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中国史
3684600000060

第60章 明朝卷明朝卷·封建王朝的多事之秋(7)

按说只要朱常洛静心休养一段便好了,可是掌管御药房的太监崔文升向他进了一剂泻药,当天皇帝就腹泻了三四十次,这样身体就垮了下来,甚至起不了床了。就在此时,鸿胪寺丞李可灼又向皇帝进献了两粒红丸。他服用第一粒后,感觉身体好了一些,用了第二粒,就昏昏睡去了。第二天,泰昌帝就驾崩了,这天是九月初一,也就是泰昌皇帝继位刚刚一个月。

皇帝驾崩,朝野顿时哗然。从郑贵妃进美姬,到崔文升用通剂药,再到李可灼献红丸,这些一连串的事件让朝中大臣吃惊不已。不过,对于李可灼献红丸是否是受了郑贵妃指使,人们只是怀疑,并没有确凿的证据,“红丸案”又成为明末一件谜案。

泰昌皇帝死时39岁,仅仅做了一个月的皇帝,在历史上被称为“一月天子”。他生前命运坎坷,没当皇帝前,受尽压抑和痛苦。当了皇帝却不明不白地死掉了。

“移宫案”的真相

在泰昌皇帝病死后,朱由校被宣布即帝位,但受到抚养他的皇妃李选侍的阻扰。她以朱由校生母早逝为理由,将他扣留。由此又发生了一件惊动天下的“移宫案”。“移宫案”包括“避宫”和“移宫”两个阶段。

我们先从“避宫”说起,其实明末这三大宫廷案奇案“梃击案”“红丸案”以及“移宫案”都与孝昌皇帝朱常洛有关。朱常洛有“东李”和“西李”两位选侍,选侍是比较低级的妃子。朱由校的生母生下他不久以后就死了,朱由校是由西李抚养长大的。但李选侍对这位后来的天启皇帝并不好,朱由校很怕她。

泰昌帝继位后,朱由校和西李随之移居乾清宫。泰昌帝比较宠爱西李,想封她为贵妃,但她想做皇后。不久,泰昌帝驾崩,她的皇后梦想破灭了。这时候,她便想趁朱由校年幼,自己居乾清宫,垂帘听政。诸臣想让她迁出乾清宫,她不肯,还将朱由校禁闭在乾清宫。好在太监王安从大局出发,将皇子骗了出来,交给了群臣。历史上将这称作“避宫”。

接着就是“移宫案”的第二个阶段“移宫”,李选侍还赖在乾清宫不走,以此要挟群臣给她皇太后的封号。按照当时礼仪,皇帝即位后要立即迁入乾清宫居住,但没人能拿出办法来对付李选侍。群臣最后选出代表杨涟向她下出最后通牒,让她立即离宫,皇帝朱由校也下旨,让她移宫。还有太监王安对她百般劝阻,李选侍就只好带着宫女灰溜溜地出宫。

这就是“移宫案”。明末宫廷这三件案件都是以朱常洛为中心人物,其实这三大案件同时也加速了明朝的灭亡,归根结底都是万历皇帝造成的。

“闯王”李自成起义

明朝末年,政治黑暗,天灾人祸不断发生,民不聊生。人们要吃没吃,要穿没穿,忍受着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当时陕西又逢旱灾,百姓的生活更是可想而知。李自成就是出生在陕西,他是米脂人,自幼家境贫寒,因为家中欠债就被迫为姓艾的地主放羊。21岁那年,他打伤了地主,逃到银川做了一名驿夫。

当时全国到处都有农民起义爆发,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陕西白水县的农民王二率领几百名农民杀死知县张斗耀,揭开了明朝末期农民起义的序幕。陕北的巡抚怕朝廷怪罪,没有向上禀报,起义军乘机迅速扩大起来。

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李自成加入起义军,成为他舅舅高迎祥部下的“闯将”。李自成作战勇猛且有战略。崇祯八年,张献忠、李自成等13家起义军在荥阳开会,商讨战略方针。李自成提出了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得到大家赞同,声望日高。

崇祯九年,高迎祥牺牲,李自成继称“闯王”。经过之后六年的征兵作战,李自成带兵攻克了北京,推翻了明王朝。但是由于起义军过于骄傲,后来在和吴三桂的作战中失利。永昌二年,李自成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考察地形,后来神秘消失,无人知晓他的下落。

深入人心的“均田免粮”

1640年,闯王李自成趁明军围剿张献忠之际,进入河南,并开仓赈济饥民。这年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还宣布“三年不征,一民不杀”、“平买平卖”。起义军的赋税政策深受老百姓的拥护,民间有谚:“迎闯王,不纳粮。”李自成提出的“均田免粮”思想,不同于地主阶级的“均平”思想。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里起义农民经济思想发展中一次质的飞跃,不管它在现实中能否被实践,都不失其重大的历史意义。不过,农民并不是先进的生产力代表,他们反封建压迫的斗争都是维持小农经济的地位,而不是彻底推翻封建主义社会。

努尔哈赤伐明的“萨尔浒大战”

努尔哈赤是清朝开国皇帝,在青年时曾投靠在明辽东总部李成梁部下,他用六年时间统一了女真内部,并建了后金政权。在建立后金后,他创立了八旗兵制,严格训练军队,使之成为纪律严明的劲旅。

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向明朝宣布“七大恨书”,第一条就是明朝无故挑衅,害死了他的父亲和祖父,为了报仇雪耻,他起兵伐明。努尔哈赤亲自带领两万精兵进攻抚顺,他写信给明将李永芳,劝他投降。李永芳看后金兵势凶猛,直接投降了。明辽东巡抚派兵救援抚顺,也被后金兵在半路打垮。努尔哈赤毁了抚顺城,便带着大批战利品回到赫图阿拉。

明神宗获悉这个消息后大怒,决定派杨镐为辽东经略,讨伐努尔哈赤。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杨镐带领十万人马,分兵四路,进攻赫图阿拉。中路左翼是山海关总兵杜松;中路右翼是辽东总兵李如柏;北路是开原总兵马林;南路是辽阳总兵刘铤。杨镐坐镇沈阳,指挥全军。

为了扩大声势,明军号称拥兵四十七万。后金的兵力不过六万有余,但努尔哈赤毫不畏惧明军。他先集中兵力对付中路杜松。杜松虽是身经百战的名将,但他想抢头功,结果过于仓促将兵力分散,被努尔哈赤一口气攻下,杜松从马上栽下死去,明军被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努尔哈赤乘胜追击,先后打败北路马林、中路李如柏、南路军刘铤。

这场战争从开始到结束,只经历了五天时间。明军损伤大半,文武官员死了三百多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萨尔浒大战”。萨尔浒大战后,努尔哈赤迁都到沈阳,改称沈阳为盛京。从此,后金成为明朝最大的威胁。

袁崇焕宁远大捷

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率领十三万人马伐明,连下七城,进而围攻宁远,并写信给袁崇焕要他投降。当时的袁崇焕官宁前参政,在这种紧急时刻,他并不畏惧,他和总兵满桂、副将朱梅、参将祖大寿等集将士刺血誓师,誓死坚守宁远。

袁崇焕将城外民众迁入城内,把城外住房全部烧毁,然后等待努尔哈赤进攻。努尔哈赤见他不投降,便命令军队猛袭宁远,但明兵枪炮药罐雷石齐下,固守不退。袁崇焕还令士兵释放红夷大炮,不少后金工兵被击毙。

努尔哈赤带兵连续攻城两日,均不能得手,他本人也被炮火击伤,最后只得解围而去。宁远大战是明金交战以来第一次大胜,它遏制了后金对关内的进攻,挫败了他们的锐气。努尔哈赤在战后八个月后便死去。

李自成因何而败

李自成是中国历史上的巨星,但他刚刚建立政权就失败了。他为什么失败呢?

要探究他为什么在数天内迅速失败的原因,不得不提的就是吴三桂。李自成的部下打折了吴三桂父亲的一条腿,并侮辱他的爱妾陈圆圆,这激怒了吴三桂。他向清兵借兵,并在山海关和多尔衮两方夹击,将李自成击败。

另外,李自成始终没有一个牢固的后方,没有革命根据地,这就会使李自成无论是处于防御状态,还是处于防御状态,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当处于进攻状态时,还可以勉强应付的,但如果处于不利境地,就会致命。这就是李自成退出北京城后“兵败如山倒“的根本原因。

八股文的起源

洪武三年,朱元璋召定科举法,应试的文章要求仿宋“经义”。自此以后,讲究格律的八股文形成了。八股文讲究形式,没有内容,文章的各个段落有固定的格式,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

八股文的步骤并不复杂,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四比、收合。“破题”就是先要说出要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但是有规定,只能用两句话破题,这两句话绝不能直说题义,只能概括以及解释题义。“承题”就是做进一步的补充说明,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以三句为标准。“四比”就是提比、小比、中比、后比,它分为八股,就是逐条分析,从正反两面分析,最难的就数“四比”了,因为每两股必须是一副对联,一共四联。并且要求词性相对、平仄相对。最后是“收合”,也就是收场结束语,通常是在八句之内。

八股文的最大特点就是要“代圣贤而言”,全文一定要仿效一位圣贤的语气来说,还要符合朝廷的旨意,并且要以朱子所注解的《四书》为准绳。所以,八股文极大地约束着读书人,不准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当时的很多文人不屑于写八股文。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八股文便随之退出了文学领域。

明朝的气象云图

世界上最早的气象云图出现在明朝。14世纪中叶,有一本《白猿献三光图》,此书一共有132幅云图,并和天气变化联系起来,绝大部分跟现在的气象学原理一致,已基本可以预报天气。而欧洲直到1879年才出版只有16幅的云图。

利玛窦:贯通中西的第一人

利玛窦(MatteoRicci)生于公元1552,卒于公元1610年,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学者。万历十年,利玛窦踏上了中国的土地。从此他把自己的后半生交给了中国,足迹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最后逝世于北京。他是一名大学者,他的勤奋以及渊博的常识令人敬佩。为了能够引起中国人的关注,从而便于传教,他还努力学习了各种知识,给当时的大明带来了欧洲先进的科学和艺术成果,让明朝人看到了西方的精密器械和写实油画。

利玛窦不但传播天主教,还启发明朝的一些有志之士学习西学,比如徐光启、李光藻等人。他是第一位慷慨地将欧洲文明介绍到中国的人,也是第一个阅读中国文学并认真钻研中国典籍的西方人。当利玛窦看到当时的青花瓷、金银器玉以及水墨画时,他惊叹不已。利玛窦巧妙地借助儒家文化传教,一方面开启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利玛窦撰写的《天主实录》以及徐光启等人翻译的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等书,给中国带来了许多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哲学思想,另外还有许多中文词汇,比如点、线、面、平面、曲线等词语以及汉子“欧”都是他们当时创造的。

他还制作了一张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张世界地图,在中国前后被刻印12次。这张地图问世不久,在江户时代前期也被介绍到日本,对日本地理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明朝的编译家徐光启

徐光启(公元1562年-公元1633年),明末著名的科学家、天文学家、农业科学家,上海人,字子先,号元扈,谥文定,天主教徒,选名保禄。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他是将欧洲先进的科学知识,尤其是天文学知识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可以说是我国近代科学的先驱。

徐光启在数学、农业、水利、历法、军事和测量等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他在数学方面的最大贡献首推《几何原本》的翻译。这本书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所编,这部著作对文艺复兴以后近代科学的兴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学者认为这本书所代表的逻辑推理方法加之科学实验,是世界近代科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在天文历法上,他介绍了古代托勒玫的旧地心说和以当代第谷的新地心说为代表的欧洲天文知识,融合当时的中西历法,主持编译了《崇祯历书》一书。在这本书中,他引进了“地球是圆的”这一学说,明确介绍了地球经度和纬度的概念。他还根据第谷星表和中国传统星表提供了第一个全天性星图,成为清代星表的基础。在计算方法上,他引进了球面和平面三角学的准确公式,并首先对视差、蒙气差和时差进行了订正。

徐光启一生治学严谨,为官清廉,他最早接触并兼容西方文化,是我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被人称为“治历明农百世师经天纬地,出将入相一个臣奋武揆文”。

“几何”这一词汇的由来

我们都知道数学有一门分科,就是“几何学”,那么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呢?在我国古代,这门数学分科并不叫“几何”,而是叫做“形学”,将其命名为“几何”的便是明末著名的科学家——徐光启。

徐光启(公元1562年-公元1633年),出生在上海县法华汇(今上海市徐家汇)的一个小商人家里。当时的法华汇,也就是今天繁华的徐家汇,并不是现代繁华的城市,而是农村,四周都是农田。徐光启自年幼时便对周围的农事感兴趣,考中秀才后,他白天教书,晚上就研究古代的农书。由于农书离不开数学,他便进一步地研究数学。

后来,他在广东教书的时候,结识了一名来中国传播天主教的耶稣教士——郭静居。

在郭静居那里,他知道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别的国家,还知道了地球是圆的,他感觉很新鲜,便开始接触西方近代的自然科学。郭静居告诉他,当时的耶稣会会长利玛窦精通西洋的自然科学,他便专程向利玛窦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