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人要比钱跑得快
3680000000021

第21章 能保住本钱就是赚钱

成功投资的基本原则有三:稳定性、回报率和周转率。三者成功协调的程度决定了赚钱的多少,因而最完美的效果就是三者步调高度统一。但相对而言,稳定性强的投资对象,其收益性要低一些。回报率就是你投入的本金为你带来的收益回报和资本扩张的额度。回报率高的商品,在投资的过程中伴随的风险较高,稳定性较差。周转率就是能在多长的时间里把投资的本钱收回来。未来能获益多少是做事业的关键,但比这更重要的是你能否在未来保住现在的本钱。

对投资者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

当今世界和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股市投资者沃伦·巴菲特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秘诀时说:“投资原则一:绝对不能把本钱丢了;投资原则二:一定要坚守投资原则一。”

可见,对于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能在商业大潮中捞到多少桶金,而是在未来的投资中如何保住自己的本钱。

1保住本钱就是赚钱

徐泰洙是韩国某消费信贷公司的总裁,掌管着数百亿韩元的流动。

消费信贷事业说白了就是“放高利贷”的。徐泰洙从小就喜欢体育之类的娱乐,而对于读书则缺乏兴趣。

当时他的父亲经营着一家园林公司。父亲知道以徐泰洙的成绩想进大学算是没指望了,于是就给某私立大学“栽树”,让徐泰洙进了那家私立大学体育系读书。但是,在进大学校门的前一天,父亲的话给了徐泰洙当头一棒,他要求徐泰洙大学毕业之前把他“走后门”用的钱全部还给他。

徐父的目的是想激发儿子去学习谋生的手段,既然儿子不能靠读书挣碗饭吃,那就只能换一种方式,父亲这样做也是为了儿子的未来着想。事实证明,徐父的严格教导是徐泰洙后来获得成功的深层原因。

被逼无奈之下,徐泰洙只有一边读书一边打工挣钱。然而正当徐泰洙寻找赚钱的门路时,刚好他的朋友有急事向他借钱,于是徐泰洙将自己攒下的所有钱都借给了朋友,并要求他以后连本带利一起还。就这样徐泰洙获得了平生第一笔贷款利息。

仅凭交情就借钱给别人,有时候别说是利息收不到,就连本钱都有可能有去无还。经过几次教训之后,徐泰洙再借钱给别人的时候,就要求他人留下一些物品作为抵押。那时他的大部分客户都是朋友或同学,抵押物品也都是些厚厚的专业书籍和教科书。他们实在还不了钱的时候,徐泰洙就将这些书卖到旧书店去,好歹能收回些本钱。

“我在放贷并从中抽取利息的这一连串过程中明白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如何保住本钱’比‘如何收回利息’更重要,抵押物品不能成为我保住本钱的保证。”

徐泰洙真正发觉到消费信贷行业的巨大前景,是拿着“工作假期签证”滞留日本的时候。当时日本消费信贷公司的广告充斥着大街小巷,一些知名信贷公司的自动交易店铺在日本地铁站附近随处可见。

徐泰洙敏锐地感觉到,韩国公民对于消费信贷企业的认识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有所改变,消费信贷产业总有一天一定会成为朝阳产业。于是他下定决心对日本的消费信贷产业进行了一番细致的研究,并决定将日本作为一个试点进行试验。

他首先将目标瞄准了在日的韩国留学生,并向他们提供小额贷款。积累了部分资金后,他开始在韩国人聚居地做广告,逐步将自己的事业扩大。目标群由最初的留学生转为在日本就业的韩国女性,抵押品是护照。他向用护照做抵押的留学生和来日工作的女性提供50万~100万韩元的贷款。

他坚持只做小额信贷生意的理由,并不是他没有能力提供大额贷款,而是因为他有因此连本钱都收不回来的经历。在日本获得初步成功之后,徐泰洙回到韩国,正式大规模进军韩国消费信贷行业。

徐泰洙的主力产品是无抵押、无保证、无“先利”(预先支付利息)的日利率为036%的小额个人消费信贷商品。小额信贷的好处之一是,由于其金额小,在无抵押、无保证的情况下亦可贷出;其二,回收的可能性比大额信贷要高得多,相反,利息却比大额信贷要高,万一本钱都收不回来,他只需稍稍提升一点利息,就能将损失转嫁到其他顾客身上去。

“如何挣大钱?非常简单,亏本没亏到本钱的分上,这就是事业。倘若连本钱都保全不了,这样的事业能坚持多久呢?”

从徐泰洙的案例来看,他是最重视稳定性的典型代表。但相对而言,稳定性强的投资对象,其收益性要低一些。回报率高的商品,在投资的过程中伴随的风险也较高,稳定性也较差。周转率就是能在多长的时间里把投资的本钱收回来。

在对成功投资原则的选择上,老商人和新生代投资者的选择不谋而合——“稳定性”是成功投资的首选,也是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韩国人公认的地产投资高手池先生强调说:“未来能获益多少是做事业的关键,但比这更重要的是你能否在未来还能保住现在的本钱。”

最重要的事情永远是保住资本,这是投资策略的基石。失败的投资者唯一的投资目的就是“赚大钱”,结果,常常连本钱都保不住。

一般来说,保住资本的直接含义就是不赔钱。它被看作是一种限制性策略,会限制你的选择。但投资大师重视的是长期效益,不会把每一笔投资都看成离散的、个别的事件,而是关注投资过程,而保住资本是这个过程的基础。保住资本内化到投资方法中,是做每一件事的依据。

这并不意味着投资大师再考虑一笔投资时总会首先问:我怎么才能保住我的资本?事实上,在做出投资决策的那一刻,他甚至可能不会想到这个问题。

在你开车的时候,你想的是如何从A点到B点,而不是保命。然而,保命目标却是你开车方式的基础。例如,你总会与前面的车保持一定距离,距离多长视车速而定。在这一规则下,你可能在必要的时候急刹车,避免撞到前面的车,避开危险。遵从这一原则意味着生存,但在开车的时候,根本不会想这些东西,而只是本能的保持车距罢了。

2失去了本钱,就等于失去了一切

年轻的时候并不太富裕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思想大概可以演化为两种:第一种就是由于年轻的时候什么都没有,所以想拥有得更多,注重高回报率的投资者大多属于此类;另一种就是由于拥有的太少,于是就想保住现在所拥有的东西,重视稳定性的投资者大多属于这种类型。

渴望成为富人的人大体上都比较重视回报率,不过,现代很多投资者则是在稳定性的基础上求收益。

池先生投资房地产获利几十亿韩元,他说:“如果非要我在稳定性和回报率当中选其一的话,那我当然会选择稳定性。没有赚到钱尚不至于把人逼上绝路;但是如果连投资的本钱都丢了,就只有死路一条。”

回报率能够带给你的,是收益;但在此基础上,保持资本的稳定性才是成功投资的关键。如果你的投资稳定而没有回报,你还可以重新进行策略上的调整;如果你的投资有回报却缺乏稳定性,那么,你就有输掉一切的危险。

新生代富豪也好,普通人也好,在炒股或者炒房地产之前,所掌握的知识基本都差不多。不过,新生代富豪们在学习如何保住资本上,却比普通人要努力得多。因此,新生代富豪熟悉投资秘诀,在培养自己准确选择高投资回报对象、创出高收益的眼光之前,首先培养的是管理风险的能力。一般人在选择投资对象时,是将许多投资对象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从而选择自认为回报率高的投资对象,而不管其伴随的风险怎样。

那些想一夜暴富而不关心稳定投资的人,往往到最后连本钱都保不住。

一些成功者的经历说明,赚钱固然重要,但保住本钱则更为重要。许多人都抱着赚大钱的梦想,但倘若不学习如何挣钱、管理钱和把钱守住的方法,这些梦想最终都是黄粱一梦。因为没有了投资的本钱,你就失去了在失败中重新总结经验并改正的机会。

池先生说:“我周围的人一味地羡慕我赚了几十亿韩元,追问我投资的秘诀何在,但等到真正见面谈起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们的思考方式是‘背反式’的。举例来说,当他们听到我用借来的钱去投资的方法时,全身都颤抖起来问:‘那会不会太危险了?’相反,当我谈到如何管理投资中的风险、追求稳定的收益时,他们却又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由于钱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因而对其很重视;相反,由于风险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很容易被人忽视,这样一来我就无话可说了。最后,他们所能做的就是什么都不做,只待在家里指望能从天上掉下馅饼来,也就是说,他们为成为富豪所做的努力,仅仅限于愉快地购买彩票,将所有的可能性交给‘运气’,然后整天牢骚满腹地说:‘别再说那种高深的道理了,到底怎样才能赚到数十亿韩元呢?’”

池先生的话对于渴望财富的普通人来说是箴言,而非批评。那些“短时间内将本钱翻几倍”的投资故事,是不折不扣的噱头,至今为止没有哪位投资者能通过炒股取得与沃伦·巴菲特并驾齐驱的收益,而即便是沃伦·巴菲特,他的平均投资回报率也只有265%,年回报率100%是一个神话,并非现实。

事实上,巴菲特最值得骄傲的是他纵横股市40年,却一次都未赔过本。新生代富豪将这一点奉为投资真理。在沃伦·巴菲特的投资秘诀中,新生代富豪们着眼于“一次都未赔过本”,而一般人只盯着“他是一个赚了数百亿美元的超级大富豪”,这就是一般人和富人在投资价值观上的差异。

取得利益,是商业的最直接目的,但不是商业的根本。想要在商业中取得利益和成就,最重要的是保住自己继续下去的资本。因此,赚钱的前提,是保住自己的本钱,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