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3681400000031

第31章 何必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1)

何必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人生就像一场戏,尽管在剧中曾经风光、繁华过,然而一旦落幕,一切都将归于寂静。

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

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人类历史就开始了无休止的争斗。人们总是为了钱财,为了权势,为了名誉地位,为了情爱你争我夺。说到底,世界上的一切争斗都是为了一个“利”字。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得快乐,但争来斗去,得到的却是无尽的烦恼和痛苦。

真正聪明的人往往与世无争,一切遵循自然规律行事,不主观妄为,反而能够获得别人无法争到的东西,这正是不争之争。正如一位得道高僧所言:“不争的人才能看清事实;争了就乱了,乱了就犯了,犯了就败了。要知道,普天之下,并没有一个真正的赢家。”

宋朝的雪窦禅师一向喜欢四处云游。一天,雪窦禅师在淮水边遇见了曾会学士。曾会看到雪窦,热心地问道:“大师,您这是要到哪里去啊?”

雪窦也很有礼貌地答道:“现在还说不定呢,也许会去钱塘,也许会到天台看看。”听到这里,曾会建议道:“灵隐寺的住持珊禅师跟我交情甚笃,我现在写封介绍信给您,看到这封信他一定会好好地招待您。”

于是雪窦禅师就辛苦跋涉来到了灵隐寺,但他并没有把介绍信拿出来给住持珊禅师过目,而是潜身修行了三年。

三年后的某一天,曾会奉令出使到浙江时,突然忆起往事,便到灵隐寺找雪窦禅师。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全寺僧侣竟没有一人知晓雪窦禅师在哪里。曾会不相信,便自己去云水僧所住的僧房内寻找,费了一番工夫,终于找到了雪窦禅师,曾会万分不解地问道:“大师,为何您不见住持而隐藏在这里呢?是不是把我写的那封信弄丢了?”

雪窦禅师摇摇头,笑道:“岂敢,岂敢。我只是个云水僧,一无所求,我不会做你的邮差的!”说完就拿出信原封不动地交给曾会,双方相视而笑。

后来灵隐寺的住持珊禅师甚惜其才,就推荐雪窦去苏州萃峰寺任住持,在那里,雪窦终成一代名师。

倘若人们都能实现清代张潮在《幽梦影》中所说的:“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那么,人生之美就都能看得更通透了。

释远禅师未做禅师,还是行者的时候,到寺庙中拜谒在这里修行的禅师,希望禅师能够解开他心中的疑惑。

释远问道:“禅师,人的欲望是什么?”

当时庙里负责开解行者的禅师名叫释空。听了释远的话,释空回答:“你先回去吧,明天中午再来,记住不要吃饭,也不要喝水。”

尽管释远不明白禅师的用意,但还是照办了。第二天,他再次来到禅师面前。

释空禅师问:“你现在是不是饥肠辘辘、饥渴难耐?”

释远回答:“是的,我现在可以吃下一头牛、喝下一池水。”说完,他还舔了舔干裂的嘴唇。

释空笑道:“那么你现在随我来吧。”

说完,释空就带着释远走了很长一段路,来到了一片果林前。释空禅师递给他一只硕大的口袋,说:“现在你可以到果林里尽情地采摘鲜美诱人的水果,但必须把它们带回寺庙才可以享用。”说完转身离去。

夕阳西下的时候,释远肩扛着满满的一袋水果,步履蹒跚、汗流浃背地走到禅师面前。

“现在你可以享用这些美味了。”释空禅师说。

释远迫不及待地伸手抓过两个很大的苹果,大口大口地咀嚼起来。顷刻间,两个苹果就被他狼吞虎咽地吃了个干净。吃完以后,释远抚摸着自己鼓胀的肚子疑惑地看着释空禅师。

“你现在还饥渴吗?”释空禅师问道。

“不,我现在什么也吃不下了。”释远回答。

“那么这些你千辛万苦背回来却没有被你吃下去的水果又有什么用呢?”释空禅师指着那剩下的几乎是满满一袋的水果问。

此时,释远才恍然大悟。

世人常盼别人欣赏自己,而过多地争名逐利,其实都是一些累赘的欲望。人真正应该做的是自己喜欢的,真正能够做好的事情。这与名利无关,与欲望无关,只与快乐有关。

大智若愚,得理也让三分

在生活中,常有些人喜欢处处显示自己的聪明,其实,这是最不聪明的做法。很多时候,伴随智慧而来的不是聪明,而是愚蠢。有道是,“大智若愚”。真正聪明的人,外表往往是愚笨的,相反,那些外表聪明的人其实是最不聪明的。

古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在《贺欧阳少师致仕启》里首次用到“大智若愚”这个词。苏东坡不仅学问渊博,而且品格高尚,对于先哲的思想自是体会深刻,才会有此感想。

其实,大智若愚是一种故作糊涂的智慧。

况钟是明朝有名的好官,他最初以小吏的身份追随尚书吕震左右。况钟虽是小吏,但头脑精明,办事忠诚。吕震十分欣赏他的才能,推荐他当主管,升郎中,最后出任苏州知府。因为自己出身吏员,况钟深知吏治中的积弊,也知道苏州小吏的奸猾。

但是,初到苏州,况钟并没有立刻着手吏治,而是假装对政务一窍不通,凡事问这问那,府里的小吏们怀抱公文,个个围着况钟转悠,请他批示。况钟佯装不知,瞻前顾后地询问小吏,小吏说可行就批准,不行就不批准,一切听从属下的安排。这样一来,许多官吏乐得手舞足蹈,个个眉开眼笑,说况钟是一个大笨蛋。

过了三天,况钟召集全府上下官员,一改往日温柔愚笨之态,大声责骂道:“你们这些人中,有许多奸佞之徒,某某事可行,他却阻止我去办,某某事不可行,他则怂恿我,以为我是个糊涂虫,耍弄我,实在太可恶了!”

况钟说罢,当即下令,将其中的几个小吏捆绑起来,痛打一顿,鞭挞后扔到街上。

此举让其他属下胆战心惊,再也不敢肆意妄为了。从此,一府大震,人人奉法,人称况钟为“况青天”。

“大智若愚”是“若愚”,并不是真的愚笨,好像傻瓜一个,其实是一个大智慧的人,而且也只有大智者才能做到“若愚”。一个人可以利用别人以为他“笨拙”“愚蠢”来完成在“智慧”“巧妙”的情况下不容易办成的事情。

唐代名臣郭子仪乃四朝元老,他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手握重兵,一举手、一投足都关系到大唐帝国的存亡,即便是皇帝都敬他三分,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大人物,在自己的祖坟被人掘了的时候,却气不长出、面不改色。

当时,皇帝身边有一个叫于朝恩的宦官,为人很势利,虽然没有什么才华,但是由于他擅长溜须拍马,所以深为皇帝宠爱。

于朝恩对郭子仪的才干、权势十分妒忌,曾多次在皇帝面前打小报告,诽谤、攻击郭子仪,却没有成功。在愤愤不平之下,他竟然暗中指使人盗挖郭家的祖坟。

身在前线的郭子仪得知自己家的祖坟被掘,非常气愤。满朝公卿都以为郭子仪必会有所动作,但是,当他从前线返回朝廷时,并没有因此大张旗鼓地实施报复。

不仅如此,郭子仪还平静地对皇帝说:“我多年带兵,并不能完全禁止部下的残暴行为,士兵毁坏别人坟墓的事也发生过不少。我家祖坟被掘,这是报应的结果,并不是他人故意破坏。”

很显然,郭子仪要除掉一名奸宦不费吹灰之力。然而,郭子仪并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忍让,选择了平和地对待。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冲突都是由于一方或双方纠缠不清或得理不让人,一定要小事大闹,争个胜负,结果矛盾越闹越大,事情越弄越僵。如果能够学学郭子仪“难得糊涂”的做法,在小事上适当地糊涂一下,得理也让人三分,用宽容之心待人,那么自然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菜根谭》中说:“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有理也让三分,不仅可以化解矛盾,还能够让彼此加深理解、增进友谊,对于建立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起到促进作用。做事要留有余地,不把事情做绝,于情不偏激、于理不过头。得理之时,不妨让人三分,做一个聪明的糊涂人。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佛说:“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口下多留情。”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管好自己的嘴巴,也就是管住自己别乱说话。佛家有云:“我们的嘴巴一天到晚爱说话,这个说话是口业。”

在所有的罪恶中,最易犯、最常犯而且最害人不浅的就是口业。有人说,说话前你是话的主人,说话后你就是话的仆人了。话没出口之前由你控制,话一旦出口,就不由你控制了。好话有好报,恶语有恶报。所以说话前一定要慎之又慎,谨防“祸从口出”。

一天,佛陀带着阿难到王舍城内托钵(指拿着钵接受人们奉献的食物和生活必需品)后,走出城外。走着走着,他们看见一个宽大的深坑,是城内居民倾倒大小便的粪坑,再加上雨水和脏水不断混入,真可谓臭气冲天。

粪坑里面有一个好似人状,而且有很多手脚的小虫。它远远地看到佛陀来了,于是不断地从臭水中抬起头来,泪流满面地仰望着佛陀。

佛陀见到它那悲凄状,忍不住从怜恤的眼神里透露出一丝悲哀,此时,一切反应都看在阿难的眼里。

返回灵鹫山后,阿难不解地问佛陀:“您刚才看见小虫时,为什么眼神里露出难过的表情呢?难道它前世做了什么罪业不成?为什么投胎在那臭水坑里呢?它何时才能脱离那种痛苦呢?”

“阿难,你仔细听着。现在我说一说它的前后因缘。”

于是,佛陀开始谈起了这样一件往事:

当时,有一位婆罗门建造寺庙,供养众多僧伽,有位施主供了许多乳制品。一天,正好碰上一群云游和尚来访,该寺庙的知客僧心里想:“施主特地送来一批供养品,来了这么一群不速之客,端出来给他们吃未免太可惜了,干脆藏起来吧!”

于是,知客僧把乳制品偷偷地藏了起来。不料,那群云游僧人早已知悉此事,他们责问知客僧说:“你为什么不让我们吃那些乳制品呢?”

“你们刚来做客,我是寺里的老主人,新来客人怎么能享受如此佳肴美味呢?”

“乳制品是施主供养的,现在住在寺庙的人应该不分彼此,都应该分享才对。”

知客僧被人斥责后,怒火中烧,以至失去自制心,破口大骂道:“你们去喝厕所的脏水吧!哪有资格享受这些美食呢?”

佛陀说到此,顿了顿,然后转口说:“妄开恶口,终有恶报,在此后数千年的漫长岁月里,他就投生在厕所坑里了,也就是王舍城外那只小虫。他只是对别人说了一次恶言恶语,结果就饱尝到如此痛苦。所以,凡我弟子都应该明白祸从口出的道理。对别人说话,切忌妄开恶言。”

恶语伤人损己,真是一点儿不假,祸殃往往由口不择言造成。所以,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谨言慎行,切忌口出恶语。

佛说:“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说一句恶语非常容易,但要弥补这句恶语带来的损失,不知要用多少句好话、多少个善行才够。

很久以前,舍卫城里有一个非常有钱的商人,信奉佛教。一天,他准备了很多美食佳肴,虔诚地供养佛陀和其弟子们。佛陀受过供养,又开示了一番,然后就领着众位弟子返回精舍。

在回来的途中,佛陀和弟子们在河边的大树下休息。忽然,从树上跳下来一只猿猴,求借佛陀的钵具。佛陀就把钵具递给了猿猴。猿猴接过钵具后,一溜烟地跑开了。

很快,它又一溜烟地跑了回来,并且在钵中盛满了蜜糖,双手恭恭敬敬地奉给佛陀。佛陀接受后,把它分施给众位弟子。

不久,猿猴死了,转世投胎到那个商人家中。出生的时候,家里所有的餐具都装满蜜糖。商人夫妇觉得非常奇异,所以为他取名蜜胜。

一转眼几年过去了,蜜胜长大了,然而,他却厌烦凡尘俗世,请求父母允许他出家,父母执拗不过,只好答应了。于是,蜜胜到精舍投佛出家。因为他前世的善因,很快得到了善果。

一次,蜜胜和同修比丘们出外度化。半途中,众人都感到热渴难耐,都想有一杯饮料。这时蜜胜将空钵向空中一抛,然后用双手去接,此时,钵中已盛满佳蜜。

蜜胜把它送给众僧解渴。回到精舍时,有一位比丘向佛陀请教道:“蜜胜比丘,过去修的是什么福?为什么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能很方便地求得蜜糖呢?”

佛陀回答说:“你们是否记得,曾经有一只猿猴,求借钵具,装了佳蜜,来供养我等?由于它的善心施舍,所以死后转世为人;由于他的诚心,供佛佳蜜,所以今生随时随地都能得到蜜。”

比丘继续问道:“佛陀!蜜胜的前世,又是什么因缘,才堕生为猿猴呢?”

此时,佛陀周围已经围满了弟子,佛陀看了看他们后,继续说道:“蜜胜会堕为猿猴,那是五百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有一位青年比丘,偶然间看见另一位比丘跳过一条小溪,就嘲笑他的动作像猿猴一样,因此犯了恶语的罪,遂堕落为猿猴。后来他深深后悔自己的错误,向那位比丘忏悔,免堕地狱受苦,并苦苦修行,积德行善,方能遇佛得度,修成了正果。”

佛陀讲完以后,继续说道:“一句恶语的罪过,有时候恐怕用一千句善言、一千个善行也弥补不了。因此,大家千万不要有戏言和恶口。”

佛语有云:“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辱骂、中伤、诽谤等恶言恶语,不仅会使被说者的身心受到严重伤害,也会为自己埋下祸患。一个人如果说话从不忌口、从不经过深思熟虑,就很可能在无形中造成严重的口业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