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常识一本通
3684800000020

第20章 博弈与决策(1)

不要被这两个词吓倒,博弈就是游戏,决策就是选择,合称为博弈行为。在具有竞争或对抗性质的行为中,参加斗争或竞争的各方各自具有不同的目标或利益。为了达到各自的目标和利益,各方必须考虑对手的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并力图选取对自己最有利或最合理的方案。人生就像一场游戏!经济活动也无非是一个个游戏的叠罗汉。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角——人,所做的无非就是向左向右,或者原地不动。

博弈:一个巴掌拍不响

博弈是在多决策主体之间行为具有相互作用时,各主体根据所掌握信息及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的一种行为。

对弈者可以分析自己与对手的利弊关系,从而确立自己在博弈中的优势,因此有不少博弈理论可以帮助对弈者分析局势,从而采取相应策略,最终达到取胜的目的。博弈的类型分为: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完全信息博弈、非完全信息博弈、静态博弈、动态博弈等。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5个海盗分金币的故事,有一天他们抢到100个金币,于是几个人决定通过抽签来决定分金币的顺序,他们分别是1、2、3、4、5。

首先由1号提出分配方案,然后5人表决,只有超过半数人同意,方案才能通过,否则他将被扔进大海喂鲨鱼。

当1号死后,由2号提方案,4人表决,只有超过半数人同意时,方案才通过,否则2号同样被扔进大海。

以此类推……

如果这些海盗都能够理智地分析自己的得失,并做出正确的选择,那么海盗1如何才能保证自己不被扔到海里喂鲨鱼,并能使自己获得更多的金币?

这是一个聪明人之间的精心计算的问题,海盗1独得97块金币,不给2号海盗,给3号海盗1块,给4号海盗或5号海盗2块。可以写成(97、0、1、2、0)或者(97、0、1、0、2),只有这样才能保全自己。有人会说,海盗1这样的分配方案会使自己直接被扔到海中喂鲨鱼,其实不然,事情有它存在的前提条件,那就是5个海盗都非常聪明。谁都不愿意自己被喂鲨鱼,那他们就要想好怎样才能保全自己的生命。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如果1到3号都直接被淘汰,那接下来4号也就只有喂鲨鱼的份,所以4号会全力地支持3号,同样3号知道4号一定会投自己的票,那3号就会大胆地提出自己独吞这100块金币的方案,对4、5号海盗一毛不拔。但同样道理,2号海盗也会料到3号海盗的方案,他会提出(98、0、1、1)的分配方案,不给3号海盗,给4号和5号海盗各1块金币。这样一来,对4号和5号海盗来说,比让3号海盗不分配给他们反而还能让每人都得到一块金币,这也就会让4号和5号都投2号海盗的票,不希望他去喂鲨鱼。然而最占先机的还要属1号,只要他得到3票赞成,就可稳操胜券。如果他给3号海盗1块金币,给4号或5号海盗2块金币——这肯定要比2号海盗给得多,那么,除了他自己的1票之外,他还能得到3号海盗以及4号或5号海盗的支持。这样1号的方案一定会通过,也使他得到了97块金币的最大收益。

1号海盗的这个方案看起来似乎是自寻死路,但实际上非常精确。然而他的方案的成功要有一定的前提,那就是每个海盗都工于算计,能够准确地预测到分配过程中每一步骤将会发生的变化;而且能多得1块就绝不少得,能得到1块也绝不放弃。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来做赌注,这也是一门文化,被称为博弈。

博弈是一门古老的文化。《世本》中说,“乌曹作博”,乌曹乃是夏代著名的能工巧匠。在几千年来,传乘的历史娱乐文化中,从围棋、象棋到麻将、纸牌,一直到各种各样的体育彩票等游戏都是博弈文化。经过长期的演变,博弈更发展为一门学问,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生活中,称为“博弈论”。博弈自身存在着基本的要素和规则,参与人、行动、信息、策略、支付(效用)、结果和均衡,形成了它的基本概念,其中参与人、策略和支付是对博弈的基本要素的描述,而行动和信息是“构件”,参与人、行动和结果统称为“博弈规则”。

构成博弈的这些要素和规则都有着具体的含义。参与者是博弈论中最基本的概念,也被称为局中人,是指选择自己的行为以使效用最大化的决策主体;行动是指参与人在博弈的某个时点的决策变量;信息是指参与人在特定时刻有关变量值的知识;策略是指参与人在给定信息情况下的行动规则,它规定在什么时候选择什么行动;支付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策略集合中,参与人得到的确定的效用水平或指参与人得到的期望效用水平;结果主要是指均衡策略组合、均衡行动组合、均衡支付组合等;均衡:是指所有参与人的最优策略集合。

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要掌握主动权。正如1号海盗,他看起来最有可能喂鲨鱼,但他先发制人,牢牢掌握着其他人的心理,主动出击,结果不但消除了死亡威胁,还获得了最大的收益。作为最安全的5号,他根本不用担心被扔进大海,还有可能坐收渔人之利,但他也只能接受前者的施舍,看人家的脸色,最终可能会一无所获。同时,在竞争中还要讲求一定的规则。如果没有规则的约束,那么任何一个问题都会有千变万化的解答方式,这样即使再有智慧的人也不会给出理想的答案。就像这5个海盗一样,他们不是通过胡乱抢劫和打闹来分取金币,而是讲规则,动脑子玩智慧,凭智力赚取最大收益。这几个海盗的智慧分金告诉我们,在竞争中要保持头脑清醒,要善于分析得失,学会满足,否则可能一无所获;是自己的就要尽最大努力去争取,但在利益最大化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应选择最有可能实现的利益。

博弈是一种无限期重复的智力游戏,同一个博弈被无限期重复多次。由于在无限期重复博弈中,报复的机会总是存在的,所以,每个参与者都不会采取违约或欺骗的行为,合作的均衡解是存在的。

大众定理,又译作“无名氏定理”,对于它的原创者已经无法追溯。它的产生就在于无限重复的博弈中。博弈存在很多的平衡点,有无数种行为规则可以支持合作行为。在正常的平衡状态中,可观察到的行为可以完全相同,即博弈双方相互合作,不玩欺骗,实现博弈双方的合作。也就是大众定理。合作背后的行为规则可能大不相同,但使其形成的因素却是多方面的,有可能是双方都信奉仁厚的恕道主义或者双方都很理性,也有可能是因为双方都以报复相威胁。这些行为规则上的区别,在正常的平衡状态中是看不出来的,只有在非正常情况下,或在与外人的交往中才会表现出来。

要点回顾

在这类行为中,参加斗争或竞争的各方各自具有不同的目标或利益。为了达到各自的目标和利益,各方必须考虑对手的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并力图选取对自己最有利或最合理的方案。

帕累托最优: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这就是帕累托改进或帕累托最优化。

帕累托最优回答的是效率问题。从社会福利角度出发,用效率来评价总体经济运行有其合理性,因为如果资源配置未达到帕累托最优,那么,总有一些人能改善境况而没有人会受损,也就是说,社会福利总量肯定能上升,那么通过一种恰当的分配或补偿措施,能使所有人的境况都有所改善。

经常打牌的人比较清楚赢牌的两个条件:首先是技术类型的,就是要与自己的搭档好好配合,从战术上赢;其次就是手上一定要有一副好牌。事实上,当我们拿到手里一副牌,就已经拥有了一整套的资源。要想赢得这局,首要的是如何控制这把牌的使用,怎么去扣底牌,怎么配对子,怎么出小牌和大牌。当拿到一把牌,就要合理地配置它们,让它们提高使用效率,为胜利出力。唐僧带领徒弟们不远万里要去的地方是芸芸众生都很想去的乐土,因为据说在那里所有的灵魂都可以享受快乐。最主要的是那里众人平等,每个人都可以圆满地过完一生。不错,这里所说的社会确实是个众生平等的理想社会。

在经济的世界里,也有对如此理想社会的憧憬与向往。众所周知,经济学讲究的是实际,经济学家们希望的理想世界是资源利用要注重它的公平性与效率性。在衡量优劣时将“效率”与“公平”结合起来,就产生了“帕累托最优”这样一个概念。“帕累托最优”概念出现在注重资源效率与公平结合的研究中。

帕累托最优(Pareto Efficiency),又叫帕累托效率,它指的是一种资源分配的状态,在这种状态里,在不使任何人的处境变坏的条件下,已经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得更好。通俗地讲,帕累托最优是指一个人已经处于这样一种极限状态:除非损害别人,否则就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帕累托最优是在寻求一个理想世界,这个世界主要由效率和公平构成。帕累托最优来源于一位著名经济学泰斗的名字,他就是意大利的为弗雷多·帕雷斯。发展到现在,这个概念被普遍用来衡量经济制度等是否合理。

还有一个与之相关的概念叫“帕累托改进”:它是指在没有使任何人处境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的处境能变得更好。要注意,“帕累托最优”指的是一种状态,“帕累托改进”指的是一种变化。

举个例子,某篮球馆要举行一场CBA篮球赛,整个球场能坐5000人,在比赛哨声吹响之前,有4900人入场。

很显然该篮球馆在此时此刻不在“帕累托最优”状态,还有100个座位空着,需要再有100名球迷入场,那时所有的座位满座,而且每个观众都可以看到球赛,这样它才能达到处境更好的状态,那么整个填充座位,增加球迷人数的这一过程就叫作“帕累托改进”。但是另一种情况出现就不同了,那就是,篮球馆里已经来了5000名观众,然后又有500名观众进来,这些新来没座位的观众可以心满意足地看到自己喜欢的球赛,从他们的角度来说“自己的处境变好”,但是从另外5000名球迷的角度来说,处境就不那么好了,超出规定人数的500名球迷会影响他们看球的环境和心情。火车等交通工具也是如此,在座位尚未坐满的情况下,正好有对应的乘客上来,那么就可以进入“帕累托最优”状态,一旦在坐满后又上来旅客,那么整个交通工具上的旅客安全就难以保障了。

前面我们说过,“帕累托改进”的特点是自己变好,同时又不使他人变差。“帕累托改进”式的行为常常不被阻挠,就是因为它不威胁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中国在建设过程中,曾推行的分田到户、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土地政策的实现非常顺利,原因就在于它们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同时也没有伤害其他行业的利益。

假如不符合“帕累托改进”的标准,让一些人获得好处,而其他人却受到了损害,那么事情实施的时候就会受到阻挠。

在经济上,假如某个制度并不算帕累托最优,它就需要来一次“帕累托改进”。某公司可以在不使竞争对手利益受损情况下争取本公司利益,就是实施了“帕累托改进”。如果甲、乙两公司都进行“帕累托改进”并谈判交易,结果常常是令人满意的双方获利。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帕累托最优其实是一种假设中的完美化状态,在真正的现实经济世界中,它几乎不大可能存在。而与之相应的,“帕累托改进”也需要很苛刻的条件,那就是不伤害哪怕一个人的利益,在真实的世界里,这个要求不可能达到。鉴于此,专家们设定了比较现实的标准,它被称为“卡尔多——希克斯改进”,它的特点是,如果在一种变革中,受益者所得到的利益足以弥补受损失者的损失,那么这种变革就是卡尔多——希克斯改进。这种标准的目光很长远,它所关注的是某项经济措施是否能在一个不短的时间内增长全社会的经济利益。这项经济政策也许在实施之始损害了一些人的利益,但是到后期阶段,随着它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这些被损害利益的人们将从中得到补偿。我们目前社会的改革大部分都可以归为卡尔多——希克斯改进。

要点回顾

帕累托最优里面藏着无尽的宝藏,这让它在经济学领域备受青睐。它包含着自由平等的精神、公平公正的道德诉求以及对优劣进行评价的效率标准。所以人都没有利己损人的举措,于是社会发展的前景就是人类期盼的共同富裕。

比较优势:良马不一定胜劣马

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生产技术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在这些国际贸易的流通中存在相对差别,也就产生了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这就要在生产中集中资源,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才能创造更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