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的爱,有时是害
3682700000022

第22章 错误的爱,会伤了孩子(1)

家长爱孩子本来就是天性,但是爱得不当,必定会伤害孩子。这里的伤害并不是身体上的,而是心理上的。过度地爱孩子,让孩子沉溺在父母的爱中,诚然可以让孩子少受外界伤害,但是同时也会让孩子失去对外界伤害的抵御能力。如此,当孩子长大以后,因为没有抵御能力,他所受到的伤害会更大。

爱让子女为父母而活

作者:佚名

广州晴朗天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师袁荣亲认为,溺爱是一种懒惰的、不负责任的爱。与溺爱相对应的是真爱,真爱是尊重孩子独立的爱,真爱的父母懂得在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满足他不同的成长需要。真爱的父母懂得放手,接受并乐于看到孩子的自我独立和自我成长。

“这是一个挑战,这首先要父母承认一个事实: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不是‘我’的附属品。”袁荣亲说,“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所以很多父母选择了偷懒的溺爱。”

袁荣亲总结说,溺爱有两种:包办型的溺爱和纵容型的溺爱。包办型溺爱的父母把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好了,孩子不动手就可以得到一切,他们不鼓励甚至不喜欢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纵容型溺爱的父母,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不管多么小、多么不合理的要求,他们都会拿出全部力气去满足。

18岁之前,我们一直在致力于探索一个问题:我是谁?这个探索过程从刚出生不久就开始,到了2~4岁会达到第一个高峰期。在这一阶段,如果父母鼓励孩子自我探索,那么他就会形成他自己的感觉、他自己的能力、他自己的思想……而这一切最终融合到一起让他知道“我是谁”。

美国心理学家帕萃斯·埃文斯在她的著作《不要控制我》中写到,她一个朋友早在2岁时就第一次“看清楚了自己”。当时,他妈妈把他和姐姐单独留下来几个小时,就在那个时候,他“感到一种安全感,并看清了自己……从那时开始,大多数时候他都能感觉到自我的存在”。

他能有这种感觉,那一定是他父母中的至少一人或两人都尊重他的独立性,尊重他的自我感觉,而不是把他们“内在的小孩”强加到他头上。

这样的人是幸运的,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明确的自我意识,而长大后,他们会发现自己拥有鲜明的个性、强烈的好奇心和高度的创造力,像爱因斯坦、牛顿、尼采等所谓的天才莫不是如此。

我们只有通过自主的探索,才能形成自我,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在这个社会上最适合的位置。由此,我们还会有强烈的责任心,因为这一切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但是,如果碰上包办型溺爱的父母,他们就会剥夺孩子自我探索的机会,他们太重视塑造,刻意按照他们的意图来塑造孩子,而不懂得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那么,无论他们的安排多么完美,他们的孩子都会有一种感觉,他们好像不是为自己而活。

譬如,一名28岁的女钢琴家,她在从事23年钢琴演奏,拿了多个大奖之后,有一天突然醒悟,她从来都是为别人演奏,从来没有为自己而演奏。这让她产生了要崩溃的感觉,因为她觉得自己的前28年好像都白活了。

这种例子比比皆是,部分受包办型溺爱的孩子成功了,但和这位女钢琴家一样觉得没有为自己活过;大量包办型的孩子失败了,他们一生中都无法离开父母而独立生活。

在中国,包办型的高度溺爱一般都伴随着一个高要求:好成绩。也就是说,包办型溺爱是交换性的,父母替孩子安排好一切,但孩子要回报一个好的学习成绩。

25岁的广州女孩文文就是这样长大的,她虽然工作成绩出色,领导赏识她,公司企业文化也很宽松,但她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并因此来看心理医生。

文文有两个哥哥,她是家中的老幺,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她的所有要求只要一提出来,会立即得到父母的满足。不仅如此,身为知识分子的父母为她安排了从幼儿园到找工作的所有人生历程,对她只有一个要求:学习要拔尖。

文文很争气,从最好的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中学,一直到名牌大学最吃香的金融专业,她一直是成绩最优秀的乖学生。大学毕业后,在父母的要求下,她又回到广州进入一家外资企业。她的工作也很出色,3年里已多次被提拔。

在前几次的咨询中,她对袁荣亲说,她的唯一问题就是紧张,至于对父母,“我没有一点怨言,他们可以说是完美的父母”。

只有在谈到恋爱时,她才开始对妈妈表现出了一丝埋怨。因为毕业后的3年来,妈妈一直在张罗她的婚姻大事,给她介绍了不少男朋友,“他们条件都很好,但我一个都不喜欢……我知道,他们都挺棒的,但我就是讨厌他们,或许是我讨厌父母的安排吧。”妈妈怎么劝文文都没用,现在一说起文文的婚姻大事来就唉声叹气,甚至几次当着亲戚的面哭了起来。

文文说,妈妈第一次哭的时候,她有点恼火,但立即想到,“妈妈对我这么好,我怎么能生妈妈的气呢!”

袁荣亲知道,“我怎么能生妈妈的气呢”,这是一种自动思维,它会扭曲一个人的真实体验。于是,他试着让文文学习放下这种自动思维,重新体验一下她的真实感受。妈妈第一次哭的时候比较久远了,就重新在咨询室里重演一下妈妈最近一次哭的情境吧。

袁荣亲在咨询室中摆了两张椅子,椅子A代表妈妈,椅子B代表她自己。文文先坐在椅子A上,想象自己是妈妈,对着椅子B哭诉,说她是多么担心女儿嫁不出去。然后,文文坐在椅子B上,以自己真实的角色,对着椅子A说话。并且要去掉脑子里那个自动思维“我怎么能生妈妈的气呢”。

结果,文文对妈妈的愤怒情绪爆发了。她大声哭喊着对“妈妈”说:“我讨厌你和爸爸的安排!我要自己做主,我就是要自己做主!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在乎我的感受,你们让我窒息!”

这次情绪爆发让文文久久不能平静,她哭了好久,最后说:“父母过度的爱,是窒息的感觉。我现在才明白,我一直是为父母而活着,我从来没有为自己而活。”

每个人只有为自己而活的时候,才是最有力量的。文文的父母为女儿“完美”地安排好了一切,但这不是文文自己想要的,所以是僵化的。

其实,文文内心深处一开始就不喜欢为父母而活,她无数次产生过叛逆的冲动。但是,既然父母那么爱她,他们那么富有牺牲精神,她怎么能够反抗呢?

所以,她只好把这种自主的冲动压抑下去。但是,这种冲动不可能永远被压抑。

她在工作中紧张,其实是因为公司“以人为本”的管理风格唤起了她内心深处“为自己做主”的冲动,但她发展出的种种不良自动思维,如“怎么能生妈妈的气”、“怎么能不听父母的话”等,令她无法接受这种冲动。

咨询到最后,文文明白,她现在要做的,就是释放自己的自主冲动,从现在起为自己而活。

妈妈的爱,我不想要

作者:佚名

2000多年前,有人问柏拉图:“什么样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这位智者说:“最好的教育就是那种使体魄和心灵尽可能地得到美的熏陶,尽可能地臻于完善的教育。”

然而,“美的熏陶”早已被各个“英语班”“奥数班”所替代,即使是代表美的“舞蹈班”“绘画班”,也公然被罩上了功利的色彩。

妈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并没有错。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的研究就发现,受母亲期望的孩子在若干年后发展得比其他孩子好得多。但是,这种期望是对孩子的赞赏、鼓励、支持和对孩子成长的关注,而不是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

但妈妈们总是会不小心就犯了这样的错。她们往往会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揠苗助长,扼杀了孩子的天性。

有这样一件事情:一个5岁的小女孩,周五下午和老师学美术。已经下课了,小女孩的画还差一点儿就画完了,女孩还在继续画着。老师轻轻地告诉女孩:“回家再画吧,妈妈在外面等你呢。”这个漂亮的小姑娘忽闪着大眼睛,含着泪花,恳求老师:“老师,你就再等我5分钟吧。我回家妈妈就不让我画画了!我必须要练钢琴。”

老师在给我讲这个女孩的时候,眼睛也红了,她说她总也忘不了孩子那可怜巴巴的神情,那神情之中隐藏着和年龄不符的沉重。

不能否认,妈妈对孩子的期望是出于对孩子的爱,然而这样的爱,不但没有如父母所愿成为孩子前进的动力,相反却变成了孩子沉重的负担。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对孩子来说,游戏和学习本来是不冲突的,正常条件下儿童有能力协调这两者的关系。

如果一个孩子只想玩不想学习,那一定说明他的教育环境有某种不良的东西在影响着他。杜威在观察中还发现,从儿童早期开始,就没有全部游戏活动时期和全部工作活动时期的区别,而只有着重点的不同。即使很幼小的儿童,他们也期望一定的结果,而且尝试要达到这个结果。他们对参与成人的作业有浓厚的兴趣,单就这一点来说,就能达到这个目的。

儿童要“帮助”别人,他们渴望从事能产生外部变化的成人的各种事务,例如在桌上摆设餐具准备开饭,洗涤杯盘,帮助看护动物等。在他们的游戏中,他们喜欢制作自己的玩具和工具。

我们只要观察真正在做游戏的儿童的面部表情,就可以注意到,他们的态度是认真的、聚精会神的。

显然,孩子自身就有对学习、对工作的本能要求,并不一定需要父母强行将学习、工作的要求加给他们。

俗语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也许,更可怜的是那些在爱的旗号下被伤害的孩子们!

亲爱的妈妈们,醒醒吧!

别以爱的名义控制孩子

作者:佚名

“爱”与“控制”似乎是毫不相干的两个词,但是,当我们与宝宝相处的时候,这两个词却常常会通过我们的行为纠结到一起,带给宝宝伤害,影响他的自我成长。那么,我们是怎样通过“爱”来控制宝宝,又该如何避免在无意之中以“爱”的名义来控制并伤害宝宝呢?

吃过晚饭,我出去散步,顺便去超市买点东西。结账的时候,我看到了如下的一幕:

一位漂亮的妈妈带着她大约3岁的女儿在买冰淇淋。“你想要哪种冰淇淋呢?”妈妈很温和地问小女孩。

“巧克力冰淇淋!”小女孩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妈妈。

“哦,不,巧克力吃了上火,你要香草冰淇淋吧!香草的好吃。”妈妈试图劝说小女孩买香草冰淇淋。

“我就要巧克力冰淇淋!”小女孩坚持。“香草冰淇淋好吃!”“我就要巧克力冰淇淋!”

“你会喜欢香草冰淇淋的,香草冰淇淋比巧克力的更好吃!”就这样,母女俩翻来覆去“较量”了好多次。

最后,妈妈拗不过小女孩,不甘心地嘟哝着:“你这孩子真犟,说了巧克力上火,你就是不听!香草的多好吃啊!”妈妈一边嘟哝,一边掏钱给小女孩买了巧克力冰淇淋。

小女孩虽然如愿以偿地拿到了她想要的巧克力冰淇淋,但是在妈妈的责备声中,她的眼神渐渐地变得有些暗淡,小家伙吃巧克力冰淇淋的快乐明显被大大地打了折扣。

类似上例中的场景经常会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上演。妈妈看起来很民主,但是,当小女孩的行为与她期待的行为不一致的时候,妈妈就无法接受了。

于是,她的控制行为就明显地表露出来。妈妈的理由是巧克力吃了上火,香草冰淇淋比巧克力好吃,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然而,这仅仅是妈妈的想法、妈妈的感受。实际上,在宝宝的心目中,她确实就是认为巧克力的味道更好一些,所以她一定要坚持买一个巧克力口味的冰淇淋。

上例中的妈妈站在“爱”的立场,试图阻止宝宝吃巧克力冰淇淋,目的是为了防止宝宝上火,看起来似乎很合理。但是,妈妈这种武断的行为模式如果总是在生活中一再地重现,而宝宝又没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来抵制家长的这种控制行为,宝宝就可能因此而受到伤害。并且,家长类似的控制行为常常更多的是在潜意识的支配下发生的,加上年幼的宝宝心理还没有成长,很容易就屈服于家长的这种压力,事情就会变得更加可怕了。家长的控制行为带给宝宝的伤害通常会以以下两种方式体现出来:

1。不敢再相信自己的感受,变得畏缩而自卑

在家长各种控制行为的影响下,宝宝自己的感受被抛弃到一边。时间长了,他就会对自己的感受产生怀疑,甚至漠视自己的感受,需要依托别人的评判来确认自己感受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以他人的评价为准则来应对周围的环境。对自己有了这种认识的宝宝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敢下判断、作决定,内心的自我价值感比较低。而且,宝宝成人后往往就会变成畏缩自卑、人云亦云的人,即便他内心认为自己的想法很好,也不敢轻易表露,甚至常常会在那些不错的念头冒出来之后立刻自我否定,认为自己的想法不值得一提,做事情比较被动,习惯被人操控。有时候,在别人的操控下,就算他自己内心觉得很压抑、很痛苦,试图反抗,他也会抑制这种冲动,认可别人操控自己的行为模式,逆来顺受地接受环境给予他的一切。因为缺乏主见,这类宝宝进入青春期后会变得比较盲目,容易过于认同同伴的行为,被小团伙的规则所左右,甚至为了获得同伴的认可故意去做一些明显违反社会规则的事情。

2。认同家长的行为模式,变成一个控制欲很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