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人的印象中,西方国家的基础教育(中小学)都很宽松,孩子们没负担。我的大女儿上小学二年级,没有任何家庭作业,的确很轻松。但令我震撼的是,她们从上一年级起,就开始有写作课了,对语言文字的要求其实远早于中国。和老师谈到这点,老师说:“语言文字是最基础的社会交流工具,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人格,而不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书架。”他们的写作课,写好作文后,老师多不批阅,而是要求孩子自己上台朗读或脱稿演讲,更注重的是交流的功能,而不是辞章句法。因此,写作课和演讲(Presentation)总是结合在一起。我女儿才8岁,可建立和使用PowerPoint,比在这里读硕士的中国学生还熟练。作文或演讲的题材也很宽泛,有一次主题居然是“广告如何影响我的购买行为”,女儿就到处收集广告,还专门去查了广告的历史。我读了一辈子的书,把学习和生活结合这么紧的,还是第一次见到(我们小时候做应用题,最多是替地主们算算他们是如何剥削农民的,呵呵,倒也是贴近现实的)。
其实,从小生命形成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过于将他当做是呵护的对象、培养的对象,却没有把他当做是平等的对象。准妈妈们把自己打扮成大娃娃,以为这样就是对孩子的爱;爷爷奶奶说着“饭饭”、“凳凳”之类的“童话”,以为这样就是沟通;而老师们则把一摞摞的书塞进孩子的脑子里,以为这就是教育……我们在潜意识里以为这个社会有风雨,要把孩子们尽量长时间地留在温室里,不仅把自己搞得很累,而且也令孩子们总也长不大。
在澳洲的麦当劳里,我们经常能看到那些本地学生的稚嫩面孔,正在为他们的学费而快乐地打工,而这些孩子的父母有的就是百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来自中国的同龄人,则拿着父母辛苦赚来的钱吃喝玩乐,甚至嫖赌。我总是会很感慨,为那些父母。
风雨本身既然是难以回避的,该做的或许是如何应对甚至欣赏。有首赞美诗唱得好:“感谢神,赐芬芳玫瑰;感谢神,玫瑰有刺。感谢神,赐明媚春光;感谢神,赐凄凉秋景。”我们所该做的,或者就是:
让准妈妈打扮得更像个女人,而不是大娃娃;
让爷爷奶奶成为孩子们的伙伴,而不是佣人;
让老师成为学生的朋友,而不是工头;
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长大,而不是宠物……
孩子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孩子该学点什么?我们该好好思考一下。
我们的教育是爱,还是伤害?全由你做主!
爱的比拼伤了谁
作者:佚名
3楼与5楼的竞争
年近40的老窦这些日子每天都开着车绕着北京城拼命找房子,“再不搬走,我就要疯了”,老窦说。
老窦和父母住在同一幢楼里,他住3层,父母住5层。老窦有个12岁的儿子,叫路易。10多年了,儿子3楼5楼地跑上跑下,一家人过得挺好。可是,最近家里气氛突变。
原因是,这学期开学,儿子所在的学校通知了家长,马上就要小学毕业的路易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成了班里的“问题学生”。这下家里人可都着急了,5层的奶奶认为路易之所以成了今天这样全赖3层的父母没有尽职尽责,而3层的老窦夫妇则认为是5层爷爷奶奶的溺爱才让路易成了今天的“问题学生”。
老窦为儿子急,也为妈妈和爱人的争吵急。
老窦的心病在今天的城市中似乎有着蔓延的趋势。家家都有个独苗,每个独苗都有五六个大人争着疼、抢着爱,老窦们的病根儿就在这了:谁都想爱这个独苗,一人一个爱法,谁都想成为那个独苗心目中最重要的一个人。
就在这场爱的比拼中,孩子站在了拼争的中心。
老窦家的情况确实有些复杂。
路易是老窦和前妻的儿子,老窦是在儿子出生之后才被告知自己的爱人有精神病的,而且随着儿子的长大,家庭生活的压力渐渐增大,爱人的精神病有了越来越重的趋势,老窦只能离婚自己带儿子了。
从路易8个月大起,他就被爸爸带回了奶奶家,是爷爷奶奶把他一手带大的,爷爷奶奶给了他无限的爱。
路易3岁时,老窦和现在的爱人结婚了。所幸的是,爱人把路易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子对待。
在教育路易的问题上,一家人的根本观点是统一的:既要尽可能减少父母离婚对路易成长的影响,又要让他尽早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
最初,大家还都能本着这个原则努力培养着路易,奶奶教会路易洗袜子,让他每天自己洗;老窦的爱人就教路易扫地,路易便每天把楼上楼下两个家的地各扫一遍。
慢慢地,楼上楼下的人都开始暗中使劲,都希望自己的教育更得法、更有成效。
“有竞争应该算是一件好事,但是要看竞争的劲儿往哪里用。”老窦说。
有一次,路易贪玩没顾上扫奶奶家的地,老窦的爱人“检查工作”的时候,路易的奶奶为他开脱说:“路易今天作业太多,他扫了一半我帮他扫了一半。”不久,奶奶又第二次为路易开脱了,再后来,奶奶经常替路易扫地,现在路易已经好久没扫奶奶家的地了。
类似的事情也在楼下出现了。
起初,老窦和爱人总是盯着路易每天洗袜子,路易洗得不干净,他们就在路易不知道的情况下重新再洗一遍。慢慢地,他们有些坚持不住了,有时能不洗就不洗。但是,在奶奶面前,他们还坚持说路易每天都自己洗袜子。
类似的事情渐渐多起来。路易吃不了的饭,爷爷抢着吃;路易记不住的作业,爸爸帮他打电话问老师;路易不会做的题,阿姨(路易对老窦爱人的称呼)帮助写;路易不敢让爸爸签的字,奶奶代劳。路易的口头禅成了“不知道,问我爷爷(阿姨)去”。
在开学的家长会上,老师说路易上学期的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了,经常旷课还说谎。路易不是班里的“小霸王”,却是让老师最头疼的“问题学生”。
问题来了,老窦夫妇和路易的爷爷奶奶都很难接受这个现实。奶奶埋怨老窦夫妇平时对孩子关注太少,对路易要求不严,怨老窦的爱人没有尽到一个合格母亲的责任。老窦的爱人也有一肚子委屈,她觉得爷爷奶奶太宠着路易,自己的身份有些特殊,对路易太严的话,很容易和孩子产生隔阂,“路易是他们的亲孙子,他们应该多多承担起管教他的责任”。
现在3层和5层之间的走动似乎越来越少了,路易的上蹿下跳也不那么自在了。夹在中间的老窦异常痛苦,“我知道他们都希望路易好,可谁都觉得是对方的教育方法不对。其实,对路易的教育我们大家心里都有杆秤,都知道应该坚持原则不放松,可是,轮到自己的时候就找不好准儿了”。
为了解决眼前的矛盾,老窦决定买一套离父母家稍远一点儿的房子,“本来我以为大家在一起可以互相督促着好好教育路易,没想到成了现在这样比着没原则了”。
为夺“鳌头”,4位老人争宠不休
教育观念和原则上的分歧,通过沟通似乎还可以逐渐统一,但一些家庭还暗地里涌动着另一股竞争——在孩子面前争宠,这种竞争很难停止,对孩子成长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
刚刚已经6岁了,他的玩具箱里躺着40多个溜溜球,这些溜溜球都是外婆买的。
外婆是在刚刚3岁的时候来北京的。当时,为了搞好关系,外婆经常带他去商店,刚刚要什么外婆就买什么。
那段时间刚刚非常喜欢溜溜球,所以,他的玩具箱里溜溜球越来越多。
现在刚刚跟外婆的关系确实很好,但刚刚却落下了一个让家里人头疼的毛病:在商场里看上喜欢的东西就一定要买,爸爸妈妈不同意他就会在商场里大哭大闹,甚至满地打滚,最终往往以刚刚胜利告终。
刚刚外婆的行为虽不妥,但总算事出有因。
雯雯家里发生的事真是毫无原则了。雯雯刚满1岁。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都70岁上下,雯雯从出生那天起就成了这4位老人的掌上明珠。他们都争着对雯雯好,并且密切关注着她的反应,如果雯雯跟谁笑了,谁就特别满足。
于是,4位老人开始比起赛来。
满月的时候爷爷奶奶送来了纯金的生肖挂坠,姥姥姥爷则包办了满月酒;日常生活中姥姥姥爷给雯雯买好了一年四季的各式衣服,爷爷奶奶则包下了雯雯日常的奶粉、尿不湿;雯雯刚满1岁已经拥有4个金、银、翡翠生肖挂坠,银行里也已经存入了一笔数额不菲的压岁钱。现在雯雯的爷爷奶奶又给她买了保险,姥姥姥爷听说后也准备从雯雯的教育储备金下手。
“孩子倒是什么都不缺了,可是这样比下去,我怕4位老人哪天会闹出什么不愉快。”雯雯的妈妈说。
其实,在雯雯妈妈的心目中,老人间闹矛盾还是小事,在这样高浓度的溺爱环境中,如何为雯雯找到冷静的教育空间才是她最发愁的事。
夫妻间的拼争,孩子成了砝码
与雯雯相比,周强的生活简单得多。他的家里只有爸爸妈妈和他。所不同的是,周强的爸爸妈妈准备离婚已经有几年了,一直没有达成统一的就是周强的抚养权。
周强现在一个人在武汉上寄宿制中学,爸爸妈妈在深圳工作和生活。
从上小学起周强的父母就在为了争取到周强的抚养权而不停地讨好他。很小,周强就学会了妈妈不同意他做的事情,只要去找爸爸肯定就能做成;同样,爸爸反对的事情,只要去找妈妈也一定能达到目的。
现在他拥有了很多其他孩子想有而没能拥有的东西。
周强喜欢旅游,每个寒暑假爸爸妈妈都会使出全身解数为他设计旅游路线,周强选中了谁的方案就由谁带着他去旅游。现在全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周强差不多都已经去过了,就连很多成人都梦想的西藏,周强也在妈妈的带领下,乘着青藏铁路开通后的前几班列车领略过了。
从西藏回来以后,他提出要到外地上学。父母拗不过他,最终他爸爸想办法把他送到了湖北一所寄宿制中学。
“我对这样的游戏已经烦透了。”周强对朋友说,“他们不是真的爱我,我成了他们手里的棋子,我不想再见到他们。”认识周强的人都觉得他拥有一种这个年龄段孩子不该有的成熟和老练。
现在周强迷恋上了网络,他说网上的朋友有时比现实中更加真诚。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它能让一个孩子幸福成长,然而有时爱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给孩子带来的伤害甚至根本无法弥补。
自以为是的爱对孩子却是伤害
作者:佚名
有些父母常常对养育孩子抱有疑问:自己明明倾尽所有给孩子最好的爱,可孩子还是不领情,反而变得跟自己越来越远,越来越不自信。这是为什么呢?中国著名的亲子教练陈鹏宇老师,通过大量案例的积累,探究出父母如何用自以为是的爱毁掉原本自信快乐的孩子的10条共性问题,家长不妨对照一下。
1。寄予孩子很高的期望且追求完美
通常的说法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为了不使自己失望,只能给孩子不断地施压。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迎合家长、老师甚至迎合社会的评价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这样的优秀,往往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需求。
“优秀”是一把双刃剑!当孩子为了家长的期许不断迎合的时候,他就失去了自我,他的生命状态不再自在、流畅!他只能紧紧地抓住他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得来的“优秀”。这样“优秀”的孩子,是一枚炸弹!随时会被引爆,不是炸伤别人,就是炸坏自己!有一个统计数字,大学中有心理疾病的孩子,有23%在初高中被公认是“很优秀者”。
2。孩子不令自己满意时贬损他、责罚他
其实孩子不能让父母满意已经很负疚了,这个时候最需要来自父母爱的陪伴、协助和支持。父母忽略孩子的感受并被自己的情绪支配,只想着:你是我孩子,你要给我脸上贴金,你要让我有面子,你不能丢我的脸!然后用自己特别多的规条和框框来束缚孩子。但是孩子往往越束缚越叛逆;你越管,他越不听!
陈鹏宇老师家的宝贝女儿在一个假期刚开始的时候天天打游戏,晚上打到12点才睡觉。妈妈、姨妈和姥姥都沉不住气了:这天天打电脑,作业不写怎么办!于是指责孩子,但孩子鼻孔朝天“哼”一声,依然故我。陈鹏宇老师那次出差回来,正赶上妻子为此事犯愁。他进了女儿的房间,女儿回头叫了一声“爸爸”。他说:玩电脑呢,没事,你玩!然后手放在女儿的头上,半开玩笑说:爸爸给你传送一些爱的能量,别耽搁你玩,你继续玩吧。十几分钟后,他松开说:好了,不想玩就早点休息吧,别累坏了!
那天晚上,女儿十点半就睡了。
给孩子一些空间,让孩子在负疚的状态下仍然可以得到爱,孩子才会有顺从以及有自我负责的可能。在孩子做了令你不满意而他自己也深知的事情时,无言地陪伴、单纯地给予孩子爱的支持显得更重要!
3。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
这是所有家长的通病。陈鹏宇老师说:当你把“比较”的枷锁套给孩子,孩子就永远无法幸福。
4。有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
你考第一名就买旅游鞋!你进入前五名我们就全家去旅游!很多家长都把这个视为一种对孩子合理的奖惩举措,殊不知,这带给孩子潜意识的讯息是:符合爸爸妈妈的标准,才能被爱。然后孩子会为了得到父母的爱付出失去自己的代价。
陈鹏宇老师对女儿的学习从没什么要求,甚至戏谑说:“不要考前几名,考前几名被老师盯上就麻烦了!”可是有一次女儿考了第三名,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她对爸爸说:爸爸,今天请我吃肯德基吧!陈鹏宇的老师说:好啊!不过爸爸不是因为你考第三名才要请你。爸爸爱你,即使你考倒数第一,想吃肯德基了,爸爸也会请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