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中国史
3684600000037

第37章 唐朝卷唐朝卷·封建文化的璀璨巅峰(3)

张惠为人和善,通情达理。朱温比较狡诈,还常常滥杀属下,张惠这时就会站出来为将士们说情,解救了不少将士,因此大家对张惠非常敬爱。在和朱温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后,张惠在朱温建梁前夕病重去世,临终前,她交代朱温戒杀远色。她死后,朱温和部下们都十分伤心。但朱温后来却忘记了妻子的交待,他开始放纵声色,后竟然与自己的儿媳妇乱伦。最后遭了报应,被自己的儿子杀害。

盛唐时代的疆域版图

唐朝的疆域在最盛时期,东达朝鲜半岛,西至中亚咸海以西的西亚一带,南包越南顺化一带,北到贝加尔湖至北冰洋以下一带,总面积达1251万平方千米。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也有很多,为了有效管理他们,唐设立了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唐朝疆域版图最大时仅次于元朝。

中日白江口海战

唐建立以后,进一步插手到朝鲜半岛事务中来,中日关系开始恶化。双方各自支持新罗和百济,使得半岛内战迅速成为东亚的“国际战争”。公元655年,百济与高句丽各自从西、北两个方向攻打新罗。新罗向唐朝求援。五年之后,唐朝派大军救援,并一举灭了百济,俘获了乙慈王。百济的残余势力开始向日本求援。公元663年春夏之交,百济统治内部混乱,唐朝乘机联合新罗再次进攻百济,兵围都城,水师则封锁了白村江口,严阵以待。时年8月27日,唐军和来救援的日军在白江口激战,中日之间的首次战役打响了。战争以大获全胜、日本惨败结束。这次战役,彻底粉碎了日本侵略朝鲜半岛的野心,他们开始向唐朝臣服,并以唐朝为师,谋求自强。

僧侣中走出的科学家

僧一行(公元683年-公元727年),本名张遂,唐代著名的数学家、科学家、天文学家,邢州巨鹿人(今河北省邢台市)。青年时期出家,一行是他的法名。他天资聪敏,潜心窥测。公元717年,僧一行来到京都长安,成为唐玄宗的顾问。他把天文学和数学相结合,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不等间距二次内插法公式;他组织并领导在全国的12个点测量北极高度和日影长短,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对子午线的实测;他推算出了“开元大衍历”,后世赞它为“历千古而无误差”。令人惋惜的是,僧一行的著作后来全部失散了。

101岁高寿的药王

孙思邈(公元581年-公元682年),活了101岁,京兆华原人(今陕西耀县)。他自幼多病,家庭贫寒,但酷爱学习,20岁前便读了许多有关诸子百家学说和古代名医的著作,所以他既博通经书,又精于医道。孙思邈的突出成就是《备急千金要方》以及《千金翼方》。《千金要方》中有药方达五千三百个,《千金翼方》中所收载的方子也有两千多个,其中不仅有“经文古方”,还有“俗说单方”。这两部著作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为唐以后许多中医药学书籍所引据。

“两税法”的大致意思

建中元年(公元780年),由宰相杨炎建议推行两税法,也就是以户税和地税取代租庸调的新税制。其主要内容是:第一,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役杂税;第二,不分本地或是外来的,只要在当地有土地和资产,就算是当地人,都要上籍征税;第三,不再按丁征税,而是按资产和田亩征税,根据资产定出户等,然后按照户等征收户税。先“定税计钱”,再“折钱纳物”;按照田亩数征收地税;第四,每年分夏秋两季征税,夏税不得超过六月,秋税不得超过十一月,“两税法”因此得名;第五,没有固定住所的商人,其所在州县按照其收入的一定比例征税。

令李白抑郁的政治生涯

诗仙李白,他一生的抱负不只是写诗,而是在于从政。但作为诗人,他可以说是个天才、奇才,但作为政治人物,他实在是没有天分,甚至沦落到“世人皆欲杀”的地步,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虽然在他诗中有许多是他对自己的政治才能的自夸,但纵观他的一生,实在看不出他这方面的才华,只有纸上谈兵以及仕途上的不断失意。

我们所看到的是,李白进宫后目空一切:让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磨砚,有时甚至把玄宗都不放在眼里,他的狂傲让唐玄宗很是反感。更要命的是,李白嗜酒如命,工作期间也是狂醉不醒。之后,李白便被玄宗赐金放还。后来永王李璘急缺人才,亲自派人三请李白,李白成为永王的幕僚。但不到两个月,永王便对他的政治才能失去了信心。

为什么称杜甫为“诗圣”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期,当时朝廷黑暗,百姓生活疾苦,杜甫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自己能为解救人民的苦难而做出自我牺牲。他的诗歌,多是反映他的忧国忧民情绪,主角是普通的老百姓。因为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因此被后人尊为“诗圣”。

“酒狂又引诗魔发”

白居易(公元772年-公元846年),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后迁居下邽。小时候家庭贫寒,因此对社会生活以及百姓疾苦有深刻体会和了解。白居易曾任校书郎、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江州司马、苏州刺史、刑部尚书等官职。白居易在诗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富有韵味,雅俗共赏,就是普通的老太太也能懂。他一生写了三千多首诗,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他的诗中有一句“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因此他有“诗魔”之称。

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平易自然,其刻画人物形象鲜明,并以情动人,故流传甚广,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等名篇则代表着他在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李贺何得“诗鬼”这一声誉

李贺(公元790年-公元816年),字长吉,晚唐诗人,祖籍陇西,家居福昌昌谷。他是唐宗室郑王李良的后裔,不过其家已没落。他一生体弱多病,在28岁就因病去世。李贺自幼便能吟诗写文,他十几岁的时候,便以工乐府诗与先辈李益齐名。他的诗有讽刺政治黑暗和社会不良现象的,也有发愤抒情的,也有描写神仙鬼魅等。李贺的诗想象力丰富奇特,句斟字酌,色彩瑰丽。

不过,他的诗中出现“死”字、“老”字比较多,还有他写神仙鬼魅的作品,常常让人觉得有鬼灵出没,阴森可怕,因此他有“诗鬼”之称。

王维为何被称为“诗佛”

王维(公元701年-公元761年),字摩诘,诗人。他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叫做《维摩诘经》的书,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钦佩他,便将自己名为维,字摩诘。

王维的诗画都很有名,苏轼曾说他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山水田园诗成就最大。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毫无人间烟气,充满了禅意,其意境超出了平常平淡自然的美学,进入了一种宗教的境界。因此,他被人称为“诗佛”。

最轰动的诗歌

唐朝诗人白居易、元稹曾倡导过一次诗歌革新运动,也就是“新乐府运动”。“新乐府”是白居易相对汉乐府提出的,意思就是说以新的自创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所以叫做“新乐府运动”。其代表作家有白居易、元稹、李绅、张籍、王建等。代表作品有白居易的《新乐府》五十首、《秦中吟》十首,元稹的《田家词》、《织妇词》,张籍的《野老歌》,王建的《水夫谣》。

名不副实的“古文运动”

唐朝的“古文运动”,也就是一场提倡古文、反对骈文的革新运动,其主要内容就是复兴儒学。所谓“古文”,是相对骈文而言,先秦两汉的散文,不受格式拘束,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能更好地反映现实生活以及表达思想。但从南北朝以来,文坛上开始盛行骈文,华而不实,流于形式。唐朝初期,骈文仍在文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唐太宗为文也尚浮华。唐玄宗时,萧颖士、李华、元结、独孤及、梁肃、柳冕,相继提出宗经明道的见解,并用散体作文,成为古文运动的先驱。后韩愈和柳宗元又进一步提出更为完整的古文理论,并创作出相当数量的优秀古文作品,在当时文坛上被热烈响应,终于形成了颇有声势的古文运动,将散文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不过,古文运动虽然发于中唐,却成功在北宋。唐宋八大家中,除了韩愈、柳宗元外,其他六人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都是北宋中期人。

“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

“文起八代之衰”是苏轼对韩愈的赞誉,“八代”说的是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这几个朝代正是骈文形成以及鼎盛的时期。不过,也可以从虚的角度来理解“八代”,意思就是很长的时间。“衰”针对八代中的骈文而言。从骈文的发展而言,这一描述也可以说是非常贴切的。两晋之后,骈文风气大盛,形式主义严重,内容多是无病呻吟,趋于衰落。唐中期,韩愈和柳宗元发起古文运动,主张用散句作文。在这场运动中,韩愈的开创之功是不可磨灭的,他以优秀的理论以及创作实践,为古典散文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因此,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作了“文起八代之衰”来赞誉他。

边塞诗的鼎盛时期

盛唐时期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其中高适、岑参、王维、李颀、王昌龄等就是当时有名的边塞诗人。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等长篇诗歌反应了盛唐边塞诗的雄浑悲壮、气势磅礴、浪漫瑰丽等风格。盛唐诗人李白、杜甫也写过边塞诗,比如李白的《关山月》、杜甫的《前出塞九首》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边塞诗的千古名篇,比如王昌龄的《出塞》、《从军行》,王之涣的《出塞》,王翰的《凉州词》等。

文坛的“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指的是唐代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他们都是初唐中后期比较有才华的诗文作家,四人少年时便才名远扬。他们在内容、风格等方面对宫体诗做出了巨大的突破,为唐诗带来了使人耳目一新的风貌。而且,他们的作品在唐代文学风气的转变上有过渡的作用。

“郊寒岛瘦”一词的来源

“郊寒岛瘦”说的是唐代著名诗人孟郊和贾岛,二人都是以苦吟著称,而且他们的生平遭遇相似,诗风相当,所以被后人称为“郊寒岛瘦”,也说是“岛瘦郊寒”。孟郊(公元751年-公元814年),字东野,排行十二,湖州武康人。年少时便隐居在嵩山,称处士。到了五十岁才中进士,任溧阳县尉,和韩愈是好朋友。他抑郁不得志,贫困潦倒终生,死后也无钱下葬。孟郊诗的“寒”,表现在内容嗟悲叹苦,也有人说他的诗有清冷的意境之美。

贾岛(公元779年-公元843年),字浪仙,自称碣石山人,范阳(今北京附近)人。开始的时候是和尚,法名为无本,后还俗,屡举进士而不第。在洛阳他以诗文求见韩愈,还有因吟诗而冲犯韩愈马头的“推敲”之佳话。贾岛的诗风清奇僻苦,峭直深刻,以铸字炼句取胜。让人感觉十分有趣的是,这“郊寒岛瘦”,一隐一僧,都和一代文宗韩愈结下了不解之缘。

谁是晚唐的“小李杜”

“小李杜”指的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如果说“大李杜”李白、杜甫共同创造了盛唐诗歌的一个不可超越的巅峰,那么李商隐和杜牧则是在晚唐诗将要没落时添上了瑰丽的一个页章。两人同处于晚唐,诗风也受当时文坛影响,既有忧怀,又含清雅。李商隐的诗,风格艳丽,擅长化用典故,题材多为儿女情长,但又很隐晦。杜牧的诗,既有清丽婉约,又有磅礴之势。他曾在扬州被贬官十年,这期间他的诗达到了顶峰。

唐玄宗得意之作是什么

《霓裳羽衣舞》又名《霓裳羽衣曲》,它是唐玄宗最为得意的作品。关于它的来历,有三种说法,一说是玄宗登三乡驿,看到女儿山,有了灵感而作;一说是他根据《婆罗门曲》改编;一说是此曲的前部分(散序)是望女儿山后的灵感;后部分(歌和破)是根据《婆罗门曲》的音调改编。

《霓裳羽衣舞》乐调优美,构思精妙,是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时至今日,它依然无愧于音乐舞蹈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当时,它先是在宫廷表演,杨玉环在华清池初次进见时,玄宗曾演奏《霓裳羽衣舞》为导引。在开元、天宝年间《霓裳羽衣舞》盛行一时。但随着唐王朝的灭亡,一代名曲《霓裳》羽衣舞竟然“寂不传矣”。

凌烟阁的二十四功臣都有谁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位功臣,让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也就是《二十四功臣图》。李世民是一名非常杰出的皇帝,他很善于处理君臣关系,恩威并施,使得名将功臣多半都得以善终。凌烟阁二十四元勋像就是代表。这二十四位功臣分别是: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尉迟敬德、李孝恭、高士廉、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绩和秦叔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