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3681700000016

第16章 禅是处事的准则(5)

乞丐见状,觉得方丈说的有理,便不再争辩,用他的一只手搬起砖头来。整整一个上午,乞丐终于把砖搬完了。最后,方丈给了乞丐一些银子,乞丐接过钱,十分感激地说:“谢谢你,方丈大师!”方丈说:“不用谢我,这是你凭自己的劳动赚到的钱,是你应得的。”乞丐说:“我会永远记住你说的话,永远不会忘记你的。”说完向方丈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若干年以后,一位衣着体面的人来到寺院拜访方丈。来人虽然气度不凡,但美中不足,只有一只左手。原来,此人就是当年那个用一只手搬砖头的乞丐。自从当年方丈让他搬砖以后,他就明白了方丈的用意,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然后靠自己的劳动和头脑,奋力拼搏,终于有所成就。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很深刻的道理:如何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寻找到自我的价值。也就是靠自己的双手和头脑,从本身发现自我的价值。可是我们放眼望去,环顾四周,又有多少人具备这两条最基本的条件呢?是否每个人都能无愧于心地称自己是“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呢?

那个一只手的乞丐,在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他的价值所在。他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失去了正常生活能力的残疾人,从此自暴自弃,放弃了尊严,放弃了一切,整天过着行尸走肉般的生活。直到方丈的一番话触动了他,让他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即使少了一只手,也并不妨碍他以劳动给自己创造生存的机会。更可贵的是,他勇敢地去做了,所以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生存于世的价值所在。

相反,那些双手健全的乞丐,他们不仅放弃了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也同时放弃了一个成功的希望,所以注定不可能走向成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个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餐,你没有付出就不可能有收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有种下种子才能长出果实。生活在现实中的我们,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与困难,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去认识自己,找到自我的价值所在,然后靠自己的双手去努力、去拼搏,最终走向成功。

马虎不得

无论做什么事,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脚踏实地,来不得半点马虎,否则,受害的就可能是自己。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为自己建造着生命的归宿,今天的任何一个不负责任的后果,可能都会在以后的某个地方等着你。

有个小和尚,做什么事都马马虎虎的。这天,虚尘大师让小和尚去买些大葱回来,可是这个马虎的小徒弟买回来的却是洋葱!更可气的是,他不仅不认为自己有错,还一个劲儿地为自己的错误辩解:“洋葱和大葱本来就差不多嘛!”虚尘大师甚感无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一个人偶尔犯一次错算不了什么,可是一旦养成了马虎的习惯,那危害可就大了。”

接着,虚尘大师给小徒弟讲了一个“马虎”先生的故事:这位“马虎”先生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他小的时候,妈妈叫他去买红糖,可是他却买了包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却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一转眼,他到了上学堂的年纪了,在学堂上,先生问他:“河北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山西陕西不是差不多吗?”后来,他长大成人,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虽然会写,也会算,但是却总不精细,常常把“十”字写成“千”字,“千”字写成“十”字。惹得掌柜的常常骂他,可是他仍旧嬉皮笑脸地赔小心:“‘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直到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于是赶紧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先生。可是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却一时找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的牛医王大夫请来了。“马虎”先生躺在病床上,虽然知道找错了人,但是急病让他身上痛苦,心里焦急,实在等不了了,于是心里想:“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吧!”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为“马虎”先生治病。不到一小时,“马虎”先生就一命呜呼了。“马虎”先生临死之前,断断续续地说:“活人同死人也差……不多……”

故事讲完,虚尘大师接着对小徒弟说:“我们做事一定要认真严谨,千万不能像‘马虎’先生那样马马虎虎,否则,不仅会害了自己,还会害了别人。”欲立足于社会,欲打算在事业上干出点名堂,就必须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谨慎行事,才不会行差踏错,反之,则会面临严重的后果。千万别小看那些细微的小事,小错误也会带来大灾难。正如故事中虚尘大师所说的:“一个人偶尔犯一次错算不了什么,可是一旦养成了马虎的习惯,那危害可就大了。”不怕你犯错,就怕你不肯改过。水滴石穿,积少成多,切勿忽略了那些不起眼的错误。

不要给别人当靶子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诽之。”我们生活在这个变化万端、真假难辨的社会,须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切莫让自己在无意之中给别人当了靶子。

有个年轻的比丘名叫法明,在寺庙里负责砍柴烧饭。由于性格过于刚愎自用,所以师兄弟们都喜欢捉弄他。一日,天气异常炎热,法明煮了一锅清汤,叫师兄弟们来喝。哪知其中一碗汤里有一只死蚂蚁,于是师兄弟们就异口同声地说:“好好的一碗汤却被一粒鼠粪给弄脏了。”法明听了,怒气冲冲地把汤全部倒掉,接下来的数日都闷闷不乐。禅师知道后把他叫到禅房里,对他说:“知道他们为什么捉弄你吗?那是因为你的性格太刚愎自用了。所以,经常会与大家意见相左。”法明听了,恍然大悟,从那之后,他便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社会上的竞争无处不在。但是任何竞争都需要勇气,更需要策略。而其中最大的策略就是:无论在多么残酷无情的竞争中,都要保持低调的做人本分。这是一种必要,而非多余,稍有疏忽,就很有可能招致灾祸。

汉更始元年,刘秀指挥的昆阳之战震动了整个王莽朝廷。然而,刘秀兄弟的才干也引起了更始皇帝刘玄的嫉妒。刘玄本是破落户子弟,一次偶然的投机参加了农民起义军,没立过什么战功,可是也阴差阳错地让他当上了更始皇帝。自他登基以来,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刘玄怕刘秀兄弟夺取了自己的皇位,便以“大司徒刘绩久有异心”的莫须有罪名,杀害了战功显赫的刘绩。刘秀接到兄长刘绩被杀害的消息,几乎昏厥,但当着信使的面他仍极力地克制住自己的情绪,说道:“陛下圣明,刘秀建功甚微,受奖有愧,刘绩罪有应得,诛之甚当。请奏陛下,如若不弃,刘秀愿尽犬马之劳。”转而,刘秀又对手下众将士说道:“家兄命丧宛县,乃是自己不知天高地厚,自作自受。我等当一心匡复汉室,拥戴更始皇帝,绝不能有二心。有如此英明的皇帝,汉室复兴有望了。”

刘秀虔诚的态度,让众将士感动得纷纷泪下。其实刘秀突然遭此打击,心里怎能好受?只是他心里清楚,刘玄既然杀了兄长,对他也就很难容得下了。此后,刘秀对刘玄更加恭谨,绝口不提自己的战功。果然,刘秀的一举一动早已有人密报给刘玄。刘玄这才放心下来,反而觉得有些对不起刘秀,于是便封刘秀为破虏大将军,行大司马之职。并下令让刘秀持令牌到河北巡视各州郡,这正好给了刘秀一个机会。刘秀借机偷偷发展自己的力量,将河北定为立足之地。刘秀的实力不断壮大,更始三年初春,刘秀见时机成熟,便公开与刘玄决裂。到了六月,刘秀顺利登基,建国号为汉,史称东汉。此时的刘秀只有32岁,正是年轻气盛、成就大业的最佳时候。刘秀的以屈求伸,“忍小愤而就大谋”,终于让他化险为夷,创建了东汉王朝。

低调做人有时候也是一种有效的自我保护策略。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这一策略摆脱危险的实例有很多。

一个小孩在玩耍的时候被人贩子拐走了,他起先拼命地反抗,但是后来猛然想起了父母平常教导他的“遇事不可急躁、不可蛮干,凡事都要动脑,只有用智慧才能战胜困难”的叮咛。于是他冷静下来,掂量了一下自己并非人贩子的对手。于是,他故意装出一副贪吃好玩、不谙世事的样子,对人贩子的吩咐样样照做,还主动与人贩子搭讪。几天之后,人贩子果然放松了对他的监视。一天,人贩子带着他在转卖的路途中,经过了一个城镇的交通岗。这个小孩趁人贩子不备,快速跑到交通警察身边,因此得救,重新回到了父母的怀抱,还协助公安机关抓获了人贩子。这个小孩装憨卖傻、遇事不张扬、不对抗的做法,正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也正是这一策略,让他不仅避免了再次被拐卖的厄运,还免受了人贩子的暴力之苦。由此可见,当我们处于被动境地时一定要学会藏锋敛迹,装憨卖乖,千万不要跟对方硬碰硬,以免自己成为对方射击的靶子。要知道,越是突显的东西就越容易被铲除。

做人要学会藏拙,正所谓“枪打出头鸟”,过于张扬,并不是一件好事。真正有能力的人往往是那些不起眼的人。只有心虚害怕,过于自负的人才会想尽办法去突显自己的才能。遇到危险时,切忌心慌意乱,意气用事,不仅要学会藏拙,还要学会忍耐,不管受到多大的屈辱,只要还活着就有希望。

模仿不是复制

三千年前,孔老夫子就教导我们学习的态度,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只有持这样的学习态度,我们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

佛教虽然是从印度传来的,但是中国佛教的特质却是由中国的国情所制约和决定的。佛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信仰和思想,中国的佛教无论在形态方法上,还是在理论系统上都有着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特点。

中国的文化和印度的文化不同。在印度,僧人见了父母和王者都无需跪拜,但是在中国,王者要求僧人行跪拜之礼;在印度,佛教有治外法权,但是在中国,佛教则必须要受世俗法律的治理。中国的历代皇帝们,既可以因为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而扶植佛教,也可以因为同样的需要而限制佛教。中国古代有着一套自己的道德规范:不仅有“忠”“孝”这两面大旗,也有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还有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佛教如若想在中国传播,就必须要听王命,讲“忠”、“孝”,遵国法,还要与儒学、道学妥协、调和。所以,中国的佛教学者,绝大多数在出家以前都已经先受到了儒家学说的洗礼,再经过道家思想的用化,然后再学习佛教理论。号称明代佛教四大师之一的德清禅师曾说过:“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他还极力宣传“孔老即佛之化身”。这样一来,印度佛教“种”在中国的土地上,自然也就长出了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

中国佛教虽与印度佛教不同,但达摩东渡后却依然保持着印度佛教的修行方法,即:住心观静,面壁坐禅,行头陀行。而达摩采用的又是“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的人道之法,二者结合,着实太苦了。达摩曾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修道,一坐就是九年,几乎身不离洞,迹不出山。这虽是传说,但也足以令人生畏,如此艰苦的修炼法,怎能不把人吓跑?从古到今,所有的达摩画像都是一个模式:满脸的络腮胡子,眼大眉粗,神形清苦,面壁而坐,怒颜张目。

在佛教六祖慧能之前,禅定的修行主要讲究坐卧壁观之法,强调以坐禅为务。达摩壁观九年,终日苦坐;四祖道信“数十年中胁不至席”;五祖弘忍及弟子神秀皆以静坐苦熬为修行之法。他们无不在长夜中静坐,无不以“渐修”之法求解脱。

唯六祖慧能一反传统,学禅不步人后尘,根据实际情况,大胆地提出了“禅非坐卧”的主张。他说:“住心观静,是病非禅;长坐拘身,于理何益?”也曾写过一偈,云:“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慧能这种反对僵化、单一而死板的坐禅方式的做法,是一种改革。他的学佛习禅顿悟观,也更加适应中国的国情,同时也因为这样,慧能的南禅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学习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把别人的长处与自己、国家、企业本身的特点结合起来,使别人的长处更具适应性;而另一种则是不顾具体情况,生搬硬套,人云亦云,好似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纯粹地模仿,只求“形似”,反而有害。模仿的目的是为了学习,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而走出新路。所以,模仿不应只是纯粹简单地效仿。

纯粹的模仿叫抄袭,这样得来的结果只会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聪明人做聪明事,即使模仿别人,也要结合自己本身的情况。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对自己有利的;只有适合大众的,才是市场需要的。模仿可以,但切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