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说一个人只有懂得时常地检验自己、检查自己的生活,才会不断地更新自己,有利于自己更好地为人处世。人生最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和改变自己。人都有一双眼睛和一张嘴,但这双眼睛和这张嘴往往看到的只有别人,说到的也是别人的不足之处,却很少去认真地看待自己的不足而修正自己。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应该懂得时常地更新自己,这样才能不断地突破自己。
建立事业要靠自己
孔子认为人生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有自己的本事,必须要有学问和能力,这样才能够藏艺于身,才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
南怀瑾说人生想要建立事业绝对不要依靠别人,因为再好的人都不可能替代自己。如果人生把成功的注码压在别人身上,企图依靠别人的能力或者一点社会关系就想着飞黄腾达而成为万人瞩目的成功者,这种想法简直就是痴心妄想。假如能够成功也是失败,因为自己没有亲历那个成功的过程,体会不到创业的艰难。
南怀瑾说人应该注意藏器于身,这个“藏”字不是简单的深藏不露,而是不要表露出来。有器可以不用,但不可以没有器。南怀瑾还说领导人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人是因为他样样都行,别人不会的他要会,别人不懂的他要懂,这样才可能做领导人。就如电影《赤壁》里诸葛亮说的:“什么都懂一点,生活更精彩一点。”有人认为做领导人可以不必懂太多,因为一些事情都是别人来做的,领导人只要做好无为就行,其实这样想的人就是没有读好书。无为的意思就是无不为而不是不能为。
南怀瑾说真正的能够合拢整个世界和匡救时代的危机的任务,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例如记载唐太宗李世民言行的《贞观政要》,它不是给普通人看的,他是给做皇帝的人看的。《资治通鉴》也是一样,是司马光写给皇帝读的,是被用作皇帝的练习本。普通人读起来没有用也不知道讲的是什么意思。南怀瑾说人生想要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问问自己够不够条件。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依靠自己的能力,否则只是功亏一篑。
春秋战国时期,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同时出征打战。父亲在军营里由于突出的表现已经做了将军,而儿子还只是牵马的士兵。有一天,战斗的号角再次吹响,战鼓也雷鸣般地敲了起来,父亲严肃地托起一个箭囊,箭囊中间插着一支箭。父亲把儿子叫到跟前对儿子郑重地说:“这是我们家祖传的宝箭,配带在身边,就会有无穷的力量,但是千万不能抽出来。”
儿子接过父亲手里的箭囊,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是用厚牛皮制作而成的,箭囊上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箭尾是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而成的。儿子看着箭囊很高兴,在心里畅想着箭杆和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有嗖嗖的箭声掠过,而敌方的主帅也应声倒下。
果然,儿子配带着宝箭英勇非凡,所向披靡,杀了很多敌人。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了,儿子禁不住胜利的骄傲的诱惑,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他呼的一声拔出宝箭,想看看他心仪已久的宝箭模样。
箭出箭囊的那一刻他骤然间惊呆了。他看到的是一支断箭,父亲给他的精美的箭囊里装着的只是一支折断的箭。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他心想:“我一直挎着的只是一支断箭啊!”这一念头让他觉得仿佛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意志完全坍塌了。事情的结果不言自明,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父亲无奈地捡起那支断箭,沉重地说:“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把希望寄托在别人那里,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一个人把胜败寄托在一支宝箭上,是多么的愚蠢。而当一个人把自己生命的核心与把柄交给别人,又是多么的危险!人们应该时刻地提醒自己:自己才是一支箭,若要它坚韧、锋利、百步穿杨而百发百中,唯一的办法就是磨砺它,因为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求人不如求己”,别人再好也好不过自己,就算这世间对自己最好的父母,有朝一日他们也会离去,把希望寄托在别人那里不如自己相信自己而努力奋斗。
人生的事业依靠的是自己,自己就如同身在赌场里的赌徒一样,如果压错了筹码,那样必定会遭到失败的结局。但是如果把筹码放在自己手里就会增加自信心,不管其结果如何,自己努力参与了就问心无愧。人生建立事业应该依靠自己,自己就是这场战争里的最大武器,想要取得胜利就要努力地经营自己。
南怀瑾说人要藏器于身的条件就是要有本事。依靠别人只是暂时的一种心理安慰罢了。天下的事情大都如此得靠不住,很信赖的朋友说不定一个转身就能把你出卖了;本以为很牢固的婚姻眨眼之间就可以离婚解约。这些都是靠不住的,能够靠得住的只有自己的本事。所以要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这是人生最深刻的道理。
淡泊人生、知足常乐难
人类自从有了精神文明开始,世人就懂得追求人生的价值,这个价值或许是高官,或许是厚禄,更有甚者发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豪言壮语”。人们在追求物欲的同时忽略了精神才是人体的主宰。
物欲的满足只是一时的,而精神的满足却是一世的。精神境界才能彰显一个人的修养和水平。人的一生总是在奔波忙碌,但真正懂得人生含义的人却是少之又少。人生最大的满足就是知足常乐,就是淡泊,这样的人生才是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南怀瑾说:“不经绚烂,哪里知道平淡的可贵?不经过荣耀,又哪里知道平凡的可爱?”淡泊是可贵的,淡泊是一种修养,淡泊也是一种精神境界,尤其在今天这种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能够保有一份淡泊之心实属难得之举。
中国历史上著名诗人苏轼曾在一首词中写道:“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人生就应该是这样的,不管是当官也好,还是做民也罢,人只要做到想吃就吃,想睡就睡,听风抚琴,吟诗读书,其乐融融的境界就是一种生活的美好境界。
陶渊明在自述中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所描述的既是采菊,又是望山,虽然简单的几个字,但是字面所传达的意思是无穷的。世人可以想象一下,在一个风景优美,景色宜人的山村,依山傍水,闲云野鹤,自耕自种,日出而忙,日落而息,妻贤子孝,这样的幸福日子,人生还有别的所求吗?
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是建立在知足的基础之上的。世事无常,能够把握住眼前的幸福就是最好的幸福。人生不管经历什么,都要耐得住性子,一切都看淡了也就没有什么了。
某地有一位长者,他是村里德高望重的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依旧受到邻人的尊重。他有一个儿子,而且儿子已经娶妻成家了。儿子的媳妇相貌出众,简直挑不出一点儿缺陷,儿子整日与新娶的媳妇形影不离,不管有何事情都不会离开她半步。
有一次,长者所在国家的主要交通要道被严重损坏,邻国的人无法进来,以至于跟邻国断绝了来往,这样的日子长达12年之久。这也使国内的物质供应陷入了极度的匮乏状态。
等到第十二年的时候,长者听到外面的传闻说,外国的许多商人到达了邻国,在邻国进行着大宗买卖,他们交换着生活所需的物品。长者听到传闻回到家里吩咐儿子说:“外国的商人到邻国做生意,一定会带来很多物品,你赶快由小道去邻国,买些必需品回来。”
儿子一听父亲的话,很不情愿的样子,因为一旦离去就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妻了,他很舍不得。想到这里,他就十分难过,便对一位亲友发牢骚说:“我父亲的年纪大了,根本不懂得年轻人的感情。我和妻子相亲相爱,是没有办法分开的,而父亲竟然要派我去邻国的市场买东西。想到这里,我的心里就非常难过。如果就这样要我离开妻子半天,我宁可去投河,或从高山上纵身跳到谷底,我也不愿意离开。”
亲友听了他抱怨似的哭诉,诚恳地告诫他说:“你简直有点莫名奇妙而不可理喻!生儿育女,无非要儿女懂得持家,懂得外出赚钱回来赡养父母。而你的这种想法太幼稚可笑了,如果不干活又怎么能生活呢?即便你出生在天堂,也不能整日无所事事地过着安逸的日子。更何况你身为人,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怎么能每天都跟女人厮混在一起呢?”
亲友的话让他似有所悟,他不得不离开妻子,然后垂头丧气地前往邻国去了。但是不论走到哪里,他的脑海里总浮现出妻子的身影,他对妻子的思念也愈加的强烈,匆匆忙忙买了一些物品就往家里赶。
他刚踏进家门,看见有人就问:“我的妻子在哪儿?我要见她。”那人对他说:“夫人已经搬到侧房住了,她独自睡在草褥上面。”原来,他的妻子自从他离家远行之后,便相思成疾,不久就全身出疮,流脓不止,家人都不愿意看见她,让她独自睡在侧房,没有人去照顾她。
他听完就匆匆忙忙地赶往侧房,只见他美丽的妻子竟全身变色浮肿,脸形丑恶,实在是惨不忍睹,过往的恩爱和情欲一下子就冷了下来。霎那间,他知道什么叫做世间的无常。
人生无常,变化也是瞬间的事情。如果随着变化而大起大落,那样的人生总是充满着惊涛骇浪。只有看淡人生的痛苦,淡泊人生,这样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
南怀瑾说从人生的实际经验来说,能够淡泊名利而又知足常乐的人是很少的,大多数的人都活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而失去自我,成为物欲的俘虏。人生要懂得淡泊名利,这样才能知足常乐,人生才会更有意义。
学会静养:忙易生乱,乱易出错
《老子股经》里有句话说:“豫兮若冬涉川”。《礼记·中庸》里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南怀瑾说一个真正忧道的人,做人做事绝不会草率行事,凡事都会事先考虑清楚,不会鲁莽和冲动。
南怀瑾说“豫”的意思就是有所准备。一件事情不经过大脑的思考和研究就贸然莽撞地去实施,这样的行为是一般人的行为。“凡事都从忙里错,谁任知向静中修”南怀瑾说做人做事要修养到从容逸豫,这样才能做到无为无不为。
中国有句话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个“得”,是对冷静人生的一种美好的享受。日本的剑圣宫本武藏在《五轮书》中也曾经提到“兵法家应该随时保持平常心”,就是说哪怕在征战的战场上,人也应该保持一颗冷静而平常的心,冷静地去应对眼前发生的事情。紧张与急躁,往往会蒙蔽住自己的眼睛,失去对事物正确的判断,从而导致失败。只有以冷静的心态去对待眼前的一切,才会静中取智。
无为是中国的一种大智慧,君子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无为在表面上看起来是没有所作和所为,实际上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反应迅速,举手投足之间已经将问题考虑得全面而清楚,在决定之前早就做好了准备。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看似不紧张,其实比谁都心思缜密。因为智慧高,所以动作快,也因此不被旁人看出心思。
冷静是一种智慧,冷静也是一种修养和境界。人生在大多数时候容易忙中出错、乱中出错,这样就会使原本不完美的事情变得更加糟糕。遇事沉着稳定是一种内涵,不忙不乱、不慌不忙能更清楚地看清事情的本来面目,这样才能更好地处理事情和对待突发的情况。冷静沉着才能不易出错,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在一个动荡的战乱年代,一个巨商为了躲避战乱动荡,害怕家产因此而受到影响,于是他把家里的所有财产都换成了金银细软,然后用这些钱财特制了一把油纸伞,将金银小心地藏进伞柄内,这样随身携带着就不会引人注意了。做好这一切之后,他便将自己打扮成普通百姓的模样,随身带上雨伞,准备归隐乡野。出人意料的是在赶路的途中。他困了打了一个盹,等到他醒来之后便发现身边的雨伞竟然不翼而飞。巨商毕竟经商多年,他没有惊动其他人,而是不动声色地观察,冷静地想着已经发生的事情。他观察后发现自己随身携带的包裹竟然完好无损,由此可见,拿走雨伞的并不是专业的盗贼,应该只是过路人顺手牵羊拿走了雨伞,此人应该就住在这附近。
之后,巨商就决定在此地住下来,他购置了修伞工具,干起了修伞的工作。它在心中坚信,总有一天会拿回属于自己的伞。春去秋来,一晃已经过去两年了,在这两年里,巨商没有等来自己那把伞。但是,他在修伞的过程中,了解到一些情况。有些人在雨伞坏得不值一修的时候,就会买把新雨伞替换原来的旧伞。巨商于是就改行做“旧伞换新伞”的买卖,并且换伞不加钱。消息一贴出,前来换伞的人络绎不绝。
不久后的一天,一个中年人夹着一把破旧的油纸伞匆匆赶来,巨商接过伞来一看,正是自己当年丢失的那把雨伞。只见伞柄处完好无损,然后巨商不动声色地给了那人一把新雨伞,那人离开以后,巨商转身进门,关闭买卖,从此消失。
冷静是一种智慧,是一种韧性,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冷静不是麻木不仁,而是一种临危不乱的淡定、一种地陷山崩的坦然、一种沧海桑田的从容不迫。以冷静的心态去面对跌宕起伏的社会,不仅有利于顺境与逆境的反思,而且有利于社会和自己。不管发生多大的事情,只要以冷静的姿势去对待,就能找到成功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