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父母胜过好老师
3683400000014

第14章 相信自己的孩子(1)

信任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孩子来说尤其是这样。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父母的信任无疑会让孩子产生强大的自我塑造的力量。父母相信自己的孩子,孩子才能相信自己。反之,如果父母一味地怀疑孩子,那么孩子也会没有自信做好任何一件事情。所以,聪明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把相信孩子放在第一位。

用多把尺子量孩子李老师是位钢琴老师,最近她收了一批新学生。在这群孩子中,有一个叫方明的孩子,学习钢琴非常用心,虽然进步比较慢,但是李老师看出这个孩子非常有这方面的潜力,只要好好学习,就会有一定成就的。

但是,李老师近来发现这个叫方明的孩子缺了两次练习课。于是,李老师打电话到方明家询问情况。

电话是方明的妈妈接的,李老师问:“方明妈妈,为什么方明最近都不来上钢琴课了?”

方明的妈妈回答:“李老师,方明以后都不会去上钢琴课了。”

李老师说:“方明的钢琴弹得渐渐有了起色,只要加强练习的话,会有很大成绩的。”

方明的妈妈淡淡地说:“他没有那个天赋,每次回来,我让他弹练习曲给我听。两个月了,还是一个水平。所以再练习下去也是浪费时间。而且就因为去学习钢琴,他还把学习给耽误了。这次期中考试的成绩十分不理想,平时他的成绩都是在前三名里,但是这次却到了第八名。如果再让他练习下去,不知道会考成什么样。”

李老师说:“方明妈妈,其实你不应该这样衡量,孩子这次没考好可能是没有发挥好。他在弹钢琴上真的很有天赋,应该继续练习。”

方明妈妈说:“李老师,现在的学校说是招特长生,其实还是凭学习成绩说话的。我没有听过哪个人钢琴弹得好就能考上重点大学的。我希望我们家方明能考上重点大学,那才是让他在社会中站稳脚的根本。再说,现在学钢琴的人太多了,大家都想成为艺术家,那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家方明那点天赋根本就算不了什么。所以,我还是让他老老实实地读书好了。”

李老师听方明妈妈这样说,只好不再劝说。

其实,很多父母都会有方明妈妈的想法,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一流的大学。考上一流的大学不靠别的,只能靠成绩。成绩好就是一切。一般家长的心里根本没有“天赋”这个词,他们觉得孩子能把学习弄好,考高分就是最好的“天赋”。

上小学五年级的陈诚学习不是很好,只是中等偏上的成绩。但是,陈诚的课外知识却是全班都数的着的。不管是宇宙的奥秘还是地壳的结构,陈诚说起来都是一套一套的。而且陈诚游泳学得非常好,经常参加一些小型的游泳比赛。

此外,唐诗宋词、古典散文,陈诚也背了不少。而且他现在已经开始看《史记》、《资治通鉴》。很多人不理解陈先生的做法,对他说:“你应该让孩子把成绩弄好,天天让他看这些无关紧要的书有什么用啊。”

但是,陈先生却另有想法,他觉得衡量孩子不能只看成绩。孩子的智力因素可能是先天的,但是性格却和后天的培养分不开。陈先生说:“陈诚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对很多事情已经有了很独到的见解。”

很多人不理解陈先生的想法,觉得孩子不需要那么多爱好,有那么多爱好就会降低孩子学习的兴趣。专心致志的学习都不一定能把成绩搞好,不要说还刻意培养孩子那么多兴趣。

但是,对于这方面,陈先生有自己的想法。他觉得成绩是很重要。在学习上,他对儿子的要求就是:不偷懒、认真学。陈诚也一直很认真,并没有让陈先生费心。陈先生觉得让孩子好好学习虽然是主要的,但是培养孩子别的能力同样重要。

有一次,陈先生问儿子:“你们班的优秀学生都是什么样的人啊?”

陈诚说:“当然都是学习很好的,他们不贪玩,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兴趣爱好,顶多没事的时候在家里玩电脑游戏,还是被规定时间的。有一次,我和我们班的第三名说‘没事的时候,不要打游戏了,去跑跑步、打打乒乓球也是好的’,但是,他说‘能打游戏我已经很知足了,这个还得我奥数成绩考得非常好的时候才能玩’。爸爸,我真感谢你没有帮我报奥数班。”

陈诚的数学成绩一直都不是很好,他的成绩一直保持在七十多分。他曾经和父亲说:“能考成这样,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陈先生并没有因为这个责怪儿子,陈先生觉得孩子数学不行不代表别的方面不行。于是,他在得到陈诚同意后给他报了一个英语口语班,而且是注重实用性的口语班。有一次,陈先生和他出去的时候,看见两个老外在公交车站徘徊,他们用英语问了很多人,但是都没有人能回答他们。这时,陈诚走过去,主动和他们攀谈起来,了解到原来这两个老外刚到中国没多久,想要去一个地方玩,但是不知道怎么坐车。

陈诚把这个情况跟陈先生说了,陈先生告诉陈诚应该怎样走,陈诚又把这些用英语翻译给两个老外。两个老外听完以后,高兴地对陈诚竖着大拇指,用英语说:“你太棒了,小家伙。”陈先生当时感到特别骄傲。

学校的教育规定虽然是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在很多时候,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主要标尺。

加德纳有一句名言:“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其天才的一面,只是表现在不同的地方。”所以,父母在培养孩子的时候不应该只是用一把尺子衡量孩子,而要注意培养孩子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孩子“天才”的一面。

不信任孩子是中国父母的通病“晓晨,你的理想是什么呢?”爸爸问刚上初中的儿子。

“我想当中国最好的大学校长!”晓晨很认真地看着父亲说。这时,站在一边的妈妈听见晓晨的话,不禁冷冷地说了一句:“你看看你的成绩再说吧,五门功课里就有三门不及格,还想当大学校长呢。你能考上高中,我们就谢天谢地了。”

妈妈的话让晓晨备受打击,以后再有人问晓晨理想的时候,他总是沉默不语,要不然就跟别人说:“我没有理想。”一想到妈妈那不信任的眼神,晓晨就特别伤心。

信任,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获得信任的人,总是充满一股力量。所以,很多聪明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喜欢用信任的眼光看着自己的孩子,点头表示自己对孩子的肯定。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如果父母经常和自己的孩子说:“你能行。”那么孩子心里也总是充满自信。如果一个家长总是怀疑孩子的能力,不但不能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还会让孩子变得更加没有自信。

晓华的妈妈在晓华做事情的时候,总是事无巨细地叮嘱晓华要注意这个注意那个。晓华觉得妈妈是好意,也并不反驳妈妈。

一次,晓华回来跟妈妈说:“妈妈,老师让我做我们班的体育课代表。”

妈妈听后赶紧和晓华说:“老师选你做,你能做好吗?你和同学相处的时候能搞好关系吗?做不好的话,就不要逞强。”

本来自信满满的晓华听了妈妈的话,不禁有点烦躁,他说:“是老师觉得我体育成绩很突出,希望我可以带领大家在体育课上多做活动。”

妈妈说:“你体育成绩突出,我怎么没有看出来啊?你们班上就没有人比你体育成绩好了?我看你马阿姨家的儿子篮球就比你打得好。再说了,其他同学成绩比你好的话,能听你的指挥?别回头没有指挥好别人,还碰了一鼻子灰。”

晓华听了妈妈的话十分泄气,他大声跟妈妈说:“妈妈,怎么我还没做事呢,你就在这里给我念‘丧门经’了。”

妈妈说:“你长这么大,一双袜子都没有自己洗过,你要能独立做成事情的话,也不用我成天跟在后边操心了。”

妈妈的话让晓华十分难过,他觉得在妈妈的眼里自己是个十分没用的人。不过他依然照老师的意思做了体育课代表,但是没有多久,他就因为要组织一次篮球比赛和同学发生了争执。同学说:“我们班要和三班比赛的话就要加强训练,三班的实力可比我们强多了。”这话原本没有什么特殊含义,但晓华对这句话非常反感,因为这让他想起了妈妈不信任的语气。

他对同学说:“如果你没信心的话,可以退出这次比赛。”显然,晓华把气撒到了同学身上。和同学发生争执以后,晓华只好向老师请辞,不再担任体育课代表了。他妈妈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还和晓华说:“我说什么来着,我就知道你没办法做好这个工作。”晓华听到妈妈话,本来就沮丧的心情变得更加沮丧了。后来,他的性格渐渐变得非常孤僻,从来不主动做事情,学习也很被动,甚至连本来很好的体育成绩也变得越来越不好了。

父母的信任对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信任也是一种尊重。家长信任自己的孩子,就是对孩子能力最好的肯定。因为家长的信任和肯定,表示对孩子的一种重视,每个人都希望得到重视。信任,也代表着父母对孩子的爱。在中国,有很多的家长喜欢含蓄地表达对自己孩子的爱,是因为害怕自己的爱把孩子宠坏了,其实信任孩子并不是让家长溺爱孩子。相反,信任孩子是什么事情都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在孩子做事情的过程中,家长要给孩子鼓励。家长的鼓励就是孩子建立自信的根基。

家长看见孩子做得不好的时候,可以微笑着拍着孩子的肩膀说:“你可以的,你一定能行的。”即使失败了,孩子也有信心面对挫折。孩子成功了,家长也要说:“爸爸妈妈相信你会成功,你果然没有辜负我们的期望。”如果家长常常和孩子这样说话,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孩子总是会用最好的心态去面对,并且战胜它。

在不信任中生活,孩子也会质疑自己晓雨的数学成绩一向很差。这几天,老师开始教大家如何解应用题,可是晓雨一看见应用题就头疼。她不会解,也听不懂。一天晚上,晓雨在做数学卷子的时候,遇到了三道应用题。这三道题晓雨都不会解。于是,晓雨就把卷子拿给爸爸,让爸爸教她。爸爸看了一会儿,对晓雨说:“这么简单的题你都做不好啊。”接着就开始给晓雨讲解这几道题,但是晓雨就是听不懂。爸爸又让妈妈来给晓雨讲解,妈妈也讲了几遍,但是晓雨仍然不会解答。

爸爸在一边看着着急地说:“我看你数学是没有办法学好了,这么简单的应用题你都不会做。”

晓雨沮丧地低下头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会解应用题。”

爸爸说:“哪有为什么,就是你太笨了。头脑笨的人数学都不好。”

晓雨听见爸爸的话,低着头没有说话,但是眼泪已经悄悄流出来了。

睡觉的时候,晓雨终于忍不住问妈妈:“妈妈,你说我是个笨孩子吗?”

晓雨的妈妈轻轻叹了口气没有说话。晓雨看见妈妈这样,心里更加难过了。从那以后,晓雨就认定自己是个笨孩子。尤其是在上数学课的时候,晓雨就像被施了咒语一般,老是想起爸爸的话,并在心里暗示自己“我学不好数学,我很笨。”就这样,晓雨的数学成绩一直都不好,小学升初中的时候,晓雨的数学拉了她的后腿,她没有考上市重点中学。

如果父母不信任自己的孩子,说一些有损孩子自信心的话,会直接导致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即使能做好的事情,他也会觉得自己做不好。与此相反,信任和鼓励可以让孩子更快乐地成长。

李斌是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自理能力都非常好。有一次,在家长会上,老师让李斌的妈妈介绍一下教育李斌的经验。

李斌的妈妈说:“其实也没有什么经验。只是在李斌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让他做很多事情。”原来,每次妈妈有事情要出门的时候,总是交代李斌几件事情。比如说:在看完书以后,把地拖一拖或者把自己的鞋子刷了。有的时候,妈妈还让李斌把干了的衣服叠起来,收拾好。

开始的时候,李斌根本就做不好,比如拖地的时候,总是把地弄得像花脸似的。妈妈看见这样的情形总是不说什么,默默地把地再重新拖一遍。

李斌看见妈妈这样做就问:“妈妈,我不是拖过了吗?你怎么又拖一次啊?”

妈妈说:“你有的地方没有拖干净啊。”

这时李斌就会拿过妈妈手里的拖把说:“妈妈,你说哪里没有拖干净,我再拖一遍。”

妈妈拍着儿子的肩膀说:“没关系,一回生两回熟,第一次做什么事情都找不到窍门,下次就好了。我相信我儿子连学习那么难的事情都能做得很好,这样的小事情自然更能做好了。”

妈妈的信任让李斌信心满满的,以后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总是会向妈妈请教。渐渐的,在生活上李斌有了比同龄孩子更强的自理能力,他不但学习成绩好,还会照顾自己。李斌说,因为妈妈很相信他,所以他在做事情时,总是很认真,因为他不想辜负妈妈的信任。

很多父母看见孩子做事情的时候,总是说:“你能做好吗?”如果孩子做好了,父母不会说什么,如果没有做好的话,父母可能会说:“我就知道你做不好。”如果父母在孩子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抱着对孩子质疑的态度,时间久了,就会让孩子产生“我做不好”的思维定式。这不但会间接导致孩子产生依赖心理,也会让孩子变得非常不自信。

父母的信任是一种认同,也是一种尊重。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父母都要相信孩子。经常对孩子说“我相信你能做好”、“这件事情是你的强项啊”等这样鼓励孩子的话,孩子知道父母相信自己,所以,无论是在做事情的时候,还是在学习的时候,都会更加认真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