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向巴菲特学投资
3680600000032

第32章 充分相信自己的直觉独立思考能力是投资者的基本素质(1)

做任何事都离不开思考,正如人们常说的“三思而后行”,把事情办好更需要认真的思考,并且是独立的思考。一个不懂得独立思考或不喜欢独立思考的人就不会有所创新,不能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往往随波逐流。

这在股票投资市场上是非常忌讳的一点。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投资者不可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股票,更不会发现潜藏的投资机会,往往是跟在别人的后面盲目的投资。

巴菲特从来没有做过一次盲目从众的投资,因为他认为,投资市场充满了诱惑,到处布满了陷阱和风险,如果投资者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其投资行动就会趋于非理性,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即便是整个华尔街的投资者都争先恐后地投资于某个项目的时候,他也能够冷静分析、独立思考,做出投资与否的判断。这是巴菲特之所以能够在股市中纵横驰骋,成为一代股神的原因所在。

巴菲特小的时候就非常喜欢思考,总是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尽管不能对任何事情的思考都得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是通过不断的思考可以获得一种新的认识。这会使巴菲特感到非常的高兴。他的朋友拜伦·韦恩在评价巴菲特的这种能力时说:“只有观念的冒险能够深深地吸引巴菲特,他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做一些哲学理论的研究,这锻炼了他的思考能力,并形成了一种习惯,令他在金融市场上收益无穷。”

巴菲特的这种独立思考能力贯穿了他的整个投资生涯,在投资某一只股票之前,他都要进行一番冷静的思考和认真的分析,再决定是否投资,以及应该制定什么样的投资策略。他在投资时所表现出来的冷静和理智,所做出来的其他人无法做到的投资决定都离不开他的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

靠着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巴菲特总能独辟蹊径,从华尔街都厌恶的某个企业,或者其他的投资者完全不放在眼里的股票中发现其具有的潜力,进而采取投资行动。当巴菲特购买通用食品公司和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的时候,大部分的华尔街投资者对这些股票都不感兴趣,认为它们都缺乏吸引力,没有大的增长空间,但是巴菲特却不这样认为,在经过认真思考后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在这两次投资中都取得了丰厚的回报。

缺少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跟着别人的脚步走,就是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了别人,一旦别人出错,你也就跟着出错。这样投资者很难在股票投资上有所作为。在投资领域,独立思考和独特观点的另一点好处就是能够使投资者重新确定相对优势,并从中获利。巴菲特投资于美国捷运公司也是独立思考的结果。这家公司在人们心中有着较高的声誉,但后来被牵涉到一场官司之中,没有投资者敢向这个公司投资。但是巴菲特在进行一番独立的调查和思考之后,发现这场官司并没有给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于是他做出了向这家公司投资的决定,并取得了成功。

巴菲特认为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在他的投资哲学当中,他将这一条列在了第一的位置,这也是巴菲特在《致股东书》中列出的三点标准之一。他说:“在决定什么东西是对是错时,我必须依靠自己的独立思考做出判断,我认为如果我们全部依靠自己的独立思考做出判断,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投资者只能学习和借鉴投资专家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独立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而不能认为投资专家说的投资策略都是正确无误的,只是机械地套用他们的投资理论。跟着感觉走,坚持自己的独立判断

成功的投资固然离不开理性的思考,但也不能小觑甚至忽略直觉的作用。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投资专长,适合别人投资的领域或者他人容易成功的领域,由于专业知识的限制,并不一定适合自己投资。投资大师费雪喜欢投资半导体和化学产业,巴菲特却没有投资。因为他在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是很丰富,很难依靠直觉做出正确的判断。其实要知道哪家公司生产什么化学产品并不困难,可是要判断每家公司的长期竞争优势在何处就不是简单的依靠直觉就能解决的问题了,除非自己是这一领域的专家。但是即便是专家也要面对某一领域突飞猛进的发展,要想知道产业以后的发展状况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所以在投资的时候,投资者一方面要注重建立在专业知识基础上的理性判断,另一方面也要相信直觉,坚持自己的独立判断。巴菲特在股票投资中取得成功,不仅得益于他独特的投资理论,也与他的直觉有关。他的很大一部分投资策略的制定都来源于他的第一感觉,凡是自己感觉能够取得较多收益的股票,他都大胆投资。

数十年来,巴菲特一直依靠直觉来经营他的伯克希尔公司,他从不刻意地去研究股市行情。在他的办公室里看不到任何一个与研究股市行情有关的设备,找不到一台电脑,也没有股票报价机或其他股票数据终端,办公桌上也没有计算器,他的大部分投资决策并不需要很多的数字做依据,一些简单的计算是在大脑中完成的。办公室内有一台电视机,但它不是专门为收看股市行情而设置的。办公室内的电话机只用来与少数的几家伯克希尔公司旗下的子公司负责人保持联系,下达动辄上亿美元的股票交易指令。

在巴菲特看来的一些明星企业有时也是个人的某种直觉做出的选择。比如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公司和《华盛顿邮报》就与他的直觉有关。巴菲特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在他小时候就喜欢喝可口可乐,也因为当年的送报经历使他对《华盛顿邮报》有很深的了解。对这些产品的直接接触过程中,就有一种直觉在告诉他这两者都是很好的投资对象,并没有哪个投资专家在一旁对他进行指点。几十年后他再研究这两家公司的财务报表,发现它们的确是很值得投资的产品。

巴菲特所管理的伯克希尔投资公司的不少股东都说,一开始认为巴菲特不研究股市就盲目投资,使得不少投资决定与股市行情相悖。但是后来的投资结果总能证明他投资的正确性。人们不得不佩服他在投资方面拥有的天才般的直觉能力。

我对自己的直觉特别有信心,几乎所有的投资决定都是来自于自己的直觉。直觉在投资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直觉并不是轻易就能获得的。直觉并不是鲁莽的对某一项投资做出判断,直觉的基础是调查研究,是在对事物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所做出的判断。巴菲特的这种对投资的直觉并不是天生的,他不是盲目地进行投资,而是与他对所投资股票的公司的详细了解和调查习惯有很大关系。在对所要投资的企业进行仔细的调查后,他只要觉得这家公司很有发展潜力,股票能在将来为自己带来利润,就不会过多关注股市行情,而是相信自己的直觉做出投资决定。正如巴菲特本人所说:“自己的感觉是自己对即将购买的股票和企业的第一感觉,这种感觉是建立在对企业的充分了解之上的。”这种直觉会使人产生一种超前的投资意识,由这种意识所决定的投资对象的将来的经营状况是不会在股市中立刻被反应出来的。所以股东会产生一种其投资决策与市场行情相悖的感觉。

巴菲特认为这种感觉很容易受到市场行情的干扰,尤其是那些不熟悉股市的投资者受到这种干扰的倾向更为明显,他们常常改变原本正确的投资决定,结果适得其反。

在实际的投资活动中,像巴菲特说的这种现象并不少见。有些投资者一开始的时候感觉投资某只股票很可能赚到大钱,但是在真正要投资的时候,却因为股市的某种因素而改变了这种想法。当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一只很有潜力的股票时,他们后悔莫及。所以投资者在决定某项投资的时候,切忌犹豫不决。当然,直觉并不能保证每次都能投资成功。对于后来出现的新的影响因素,一定要考虑在内,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不断学习是投资的最佳保障

股票投资不是单凭运气就可以取得成功的,它是一门需要研究、不断总结的学问。要想在股市上长期立足,就要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尤其要向那些经验丰富、投资经历丰富的“股王”学习。巴菲特就是不少投资者心目中的股王。其实,巴菲特自己也在不断地向投资成功者们学习。

在这些成功投资者的身上体现出来的比金钱更重要的投资经验,都是他们在长期的投资实践中总结归纳出来的投资精华。对于股市新人来说这是一笔难得的无形资产。只要拥有了这笔资产,就可以懂得什么样的投资可以获得成功,应怎样避免步入投资误区,最后以这种无形的资产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有形资产,不断在股市中取得成功。

巴菲特早在哥伦比亚商学院上学的时候,就虚心向自己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学习,懂得了许多有用的投资知识。

巴菲特提醒投资者在投资某只股票的时候一定要关注其内在价值,并将这一点成功地运用到了自己的投资实践中。这主要得益于格雷厄姆的投资哲学。格雷厄姆对股票投资很有研究,在当时就享有很高的威望。在购买股票时,他非常注重企业的内在价值,认为:“只要投资者能够正确评价企业的内在价值,并以低于企业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股票,就能够发财致富。”格雷厄姆的这一理论对巴菲特产生了很大影响,巴菲特说:“遇到导师格雷厄姆之前,我对股票投资做了长时间的摸索和研究,包括收集资料,阅读相关的投资书籍报刊,打听各种内部消息。但是都没能探索出一种实用的购买股票的方法。后来当我拿到格雷厄姆的《理性投资人》时,眼睛为之一亮,茅塞顿开。”

巴菲特所形成的一系列的投资原则和投资策略都离不开他向格雷厄姆的学习。比如,选择优秀的股票并长期持有,在自己所熟悉的领域投资、低价买入高价卖出、集中力量做大宗投资等都可以从格雷厄姆的《理性投资人》一书中找到相似的理念。这些理念指导着巴菲特在股市中获得了一次又一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