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以明①示②下者暗③。
张氏注曰:圣贤之道,内明外晦。唯,不足于明者,以明示下,乃其所以也。
王氏点评:才学虽高,不能修于德行;逞己聪明,恣意行于奸狡,能责人之小过,不改自己之狂为,岂不暗者哉?
【注释】
①明:明察,精明。
②示:表示,显示。
③暗:愚蠢,愚昧。
【译文】
在下属面前显得过分精明,实在是太愚蠢了。
【解读】
古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生而为人,都有缺陷,都难免犯错误。因此,我们不应该抓住别人的错误不放。尤其是作为一个领导者,要对整体的局势有所了解,明察秋毫,但在表面上应该不动声色。让下属感到你对他的信任,这样,即便是他做错了事情,也会自己改正过来,不是比你当面指出来要更好吗?
郑板桥是我国清代最著名的书画家和文学家之一,他曾经题过几幅非常著名的匾额,其中,最著名的是“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这两幅。相传,“难得糊涂”这四个字是在山东莱州的云峰山写的。
有一年,郑板桥专程到山东莱州的云峰山上看郑文公碑。他整个身心都沉浸在碑帖中,不知不觉中天黑了。最后,他不得不在山上借宿。借房子给他住的那个人是一个很儒雅的老者,自命为“糊涂老人”,谈吐不俗。在他的房间中,有一块方桌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良,郑板桥非常喜欢。看到郑板桥这么喜欢,老人就请他题字,好刻在砚台的背后。郑板桥认为,这个儒雅的老人肯定有来头,就题写了“难得糊涂”这四个字,并用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方印。
砚台上还有很多空白的地方,郑板桥就说,老先生应该写一段跋语。老人也不推辞,就提笔写道:“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宝贵之门也。”写完之后,他也用印,上面写着“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郑板桥看了之后非常吃惊,他这才知道老人是一位隐退的高官。对于老人自命为“糊涂老人”,他非常感慨,看到砚台背后还有空地,就提笔写了一段话:“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
这便是成语“难得糊涂”的出处。
“难得糊涂”不仅适用于生活,更适用于企业的管理。不过,所谓的“糊涂”并不是“真糊涂”,而是“装糊涂”。老子说,大智若愚。重点强调的不是“愚”,而是“若”。假装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是为了让自己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能够充分掌握主动权,从而游刃有余。所以,“难得糊涂”并不是“真糊涂”。其次,“装糊涂”是放手、放权,表示自己对于下属的信任,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难得糊涂”是一种包容的心态;是一种高境界的修养;是一种领导和管理的方法;是一种指挥的艺术。
【原典】有过不知者蔽①。
张氏注曰:圣人无过可知;贤人之过,造形而悟;有过不知,其愚蔽甚矣!
王氏点评:不行仁义,及为邪恶之非;身有大过,不能自知而不改。如隋炀帝不仁无道,杀害忠良,苦害万民为是,执迷心意不省,天下荒乱,身丧国亡之患。
【注释】
①蔽:受到蒙蔽。
【译文】
犯了过错而不能自知的人,一定会受到蒙蔽。
【解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每个人都会犯错,不同的是,聪明的人会从以往的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而愚蠢的人则会一错再错。聪明的人不但能够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还能够看到别人的过失,从而引以为鉴,主动克服自身的不足。发现自己错了,就一定要改正,千万不能因为面子问题等原因而一错再错,最终酿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人都会犯错,那么,犯错之后应该怎么办呢?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像孔子说的那样——过则勿惮改。
从前,有一个小村庄,村长性情暴躁,因此,村民们在私下里都会批评他。村长无意中听到了村民们的批评,觉得很不公平——我这样好心好意地对待村民,想要为他们做一些实事,他们为什么还要批评我呢?
于是,他就去拜访佛祖,请求佛祖解答他的疑惑。听完他的话之后,佛祖慈祥地问他:“我先问你,倘若有人按照你的说法去做某一件事情时,他稍微慢一点,你会有什么反应?”村长说:“我会非常生气!他怎么能这样消极懈怠呢?”
佛祖又问:“换一个场景,倘若有人听了你的话之后就往前冲,你又会有什么反应呢?”村长说:“我也会不高兴。因为,我毕竟是领导者,他怎么能够冲到我前面去呢?”这时,佛祖就语重心长地说:“是啊!不管是快还是慢,你都会不高兴。你知道自己生气时的形象,以及说话的语调吗?”
听了佛祖的话,村长仔细想了想,知道村民们为什么指责自己了。于是,他就向佛祖忏悔说:“佛祖啊,我心胸狭窄,气量小,不懂得理解和宽容别人,还常常会发脾气,动不动对村民们口出恶言,因此,他们才会说我是一个暴躁的人啊。”
佛祖笑着说:“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就好,你要努力地去改正。要用宽和的态度去对待别人,这样,你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就会改变。我相信不久之后,他们就会称赞你是一个知错能改,性情柔和的人。”
一个人犯了错误,最重要的不是自责,而是及时改正过来。所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聪明的严于律己的人,都会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样,不仅不会降低自己的威信,反而会让自己的威信得到提高。
【原典】迷①而不返者惑。
张氏注曰:迷于酒者,不知其伐吾性也。迷于色者,不知其伐吾命也。迷于利者,不知其伐吾志也。人本无迷,惑者自迷之矣!
王氏点评:日月虽明,云雾遮而不见;君子虽贤,物欲迷而所暗。君子之道,知而必改;小人之非,迷无所知。若不点检自己所行之善恶,鉴察平日所行之是非,必然昏乱、迷惑。
【注释】
①迷:迷途,这里指走入迷途。
【译文】
走入迷途而不知道返回正道,一定会产生昏乱、迷惑。
【解读】
俗话说:“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我们之所以醉酒,困惑,并不是因为酒,以及让我们困惑的事物,而是因为我们自己。只要我们的意志力不够坚定,没法经受住外物的诱惑,就会迷失心性,离自己的本心越来越远。
从前,有一对父子,他们相依为命,以磨面为生。父子俩一起磨面,磨好之后,父亲将面背到街上卖掉。一天,磨好面之后,父亲却生病了,无法再去卖面。但是,前一天父亲曾经答应过一个开店的掌柜,今天一定给他送一袋面过去。没办法,父亲只好让儿子替他把面送过去。儿子把面背到那个店里,在过秤的时候,他耍小聪明,偷偷用脚尖顶住了面袋底,以为这样能多称出几斤。称好之后,掌柜付了面钱,儿子拿着钱喜滋滋地回家去了。回到家之后,儿子将钱交给了父亲。父亲数了数钱之后,问:“今天的面称了多少斤?”儿子说:“141斤。”父亲皱眉说:“这就奇怪了。以往,咱们的面一般是一袋150斤,今天怎么会少了这么多呢?”这时,儿子悄悄地对父亲说:“爹,你还不知道呢,要不是我用脚尖顶住布袋底,还会少很多呢!”父亲听后非常生气:“我说这面怎么会少了9斤,原来是因为你这个蠢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能贪图小便宜。否则,最后吃亏的往往会是自己。人们为什么会对这个世界感到迷惑呢?大多数时候都是因为眼睛里面充斥着欲望,头脑不再冷静。因此就会越陷越深。
【原典】以①言取②怨者祸。
张氏注曰:行而言之,则机在我,而祸在人;言而不行,则机在人,而祸在我。
王氏点评:守法奉公,理合自宜;职居官位,名正言顺。合谏不谏,合说不说,难以成功。若事不干己,别人善恶休议论;不合说,若强说,招惹怨怪,必伤其身。
【注释】
①以:因为。
②取:引起,导致。
【译文】
出言不逊就会招来怨恨,给自己带来祸患也就是在所难免的了。
【解读】
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意思是说,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安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高行言微才是君子之道。“祸从口出”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会因为口舌之争而引火烧身。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生活,我们说话的时候一定要当心,不要逞口舌之快。
从前有两个人是好朋友,他们一个是剃头匠,一个是杀猪匠。一天傍晚,他们遇到一起,非常高兴,就相约着一起去看戏。看完戏出来之后,已经很晚了。杀猪匠觉得肚子饿,就提议去喝酒,剃头匠有点吝啬,就一个劲地推辞。杀猪匠就用话激他。剃头匠说:“你小看我?大不了我明天多削几个脑袋就是了。”杀猪匠接着说:“好啊,我今晚半夜起床,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多杀几个。”
这时,恰好有一个打更的从他们旁边过。听了他们的话之后吓得半死,立马跑到县衙去报官。碰巧三天前有一家四口被杀,惨不忍睹。县衙正在全力侦破案件,但是一直没有头绪。县令听到报告之后,立马下令拿人。很快,剃头匠和杀猪匠都被绑到公堂。到了公堂之后,县令就说他们有杀人的嫌疑,并且让打更的出来作证。但是,他们怎么都不承认。最后,县令问剃头匠:“明天你要削哪些人的脑袋?”剃头匠说:“只要是来请我的,来多少,削多少,越多越好。”县令非常生气,将惊堂木一拍:“混账东西!天底下哪里有人自愿跑来让你削脑袋的?”剃头匠愣了一会儿,忽然反应过来:“禀告大老爷,削脑袋是我们剃头行业人开玩笑的一句行话。”杀猪匠也急忙解释。县令听了他们的解释,将信将疑。第二天,他派人去他们的家里面调查,才知道他们说的都是实话。
因为一句话,差点就替别人背上了杀人的黑锅。可见,“祸从口出”特别常见,哪怕你仅仅是说了几句玩笑话。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慎之又慎。
【原典】令①与心乖②者废。
张氏注曰:心以出令,令以心行。
王氏点评:掌兵领众,治国安民,施设威权,出一时之号令。口出之言,心不随行,人不委信,难成大事,后必废亡。
【注释】
①令:命令。
②乖:乖戾。
【译文】
颁布政令的时候,不能随心所欲,前后自相矛盾,否则就会使正在进行中的事情半途而废,甚至连以往的成就也会毁掉。
【解读】
作为一个统帅,或者管理者,必须说话算话,言出必行,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的策略,这样才能在众人面前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来。君主制定的法律是稳定社会的规范,必须人人服从,即便是皇亲国戚也不例外。只有人人都遵纪守法,国家才会安定,社会才会繁荣,人民才会过上踏实稳定的生活。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大到国,小到家,都必须有规则、有规矩,才能够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
法律自然是由人定的,有好有坏。不管是合理的法律,还是不合理的法律,都必须有人严格执行了才会发生效果。如果没有人去执行,或者说执行得不够严格,都会使制定的法律形同虚设。因此,在法律从制定到实施的过程中,统治者的态度尤为重要。
三国时期,诸葛亮第四次出兵攻打魏国。魏明帝曹睿亲自领军到长安指挥战斗,并委派司马懿为统领。诸葛亮不敢轻敌,他下令士兵们占据险要地势,严阵以待。
就在快要交战的时候,蜀军中有8万人服役期满,他们都希望能够早点回到家乡。魏军兵力强盛,有30万之多。倘若诸葛亮让这8万蜀兵回家,那他的力量将会更加薄弱。因此,将士们都非常担忧。那些准备回家的士兵也很担心,他们害怕诸葛亮让他们继续留在这里作战。有不少的将领向诸葛亮进言,说应该留下这8万士兵,将他们回家的期限延长1个月,等战斗结束之后再走。诸葛亮断然拒绝了,他说:“所谓军令如山,统领军队,必须言而有信。我怎么能够因为一时的需要,而失信于三军将士呢?何况这些士兵常年在外征战,已经是归心似箭,家中的亲人也在盼着他们早点回去。”于是,他就立马下令,督促那些士兵赶紧收拾行装,准备回家。士兵们听到诸葛亮的命令之后,感激地流下了眼泪,他们反而不走了,都希望留下来,跟丞相打完这一仗再回去。蜀军的士气因此大振,打败魏军。
试想,如果诸葛亮没做到言而有信,让那些士兵继续留下来战斗,将会是什么样的后果?诸葛亮毕竟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他明白,那样做可能会暂时打胜仗,但他的威信也就从此丧失殆尽了。
【原典】后令缪①前者毁②。
张氏注曰:号令不一,心无信而事毁弃矣!
王氏点评:号令行于威权,赏罚明于功罪,号令既定,众皆信惧,赏罚从公,无不悦服。所行号令,前后不一,自相违毁,人不听信,功业难成。
【注释】
①缪:同谬,错误,此处指前后不一。
②毁:毁灭,彻底失败。
【译文】
下达的政令前后不一,自相矛盾,一定会失败。
【解读】
作为统帅,让军心稳定下来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统帅在下达命令之前深思熟虑。命令传达下去之后,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能更改。因为朝令夕改,出尔反尔,就会让执行命令的人无所适从,从而也就不知道怎么去执行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