个人觉得主要因为我患癌后还继续坚持工作,而且还攻读了博士学位,另外还出版了一本书。

读博士也好,出书也罢,都是我做了应该做和喜欢做的事情,都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事情。不了解情况的人会感到惊讶,把我想象成了英雄人物。比如,2011年交大BBS上关于我的那个帖子,不仅上了当天的“十大”,评论数高达四五百个,更有甚者称呼我为“中国的保尔”、“中国的阿姆斯特朗”等。

其实,大家对我的评价远远超出了实际情况。

我是科研人员,患病后能工作就工作,总不能躺在家里等死。我即便不考博士,我的日常工作也是科研,考了这个在职博士,没有增加多少额外的工作量。肿瘤这种病,谁也说不清楚,所以,考博士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能活几年。不过,我的心态挺好,走到哪一步算哪一步。能毕业最好,不能毕业也无所谓。很多事情只要努力付出了就无怨无悔。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事实上,我这个博士读得不算艰难但是还挺曲折的。2007年3月份考博,6月份就做了脊髓手术,9月份开学的时候我去办了休学手续。化疗、放疗一直到2008年的4月。治疗期间,我的岳父与我的父亲又先后去世。2008年9月复学。博士第一年,公共课、选修课、专业课,每一节课我都认认真真地听讲、做笔记、做作业。这一学年,我的身体挺好。好景不长,2010年春天,我脑部肿瘤复发了,做了伽马刀后又去化疗。化疗9月底才结束,11月又复发了,又做伽马刀,5个月后肿瘤还没彻底消失,再做伽马刀。这是2011年春天的事情。2012年,又复发两次,寒假暑假各一次。这一年,我的书出版了,我的博士学位拿到了。历经曲折,总算取得真经。

再说说我的书吧。一开始是为儿子在网上写博客,后来写博慢慢演变成了抗癌的手段。再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结集出版了。30万字,不是一蹴而就的,写了差不多5年的博客,整理了大半年的书稿。如此而已。实在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在这写作的过程中,满满都是快乐。

从读博与写书这两件事情可以看出来,只要你做一件事享受的是做事的过程本身,而不是仅仅追求事情的结果的时候,往往都是快乐的,其结果也一定是不错的。如果本末倒置呢?如果你给一个肿瘤患者布置考博与写书两大任务,后果会怎样呢?

话说回来,假如读博和出书放在一个健康人身上,绝对不会有什么值得关注的。问题的关键还是在癌症上。社会上对癌症越恐惧,对癌症的认识越偏离,就会越发觉得我是个奇迹。

很多人认为,得了癌症就意味着生命可能很快就要终结了,人生开始倒计时了。这个非常容易理解。如果换一种思路呢?你想一想,即便没有得病,即便能活到90岁,人生不也照样是活一天少一天,不照样是在倒计时吗?想通了,人从一出生开始,就在一步步走向死亡。人生就是一场旅行,人生就是一种体验,人生就是一种经历。结果都是死路一条,唯有这从生到死的过程,人人皆不同。假如患癌注定早死,那么,宁愿让自己在比别人更短的时间内活出更大的精彩来。这一部分基本上是我们能够说了算的。再说得冠冕堂皇一点,我的肉体可以被打败,我的精神绝不屈服。我的肉体可以被消灭,但我的精神永存。

如果哪一家媒体能够把我以上的暂且称之为思想的东西传播出去,那才是真正酷的事情,这比博取读者的同情、换取读者的眼泪以及制造一些典型或英雄更有价值和意义。只有到那时候,我才会欣然接受媒体的采访。

二、感悟生活,感恩命运

(一)你所看到的世界并非世界的真面目

每个人的生活与所处的外在世界息息相关。我们究竟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呢?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毫无疑问,这个世界不够好。这个世界有战争、凶杀、谋害、欺骗……甚至于我们每天都会遇到让我们不满的事情:空气污染、环境嘈杂、小商贩的缺斤短两、饭桌上的地沟油、上司的不公待遇、贪官的丑闻……然而,这个世界也处处充满着爱,充满着温暖和希望:我们有见义勇为,有舍己救人,有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我们有友情亲情和爱情……我们早上一睁眼能看到日出,能听到鸟鸣,能轻松地呼吸,能走着去地铁,能看到路人的笑脸;可你为何偏偏一睁眼就想到污染指数、听到垃圾车的噪声、看到路边的狗屎、听到负面的新闻……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普通的、平凡的,我们每一个人也可以是无私的伟大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时美好而可爱、有时丑恶而可恨的。你在上班路上随地吐了一口痰、闯了一次红灯,但遇到摔倒在地的老太太马上把她扶了起来,你是好人还是坏人?

世界总是呈现给你你所希望和你所想象的样子。你觉得这个世界充满爱充满温情充满美好,那么你会从身边找到成千上万的例子;反之,你觉得这个世界充满残酷充满龌龊充满坑蒙拐骗,同样你也可以从身边找到成千上万的例子。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其实不取决于外部的客观存在而取决于你自己的内心。你的内心缺少光明,你的世界就会一片漆黑;你的内心充满爱,这个世界就是美好的人间。

请不要让内心的魔障蒙蔽了自己的双眼;请不要让心魔把自己隔离于世界的美好之外;外面的世界天大地大,那些都在你的掌控之外,还是请多陪陪自己,让自己内心平静、和谐、平衡。真正的智慧不在于知道别人不知道的真相,而是知道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真相,有的只是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的内心接纳这个世界的不美好正如欣赏它的美好一样,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正如欣赏自己的优点一样。平和、坦然,不抗拒、不排斥。

你不爱这个世界你会苦不堪言,你不爱自己就没有人真正爱你。

(二)停下来,看看风景

有种动物,从出生就开始不停地吃、不停地拉、不停地长大,一刻也不消停(吃货)!

然后,开始不停地造房子,一天又一天,一天又一天,终于造了一座美丽的房子,把自己严严实实包裹在里面(蠢货)!安全是安全了,可是也失去了自由!它在里面不吃不喝地思想着、回忆着,也许是反思着、反省着……当然,房子里条件差,它没法上网发博客,否则,必定是一篇类似于《出师表》一样的感人肺腑的恢宏巨著!

终于,终于,它摇身一变,化作飞蛾,冲破藩篱,横空出世。你猜对了,这就是春蚕的传奇故事。飞蛾经过寻偶、交配、产卵,然后,默默死去(英年早逝的倒霉蛋)。蚕的一生忙忙碌碌辛辛苦苦,到底为了啥?难道不是为了最后的传宗接代?一旦完成了这个使命就再也没有了活下去的理由和资格?

这使我想起了蝉!蝉的卵从树叶上飘零,埋葬在土中,在十几年后的一个盛夏的傍晚,幼虫偷偷摸摸钻出地面,蜕皮,爬上树梢。第二日,开始忙活着寻偶,交配,经过产卵,然后,迅速死去!埋藏了十几年,为的就是那枝头光鲜嘹亮的几天?即使有那么辉煌的几天,也是为了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

类似于春蚕和蝉的低等动物多得数不尽,它们默默活着仿佛只是为了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这个任务一旦完成便迅速死去。

我们这些高等动物呢?也像蚕一样,从出生便开始不停地吃、不停地拉、不停地长大,然后,不停地读书,读书,读书,读了二十年书找份工作,结婚、生子,一边还要攒二十年的钱买房子、养孩子,然后,孩子开始不停地吃、不停地拉、不停地长大,然后,读书、读书、读书……

纵观人类的一生,我们的很多行为活动和低等动物是多么相似啊!但我们必须要清楚的是:扣除掉和低等动物相似的主线和过程,剩余的枝枝蔓蔓部分才是属于我们的真正的生活。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和低等动物“并轨”的那一部分(长大和传宗接代)尽量地少花精力。不要埋头往前冲,忙着赶往下一站,因为,终点站只有一个:死亡。我们不妨停下来看看别的蚕,看看别的桑叶,看看天,看看地,晚不了结茧的!

(三)绿色生活

春风又绿江南岸,吹面不寒杨柳风,好一个人间四月天!

以往我只知道美女是美的,让人心动的,心潮澎湃的,却不曾留意大自然原来也这么美,这么多姿多彩,这么令人沉醉!活了三十多年,从来没有发现绿色是如此让人感动,让人欣喜,让人陶醉!

信步公园,我不仅看到了满眼的绿色,还看到了绿色也有着千差万别—浅绿、深绿、嫩绿、墨绿、亮绿,透着鹅黄的绿,泛着光亮的绿,浓得化不开的绿,薄如蝉翼的绿,深邃的绿,跳跃的绿……走在绿色中间,我的身体很喜欢,我的心灵很喜欢。相信绿色会让人产生生化反应,也就是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当然,和看到美女时的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是不同的。看到绿色时呼吸会舒畅,心跳会减缓,毛孔会张开,内心很和谐很放松;看到美女时的感觉—那还得看她穿了多少吧—不过,总体而言,基本上,和看到绿色时的反应相反:呼吸会急促,心跳会加快,毛孔会收缩,内心很紧张很复杂,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