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是一家英国皮鞋厂的推销员,他曾几次去拜访伦敦的一家皮鞋店,每次提出要拜见鞋店老板的时候都遭到了对方的拒绝。
又一次他决定再次去拜访鞋店老板。走在路上的时候他买了一份报纸,同时也为报纸上的消息吸引住了。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关于变更鞋业税收管理办法的消息,他看到报纸的时候有个想法,他认为店家可以利用这则消息节省许多费用。
于是,他走到鞋店再次遭到拒绝的时候他大声对鞋店的一位售货员说:“请你转告你的老板,告诉他我有让他发财的办法。而且这样不但可以大大减少订货的费用,而且还可以本利双收,这样就能赚更多的钱。”
事情的结果跟预计中的一样,他收到了老板的接待,很自然地谈成了买卖。
还有一些类似的短片故事。
一个人寿保险代理商想顾客推销保险的时候没有直接说保险怎么样,而是先问了顾客一个问题:“先生你好,如果我这儿有五公斤软木,您打算出多少钱购买他们?”
顾客看了看那人回答说:“我想你是搞错了,我并不需要什么软木!”
代理商再次问道:“先生,现在假设下。如果你坐的一艘船正要下滑了,你想你此时会需要多少钱呢?”
还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一个销售员曾去某个大百货商店多次,但是每次都遭到了老板的拒绝,因为这个百货商店经营的是另外一家的服装饰品。因为老板没有理由改变现在固有的这种关系,所以对上门的推销员只能拒绝。
又一次,推销员再次上门时遭到了拒绝,这也是在他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他临走的时候请别人转交给老板一个便笺,上面写着:“我想请你给我十分钟的时间向你提点关于经营方面的建议。谢谢!”
老板收到便笺后觉得很奇怪,于是把推销员请了进来。进门后的推销员拿出一款样式新颖的领带给老板看,并请求老板依据现有的市场行情给这个款式报个价。老板把推销员的领带仔细地检查了一遍,然后作出了认真的答复。推销员之后便对老板进行了一番讲解。很快地十分钟就要过去了,推销员一看时间快到了就拎起皮包要走。但是 老板叫住了他,老板想多看看那些领带,最后的结果是老板按照推销员自己所报的价格订购了一大批货,虽然这个价格略低于老板本人所报价格,但是最后的结果还是达成了交易。
推销员利用老板的好奇心打开了推销的成功之门。好奇是人的一种本性,对于销售行业而言,推销过程中善于利用别人的好奇心有助于勾起顾客的购买欲望。销售人员可以趁着顾客的好奇心而蓄势待发,引起顾客的购买欲望,这也是成功推销的一种技巧。
俗话说的好:“说的好不如说的巧”。还有话说“话留三分”,这些都说明在说话的时候不要把话说满了,要给别人留有悬念,这样别人才有想象的空间。有其是销售业,对于销售员来说,最难的不是要顾客买自己的东西,而是让顾客做下来听自己说话。有其是有时候面对顾客的拒绝,这时候就要懂得运用一些技巧让顾客有兴致,那么这也是打开了推销的大门,之后的事情也会很顺利的进行。
以退为进也是一种谋略
有一天,德国诗人歌德在他家附近的一个公园散步。他走在一条只能通过一个人的小路上,他刚好走到中间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曾对他的作品提出过尖锐批评的评论家。这位评论家看到对面走来的是歌德,于是高声对他喊道:“傻子不配跟我走同一条路的,你不要妄想我会去给傻子让路!”歌德一看那个就知道他不会给自己好看的,面对他侮辱的语言,歌德急中生智,对了那人一句话:“而我和你则是恰恰相反,先生!”歌德说完就满面笑容地让在一旁。
歌德虽然给批评家让路了,但是实际上却是自己赢了。这时一种幽默的说法,但是也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强出头的鸟不一定是聪明的鸟,但是懂得运用谋略来取胜的人绝对不是一般的指着。生活中很多这样的例子。
春秋时期,五国称霸,当时的齐国是春秋五霸之首。齐国不但疆哉辽阔,而且国力雄厚,齐国拥有一支近三万人的军队;同是春秋五霸的鲁国相对于齐国而言不但地域狭小,而且兵少力弱,总替来说根本不是齐国的对手。
公元前684年春天的时候,齐桓公出动齐国的大批军队向鲁国展开进攻。随着战争的转移,齐军进入了有利于鲁军反攻的长勺地区,但是当时的鲁国并没有马上发起反攻,而是坚守在自己的阵地。这时,齐军骄傲地认为鲁国害怕了,于是自恃力量强大而首先发起战争的进攻,企图一举歼灭鲁国的军队。但是,齐军连续三次进攻鲁国都没有取得理想中的胜利,而此时的齐国军队已是疲惫不甚,锐气不如先前。这时的鲁军见进攻时机已到,于是向齐军发起了总攻。此时的齐军阵势大乱,纷纷溃败而逃。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以退为进”的策略。自古以来都是商场如战场,而以退为进也是一种常用的制胜的策略。
一年,比利时某家画廊发生了一件怪事:当时有个美国画商在画廊看中了一个印度人带来的三幅画,每幅画的标价都是250美元,画商很喜欢那些画,但是又不愿出此价钱购买,于是双方的谈判陷入了僵局。那位印度人被美国画商的态度惹火了,于是怒气冲冲地跑了出去,然后当着美国人的面把三幅画中的一幅画烧了。美国画商看到印度人烧了这么好的画,顿时感觉很可惜,但是在他问印度人剩下的两幅画愿卖多少价额外人得到的回答还是每幅250美元时,美国画商再次拒绝了这个报价。
这位印度人看着美国画商的态度又烧掉了其中的一幅画,美国画商看到那么好的画被烧了很是心疼,于是请求印度人不要再烧最后一幅画。于是美国画商再次询问这位印度人最后一幅画的价钱时,印度人说道:“我这儿的最后一幅画能与刚才的那三幅画卖一样的价钱吗?”最后的结果是这位印度人手中的最后一幅画以600美元的价格成交。而当时的画廊上的其他画的价钱都在100至150美元之间。
商场里很多时候就像战场一样,不但要知己知彼,关键还要懂得谋略。其中以退为进就是一个很好的谋略。同样对于销售业而言,也要懂得以退为进的谋略。销售员在向顾客展示自己的商品的时候不要急于求成,要懂得谋略,有时候顾客会因为推销员的急切而拒绝,但是更多的时候,顾客面对商品是犹豫不决的态度,这时候推销员就要懂得进退,该进的时候进,该退的时候也要退,这也是一种谋略。
一位夫人带女儿去婚纱店选结婚的礼服。刚进门的时候,夫人就对迎接他们的导购说大拖的衣服已经在别家看好了,现在来这家婚纱店的目的就是选件礼服。
导购说:“你女儿真的很漂亮,我给你推荐两款你看看是否合适,你可以试穿下。”
女孩试了两件导购推荐的礼服,结果都很喜欢。夫人对礼服很满意。
导购乘机说道:“要不再看看我们店里的大拖吧,我想应该有适合你的,而且你可以一起试穿,这样效果看起来会很好。关键是几件衣服都在一家租,这样结婚的时候来拿就比较方便。”
于是,女孩在导购的指引下开始试大拖,结果试了几件都不是夫人喜欢的风格。导购询问过后才知道,原来夫人喜欢梦幻可爱一点的,而不是现在店里的简洁大气的款式。
导购也在这个时候发现夫人不但气质高雅,谈吐不俗,而且给人的感觉就是那种很有主见的一个人。她知道如果自己试图用自己的观念去改变她的审美观点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一旦说话不当弄不好可能还会引起她的抵触情绪,这样的结果必然还是很糟糕的。
于是导购说道:“你看这样行不行,既然你这么喜欢礼服,那就先把礼服定下来。而且你也特别喜欢在别家看中的那件大托,那就还是选那件来配吧。结婚对于女人而言一辈子就这一次,肯定要穿上心目中最完美的衣服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