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会奖会罚做个好妈妈
3684300000004

第4章 溺爱是一把温柔刀(3)

结果,两位妈妈的不同做法培养出了性格迥异的孩子,第一个孩子认真负责,第二个孩子则懒散懦弱。

或许很多人都不曾意识到,正是妈妈对日常小问题的选择态度,影响着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对世事的态度都是在父母的影响下形成的。比如面对挫折,当孩子遇到一点儿挫折时,妈妈就表示怜悯,认为孩子很可怜,那么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孩子就会为自己难过,并强化这种遭遇“不幸”的感觉,他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得到更多的安慰和补偿,好像生活欠了他们一笔债,应由父母或其他人来偿还。就这样,孩子经历一次小挫折,就会感觉他的整个生活仿佛都被破坏了一样,他也因此渐渐地失去了解脱困境的勇气和意愿。但是谁会想到导致这个后果的导火索只是孩子的一两声咳嗽让妈妈失去了镇静呢?

可以说,孩子的“体弱多病”大部分是被父母“惯”出来的。一个儿科医生说:“我们担心孩子体弱多病,结果却不断在行为和言语的强化中让这种担心变成了现实。孩子们的疾病其实90%以上是病毒引起的,即使不吃药,通过自身免疫力的调节,过一段时间也会自然康复。”

一位在英国生活多年的华裔妈妈对这一点深有体会,一次,她的两岁半的小儿子发烧39℃不退。妈妈赶紧带孩子去了社区医院。社区医生看了看,说不用打针,伸手就把孩子的外套脱了,只剩下一件小布衫。社区医生告诉妈妈可以把孩子放到外面去“挨冻”,靠他自身的免疫力来抵抗病毒。让孩子去挨冻?妈妈很心疼,心想:“我自己穿羽绒服还嫌冷,这么小的孩子穿那么少在外面冻着,岂不会被冻坏了?”而“冻”的结果是,孩子的体温降下来了,高烧也不治而愈。

其实,孩子的每一次“生病”受挫都是对他的承受力进行培养的绝好机会。妈妈如何对待孩子的疾病与事故,将影响孩子一生对待挫折与伤痛的态度。

比如,在面对身体有残疾的孩子时,人人都会心生怜悯,但这种怜悯给孩子带来的是更大的“负能量”,使孩子时时为自己的处境担忧,使他的注意力不是放在如何用毅力弥补缺陷上,而是不断地向外界寻求慰藉与帮助,似乎只有当妈妈围着自己团团转时,才能填补内心因恐惧、自怜而引起的空虚。

事实上,孩子从本性上是有足够的毅力和勇气与困难搏斗的,他们完全有能力通过奋斗弥补自己的缺陷,他们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而不是来自妈妈的怜悯。

每一个孩子都有更美的天空去飞翔,作为妈妈,请收起你那怜悯的眼神和无原则的奖励,给孩子一个积极的心态吧,不要再去为孩子的一点小病大惊小怪。

与其溺爱不如多些逆向关怀

孩子,努力、努力,你到这个世界是来工作的!

——佚名

有一个故事曾经被多本杂志转载,讲的是一个女人远赴德国去陪伴她因待产而异常紧张的妹妹。

在产房里,当妹妹初次向护士介绍姐姐来德国的原因时,护士竟觉得很奇怪,回过头仔细打量了姐姐一番。妹妹告诉姐姐:“德国人会觉得中国人很奇怪,生个孩子还要从那么老远来个人照顾。”

第二天,这个姐姐通过细心观察才发现,果真,整个医院就只有她的妹妹一个人有姐姐全天陪护,也只有妹妹有丈夫来送饭,别的产妇都是自己做这做那,着实让她大开眼界。比如有一个妈妈一边喂着刚出生的婴儿,一边给老二讲着故事,同时还会不时地回过头去低声管教跳来跳去的老大。

一次,姐姐去产妇休息室给妹妹打水,竟看见那个妈妈穿戴整齐地跟一位访客在喝咖啡,手还在一张纸上写来画去,像是在研究工作,看到这一幕,姐姐对这个德国妈妈佩服之至:“真是一个无敌辣妈!”

妹妹刚生下的女儿还不会吸奶,应付一下就不干了,索性缩在妈妈的怀里呼呼大睡。妹妹为此很着急,最后只好按铃叫护士来帮忙。护士来了,几下就把孩子弄醒了,然后抱在怀里不断换姿势来催促她,嘴里还一直重复着几句话,很有节奏感,像是在唱儿歌,只是由轻柔忽而变得急促,由温和变得严厉。姐姐不懂德语,看到这一幕都疑心护士是在欺负孩子了。

于是护士一走,姐姐马上盘问妹妹她刚才念的是什么咒语,妹妹翻译说:“她是在说‘孩子,努力、努力,你到这个世界是来工作的’!”

这句话让姐姐大吃一惊,她想到在国内,亲人们会不断地对年幼的孩子说吃这个、喝那个、看这个、玩那个,等孩子稍大一点还会许诺如果考得好就买礼物,如果情况不遂人意又会指责孩子懒惰、不用功。但是有哪一个妈妈会郑重地告诉孩子“你要努力,因为你到这个世界是来工作的”?

妹妹说,德国人一直非常注重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她记得在她上大学的时候,房东小女儿的幼儿园作业就是整理文件夹,她现在用文件夹存放各种票证的做法还是跟那个5岁的孩子学的。德国学生上小学时有劳动课,上初中时有实习课,实习课是老师指导孩子们打开本市的公共电话本,然后按各自的兴趣打电话联系实习。妹妹在德国就亲眼见到一个上实习课的初中女孩,她在超市里足足给货架补了一天的货。

德国妈妈和学校的教育就是一种“逆向关怀”,在他们看来,孩子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在社会中立足,所以从婴儿时期就给孩子灌输“要努力工作”的意识,为的就是让孩子从小养成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

“逆向关怀”一词最早源于动物保护,说的是在美国阿拉斯加的动物园里,有一群鹿不必为觅食发愁,也不必为逃避敌害而穷于奔跑,因而大量繁殖,导致鹿群过度兴旺,病弱残疾的情况也与日俱增,最后竟出现了濒临绝种的危机。当地政府为此十分头疼,也曾不惜斥巨资予以挽救,可惜都没有什么效果。最后,一位聪明的管理员想了一个办法,他把几只凶残的狼引入了鹿苑,目的就是捕杀那些病弱的鹿。几年过去了,鹿的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大增加了。原因就是狼捕食了病弱的鹿,又迫使鹿群重新开始了拼命奔跑,从而使得留下来的鹿体质日益强壮。后来,人们就将这种奇特的动物“保护”方式称为“逆向关怀”。

鹿群需要“逆向关怀”,孩子同样需要“逆向关怀”。尤其是在生活条件优越的今天,妈妈习惯为孩子打点好一切,这样只会使孩子连最基本的生存能力都丧失了。就像一则新闻报道的,一个孩子考了高分,被国外一所著名大学录取了,可是想到自己在生活上一无是处,完全依赖妈妈的照顾,甚至连衣服都不会洗,竟因害怕国外的独立生活而拒绝了这所学校。

教育首先必须是生存能力的教育,如果连生存都不会,何谈展翅搏击长空呢?

花鸟画大师李苦禅教育孩子时,首先就要求“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他对孩子说:“搞艺术是苦事,喜欢养尊处优可不行。古来多少有成就的文化人都是穷出身,怕苦,是出不来的。”他自己在从艺过程中就非常能吃苦,他说:“我有个好条件——出身苦,又不怕苦。当年,我每每出去画画,一画就是整天,带块干粮,再向老农要根大葱,就算一顿饭啦!”

在他的教导下,他的孩子也养成了坚强的性格,不怕风吹日晒,不畏跋山涉水,长期坚持野外写生。

有所学校安排了一项比赛,要求6岁的孩子自己去10千米外的一个亲戚家。妈妈则化装成一个陌生人在远处看着孩子如何找行人问路,如何干渴难耐,如何疲惫不堪。在这项比赛中,悄悄跟随的妈妈看着孩子会心疼地流泪,但她们绝不会帮孩子,为的就是让孩子懂得“吃苦”。

像这样的“吃苦”教育,也是日本孩子们的必修课。日本的学校每年都要定期举办一些活动,诸如“田间学校”“孤岛学校”“森林学校”等,通过组织学生到田间、森林或海岛去“自学”,让孩子经历风雨,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让孩子在和自然界的竞争中懂得如何去生存与发展。

在许多孤岛或森林里,你甚至可以常常见到小学生的身影,他们在没有老师带领的情况下,学着安营扎寨,寻觅野果、野菜,捡拾柴草,寻找水源,自己来“营救”自己。孩子还那么小,或许你会说哪个妈妈会这样狠心呢?事实上,这些孩子都是被妈妈主动送去的。

其实,早一点训练孩子克服困难、忍受痛苦是很明智的,因为从某种角度讲,人生的确“困难”重重,不吃苦是不可能的,与其“被动”吃苦,不如让孩子“主动”学会吃苦。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孩子初来世间,单纯幼稚,假如妈妈处处都替孩子安排得天衣无缝,孩子就不会对这个世界真正地了解,将来还会碰大钉子,就像鱼儿生下来要在水中游一样,如果妈妈好意地为其套上一个救生圈,后果会怎样呢?

对孩子来讲,该碰的钉子一定要自己碰,该绕的弯路一定要自己绕,该受的苦与累更要自己受,就像德国妈妈在孩子一出生就会告诉他们:“你到这个世界是来工作的。”孩子从小就对“苦”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学会自己去思考,自己去适应,自己去成长。作为妈妈,爱孩子要爱得深沉、爱得高远,不要总是“心太软”,要学着硬起心肠,收藏起一半的爱。

让孩子学会分享

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的忧愁。

——培根

有一则小故事叫《自私的猴子没桃子》,讲的是在桃子成熟的季节,有10只猴子商量好了一起去桃园摘桃子吃,它们都背了一个小箱子,浩浩荡荡地来到山上,可是却发现桃园里的桃子并不多,可能是被人提前摘走了,但猴子们并没有泄气,因为树上还有桃子,只不过需要耐心地寻找。于是猴子们有的往高处爬,有的去远处找,大家都努力地寻找着。

其中有一只懒惰的小猴子,它非常狡猾,不想爬高也不肯绕远,为了吃到甜桃子,便想了一个主意,它对其他猴子说:“你们都去摘桃子了,没人运桃子怎么办啊?不如我把大家摘的桃子都运到我们的小箱子里去吧。”众猴子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便同意了,于是大家都把各自摘的桃子交给了这只懒惰的猴子。这只懒惰的猴子拿到桃子后,总是先把最大、最甜的桃子放到自己的箱子里,再把那些差一点的桃子放到其他猴子的箱子里。

后来,树上的桃子摘得差不多了,猴子们便从树上跳下来,懒惰的猴子告诉大家:“我把每个箱子都装满了,大家可以回家了。”其实,它只给别的猴子的箱子装了十多个桃子,却把最好、最大的桃子码满了自己的箱子。

猴子们背着自己的箱子往家走。其他猴子都很轻松,只有这只懒惰的猴子背着沉重的箱子,但它不敢声张,还抢着走到猴子们的前面,装作轻松的样子,生怕其他猴子发现它的秘密。但是山路又陡又滑,这只懒惰的猴子也累得气喘吁吁,一不小心,它摔了一跤,沉重的箱子一下子摔到地上,又大又好的桃子一个个顺着山坡滚下了山谷。这时,其他猴子才发现原来这只懒惰的猴子竟留下了那么多大桃子给自己。

但猴子们谁都没有说话,回到家中后,大家都拿出自己的桃子吃,虽然桃子不大,但个个儿都很甜,只有那只懒惰的猴子一个桃子都没有,大家谁也不理它。

这只懒惰的猴子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正是自私导致了自己的孤立无援。

在幼儿园里也会看到自私的孩子,他们常常为了争玩具和别的小朋友打架,看到好吃的就想据为己有。这样的孩子在幼儿园里也往往会处于一种孤立的境地,因为没有小朋友愿意和他一起玩。

孩子的自私从哪里来?大多是因为妈妈的过度溺爱。妈妈的爱心泛滥,不仅不会培养出心胸开阔的孩子,反而会造就一个自私自利的孩子。

自私是人的天性,孩子3岁前的“自私”可以看做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妈妈也不用着急矫正,因为3岁前的孩子认知心理的发展正处于“自我中心”的阶段,他们对东西没有“你”“我”“我们”的分法与概念,他们也不懂得“这个东西”是可以和别人一块玩、一块用的。因此,这个时期的孩子有时不仅会认为自己的东西是自己的,而且会把别人的,比如哥哥、姐姐或同伴的东西也当做是自己的,这就是他们看到别人有好玩的或好吃的会去抢的原因。

当然,这种表现和年龄大的孩子的自私、霸道是不同的。可以说,这一时期孩子的“自私”其实是一种“独享”,这种“独享”的概念在3岁前是正常的,也是日后通往“共享”的必经之路。但是如果在这一时期,妈妈不注意引导,就很可能会导致孩子后来愈演愈烈的自私观念的形成。

一位教育专家说:“家长对独生子女的过分溺爱,会导致孩子变得自私和冷漠。”在自私的孩子看来,自己就是整个世界。过度的溺爱会使孩子的自我意识过度膨胀,形成自私、冷漠的性格。

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体会,无论自己在家里怎样辛苦劳作,孩子常常都是视而不见,更不用说主动提出为妈妈分担了,孩子只想着从妈妈那里多要点钱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像个小霸王,甚至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生来就该被妈妈宠着、惯着。这样的孩子更容易钻牛角尖,没有责任感,心胸狭窄,稍不顺心就会大发脾气,由于缺乏同情心,他们习惯了漠视别人的不幸和灾难,甚至会对别人的苦痛幸灾乐祸,做出让常人无法理解的事。

为了避免孩子形成自私自利的性格,妈妈应该从孩子小时候起就加以引导,让孩子学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