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的爱,有时是害
3682700000024

第24章 错误的爱,会伤了孩子(3)

先有问题家长,后有问题孩子

(1)溺爱孩子——易滋生心理疾患。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原有的多子女家庭教育模式与方法不再适用,而适合于当代独生子女家庭的教养模式的方法,又没有得到及时地补充。这个转型时期的空白,再加上单亲的独生子女家庭不断增多,使溺爱孩子的坏现象进一步蔓延。像依兰母亲一样溺爱孩子的事例,或比依兰母亲更甚者,在今日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中比比皆是。因有了溺爱这个温床,青少年心理疾患的发生比例也就多了起来。

心理健康的标准提示我们:一个人的人格缺陷或障碍是心理疾病的常见形式。当孩子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因家长的溺爱而造成明显缺陷和偏差,如偏执、敌对、任性、骄狂等不良人格特征时,实际上表明孩子已经患上了心理疾病。这时,再想让孩子纠正,是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应该是帮助青少年在人格形成的过程中,保持人格的完整性,促进健全人格的养成,做到防患于未然。

(2)疼爱孩子——应该掌握原则和限度。

疼爱孩子是为人父母的天性,特别是只有一个孩子的大龄父母,由于父母与孩子年龄的相差悬殊,更是出现了“人老恤子”的现象。但是,疼爱超出了一定限度,就会事与愿违。

一位来自河北农村、年近80且本身文化程度并不高的老太太告诉笔者,在她的家乡流传着这样一个原则,叫做养儿“三不疼”:一是孩子上学多苦多累,父母不要心疼,因为孩子是在学本事;二是儿子娶了媳妇,父母不要再疼儿,因为他已经有人疼了;三是孩子为国尽忠效力,父母不要心疼,因为孩子在做他应该做的事。这个代代相传的治家教子的古朴民风习俗令我肃然起敬,这对今天的独生子女的家长也不失其宝贵的价值。

父母对孩子生活上精心照顾,成长上帮助扶持、培养教育,都有情感上的疼爱在其中,只要不包揽孩子所应该面对的责任,不替代阻挡孩子所应承受的困难与挫折,掌握好疼爱孩子的原则与界限,亲子之心永远是孩子成长的最佳助推力。

(3)纠正心疾——父母先改再让孩子改。

在笔者进行心理辅导的诸多案例中,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多是先有问题家长,后有问题孩子。所以,帮孩子改善缺陷人格,必须先改善家长的教养观念与教育方式。

有一个长得漂亮又聪明伶俐的男孩,自幼被全家人视为对外炫耀的“宝贝”。家长无论出席什么场合,都要带上孩子。在一片夸奖与捧逗声中,男孩养成了卖乖取巧、好吃贪玩、好虚荣、怕辛苦的特点。面对越来越重的学习任务无法应对,男孩的学习频频亮起“黄牌”。在帮助辅导男孩纠正心疾的同时,笔者与家长分析了原因以后,男孩的爸爸回家对全家人说出了这样的话:“咱先改,再让孩子改!”

我为这位爸爸的举动鼓掌叫好。先从家长做起,提高家长自身的家庭教育水平,从根本上改变滋生心理疾患的环境,努力营造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家庭氛围,为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基础。

迁就孩子易走进爱的误区

作者:佚名

“只有一个孩子,一切我都迁就着他了”,平时家长在谈论教育子女问题时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放出门去怕丢了,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口里怕化了”,溺爱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曾经,老母亲千里迢迢坐飞机为大学生儿子送馄饨的新闻,就是溺爱的典型事例。日前,哈尔滨市妇联通过问卷调查发现,70%的家长承认自己的孩子处于溺爱和娇惯中。不可否认,子女和父母的亲情关系,首先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但是“养不教,父之过”,溺爱绝不是真正的爱。

现在的父母往往亲子之情过甚,以盲目的溺爱代替理智的教育,致使孩子产生种种不良品行。有的父母把子女宠成了家庭中的“小皇帝”,全家上下都得唯唯诺诺地做他的臣下,要顺从于他,听从他的摆布,小心翼翼地为他服务,生怕触犯“龙颜”。

这些小混混式的孩子稍有不称心如意之处,便大吵大闹发脾气,以致使出要挟或威胁父母的种种“杀手锏”,弄得父母伤尽脑筋、苦不堪言。而有的父母明知子女犯了错误,也没理直气壮地批评教育,反而一味地为其辩护开脱,把过错一干二净地推到别人身上。对于子女提出的各种不正当的要求,也百依百顺地无原则地满足,从不想说也不敢说“不”字。有的家长常常越俎代庖,什么事情都喜欢包办代替,不放手去让他们亲身体验,缺乏必要的生活磨砺,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依赖性和惰性自然就严重起来。

还有的家长过于夸奖自己的子女聪明能干,使孩子飘飘然地自以为了不起,长此以往便滋生沽名钓誉的虚荣心理。对子女过于溺爱,养成了孩子争强好胜、骄横跋扈的性格,心理上的不健康导致性格上的偏激,他们自私任性、骄傲自满、厌恶劳动、性情粗暴、目中无人、不讲文明礼貌。这样,溺爱不但不能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反而贻害其终生。

所以,溺爱不是爱子女,而是害了子女。爱要把握一定的原则和条件,教要讲究一定的尺度和方法。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何克认为,传统的中国式家教有两大通病:一是过分溺爱,孩子成为全家人生活的重心。尤其是独生子女时代,不少家庭培养出了一批小皇帝和小公主,性格变得任性而脆弱。二是过分严厉,甚至信奉棍棒教育,认为孩子是打出来的,父母打孩子是天经地义的。这些都是不足取的,孩子与父母之间,应建立起平等、尊重、信任、宽容、鼓励等良好关系。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父母必读》一书中指出:“一个家庭如果只生了一个孩子,父母就会有意无意地娇惯、迁就、溺爱,加上没有兄弟姐妹的相互制约,很容易使孩子形成骄傲、任性、自私、虚荣的性格,给家庭带来不幸和祸害。”这些善意的忠告,应该引起为人父母者的足够重视,以尽快走出“爱”的误区。

父母应该狠得下心不“溺爱”

Krishna·唐

捷尔任斯基说:“父母溺爱和娇惯孩子,满足他们的任性要求,他们就会堕落,成为意志薄弱、自私自利的人。因此,父母的爱不应该是盲目的。”

据一项统计表明,某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门诊每年接诊的小患者中,有90%以上是由于曾经受到过不当的家庭教育,而导致心理疾病产生,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父母过分的溺爱给孩子造成了不健康心理,而且祖辈们处处为孙儿“护驾”,阻碍了孩子心智自由地发展。

无数的事实证明,不管是金钱还是其他物质上的富裕,都比不上孩子身心健康更重要!

邻居家的孩子就是一个被父母过分宠溺的孩子。他现在都上中学了,在家里还是想要什么,父母就给买什么。不爱吃的东西说扔就扔,而且不觉得是错事,父母也从未因此责怪过他。时间久了,这孩子就认为这些都是理所应当的,稍不顺心就对父母大吼大叫,根本体会不到他用的、吃的都来之不易。平时,父母也从不要求他做洗衣服、扫地、整理房间等家务。慢慢地,使孩子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

其实就是由于父母的过度溺爱、事事包办,才使孩子养成了娇气的弱点,萎缩甚至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养成了很多不招人待见的“臭毛病”。

我曾在杂志上读到过这样一个故事,现在跟广大父母分享一下,也许能让大家有所感触。

在纽约的小镇上,约翰夫妇家门口有一棵菩提树,这是纽约少见的一种树,大概也正因为如此,树旁边特别支撑了一个坚固的铁架,也许正是铁架让菩提树避过了风雨的袭击,它一直长得郁郁葱葱,成了园子里的一道风景。

这年夏天,正是菩提树枝繁叶茂的季节。可不知怎的,它却突然枯死了。每一个路过的人,都为它的凋零而倍感惋惜。这棵树从小就被人特别照顾,由于有铁架的支撑,从来没有向风雨低过头,为什么几十年过来了,今年却一下子就死了呢?

约翰夫妇抚摸着菩提树那依然细腻而光滑的树皮,突然发现树皮上竟被人割了一圈裂口。“是谁害死了菩提树呢?”约翰沿着刀痕转向另一侧,发现竟然是那根绑在支架上的铁丝。想必是菩提树幼小时,自己为了保护它而拴上的,岂料随着树的成长,铁丝渐渐地嵌入了树皮,直到此刻发现时却已经迟了。

诚如对孩子的呵护一样,如果超过适当的尺度,爱护就变成了溺爱。正如那成长中的菩提树,溺爱便是那一圈圈保护着它的铁丝,它在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也正伤害着树本身。

说到这里,不禁让我又想起一个触目惊心的真实故事:山东省有一个叫永梅的姑娘,这个姑娘今年29岁,长得眉清目秀,可惜她的智力却一直停留在八九岁的水平。或许有人会问,是不是她弱智或者精神上有什么毛病啊?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没有!这完全是由于母亲对她的溺爱造成的。

8岁前,永梅是一个非常正常的孩子。在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她放学去找爸爸,可是迷了路。当时父母简直快急疯了,因为他们是结婚4年才有的永梅。当时永梅的父亲已经38岁了。两口子视宝贝女儿如命根子一般,从小就对她十分娇惯宠爱。

那天晚上,父母在路边找到丢失的孩子时,母亲抱着女儿边哭边抱怨自己没有把孩子照看好。从那以后,母亲不让永梅再外出,也不让她上学了。

从此,永梅便断绝了与外界的接触。后来她母亲也辞职了,专门在家伺候女儿。孩子完全不用操任何心,只管享清福,一切家务都由母亲代劳。

没有劳动锻炼,没有文化知识,没有与社会及人的交往经历,悲剧就这样酿成了。当永梅长到29岁,她的智力、思想、能力、表情仍停留在儿童时期,只会坐在床上玩玩具、唱童谣。

当然,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溺爱却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现在的独生子女作为父母及老辈人的掌上明珠,在溺爱中或多或少都失去了一些应有的独立能力。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吃点苦就心疼得不得了。殊不知,这样会让孩子在将来丧失生活的本领,是把“害”当成“爱”。

中国家长向来在培养孩子独立性的问题上,显得落伍和不太明智,具体就体现在对孩子的饥寒温饱、人身安全、日常生活等方面过度地操心和保护。

把这些能在生活点滴中培养孩子独立自理能力的机会给剥夺了。而深受中国家长式教育的传统思想“洗礼”,许多父母把力气都用在了逼孩子死读书上。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孩子与外国孩子比读书很棒,比做事能力不强的根由。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要铭记:从孩子开始有意识时,就要做到对他不娇惯、不纵容、不客气。尽管从心里面疼孩子,但是为了他的将来好,该狠心的时候还得狠下心。要记住:溺爱不是“爱”,而是“害”!

不要过分溺爱孩子

作者:佚名

高尔基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想给爱下定义是困难的,但我们一接触到孩子,心中便产生了爱意,难怪蒙台梭利将孩子当做爱的源泉。爱是一切美德的基础,是人世间最强大的力量。父母对孩子的爱无疑是最崇高、最无私的,同时又是无条件的。但是许多父母在表达这种爱时,总是有意无意地进行了歪曲。孩子需要爱,就像小草需要阳光雨露,人类需要氧气和水一样。

爱,对孩子的生理及心理的健康发展无疑有着重大的影响,但不同方式的爱将结出不同的果,错误的爱只能结出苦果。我有一位学生的家长曾经跟我说过:“我38岁才生下这个宝贝儿子,在家里,要什么我都能给他。”现在许多家庭,由于孩子都是独苗,所以,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只恨天上的月亮和星星不能摘下来满足孩子的要求。

可是有一位教育家说:“人们时常说,我是父亲,我是母亲,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为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所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这种可怕的礼物可以这样来打比方:如果你想毒死你的孩子,你就给他饱吃一顿足量的你个人的幸福,他就可以被毒死。”这就足以说明了溺爱会给孩子带来什么。

记得有一天放学的时候,我走在校园里,看见前面走着一对母子,母亲很漂亮,儿子胖嘟嘟的,长得非常可爱,这时我听到了他们的对话:

儿子:妈妈,今天有一个同学打我了?

妈妈:是吗?快告诉妈妈,他打你哪了?疼不疼?

漂亮妈妈的脸色都变了,顾不得人多,立即蹲下,对着儿子从头看到脚,那紧张的样子把儿子也吓坏了。

儿子:没事的,不疼!

妈妈:那你为什么不打他呢?是不是他先打你呀?

儿子:不是,我抢他的铅笔,他不给,我把他推倒了,他就打我,老师批评我们了。

妈妈:什么?你挨了打,老师还批评你?下次不用跟老师说,他打你,你就使劲打他,不能让别人欺负你,知道吗?

儿子:可是,我们老师说,打人不是好孩子,互相谦让才是好孩子。

妈妈:……

年轻的父母们,你是否也遇到过类似情况,采取过类似措施呢?如果是这样,我将慎重提醒你,你已经走入了爱的误区。一般来说,孩子平时所受的欺负,无非就是被小朋友推了一把,如果没有严重的伤害,父母完全没必要大惊小怪,更不应该用“打回去”的方式进行反面强化。

我们可以抓住这样的事例对孩子进行适时的引导教育,让他体会到这种行为会对别人造成伤害,是大家都不喜欢的,小朋友应该团结友爱,和睦相处。

我的观点是,要从培养孩子的爱心出发,尽可能地去淡化人与人之间的“敌意”,应该教育孩子明辨是非,用宽容、谅解的态度去对待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