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说:“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件大事了,这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
天下的父母没有不爱孩子的,却未必每位父母都懂得如何去关爱孩子;天下的父母没有不教育孩子的,但并不是每位父母都懂得如何教育孩子。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的“关爱”,或者强迫女孩接受自己的关怀,或者把女孩淹没在“溺爱”的海洋里,或者只是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女孩身上,这些都算不上真正的爱,真正的爱是建立在把女孩当做真正的人,尊重其完整人格的基础上的。
娇惯是女孩难以承受之重
“娇”的主要成分是疼爱,“惯”则主要指放纵,放纵性地疼爱女儿,最后只会害了自己的女儿,因为在“娇惯”下长大的孩子十有八九是那种“骄”、“娇”二气的孩子。因此,在女孩很小的时候,家长就应该掌握好尺度,对孩子娇而不惯,宽严相济。
生活上,被娇惯的女孩好吃懒做,自理能力差,生活过分依赖大人,习惯于被父母照顾;学习上,被娇惯的女孩不能承受压力,怕苦怕累。长大后,被娇惯的女孩自私自利,不知道“责任”为何物,对自己极度关心,对别人却麻木不仁,只会问别人为自己做了什么,却从不问自己为别人做了什么。娇惯出来的女孩自立能力弱,不善与人交往,不体贴家人,任性,脾气倔。这些肯定不是含辛茹苦养育孩子的父母所愿意得到的结果。
某大学的大一新生给当地一家媒体打进热线“投诉”父母,称“我爸妈从小娇惯我,现在突然让我自立,这怎么行?”这个大一新生投诉父母的起因,源于在刚入学的时候,他每个月除生活费之外的零花钱是800元,可几个月之后,他父母每个月只给他500元,于是,这个学生心生抱怨:“这点钱怎么够花?要充话费、要买衣服、要请朋友吃饭,随便哪几项加起来也不止500元”,他还告诉记者他父母的联系电话,希望记者能帮忙做做工作。而当记者询问他有没有想过打工自己挣零花钱时,他说这几天也找过兼职,可试着问了几家,人家不要人,他也没有办法,现在只好等着父母回心转意,改变想法。
一句“我爸妈从小娇惯我,现在突然让我自立,这怎么行?”真如平地一声雷,惊醒梦中人啊!对此,我们不能不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可在“可怜”之后,我们不能不深思,我们的家庭教育为什么会存在这些问题,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养成这样的坏毛病?
孩子的娇气是天生的吗?谁都知道,娇气的脾气是后天逐渐形成的,娇气的孩子是惯出来的。娇气的女孩怕吃苦、怕困难,遇到不顺畅的事情就耍脾气。在许多家庭里,自孩子出生那天起,就有爷爷奶奶的呵护,长辈一代的生活重心几乎完全放在了孩子身上。现如今,隔代的溺爱问题已被教育专家们提上议事日程,原因就在于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
不管是长辈一代也好,还是父母自己教育也好,对孩子有求必应,对于孩子能够完成的事情包办代替,这样的情况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而有的家长还天真地认为,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表现出自己对子女的爱。于是,女孩成了家里的“小太阳”,家里的所有人都在围绕着孩子转。
一个年过半百的父亲写了一段联句用以形容自己被娇惯的女儿:“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这段话可以说把孩子娇气的后果与坏处都写全了。可是,至今还有不少家长义无反顾地溺爱自己的孩子。
一位母亲有苦难言般地说起自己的宝贝女儿:“我们家的时髦小丫头,大学毕业两年了,在一个剧团当剧务,每月有两三千元收入。可她和我们签了个三年‘君子协定’,每月支付她各项费用3000元,不然,就住在外面不回家,打她的手机也不接。这不,前几天,我刚把这月的3000元打进她的银行卡里,她还没回电话呢!”
一位姓何的先生,61岁了,每天仍要上班发挥余热,挣一些收入补贴家用。可他27岁的儿子却每天在家里上网打游戏。何先生抱怨道:“我实在看不惯他,却也说服不了他。我自己17岁就参加工作,那时月薪38元还要给父母20元。可我的儿子一点责任感都没有,也不想想将来的出路,这都怨我,小时候太宠爱他,把他给惯坏了。”
这样的苦果得从孩子小时候的生活习惯谈起,例如,孩子吃水果,你是不是拿最大的让孩子挑;孩子耍性子,要撕书本,你是不是就让孩子撕;孩子看见商店里的东西,是不是孩子要什么你就买什么;孩子一哭闹,你是不是马上就跑过去哄。如果这些都是肯定的回答,孩子又怎么会不娇惯呢?不要认为孩子还小,长大了自然就变好了,久而久之,孩子不但不会“自然”变好,反而会养成娇气的坏毛病。
这种娇惯在女孩的性格形成期危害最大。女孩一旦养成娇气的毛病,想改都改不过来,孩子的一生都会深受其害。唯一的改变方法就是让女孩从小养成好习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让孩子自己面对生活中的小困难、小挫折,这样才可能培养出自立自强的女孩。
在上世纪的一次国际夏令营中,77名日本孩子和30名中国孩子都参与了这项活动,然而在活动过程中,两国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差异着实令人们感到震惊。
按照夏令营的安排,这些11到16岁的孩子每人要负重20公斤,步行前往50公里外的目的地,途中还需要经过若干困难地段。
在这样的困难面前,中国的一些孩子选择了退却,走不动了就回到营地睡觉,而日本孩子却放弃休息坚持到底;在这次行程中,日本家长将鼓励留给孩子,而中国的家长则把自己的孩子拉上汽车……
由此可见,孩子太娇气了,很难在将来激烈竞争的社会里立足,很难为自己争取美好幸福的生活。“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一味地惯养女孩,生怕女孩在成长的道路上受一丝挫折,这是极为不妥的,这种做法不但让女孩无法坚强地生活,还会导致女孩失去对父母的理解和关爱。待女儿长大后,她反而会埋怨:谁让你们娇惯我的?那么,家长在培养不娇气的女孩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要求女儿做家务
什么家务活儿都不会干,对孩子来说没有一点儿好处。有研究表明,能把家务做好并有责任感,有助于孩子具备应对挫折的能力。
不要害怕女儿失望
家长都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伤心难过,不过,有句话说得好:“你不可能总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学会接受失望,会让孩子受益匪浅,他在今后的人生中会更懂得如何应对心理压力。
让女儿为自己想要的东西努力争取
如果想要的东西得到的太容易,孩子就会被宠坏,因为这会让他们认为自己得到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如果孩子想要一辆新自行车,你就可以建立一套表现好的奖励机制,让他自己一点点地挣买车的钱。
警惕“关怀强迫症”
“关怀强迫症”一词在家庭教育里来讲,是指家长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向孩子提供过多而又不必要的关怀和帮助,从而严重压缩孩子的心灵成长空间,导致孩子无法独立的情况。
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解释,患上“关怀强迫症”的家长喜欢关怀孩子,一天不为孩子做点事情就觉得难受,家长的这种强迫关怀不会管孩子需不需要,心理还一直想着“我对孩子这么好,孩子该满足了吧”。这种关怀,有时体现在家长为孩子买下数不清的玩具,有时体现在生活上对孩子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有时体现在具体而微、没完没了的忠告。总之,家长通过对孩子全心全意的付出,以此来获得心理满足。
“关怀”本是个褒义词,可一旦与“强迫”联系起来就变了味道。为什么有些家长会“强迫性”地关爱孩子呢?
目前比较流行的解释是:一些父母在情感上的缺失,导致了父母以关爱孩子的方式来确认自我价值,否则,这些在情感上得不到合理补偿的父母,郁积的感情无处发泄,就会有较强烈的自责和痛苦。从关怀者内心来说,“过度关怀”实际上是以一种胜任感、满足感的确证。当然,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因为,这样的关爱会让孩子受伤。
父母向孩子提供过多关怀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孩子养成依赖和失去独立的过程。不仅如此,对孩子关怀备至,对孩子提供的那些并不必要的关怀和帮助,还可能使孩子心生郁结甚至人格扭曲,孩子有可能因此成为和家长处处作对的“冤家”。
有一个上大学的女孩,因为妈妈而闹着要退学。她和妈妈生活近在咫尺,却不愿意和妈妈见面,一年里和妈妈说话的总数没超过10。
在上大学以前,妈妈早已不让女儿插手身边的事情,妈妈一心只要女儿在学校好好学习就可以了,至于洗衣服、做饭和其他的一切杂事,全由妈妈包揽了,妈妈就像女儿身边的保姆,可是女儿很受不了妈妈的这种做法。她觉得自己长大了,一些事情已经能够自理了,可是妈妈听不进她的话,依然如故地帮助女儿做生活上的事情。
因为不喜欢妈妈的过分关心,女儿报了一个离家比较远的城市上大学,可没想到的是,妈妈怕她上课紧张,衣服来不及洗,又怕她在学校里吃不好饭影响身体,就在学校旁边租了间房,过上了陪读的生活。妈妈每天把做好的饭菜给女儿送到学校,每隔几天还要把女儿换下的一大堆衣物拿去洗。
妈妈每天都给女儿送饭,引来了很多同学的嘲笑,都讽刺她这么大了还让妈妈到学校来伺候,一点都不懂事。女儿很烦恼,跟妈妈说了几次妈妈都不听,只好以退学来拒绝妈妈过分的关爱。
这位妈妈觉得这样就是对女儿的关心,对女儿的爱,可是女儿却把这些当成是一种负担。这是一个典型的“关怀强迫症”的案例,这种情况其实在生活中绝非仅此一例。患上“关怀强迫症”的父母总想给孩子以足够的关怀,可是他们却忽略了孩子的想法,为此,亲子双方都活得很累,所得到的效果又是如此难堪。
爱女之心人皆有之,但过多的爱却成了负担,更严重的是为数众多的父母把自己失落的理想寄托在自己的女儿身上,在她还很小的时候就为其择定了人生目标,事无巨细地帮助孩子走成长道路中的每一步。
还有的家长喜欢随时了解孩子的动态,孩子干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都要向自己汇报。本来孩子正想出去玩呢,家长的电话就打过来了,问问孩子在不在家,在和哪些朋友玩,弄得孩子一点自己的空间都没有。父母的关爱这时就成了一张无形的网,随时随地都在控制孩子,使孩子非常痛苦。
在加拿大山区驾车旅游,经常看到路边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Afedbearisadeadbear”,意思是“被喂饱的熊是死熊”。有一个游客不太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伙伴告诉他:过去很多人在路边看到熊,都十分好奇,从车里扔食品给熊吃。熊尝到了甜头以后,就总站在路边等人施舍食品,慢慢地失去了自己觅食的本领。到冬天没有人去喂它们食品时,有的熊就会被饿死。所以加拿大政府在路边竖了很多提醒人们的牌子,告诉大家把熊喂饱了,实际上是把熊喂死了。
这个故事放在这里可能有些不太恰当,但它也说明了过分的关爱是不妥的。很多家长出于对子女的关心,也把孩子当做需要喂养的熊来对待,可这样无助于孩子生活经验的培养,无助于孩子情感体验的丰富,更有害于孩子将来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培养和关怀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应该有一颗平常心,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生长环境,多些鼓励,少些关怀,让他们自由自在地成长。
如果强迫地关怀,即使这种关怀是善意的,也不代表孩子就需要或者能够接受这种关怀。在对女孩的强迫关怀中,女儿失去的不仅是自由纯真的想象空间,更会因为缺乏生活的历练而无能。家长过度关怀,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其危害还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暴发出来。提出“关怀强迫症”概念的周海宏博士这样描述其影响:
关怀强迫症的前提是孩子必须接受父母的关怀,那么孩子自己的独立意志、独立人格就都得放弃,因此,它是以取消孩子的独立性来满足需要的,从而被关心的孩子受到这种关怀的牢笼的束缚,他们会很痛苦,他们到了一定的年龄会有独立的需要,但有关怀强迫症的家长,拒绝承认这些。
这样就扼杀了孩子独立意识和能力的成长。对孩子来说,只有两种可能:如果坚决反对这种关心,就会产生严重的冲突;另一种就是服从和依赖,于是整个能力就退化了。而且,我们的社会对关心孩子的行为是肯定的,“为孩子好”这个简单的理由就足以堵住悠悠之口,因此在道德上孩子就必须接受别人的关心。这样孩子就处在两难之境,接受这种关心,就违反了自己独立的要求;不接受这种关心,又要承受父母和来自社会道德的压力。所以关怀强迫症使双方都进入了一种特别累的状态。
很多家长自己有失落感,没有真正支撑自己人生价值的东西,所以要拼命通过关心孩子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如果一个人生活得充实,就不需要通过帮助别人来确认自己的价值。当别人有需要时,他也会热情地去帮忙,但不会依赖这一点,不会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