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中国史
3684600000032

第32章 南北朝卷南北朝卷·民族大一统的时代断点(3)

孝文帝即位以后,佛教内部的派系斗争更是愈演愈烈,并逐渐演变为社会阶级的斗争。北魏统治者一方面支持一些僧侣讲禅说法,另一方面又禁止另一些僧侣聚徒传教。这样一来,部分僧侣开始大肆颂扬统治者明君有道,而另一些僧侣却公然毁寺烧经,起义造反。

延兴三年(公元473年),沙门慧隐聚众造反。太和五年(公元481年),沙门法秀在京都平城起兵造反,参加者除了平民和奴隶,更有不少官僚大族参与。延昌三年(公元514年),沙门刘僧绍在幽州举事,自称净居国明法王。延昌四年(公元515年),冀州(今河北冀县)沙门法庆﹑惠晖在勃海人李归伯的支持下,在武邑郡的阜城聚众起事。法庆以李归伯为十住菩萨、平魔军司、定汉王,自号大乘。他们传言“新佛出世,除去众魔”,烧寺院,焚经像,杀僧尼,声势日益壮大。七月,北魏以元遥为征北大都督,率精兵十万,东下冀州镇压大乘教起义。九月十四日,义军兵败,法庆、惠晖及首领百余人全部被杀,义众被屠杀者数以万计。

大乘教起义延续了将近两年,义军最盛时达五万多人,势力深入冀﹑瀛二州的武邑﹑勃海﹑长乐﹑武垣四郡。起义失败后,北魏政府为了强化统治,割冀州的乐陵郡﹑瀛州的浮阳郡,另置沧州,同时给予赈恤,减免兵调,以缓和矛盾,防止起义再度爆发。

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陈后主

陈后主(公元553年-公元604年),名陈叔宝,字元秀,是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国皇帝,公元582年至589年在位。在位期间,他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是个名副其实的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昏庸皇帝。

陈后主在位期间大兴土木,修建了三座豪华楼阁,让他的妃子们居住在里面。他经常和宠妃在宫里举行酒宴,通宵达旦地饮酒赋诗。

陈后主如此奢侈浮华,自然少不了对百姓的搜刮,以致于百姓们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有个大臣傅縡上奏章说:“现在已经到了天怒人怨、众叛亲离的地步了。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否则国家必亡。”陈后主一看奏章,立刻火冒三丈,把傅縡杀了。

就在陈后主日日夜夜花天酒地的时候,北方的隋朝渐渐强大起来,并且对南陈虎视眈眈。公元588年,隋文帝派军南下攻陈,陈后主自恃有长江天险,不以为然,仍然只顾享乐。公元589年,隋军攻入建康,陈叔宝被俘,后来病死在隋朝大兴城,终年52岁。

《玉树后庭花》:史上最著名的亡国之音

《玉树后庭花》是一首宫体诗,作者为南朝陈后主陈叔宝,他是南朝的最后一个亡国之君。据说陈灭亡时,陈叔宝正在皇宫里与爱姬张丽华嬉戏玩乐。

陈后主陈叔宝生活奢侈浮华,不问政事,且钟情于艳词。他每天只在深宫中与嫔妃们宴饮游乐。在众多后宫佳丽中,他对张丽华最为喜爱。

陈叔宝每次在后庭摆宴时,都要唤上一些贴身近臣舞文弄墨,与张丽华及宫女们调情作乐,然后让文臣作词,选其中特别艳丽的句子配曲,再分配给宫女,一轮轮地演唱。其中最有名的一首就是《玉树后庭花》,词中有这样两句:“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

遗憾的是,陈后主“乐逍遥”的日子就像这玉树后庭花一样短暂,前后不足七年(公元582年-公元589年)。公元589年,隋兵攻入建康城(今南京),陈叔宝被俘,后病死于洛阳。《玉树后庭花》遂被称为“亡国之音”。后来,唐朝诗人杜牧据此写出了《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命运最惨的和亲公主

武威公主拓跋氏(生卒年不详),北凉国君主沮渠牧犍的皇后。其兄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公元437年,武威公主被立为皇后。而这场政治婚姻注定了她一生的不幸。

武威公主刚到北凉时,沮渠牧犍出于对北魏的敬畏,对她非常尊敬和体贴。但没过多久,沮渠牧犍就和嫂子李氏勾搭成奸,将武威公主晾在了一边。武威公主察觉后,把沮渠牧犍骂了个狗血淋头。让武威公主没想到的是,这一骂使得沮渠牧犍与李氏打得更加火热了。

李氏是个工于心计的女人,她非常了解武威公主的性格,料到她不会就此罢休,于是把毒药偷偷放到她的饭中。岂料,武威公主吃后只是呕吐了一阵,并无大碍。拓跋焘得知消息后,立即命沮渠牧犍交出李氏。沮渠牧犍不但不交,还把偷偷她送出了宫外。拓跋焘知道后勃然大怒,给沮渠牧犍列出了12条罪状,出兵讨伐北凉。北凉永和七年(公元439年)八月,北魏大军包围了北凉都城姑臧(今甘肃武威),沮渠牧犍被迫出城投降。

沮渠牧犍虽然做了亡国之君,但他毕竟是威武公主的丈夫,所以依然受到拓跋焘的礼待。北魏太平真君八年(公元447年),有人告发沮渠牧犍曾毒死很多无辜者,并且在他家找到了毒药。拓跋焘气愤难平,赐死了沮渠牧犍。

沮渠牧犍死后,威武公主和女儿相依为命,非常孤独凄惨。拓跋焘看到妹妹如此光景,顿生怜悯之情,并亲自出面,把她嫁给了左将军南郡公李盖。

死在“家庭暴力”下的兰陵公主

兰陵公主(生卒年不详),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之女。丈夫为刘辉。兰陵公主生活的年代正逢胡太后(北魏宣武帝皇后)当政。

在历史上,这位兰陵公主的名声很差,是以虐待奴婢、嫉妒心强、破坏自由恋爱等罪名而为人诟病。而这一切,都要从她的丈夫刘辉说起。刘辉出身彭城刘氏,是南朝宋的皇族,他的父亲刘昶当年就是从南朝逃亡来到北魏的。刘昶在北朝有“宋王”的爵位,在北魏非宗室的王公大臣当中,地位非常隆显。刘辉本是庶出的次子,按理说轮不到他继承父亲的爵位,不过因为嫡子刘承绪早死,继承家业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地落到了刘辉头上,作为政治交换的一种,刘辉在宣武帝正始初年(公元504年-公元505年)娶了宣武帝的二姐兰陵公主。

不想,刘辉是个喜欢“偷腥”的家伙。他“私幸”兰陵公主的侍婢,结果使侍婢怀了孕。兰陵公主因妒生恨,杀死侍婢,并且剖出胎儿节解(一种酷刑,将犯人的四肢骨节予以支解),再用草塞进侍婢腹中,让刘辉看裸尸。刘辉恼羞成怒,自此开始冷落兰陵公主,致使夫妻感情破裂。

此事很快传进宫里,摄政的胡太后甚为重视,经过调查,最后让他们“离了婚”,并且削除了刘辉的爵位。兰陵公主回宫住了几年之后,不免心生寂寞。后来在她自己的央求下,加上一些朝中重臣反复向胡太后进言,兰陵公主和刘辉“复了婚”。

但是,刘辉依然恶性不改,复婚后不久,他又和两位已婚妇女纠缠不清。兰陵公主自然与他争吵不休。终于有一次动起手来,刘辉把兰陵公主推下床,并且拳打脚踢。最糟糕的是,兰陵公主此时已身怀有孕,在刘辉的“家庭暴力”下,兰陵公主流产身亡了。事后刘辉匆匆逃走,后被抓获,不久便病死了。

“女钱”与“男钱”的由来

女钱,古钱币术语,指的是南朝梁武帝时期所铸的“五铢”,由于这种钱币轻薄弱小,故而被称为“女钱”。据《隋书·食货志》记载:“梁武帝乃铸钱,肉好(古代圆形玉器和钱币等的边和孔)周郭(指古钱的圆边及其方孔凸起的轮廓),文曰‘五铢’,重如其文。而又别铸,除其内郭,谓之女钱。二品并行。”由此可见,女钱专指剪除外轮和内郭后的萧梁五铢钱。所谓轮,又称外轮,指的是钱币四周凸出的部分;所谓郭,又称内郭,指的是钱币内孔的边缘。梁五铢钱分为有轮有郭和无轮无郭两种,其中无轮无郭者为女钱。

男钱,古钱币术语,是南朝梁民间私铸钱币“布泉”的俗称。传说妇人佩戴这种钱就可以生男孩,故而称为“男钱”。布泉的铸造,始于北周武帝宇文邕保定元年(公元561年),铸工精致,内外廓齐整,“布泉”二字作玉筋篆横书穿孔两侧,古朴端庄,“泉”字中竖不断,一线贯底;钱径约2.5厘米,重约4.3克;肉实铜好,是北周三大美“泉”(布泉、五行大布、永通万国这三品古泉,被称为北周三大美泉)之一。

一夜成文的《千字文》

南朝梁武帝时期(公元502年-公元549年),安成王国侍郎周兴嗣奉梁武帝命令,从王羲之书法中选取1000个字,编纂成文,是为《千字文》。

《千字文》是四言长诗,全文共计250句,每四个字一句。内容涉及了天文、自然、地理、历史、修身养性、农耕、祭祀、园艺、饮食起居等诸多方面。梁武帝要求,文中的1000个字不得有重复,但周兴嗣在编纂时,却重复了一个“洁”字(洁、絜为同义异体字)。所以,《千字文》实际只运用了999字。

相传,梁武帝萧衍一生戎马,没读多少书,所以他很希望子孙后代们能在太平时期多读些书。由于当时并没有一本适合的启蒙读物,所以他令一位名叫殷铁石的文学侍从,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手迹中拓下一千个各不相干的字,每纸一字,然后逐字地教学,但杂乱难记。梁武帝想,如果能把这一千字编撰成一篇通俗易记的文章,岂不妙哉!于是,他召来自己最信赖的文学侍从周兴嗣,讲述了自己的想法。周兴嗣接受任务后,在家苦思冥想了一整夜,终于将这一千字串联成了一篇内涵丰富的四言韵书。梁武帝读后,拍案叫绝,立刻命人去刻印,刊行于世。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千字文》。据说周兴嗣因为一夜成书,用脑过度,头发和胡子全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