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3681400000027

第27章 学会舍弃,方能有所获得(1)

放下你的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一直舍去,舍至无可舍去,是汝放生命处。

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竞

人心也如同镜子一样,只有常常清除心灵上的蒙尘,才能具备智慧的灵光,显露出自身的纯真与本性的善良。心灵的蒙尘是使人囿于狭隘无法彻悟的根本,只有常常清理这些心灵的杂垢,才会使人的心灵得到纯净,体会到世间的安详与美。

有一位高僧与弟子在寺院中散步,突然一阵风吹来,吹落了院中树上的叶子,叶子落在地上甚是萧瑟。

高僧随即弯下腰,一片一片地捡拾那些叶子,并把它们一一放置在口袋中。

高僧很认真,每个角落都不放过,他的弟子看在眼里终于忍不住,上前去劝说高僧:“师父!您干吗要亲自去捡它们啊,您没必要这么辛苦,您放心,明日一早,弟子与众师兄弟们自会将它们打扫得干干净净的。”

高僧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淡然地说:“你这话就不对了,明日打扫落叶,难道今日看见它存在就不要捡拾了吗?况且无论何时打扫,都不一定能扫得十分干净,但如果我现在多捡起一片,那么地面上就会多干净一分,能使地面多一分干净,这样做我一点儿也不觉得辛苦!”

弟子觉得高僧有点儿顽固,就又说道:“师父,可是地上的落叶那么多,况且它无时无刻不在落,您看现在,您刚捡起一片,后面却又落下这么多,这要到何时,您老才能捡得干净呢?”

高僧继续一边捡落叶一边说:“我看到的落叶可不光是落在了地面之上,它也落在了我们心上,此时我是在捡我内心中的落叶,捡一片地面干净一分,心也纯净一分,地面的落叶捡不完,可心上的落叶总会有捡完的时候。”

那个弟子听后,终于明白了高僧所为之事的禅理,于是也俯下身来捡拾落在心中的落叶,至此之后,他的修为也更精进了。

《菜根谭》中云:“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竞;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

还有一则关于佛陀的弟子“周利槃陀伽”的故事:

当年佛陀还在世时,这个名叫周利槃陀伽的弟子很愚笨,虽然好学,可是忘性极大,怎么教都记不住。有时候很简单的一首佛偈教给他,他也是学会了前一句就忘记了后一句,记得了后一句却又忘记了前一句。这让他自己也苦闷不已。

终于有一天佛陀问他:“你来修行这么久,学会了什么?”周利槃陀伽听了佛陀的问话,低下头惭愧地回答:“师父,弟子实在是个愚钝的人,来修行这么久,却连简单的佛偈也记不住,只会扫地而已,我实在是辜负了您的一番教诲啊。”

佛陀微微一笑,然后拍拍他的肩说:“你不必太在意,其实世间众生都是有佛性的,只要用心,你就一定会有修为。既然其他的偈语你记不住,那我现在再教你一偈,从今日起,你在扫地的时候,就用心去念‘拂尘扫垢’好了。”

听了佛陀的话,周利槃陀伽连连点头称是。从此以后,每当扫地的时候,周利槃陀伽就很用心地念佛陀教他的“拂尘扫垢”的偈语,天长日久,从不停歇。

终于有一日,他突然想到:“这外面的尘垢可以用扫把来打扫,那内心的尘垢要怎样去打扫干净呢?”

因为这刹那所想,愚钝的周利槃陀伽也终于开悟了。

《菜根谭》中云:“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动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操持,非心自息。”

得道高僧捡拾院中的落叶,依禅理所言是捡去了人心中的痴念与妄想。且不去管世间究竟有多少落叶,但是人心中的落叶真的是捡一片则会清净一分。周利槃陀伽顿悟了内心也需要打扫的禅理,因此,他的心灵也终于呈现明镜台一般,从而修为精进。所谓禅者,清理内心的污垢,正是求得当下安心,只有这样,才会用明镜一般的心去关照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

关于常清内心的蒙尘,儒家也有着同样的主张,儒家称“凡事要求诸己,吾日三省吾身”,这与禅者所言的“随其心净则国土净”不谋而合。所以,众生都应勤勉地除去落在自己心上的那片落叶,还自己一颗清净的心。

不要以为自己的内心不去打扫就会明净如常,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物质的梦魇时刻潜藏在我们的周围诱惑着我们,它们会像微小的尘埃一样不知不觉地侵入我们的内心。也许最初,它微小得令我们全然不知它们的存在,也许它是细小的一丝贪婪,或者仅仅是一点儿自私、偶尔的一点儿懒散、不经意间的一点儿嫉妒、全然不觉的怨恨……而我们没有去关照自己的内心,不去反省自己,天长日久,它们自然会在心上积起厚厚的一层尘垢,这厚厚的一层物欲尘垢会将我们的灵智蒙蔽,会将我们的纯良遮盖,会使我们的纯真不见,从此以后我们也就真的失去自我了。

因此,不要忽视落叶之轻与尘埃之微,即使它们再轻微,积聚起来也总会埋没我们心灵的纯净。在人世间行事,没有人可真正地躲避这些无孔不入的微尘,但只要不忘记拂去,那么我们的心灵还是会如同孩提时那般的纯真、透明!

不谋其前,不虑其后,不恋当今

初祖达摩说:“不谋其前,不虑其后,不恋当今。”这就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只有这样才能从繁杂的红尘中寻到自我安神的净土。《菜根谭》中也有:“有一乐境界,就有一不乐的相对待;有一好光景,就有一不好的相乘除。只是寻常家饭、素位风光,才是个安乐窝巢。”

只有保持一颗平常心,才不会为世间的物欲所迷惑,而无端生出万般苦恼。远离虚荣,看淡权势,放弃金钱的诱惑,摒弃美色之迷,不为浮华所沉沦,这正是平常心态所为之。心态就如同琴上的弦,若绷得太紧则弦会断,若太松则无音,只有琴弦刚刚好时,才会弹奏出美妙的声音,因此保有一颗平常心,才是做人的快乐之本。

曾经有个人询问慧海禅师:“大师,据闻您修为了得,那您可有什么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呀?”

慧海禅师立刻回答:“有!”

那人忙又问:“您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究竟是什么啊?”

慧海禅师微笑着回答:“我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我若饿的时候就会去吃饭,我若困的时候就会去睡觉。”

那人听完之后有点儿失望进而不屑地说:“大师您不要开玩笑了,您说的这些每个人都一样啊?哪有什么不同之处?”

慧海禅师摇摇头,回答:“当然是不一样了!”

“谁都是饿了吃、困了睡,您有什么跟别人不一样的?”那人生气地说。

慧海禅师见那人如此无礼,也不气恼,继续和颜悦色地说:“我们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别人吃饭之时,想着的未必是吃饭的事情,也就不能够专心地去吃饭;别人睡觉的时候,也许总是会做梦,睡得自然也就不够安稳。而我在吃饭时就是吃饭,多余的事情不会去想,睡觉的时候就安稳地睡觉,不会让梦来打扰。施主,这就是我所言的与众不同之处啊。”

慧海禅师停了一下,见那人仍似懂非懂就继续说:“其实我与世人不同之处就在于一颗‘平常心’,世人处事难于一心一用,他们总是计较于利害得失,迷惘于浮华尊卑,生出了不可思议的‘千般思量’和‘万般妄想’。世人在生命的虚华之前停留驻足,这成为他们体悟生命真谛的最大障碍,也因此,他们丢失了自我,失去了‘平常心’。你要知道,生命的本义并不是那虚境中的所显现的,人只有将本心融入自然之境,用一颗平常心去感受万事万物,才能得到解脱。”

听了慧海禅师的话,那人觉得很有道理,启发也很大,从此开始自省以求保持那颗平常心。

由此可以看出,依禅宗所讲,一个人只有能够真正地摆正心态,抛开俗世的杂念,将虚幻的功名利禄的诱惑抛开,不再被胜负成败所束缚,抛却得失心,将毁誉看淡,才能够到达出世之境,感受到时时无碍、处处自在。只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就具备了一种豁达、一种超然,才会在得与失、逆与顺之间游刃有余,即使失败时,也会转过身淡淡地微笑;即使成功了,也会向对手致以深深的敬意。

纵观现世的人们,有时会为了追求所谓的幸福,而以透支健康、拱手尊严、出卖人格作为代价来换取,殊不知,一旦等你真的到了垂暮之时,你就会惊觉,曾经追求的东西是多么的虚无缥缈,而放弃的东西是多么的珍贵无比。只有那时的你,也许才会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明白具备一颗平常心才是真正的幸福。

常言“功名一枕黄粱,佳人一堆白骨”,不具备平常心的人怎会发现这其中的奥秘呢?没有了平常心,所见的世界是嘈杂无序的,是纷乱焦灼的,是没有爱只有竞争与不堪的。处在那样的空间里,除了日日倍感劳累、时时没有欢畅之外,还能再有什么呢?所以,保持一颗平常心吧,起码它不会让你被欲望缠身,更不会让你的灵魂搁浅,它会给你最宁静的生活、最简单的幸福感。它会让你懂得正确的处世原则,守候一份洒脱的心性,敢于真诚地自我肯定,从而获得生活的平静与安宁,知晓平平淡淡才是真!

不舍一株菊花,哪得一村菊香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生活中,我们要乐于奉献,即使到最后我们一无所有,与人分享的快乐也会时时激荡在我们心头。当你紧握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一位老禅师在院子里种了一棵菊花,经过他的精心培育,到了第三年的秋天,院子已经成了菊花园,香味一直传到了山下的村子里。凡是来寺院的人们都忍不住要对这满院的菊花赞叹一番。

有一天,山下村子里有个人开口向老禅师要几棵花想种在自家的院子里,老禅师欣然地答应了。他亲自动手挑拣开得最艳、枝叶最茂盛的几棵,挖出了根须小心翼翼地送给了要花之人。消息很快传开了,前来要花的人接连不断。

在老禅师的眼里,这些人一个比一个知心,一个比一个亲近,所以是有求必应。

没过几天,院子里的菊花就被送得一干二净了。没有了菊花,院子里就如同没有了阳光一样冷清、寂寞。

终于在一个宁静的黄昏,有个弟子面对着满院的凄凉,忍不住地叹息道:“太可惜了!这里本来应该是满院花朵的,院子里已经没了原有的香气。”

老禅师笑着对弟子说:“你想想,这岂不是更好吗?三年之后将是一村菊香。”

“一村菊香!”弟子不由地心头一热,看着师父,只见老禅师脸上的笑容比开得最美的花还要灿烂。

他告诉弟子说:“我们应该把美好的事拿出来与别人共享,让每个人都感受到这种幸福,这样即使自己变得一无所有了,心里也是幸福的!这时候我们才真正拥有了幸福。”

没有小舍,怎么可以得到更多?生活本来就是一种付出——收获——付出的循环往复过程,在整个循环过程中,付出是前提,收获是结果。假如你不忍舍小,那么就不可能有大得。

现实生活中,常常有不好的境遇会不期而至,使我们猝不及防,这时,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微小的代价去换取最大的收益。

证严法师说:“所求若无止境,必将成为自苦的根源。”

很久以前,在一座山上住着一对师徒。一天,小和尚建议师父说:“如果买一匹马,您就不用整天这么劳累奔波了,可以轻松很多。”

老和尚采纳了徒弟的建议买了一匹马,中午正想美美地睡个午觉。这时,小和尚突然跑进来对老和尚说:“师父,我们忘了一件事,今晚马儿睡哪儿呀?我们今天得赶在天黑之前给马儿建个马棚。”

老和尚想,徒儿的建议很有道理,也很及时。于是,师徒二人便同心协力地给马儿建个了马棚。

忙活了半天,马棚终于建好了。

老和尚累了一天,吃过晚饭,正想躺下好好休息一下,小和尚又跑到跟前,说:“师父,马棚虽然建好了,可是我们每天都有自己的事,您整天忙于化缘,而我又要学禅,那么平时谁来养马呀?我们是不是还少一个养马的人?”

老和尚想了想,觉得徒儿的建议很有道理。于是,老和尚连夜下山聘请了一个马倌。

第二天,老和尚刚睡醒,小和尚又跑了进来,说:“师父,今天早上起来我又想起一件事,以前庙里就咱们师徒二人,饱一顿饿一顿的,倒也好打发。可现在,人变多了,总不能让马倌跟着我们一起受苦啊,我们应该再请一个厨师。”

老和尚听后想了一下,觉得小和尚的建议有几分道理。于是,老和尚又一次下山聘请了一个厨师兼保姆。

吃完早饭,老和尚正准备外出讲经,小和尚跑到跟前,说:“师父,厨师已经请来了。不过,他说庙里没有厨房,让我们赶紧造一间,他还说,他年老体衰,又不会算账,让我们再请一个伙计,帮他买菜,搭把手。”

就这样,老和尚的烦恼无休无止。

由此可见,不懂得舍弃,肩上的负累就会越来越多,从此心灵也难得清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