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如何说,孩子才肯听
3682500000016

第16章 授之以渔,激励是撬起自信的杠杆(1)

俗语云:“水击石则鸣,人激志则宏。”激励是催人奋进的号角,是激发心中自信力量的热情动力,激励就像父母给予孩子的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让他的心中时刻都能感受到无尽的能量和火热的情感,进而迸发出无与伦比的勇气和智慧,坚定地朝着成功的目标挺进。

自信——激励催生出的成功“能源”

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戏剧大师萧伯纳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信心是一个人成功路上必备的武器,唯有拥有坚定信心的人才能坚持到最后,获得令人称羡的成就。

自信心在我看来真的是一件很神奇的东西,它能让一个自卑的孩子变得勇敢和乐观,也能让一个正在经受挫折和失败的孩子重新架起希望的船帆。

我曾有一次很荣幸地被一个儿童协会邀请去做评委,当时他们准备在“六一儿童节”举办一次大型的晚会,主要演员都是孩子们,但是之前要经过选拔。

因为组委会事先在报纸上做了广告,前来报名的孩子和家长非常多,热情也很高,我正好有时间就又担任了接待一职。

我虽然不是艺术特长生,但也略懂一些音乐和舞蹈,孩子们的表演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很有天分和舞台经验,不用选拔就可以直接参加晚会,而有的孩子稍显笨拙,就算最简单的朗诵也没办法完整进行下去。

作为晚会的评审人员,我必须负责地选出最优秀的小演员参加晚会,但是作为一个母亲和老师,在我眼里所有前来报名的孩子都有出色的地方,而且他们的父母也都是带着期望和自豪前来的,拒绝任何一个孩子都是对他们的一种伤害,都会不同程度地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一个父亲带着7岁的儿子来报名,一见到我就非常热情地打招呼,希望我能让他的孩子上台表演。我先观看了他孩子的小提琴演奏,明显很生疏,调子也是断断续续的,到后来甚至有些刺耳,站在旁边的一些家长和孩子还夸张地捂起了耳朵。

这个孩子显然不符合晚会的要求,我只好委婉地告诉他的父亲,孩子的小提琴程度还不够,也许稍加练习,明年还可以继续来试试。

但是,这位父亲却一再地恳求我说:“老师,我拜托你,你一定要想办法让我的孩子上台表演啊!这可是他人生的一次机会,否则孩子可能就完了!”

这位父亲的话把我吓了一跳,我诧异地说:“这只是一次小晚会,没有这么严重吧?孩子以后的机会多得是,他才7岁,你不要把这件事情看得太严重!”

这位父亲说:“老师,你不了解我们家孩子的情况。这孩子性格比较内向,而且有些自卑,之前我很害怕他有自闭症,我也带他去看过医生,医生说孩子可能是缺乏自信,要我们做家长的多鼓励孩子,经常激励孩子去做一些增强他自信心的事情,要不然孩子离自闭症就不远了。现在,孩子的状况好多了,还学会了拉小提琴,在家里无论他拉得多么难听,我和他妈妈都会鼓励他、称赞他。这次,是孩子自己主动要求来参加的,如果满怀希望的他被拒绝,孩子的自信心一定会受到重创的,我真害怕他变成以前那样。所以,老师,我拜托你,一定要让我的孩子上台,花多少钱我都愿意。”

听完这位父亲言辞恳切的请求,我真不忍心拒绝,因为不止是他,已经有好几个被刷下去的孩子家长找过我,说孩子一听说自己没被选上,回到家不是眼泪汪汪的不说话,就是大哭大闹,看的家长是揪心的疼,还有一个孩子的家长对我说,他的孩子一回到家就说再也不学钢琴了。

我从电视上和报纸上也看到过很多类似的孩子才艺的选拔活动,被选上的孩子是神采奕奕,而没被选上的孩子情绪都很低落。我也知道孩子小时候应该接受一些挫折,但是自信不比挫折更能让孩子开心起来吗?单从作为一个母亲来讲,我的孩子获得成功我很开心,但我更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快乐,如果有能力让孩子少受一些挫折,并且增强他们的自信,我为什么不那样做呢?

回到家之后,我和爱人说起了这件事情,他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也给我出了一个好主意:“既然你不想打击那些被刷下来孩子的自信心,为什么不再举办另一台晚会呢?”

“另一台晚会?你说得太容易了,一百多个被刷下来的孩子,才艺又差那么多,我一个人的能力肯定不行!”我心里打起了鼓。

“儿童节不是快到了吗,你一直在想送什么礼物给妮妮和鑫鑫,为什么不送他们一场自己演的儿童剧呢?我可以免费做你的编剧,不过你要先把所有被刷下去孩子的大概资料给我,这样我才能给他们安排角色,同时又不会让他们难堪。”丈夫冲我眨眨眼。

对啊!这真是一个好主意!

第二天我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那家儿童协会的主席,他非常赞同我的做法,还说儿童节是所有孩子的节日,应该让每个孩子都过得开心。同时,我这个想法也得到很多孩子家长的支持,他们都愿意空出时间和孩子一起制作道具、彩排等,还有几位家长主动要求和孩子们一起表演。

“六一儿童节”那天,小剧场里座无虚席,孩子们表演的“爸爸妈妈送给我的礼物”不时迎来台下的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我也坐在台下观看孩子们的表演,虽然他们演得很杂乱,但是他们认真自信的表情让我内心不时溢出满满的感动。尤其是当我看到那个拉小提琴很生疏的孩子此时站在舞台中央,全神贯注在自己的音乐上,他表现得就像一台音乐会的主角,而他演奏出的音乐宛转悠扬,到最后又激昂生动,我不禁怀疑这是当初那个拉出刺耳音乐的孩子吗?

儿童剧结束的时候,所有孩子都出来谢幕,而台下所有的观众也都起立鼓掌,我看到那位拉小提琴孩子的父亲不时地朝舞台上的儿子竖起大拇指,眼睛里还有隐隐的泪光在闪烁。

表演结束之后,这位父亲找到了我,不停地对我道谢,我问他:“你的孩子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小提琴水平进步这么快?”

他说:“孩子一听说要参加演出,表演小提琴演奏,而且还是一个重要角色,回到家后就开始刻苦训练,手指头都磨出了血泡,我让他休息他也不听,而且周围的邻居一听说我的孩子要参加儿童剧的演出,都夸他有出息,他练得更起劲了,可以说是没日没夜。我也没想到今天他能超水平发挥,说实话,我现在都还很激动,我的儿子太了不起了!”

看着面前为儿子自豪的父亲,我也难以平复激动的心情,我们这些大人只是为孩子出了个点子,花费时间做了一点小事,却可能改变他们的一生。

21世纪的快节奏时代,工作、生活和孩子让很多父母不堪重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只是一股脑地把他们交给保姆、老师和学校,更别说用心观察孩子是不是心理发生了不好的变化,有没有自卑的倾向,需不需要家长的鼓励和支持,只是注重孩子的成绩和孩子做事的结果,进而对他们加以主观的定论和评判。这样很容易就让孩子产生一系列不利他们成长的因素,比如自卑、怯懦、任性、反叛、冷漠、自私等。

正是因为孩子的思考能力有限,当他们遇到自己解决不了或者无法做出选择的事情时,他们非常需要得到来自父母的意见或者态度,而此时正是父母增强孩子自信心,鼓励孩子找出正确方法的好时机。一旦父母错失教育孩子、鼓励孩子的最佳机会,孩子就容易陷入不自信的恶性循环中,形成一些不好的性格和养成一些坏习惯。

父母就像石油钻井工人,需要借助激励这个钻井“工具”,不断地开采出自信的“石油”,然后输送给自己的孩子,让他源源不断地充满能量往成功的路上疾驰而去。

激励——满足孩子的“成就需要”

成就需要激励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戴维·麦克利兰提出的,他把人的高级需要分为三类,即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交往需要。什么是成就需要呢?成就需要是指追求卓越、实现目标、争取成功的愿望。从行为科学理论上来讲,只有那些还未得到满足的需要才对人有激励作用,而已经满足的需要只能给人满意感,激励效用很微小。

如果把成就需要激励理论放在孩子的领域,那么如何判断孩子的“成就需要”呢?我个人认为首先孩子作为一个人,他完全符合成就需要激励理论的主旨,他也有追求卓越、实现目标和争取成功的愿望,其次孩子和成人在各种价值观和人生经历、心智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他们的“成就需要”在成人的眼里可能显得比较易于满足和简单易做,但最后产生的效用却是相同的。

孩子虽然各方面都没有自己的父母成熟,但是他们同样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希望通过某些事情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进而获得成就感。孩子有了成就感之后,做事就会更加有信心,而且增强了他们处理事情的能力。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和丈夫工作都很忙,家里的很多事情,包括家务、油盐酱醋等家庭琐事都显得有些杂乱,一边忙着工作,一边还要忙着照顾家庭和孩子,我的身体和心情都变得很糟糕,也会忍不住对孩子们发脾气。

没想到我的这种“恶劣”表现得到了孩子们的控诉,儿子甚至对我说:“妈,你变了,我不喜欢这样的你!”

我听后心情也不爽,自己忙里忙外不说,还被孩子抱怨,禁不住对儿子说:“我是变了,也是被你们逼的变了!我从一个少女变成了照顾小孩的黄脸婆,你和妹妹都快把我的精力磨光了,知道照顾一个家和两个小孩是多么困难和复杂吗?做小孩就是幸福,等爸爸妈妈做好饭就可以吃,做完作业还能看动画片,真好啊!”

儿子听我唠叨一大堆,低下头不说话了,好像自己犯了很大的错。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话可能伤害到孩子了,我怎么能把责任都推给孩子呢?但是孩子也应该体谅一下妈妈的难处啊,为什么不互换一下身份,让孩子做一次“家长”呢?

于是,在一个周末,我们一家人达成了短暂的协议,儿子和女儿扮演爸爸妈妈,负责周末家庭里所有的事情,我和丈夫扮演妹妹和哥哥,任务就是写完作业看电视。

当然我们并不是真的对两个孩子撒手不管,主要目的只是让孩子体验一下家长的辛苦,还有找到当家做主的成就感。

当天正好电用完了,因为儿子是家长,所以他负责拿着钱和电卡去银行交钱,因为银行离我们小区有一条马路,儿子也从没有去银行买过电,有些担心的我,还是悄悄地尾随在孩子的身后走进了银行。

儿子到了银行之后,很聪明地询问了工作人员买电的流程,并且在别人的帮助下填好了表格,然后把钱交给柜台的工作人员,算是很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等到儿子回到家后,我和丈夫都表现出了十足的惊奇,并冲他竖起大拇指,称赞他非常了不起,可以自己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儿子故意把胸脯抬得高高的,满脸的得意和自豪,那神情仿佛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军胜利凯旋一般。

女儿也不甘落后,小丫头个子还没有灶台高,非要站在凳子上给她的两个“孩子”煎鸡蛋,我只能战战兢兢地看着她。或许是她平常在厨房看我煎鸡蛋的次数多了,一开始倒也有模有样,可是加盐的时候,小手就犹豫了。

虽然我和丈夫不得不忍受女儿“特制”的鸡蛋,但是吃的时候我们依然表现得很开心,并且称赞女儿的厨艺很棒,小丫头“咯咯”笑了很久。

儿子和女儿通过这次互换身份之后改变了很多,以前有些事情他们从不过问和插手,因为在他们的意识里,那是爸爸妈妈应该做的事情,而和还是小孩子的他们没有什么关系,而现在他们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庭小事证明自己,有时一些比较大的事情,像买电、招呼客人之类的事情,他们也会主动请缨,而每次我和丈夫都会给予孩子鼓励和称赞,满足他们的成就感。

激励孩子去完成一些在他们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让孩子体验到成功带给他们的满足感,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是每位家长都能够做到的事情。那父母应该怎样满足孩子的成就需要,从哪些方面去激励孩子,是不是有什么具体的办法呢?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父母要采取的方法也不同。

翻看了很多家教书籍和教育经典,我又通过自身教育孩子和学生的经验,总结出要满足孩子的成就需要,首先应该给孩子一个目标,而且这个目标不能太高,否则孩子完不成,还会被失败和挫折笼罩,丢失自信心;这个目标也不能太低,否则带给孩子的成就感不强,自信心依然不高。

我身边就常遇到这样鲜明的例子,每到孩子升学考试的时候,就是孩子和家长战争大爆发时期,有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很聪明,在没有完全了解孩子实际情况的时候,就让孩子报考重点班或者重点院校,而有些家长则主观认为自己的孩子学习能力不行,非常不看好自己的孩子,结果在父母不抱任何希望的情况下,孩子也受到了影响,本来能够努力一下考进重点班或重点院校的孩子,最后进了普通的学校,过着父母心中普通的生活。

当然,我说的这种事情并不是绝对的,普通班也有很多出色的学生,不出色的学生到了重点班,经过努力也能变得出色,但是能够让事情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更容易增强孩子自信心的事情,父母为什么不做呢?

父母如果一开始就了解了孩子的实际情况,根据孩子的个性和学习潜力为他选择一个合适的班级或学校,那孩子无疑会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成功的几率也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