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会奖会罚做个好妈妈
3684300000026

第26章 奖罚得当,从家庭做起(3)

妈妈千万不可小瞧了孩子的经济头脑,从3岁起,孩子就可以支配金钱了。一旦你发现孩子对钱币和银行等事物产生了兴趣,眨巴着双眼问这问那时,你就应该意识到,这就是理财教育的最好时机。妈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时机,积极引导孩子管理和规划自己的零用钱,并使孩子从小体验到收获和付出的乐趣。

为了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妈妈可以细心地抓住一些机会,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比如,当孩子拿着钱币仔细观察时,妈妈可以给他简单地解释钱币的面值和作用;当孩子对银行里的自动取款机感兴趣并按上面的按键时,妈妈就可以告诉他钱是怎么放进去的;在超市里买东西时,妈妈还可以教孩子挑选的方式,告诉他哪些贵、哪些便宜,什么是打折、什么是拍卖,解释商品之间的价值关系等,让孩子愉快而自然地建立金钱和理财的概念。

在孩子五六岁时,妈妈就可以考虑给孩子一定量的零用钱,帮助他从真正的消费行为中学习理财,并明确理财的目的。如果妈妈能处理好给予、消费、反思这些环节,孩子将会从中受益匪浅。

妈妈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帮助孩子做一个自己的小账本

在这个小账本里,孩子可以记录自己的开销情况,比如今天买书花了20元,买铅笔花了3元,这些都要记录在小账本上,让孩子在掌控自己的零花钱的过程中学会如何预算、节约和自己做出消费决定。如果孩子因使用不当而犯错,妈妈也没有必要呵斥、训导他,让他体验自己的错误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就行了,进而让他懂得为自己的消费错误负责。

2。开办一个家庭小银行

妈妈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储蓄罐,引导孩子有意识地将压岁钱或零用钱拿去“喂小猪”。孩子会觉得“喂小猪”的形式十分有趣,同时也享受到累积带来的成就感。如果金额比较大,还可以把压岁钱直接存入银行,并简单告诉孩子存款将发生变化的情况,让孩子通过这些增长的数字明白储蓄的概念。如果孩子要买零食与玩具,可以让他根据自己的储蓄金额自行决定。妈妈可以向孩子解释,如果将来想拥有更有价值的东西,他就不得不在现在放弃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让孩子懂得取舍。

3。在家庭中模拟超市购物

有一个益智节目《分秒必争》,其中的“超市抢购”环节对孩子的理财意识有很好的启迪作用。节目在“超市抢购”环节中模拟了一个超市的情景,现场摆满各种标价不等、重量不等、大小不等的商品,然后用“倒计时”的方式,让参与者在限定时间内尽可能地“抢购”货物。谁抢购的商品最符合节目的要求,谁就会获得相等的奖励。这种游戏可以考验人们在瞬间对货物的性价比做比较和取舍的能力,当然孩子也可以参与进来,随父母一起体验“抢购”的刺激,从中锻炼估价意识。

这种“理财”游戏还可以在家中模拟。比如,父母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化身“店主”“销售员”等角色,孩子可以充当“顾客”,然后妈妈把物品统统“标价”,让孩子做自由选择,做得好就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无疑是在给孩子日后真正理财打造基础。

4。鼓励孩子给家人买礼物

给家人买礼物是一种表达爱的方式,也是孩子成人后不可缺少的一项开支。妈妈可以鼓励5~6岁的孩子在爷爷和奶奶生日时,给他们挑选礼物,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了解该如何挑选礼物、如何付费,为他将来自己理财持家增长经验。此外,妈妈还可以引导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钱做些公益捐助,如捐助灾区的小朋友、捐助濒危动物、领养一棵小树等,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与责任感。

5。鼓励孩子为自己接受更好的教育攒学费

妈妈可以鼓励孩子将压岁钱存起来充当学费,这是一项长期的投资,对孩子的理财能力是一项巨大的考验,而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完成这一任务时,他的自豪感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比拟的。

鼓励孩子养成正确、良好的理财习惯,不仅要对他的理性消费和科学预算进行奖励,还要对其不恰当的浪费钱的方式予以纠正。让孩子学会理财,最聪明的做法就是,不只要指导孩子如何做好预算和省钱,还要知道如何智慧地花钱。

引导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世界上有93%的人都是因为爱拖延的恶习导致一事无成。

——哈力克

要想享受自由,必须要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一个名叫富兰克林·费尔德的人曾说过:“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可以用5个字概括——‘我没有时间’。”

或许有人会问,一小时能做什么?不要小看一小时的时间,其实,越是忙碌的人,往往越能挤出这一小时来。

一位名叫奥斯勒的加拿大医生,为了从忙碌的工作中挤出一点时间读书,他规定自己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必须读15分钟的书,不管忙到多晚,都要雷打不动地坚持。于是,他天天读书,就这样坚持了半个世纪,共读了1 000多本书,8 000多万字,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就是成功研究了第三种血细胞。

世界最大的化学公司——杜邦公司的总裁格劳福特·格林瓦特,每天挤出一小时来研究世界上最小的鸟——蜂鸟,他用专门的器材给蜂鸟拍照,并把他的研究成果写成了一本书,被权威人士称作“自然历史丛书中的杰出作品”。

罗斯福总统在战争最艰苦的年代里,常常强迫自己挤出一小时来集邮,借以摆脱周围的烦心事。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摆弄着各种邮票。他进去那间屋子的时候常常疲惫不堪、脸色阴沉、心情忧郁。等到他走出屋子时,精神状态完全改变了,他神采飞扬、容貌柔和,让人感觉似乎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了。对这位总统来说,这一小时的独自清静换来了新的精神面貌。

全世界织布业的巨头之一威尔福莱特·康,尽管平时工作十分忙碌,但他仍渴望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他说:“过去我很想画画,但从未真正学过油画,我不敢相信自己花费了力气会有很大的收获。可是我最后还是决定了,无论做出多大牺牲,我每天都一定要抽出一小时来画画。”为了保证这一小时不受干扰,他唯一的办法是每天清晨在5点钟之前就必须起床,一直画到吃早饭为止。

威尔福莱特就这样坚持了好几年,后来,时间给了他惊人的回报。他的油画在画展上被大量地展出了,他举办过多次个人画展,有几百幅画被收藏者以高价买走了。威尔福莱特把用这一小时作画所得的全部收入作为奖学金,提供给那些搞艺术的优秀学生。他说:“捐这点钱算不了什么,这只是我的一半收获。从画画中我获得了很大的快乐,这是另一半收获。”

还有一个名叫尼古拉·格里斯多费罗斯的希腊籍电梯维修工,因为对现代科学很感兴趣,他决定每天下班后到晚饭前,总要花一个小时来攻读核物理学方面的书籍。他做到了,随着知识的积累,一个念头突然跃入他的脑海,于是在1948年,他提出了建立一种新型“粒子加速器”的计划。这种新型加速器比当时所有其他类型的加速器更强有力而且造价也更便宜。他把计划书递交给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做实验,又经过多次改进,结果,这台加速器为美国节省了7 000多万美元。尼古拉·格里斯多弗罗斯也因此得到了数万美元的奖励,还被聘请到加州大学放射实验室工作。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的都是24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的都不是24小时。时间不会因你财富充裕而多给你一分,也不会因你物质匮乏而少给你一秒。每个人每天拥有的时间一样多,但时间却会因你对待它的态度而给你不同的结果。你今天不走,明天就得跑。而时间的意义就取决于人们怎样去合理地利用它,对智者来说,时间是伟大的祝福,因为它能使智者的精神走向永恒;对愚者来讲,时间是祸患,让人留下的是绵绵的悔恨和无可挽回的损失。

乔布斯年轻的时候,每天都是凌晨四点就起床,九点半前把一天的工作做完。他说:“自由从何而来?从自信来,而自信则来自于自律!先学会克制自己,用严格的日程表控制生活,才能在这种自律中不断磨炼出自信!自信是对事情的控制能力,如果你连最基本的时间都控制不了,还谈什么自信?”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孙子大卫·洛克菲勒也是一位管理时间的高手,从1939年起,他一共获得了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9所大学的博士学位,他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成了出色的银行家。他在自己的博士论文中明确地指出,他的成功,得益于自己对时间有着严格的管理方法,他说:“懒惰是最严重的浪费,而我绝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大卫·洛克菲勒为自己制定了科学的时间表,并严格按照时间表展开学习和工作。

大卫·洛克菲勒的一位同事曾惊奇地说:“我真怀疑这小子是不是有分身术,一个人怎么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多事?也许,我应该试试他的方法。”

谁也不能随随便便地成功,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严格的自我管理和毅力。一位教授曾说过:“一个学生能否管理好自己,决定了他未来成就的大小。”我们或许也可以这样说,一个孩子能否管理好自己,决定了他未来的人生。

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对一个自制力差的孩子来说也许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这就需要妈妈的指导和帮助。妈妈要帮助他们从小养成一个好习惯,学会珍惜时间,学会管理自己。

很多孩子都有爱拖延的坏习惯,这种坏习惯往往是和妈妈的娇惯分不开的。想一想,作为妈妈,你平常是不是也会这样做:你每天都得叫孩子起床,但看到他赖床,你并不会责怪,你会想,反正等一下再摇醒他就行了。于是,你像个“仆人”一样,总是跟在孩子身边,提醒孩子“该做功课了”或“该上钢琴课了”。如果孩子上学迟到或功课没做完,你还会陪着孩子去向老师道歉,为孩子说情。你相当贴心地帮孩子规划活动,不管是假期还是休息日,孩子的时间完全在你的掌控之中。

如果这些情况都发生了,那么,就表示你正在剥夺孩子培养“时间规划能力”的机会。

看似是一个爱孩子、事事为孩子着想的行为,却不小心扼杀了孩子管理时间的能力,促使孩子养成了爱拖延的坏习惯。

拖延最能够杀伤人的积极性。哈佛大学哈力克教授曾经说过:“世界上有93%的人都是因为爱拖延的恶习导致一事无成。”

其实,培养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妈妈付出极大的精力和耐心,而一旦孩子学会了管理时间,他得到的回报也是相当可观的。

管理时间就是合理分配并有效地利用时间,这里有几个方法供妈妈们参考:

1。制定详细的作息时间表

没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就不会具备合理把握时间的能力。由于孩子的随意心理比较严重,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最好具体到细节,比如什么时间起床,洗漱、吃饭、做作业和看电视用多长时间等,都要严格规定。此外,妈妈还要仔细监督孩子的遵守情况,做到奖罚分明,这样一旦孩子的作息时间固定下来,形成习惯,就能明确地认识时间,形成良好的作息规律。

当一向对时间缺乏概念的孩子能严格遵守时间时,妈妈更要不吝奖励,因为赞赏和表扬可以激发孩子更大的积极性。

2。对学习时间有所掌控

一个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对于自己的学习时间花在哪里都不清楚,就是因为没有掌控学习的时间。掌控时间就是为了提高时间的利用率。比如,现在离考试还有100天的时间,可需要看的书摞起来却有一尺高。在极度焦虑中,怎样利用好每一分钟就是一个需要好好考虑的问题。此时,妈妈可以采用一个简单的办法:帮孩子制定做每件事情的起始时间,并记下这段时间的工作量,比如几点到几点,看语文,看几页,并严格遵守,这样一天下来,所有的时间安排都一目了然。在晚上,妈妈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一下时间利用的情况,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循环往复,不断提高,让孩子真正对自己的时间实现了数字化管理。比如,最开始看一页书需要3分钟,后来只需要一分钟,这种提高会让孩子产生成就感,每天和自己的速度赛跑。

如果孩子高估了自己的速度,或低估了作业的难度,或因为边写边玩耽误了时间,妈妈就可以适当提示孩子早点开始做,为难题多留出一些时间,慢慢地,妈妈再让孩子自己做记录、自己分析,渐渐养成高效的好习惯。针对孩子的表现,妈妈最好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妈妈要多鼓励孩子,而不是苛责孩子,要允许孩子的速度有快有慢,千万不能把这个记录当做监工的手段。

3。在疲倦之前休息

有的孩子做事喜欢一鼓作气,比如,连续做两三个小时的作业,中间却不休息。这样看似非常专注,可是从用脑健康的角度看却是很不科学的。

学习时间太长往往会产生疲惫的感觉,如果强迫自己打起精神硬撑着,效率肯定会大打折扣,这时妈妈就要让孩子适当地休息一下。比如保持学习30分钟,休息5分钟的节奏,虽然孩子的学习时间短,但却可以保持高度的专注,在疲倦之前休息,能始终保持斗志昂扬的状态,孩子更不会有特别疲惫的感觉。所谓的“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