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男孩为什么要穷着养 女孩为什么要富着养
3683500000026

第26章 “穷”养不穷志——挫折和苦难是送给男孩最好的礼物(7)

佳妮很早就学会了自己穿衣服、收拾玩具。一次,爸爸带她到公园里玩,由于当时是初秋,天气有点凉,而佳妮只穿一件单薄的小裙子,她被冻得瑟瑟发抖。此时,爸爸静静地从包中拿出一件外套递给她。从此以后,佳妮就知道出门穿衣服要先看天气,同时,她还体会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

在教育佳妮的过程中,父母从来不用唠唠叨叨的教育方式,更不会过分地关心或是保护她;但是,他们让佳妮体会到了来自父母的浓浓爱意。在这种氛围下,佳妮渐渐放心大胆地尝试着自己想做的一切,即使犯了错,或是失败了,她也不会惊慌。因为父母会给她源源不断的支持,在反复尝试和历练下,佳妮渐渐拥有了独立的意识和能力。

孩子是成为独立的木棉,还是攀缘缠绕的凌霄花,完全取决于家长的教育方式。如果你什么都帮助孩子,那么,她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服从管教,除此之外别无能事。

提起独立,也许有些女孩会说:“我也不想凡事依靠别人,我也想事事自己动手,可父母不是说我太小,就是说我没有社会经验。我也觉得自己不行。”其实,有些时候并不是女孩不行,而是家长看轻了她们。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最好要让孩子懂得自己照顾自己。不用帮助,他就知道怎样穿鞋子,怎样穿衣服,怎样脱衣服。在他的欢声笑语中,映衬出人类特有的尊严,因为人类的尊严是从一个人的独立自主的情操中产生的。”

几乎所有的教育家都在阐释着这样一个道理:不要轻易帮助孩子。可以说,孩子在会爬时,就已经开始憧憬着走路,他有着征服世界的决心和意志,但是依旧需要父母不断地鼓励和支持;然而父母绝不要做“一手遮天”的指挥者。

女孩要尝试;即使是冒险的尝试也不例外。成功时,她会收获喜悦;失败时,她会遭受伤害。然而,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正是在这一次次的历练中,徘徊在成败之间的女孩,一面在汲取经验,一面在获取知识,一面又在成熟、长大。

父母在给孩子更多爱的同时,必须有一个前提——不把女孩看成“弱者”,只有在父母理性的爱的呵护下,女孩才能独立。才能更快成长。在任何时候,独立的木棉更要比攀缘的凌霄花更值得尊敬。

脱掉束缚的黑罩袍

在女孩小的时候,家长总是向女孩传达“你是柔弱、依赖的象征”。这样就从思想上束缚了女孩自由发展的愿望,在漫长的人生当中,女孩也会不断地告诉自己:我需要依赖父母,依赖丈夫,依赖朋友,而唯独不能依赖自己,这就扼杀了女孩的能动性。父母应该告诉女孩:在人生中,自己才是思想的主导者,任何人的想法都不能束缚你、替代你。

女孩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作为父母,总是希望女孩能够独立,希望她能够健康地成长,希望女孩学会自爱,希望她不依靠别人。家长希望女孩勇敢,但绝对不是马虎轻率;希望她能够独自面对挑战,但是又不愿意看到她受伤害……

父母不要决定女孩的生活,父母要做的只是支持女孩,为她指出生活的正确方向,帮她从幻想中苏醒,而不是等待遭受更大的厄运。

女孩的人生是自己的,父母终究陪伴不了女孩的一生,因此在教育女孩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培养女孩的主动性,让她认清自己才是生命中的主角。

1988年,年仅35岁的贝娜齐尔·布托就当选为巴基斯坦的总理。她是伊斯兰国家中第一位女总理,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女总理。

在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度,为什么会涌现出这么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呢?在穆斯林的国度中,重男轻女的现象甚为严重,贝娜齐尔之所以能够成功,原因很多,其中最关键的是父亲阿里·布托(任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总统和政府总理)对她的教育和引导。

虽然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巴基斯坦人们的心中早已根深蒂固,然而,在布托的家中,这种观念却没有禁锢他们的思想。受过西方教育的布托夫妇具有现代意识,打破了传统的一切陈规陋习,主张实行男女平等。

贝娜齐尔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夫妻俩把她视为掌上明珠,昵称为“萍姬”,起名为贝娜齐尔,是“独一无二”的意思。由此可见,布托夫妇在女儿身上寄托了无限的希望,最大限度地为女儿营造自由发展的温床。

有一次,布托夫妇要外出参加一个国际会议。临走之前,他们郑重地把日常开销和购买食品的钱留给了只有8岁的贝娜齐尔,并且吩咐让她和管家一同负责支配这笔钱,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虽然那时贝娜齐尔的年纪尚小,但是她对父母交代的工作会十分认真地完成。

每晚在照顾弟弟妹妹睡觉之后,她都会爬上厨房的小凳子,与忠诚的老管家一起核对一天的开支。虽然在成人看来,这近乎于一种孩提的游戏,但是,对于认真的贝娜齐尔来讲,却是锻炼独立能力的最佳时机。

按照伊斯兰教的传统习俗,女性长到一定岁数后就要穿上代表清规戒律的黑罩袍。一天,刚回家的父亲看见身穿黑色罩袍的女儿,便严肃地对妻子说:“萍姬没有必要穿罩袍,先知曾经说过,最好的回避是自己眼睛的回避。我们应该让众人从她的品格和思想来评价她吧,而不是身穿的外衣。”就是因为父亲的这句话,贝娜齐尔摆脱了千百年来伊斯兰妇女终身都要受到的束缚——黑罩袍,因此,她成为家族中第一个不必在黑暗中度日的女人!

父亲布托认为女孩也应该具有独自行事的能力,以及判定是非的能力。他非常重视在政治上引导女儿,使她对某些事情具有独特的见解。因此,无论是外出开会还是做访问,布托都习惯将女儿带在身边。

有一次,布托带着女儿乘火车外出旅行。睡得正香的贝娜齐尔突然被父亲摇醒,睡眼惺忪的她听见父亲说:“发生了一个大悲剧,年轻的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被枪杀了。”那个时候,贝娜齐尔只有10岁,但是,父亲还是坚持让女儿接收到这一震惊全世界的消息。对贝娜齐尔而言,美国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模糊概念,她开始初识政治的残忍与无情,开始关注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

不幸的是,1979年,阿里·布托被反对派陷害而处以绞刑,最令他遗憾的是没能让长女贝娜齐尔接替自己的政权。贝娜齐尔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苦,时隔9年之后,她终于凭借自己的实力登上了父亲曾经坐过的总理宝座。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与她儿时接受父亲的教育息息相关。

一位教育家说:“做父母的应该明白自己的责任是帮助孩子生活,帮助孩子自立,帮助孩子做人。”但是,有些家长却过分地溺爱孩子,事事冲在第一位,为孩子扫清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荆棘与障碍。毋庸置疑,这是父母对孩子关爱的一种表现,但是,家长误解了“责任”两字,将责任简单地理解为“帮助”、“搀扶”,而不是放手式地引导。

具有传统观念的家长们,总是扮演女儿保护神的角色。他们为女儿遮风挡雨,这既是一种本能,又是一种责任。家长的这种做法无疑会阻碍女儿独立能力的发展。因为这些举动会给女儿留下强烈的印象,自始至终,女孩都会告诫自己,我是弱者,我就应当受到保护。直到女孩步入社会后,遇到问题依旧会求助于他人,从来不会自己想办法解决。家长一定不希望看见自己的女儿这样。

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的杰出女性不断地涌现出来,家长不妨放开束缚女孩思想、行动的手,不再以爱的名义扼杀她们的独立能力,让她们自由自在地飞翔。如果家长能够好好挖掘女孩的潜力,对她们抱有希望,相信你的女儿也可以成凤。但前提是给女孩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对她们加以适当的正确引导。

锻炼女孩的决策力

松下幸之助说过:“狮子故意把自己的小狮子推到深谷,让它从危险中挣扎求生,这个气魄太大了。虽然这种作风太严格,然而,在这种严格的考验之下,小狮子在以后的生存过程中才不会泄气。在一次又一次地跌落山涧之后,它拼命地、一步步地爬起来。只有它自己从深谷爬起来的时候,才能体会到‘不依靠别人,凭自己的力量前进’的可贵。”

不少家长总是抱怨孩子遇事缩手缩脚,从小到大从来都不会自己做决定,甚至上大学时要不要参加班委竞选,加入什么社团这类的小事,都要打电话与父母一一商量,如此依赖父母当然不是好事。孩子不会做决定都是父母一手造成的!

传统意义上的“富养女孩”在现如今的社会中被广泛应用着,家长不想让孩子遭受到哪怕微不足道的挫折与失败,总是替女孩打点好一切,小到午饭吃什么,中学选文理班,报哪个特长班;大到上哪所大学,学习什么专业,从事哪种工作……所有需要女孩考虑、选择的事情,都被父母全权包办。

别再说你的女孩没有决策能力,其实她是没有机会去锻炼。那么,怎样培养女孩的决策能力呢?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每天都应给女孩做决定的机会,比如,下雨天要拿雨衣还是打雨伞;多穿衣服还是少穿衣服,诸如此类关于她们自身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家长应该有意识地让女孩知道做决定的重要性。家长应该告诉女孩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例如下雨天女孩如果不愿意多穿衣服,打伞去学校,那么一旦淋湿了或是着凉了,都要为此付出代价。

如果全家外出郊游,父母可以先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她就会感到自己是受重视的,从而在整个活动中都会积极主动地配合。寒暑假、周末是否该给孩子报班,报哪种班,都应该事先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她们自己做决定。

有一次,蕊蕊和妈妈外出逛街,临近午餐时间,蕊蕊提议到麦当劳解决中餐,于是,妈妈欣然答应了。点餐时,蕊蕊坚持要吃巨无霸,妈妈则一再要求她吃富含维生素的主食。结果,蕊蕊只得听妈妈的话放弃了巨无霸。从此,妈妈再问蕊蕊一些事情时,她也不愿意做决定了。

其实,为孩子补充营养不差一顿饭,但是让孩子自由做主,却会影响她的一生。从小事做起,千万不要等到大事的时候才让女孩自己做主,因为那时女孩会无所适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足以让女孩学会抉择,也便于培养她将来遇大事为自己做主的习惯。

美国学者柯迪尔曾经调查研究过日本母女和美国母女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美日的教育存在明显的差异,美国母亲常与子女谈心,听取她们的建议,日本母亲则很少与子女交谈。

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柯迪尔认为,美国母亲首先将孩子看成独立的个体,即使对怀中不会说话的孩子,母亲也会认真地与他们说话,就像与成年人讲话一样,不管孩子是否能够听懂。

与美国妈妈不同的是,日本母亲把子女视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所以,日本母亲认为与孩子交流根本不用语言,通过抚摸、逗孩子更能加深母子的感情。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育儿观念会造成怎样的差距呢?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美国的一所中学里,校长发现一个学生携带了一包毒品,于是便立即报警。此事如果发生在日本,校方一定会先通知家长,与家长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

这是因为,在美国的教子观念中,家长已经抛开了父母的身份,将孩子看成一个具有独立人格且能够承担责任的人;而日本的教育观念则造成母子互相离不开的结果。

美国的育儿法把孩子当做独立的个体,日本则强调群体意识,扼杀了个性,强调服从。从客观角度讲,这两种育儿法都较为过激,家长不妨采取一种折中的办法,即在尊重孩子个性的基础上,培养她正确独立行事的能力。

女孩在独自面对疑难问题时,受依赖心理的影响,总是表现出一种无力感,转而希望父母或他人为自己做决定,这样既可以避免麻烦,又可以不用为之负责任。这不可不说是家长教育的失败。

通常来讲,等到女孩成长为女人时,她们也不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不知道怎么获取。因为她们习惯于一切由父母做主,失去父母这根拐棍,她们将是一个犹豫不决、不负责的人。这一切都源于她们不会独立思考,不会自己判断,不会自己做主!

为了使你的女孩成为有决策力的人,从现在开始,不妨让她独立面对难题,此时,父母可以作为旁观者,适当地做些指导。

例如在非洲的有些民族,当女孩摔倒时,家长会模仿孩子,与她们一起摔倒。在摔倒之后,自己先无声地站起来,用这种实际行动教育孩子,从侧面帮助孩子站起来,而不是像大多数父母去搀扶孩子。

孩子具有独立的决策能力,但是,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有意识地培养出来的。独立决策能力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女孩将来能够独当一面,甚至撑起一片天,所以,切勿全权代劳,替女孩做“决定”。

女孩要学会自我管理

女孩不能总依赖父母,总有一天要离开父母,自立于社会。这就要求女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东西自己管,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生活中,在父母的看护下,逐步学会自我管理,这样长大以后才能在社会中站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