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位销售员,他的工作是销售大型机械设备,他曾经打破过3次同行业的销售纪录。当有人问他是怎样创造出这样的成绩时,他回答:“成功的销售秘诀就是让客户参与到谈话中来,在与客户谈话时,向他做有针对性的提问,然后在客户回答问题的时候,让他对产品产生认同感,一旦客户认同了产品,销售也就成功了。”这个销售员经常会向客户提以下几个问题:
“您好,听说贵公司需要一批设备,可否请教一下,您对产品有什么要求吗?”
“贵公司在与别的厂家合作时,通常会考虑什么因素呢?”
这两个问题都是想弄明白客户的需求。
“我们公司非常珍惜这次机遇,希望能和您这样的客户有合作的机会,不知道贵公司对我们公司的印象如何?”
这个问题是为自己介绍产品做铺垫。
“可以请教一下贵公司对以前购买的产品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
“您认为这件产品不合理的地方是哪里呢?如果我们的产品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贵公司是否有兴趣了解一下我们的产品呢?”
这两个问题是站在客户的角度上进行发问的,有效地控制了整个谈话的局面。
“对于产品的运输问题,贵公司可能有一些疑虑,这个问题您完全不必担心,我们会在最短的时间内送货上门,现在您可以告诉我一下,您打算什么时候签单呢?”
这个问题的目的就是促进交易完成。
“您对我们的合作满意吗?如果是的话,希望下次有需要时首先考虑我们可以吗?”
这个问题是为将该客户发展成为长期合作对象做铺垫。
3.尽量进行开放式提问
有些销售员在向客户提问时,只知道问一些让客户回答“是”或者“不是”的问题,这样的提问最终还是不能让客户参与到谈话中来,这种做法不仅让客户感觉到很被动,有时甚至会让客户产生压抑的感觉,客户感觉不愉悦,销售也就无法进行了。因此,销售员一定要注意,不要让你的发问变得封闭。
开放性提问的意思就是不限定客户回答问题的方式,开放性提问不但可以让客户侃侃而谈,也能让客户感受轻松的谈话氛围,以此帮助销售员更多地了解关于客户的有效信息。以下是几种开放性的提问法:
“您觉得产品拥有哪些性能是您最需要的呢?”
“您觉得事情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呢?”
“您对产品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
“为什么您喜欢那件产品呢?”
“您对这件产品有什么看法呢?”
“您觉得这件产品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呢?”
4.要站在客户的立场上进行发问
在与客户初次见面时,一定要从客户感兴趣的事情上提问,不要一上场就围绕着自己的销售目的进行发问,那样未免显得太过功利。在选择问题时,一定要留给客户一定的回答空间,不要让客户觉得太过急迫。销售员提出的问题最好是通俗易懂的,如果太专业,会让客户摸不着头脑,更加不容易参与到沟通中来,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总之,在销售过程中,利用提问的方式让客户参与到谈话过程中,既满足了客户的参与心理,也能有效地推进销售的顺利完成。
高期望:买的不只是商品
在销售过程中,客户受文化素质、优惠博弈、服务期望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许多无理或合理的抱怨,且抱怨的方式或偏激或温和、或强烈或平淡。销售员在进行市场走访时就必须倾听并记录客户的抱怨,甚至要忍受现场群众的起哄,还需要排解客户心中的抱怨与不满。情况复杂以及“骂声多、掌声少”的客户服务工作,需要销售员拥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坚定的服务信念以及灵活处理现场抱怨的能力。
每逢星期五的下午,吴先生的手机就会响个不停,这回也不例外,吴先生看了一眼来电显示,这个熟悉的号码已经打了十多次了,他也接听了十多次,令他很烦恼。在手机铃声持续了半分钟后,吴先生还是按了接听键,耳边立刻传来浙江代理商郑老板高分贝的浓重的地方口音,吴先生只好把手机从耳边稍稍移开,他真想把手机关掉但是他不能这样做,因为郑老板是A公司在浙江最大的代理商,而他又是A公司在浙江地区的销售经理。郑老板的生意做得很大,像所有的大客户一样脾气也很大。
事情是这样的:A公司一直严格奉行总部制定的“三不政策”(不直销,不赊账,重点城市不设总代理),在宁波市还有另一个直接供货的代理商林老板,经营规模比郑老板小一些,当然也就无法享受比郑老板更优惠的价格和折扣,这本是商业秘密,吴先生当然不会向郑老板公开。但郑老板多方打听怀疑吴先生给了林老板更优惠的政策,由此成为一块心病,所以就监视林老板的一举一动,向吴先生投诉对方搞低价促销抢他的客户,过一段时间就要投诉一次。但郑老板只是口说无凭,吴先生的调查也表明90%的可能是他无中生有。虽然做了不少协调工作,比如规定市场最低限价等,但收效不大,吴先生照常收到郑老板的投诉,最终郑老板提出由他做宁波市的独家代理,林老板的货他可以平价调拨不赚对方一分钱。吴先生当然不能答应,他已经被郑老板弄得无可奈何了,想起这些,吴先生头就大了。
这回,郑老板在电话里说:“你是怎么搞的,是不是给那个姓林的进价低,他怎么可以用那个价钱出售呢?这明显是和我抢生意!”
吴先生:“您先别着急,有话慢慢说,您急也没用啊,先把事情弄清楚了。”
郑老板:“你别和我说这些,你就老实告诉我是不是给他的进价低,要不然他的售价不可能那么低。”
吴先生:“郑老板,您应该知道,您目前是我们在宁波最大的客户,给您的进价已经是最低的,咱们合作都这么长时间了,我不可能给别人的进价比您还低,除非我是不想做生意了。”
郑老板:“如果你没有,那他总不能去赔本卖吧?”
吴先生:“您别生气,一个人一个营销方案,也许他是卖得比您低,这是他招揽生意的一个手段,但您不能因为这个就说是我们给的他价格低啊,您好好想想是不是这个理。他这只是一种营销策略,先拉点客人,之后他的价格还得升啊,不然以这种价格出售他还不赔个精光啊!”
郑老板:“真的是这样吗?那好,我就再相信你一次,过段时间再看吧。如果让我知道你们给他的价格比我的优惠,那我们就终止合作。”
吴先生:“瞧您这话说的,我的生意还全仗您照顾呢。您要是不和我合作,那我岂不是亏大了。您放心,我这个人从来不骗人的。咱们以后合作的地方还多着呢。”
就这样,吴先生好话不断地就会着郑老板的抱怨,终于把这个脾气大的老板给说服了。
对于客户的抱怨,销售方必须给予积极的回应,因为哪怕是无中生有的事情,也会对自己的生意不利。不管是什么样的客户,不管是什么样的抱怨,都要在第一时间回应,这样既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还能帮助客户消除心中的疑虑。
作为销售员,首先必须清楚客户抱怨背后的动机和目的。如果客户的抱怨是因为厂家的服务无法满足要求,送货不及时,货物短缺或产品质量有问题等,则销售员应虚心接受,要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足,限期整改,给客户一个交代;如果客户对销售员的抱怨已形成了一种习惯,抱怨只是他们的一种发泄方式,那么销售员只需要做一个倾听者;如果客户喜欢把A产品的服务与B产品的服务相比,然后把你说得一无是处,那么销售员应该合理地驳斥客户。
以下是处理客户抱怨的黄金步骤:
(1)发挥同情心,细心倾听抱怨内容。用关怀的眼神看着客户,不但要专心聆听,而且要发挥同情心,把对方的谈话做个整理:“您的意思是因为……而觉得很不满,是吗?”
(2)表示感谢,并解释为何感激客户的抱怨。客户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来抱怨,就是给商家改进的机会,首先应该感谢他。先说声“谢谢”,可以让原本对你充满敌意的客户心理平衡:“谢谢您花费宝贵的时间来告诉我们这个问题,让我们能有立刻改进和补救的机会。”
(3)诚心诚意道歉。万一有错,赶快向客户致歉:“很抱歉,这是我们的疏忽。”如果错不在己,仍应为客户的心情损失致歉:“很抱歉让您这么不高兴。”
(4)承诺将立即处理,并积极弥补。先表达积极处理的诚意:“我很乐意尽快帮您处理这个状况。”如需要询问细节及其他相关信息,别忘了先说:“为了能尽快为您服务,要向您请教一些数据。”
(5)提出解决方法及时间表。别自己做决定:“就这么办……”而是要将决定权交给客户:“您是否同意我们这样做……”这样一来,决定权就在对方手上,他就会感觉受到尊重从而减少了怒气,接着就会快速处理问题。同时别忘了尽可能弥补客户的损失,以照顾客户的心情。
(6)处理后确认客户是否满意。处理过后再跟客户联系,以确认对方是否满意此次的服务,一方面了解自己的补救措施是否有效,另一方面也能加深客户受尊重的感觉:“都过了两三天了,你们依然把我放在心上。”
(7)检讨作业流程,避免重蹈覆辙。学习改进的方法,防患于未然。
心理测试:你有察言观色的本领吗?
人生经验丰富的人,具有察言观色的本领,他能够根据对方的言行举止、喜怒哀乐等来分析自己的言行是否合理。具有这种能力的人往往比一般人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至少他不会在同事高兴时泼一盆冷水,弄得大家不欢而散,更不会在上司愤怒时出言不逊,惹祸上身。下面的测试就是考查人的观察能力,请迅速作答。
1.平时坐上公共汽车时,你:
A.谁也不看
B.看着站在旁边的人
C.与离你最近的人搭话
2.当你看橱窗时,你:
A.只关心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B.也看看此时不需要的东西
C.注意观察所有东西
3.在一个满天繁星的夜晚,你:
A.努力观察星座
B.只是一味地看天空
C.什么也不看
4.你知道邻居的:
A.姓名
B.外貌
C.什么也没记住
5.刚进入某个单位时,你:
A.注意桌椅的摆放
B.注重用具的准确位置
C.观察墙壁
6.以往最令你难忘的风景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
A.颜色
B.天空
C.当时浮现在你心里的感受
7.你在公园里等人时,你:
A.仔细观察你旁边的人
B.只看报纸
C.想别的事情
8.为了标记读书的位置,你总是:
A.用铅笔标出读到什么地方
B.放个书签
C.相信自己的记忆力
9.当上司闷闷不乐而你有事询问时,你会:
A.直截了当地向他询问
B.先做自己的事,等他心情好一点再问
C.不是重要的事,索性不去问他
10.你早晨醒来后:
A.马上就想起应该做什么
B.想起梦见了什么
C.回忆昨天都发生了什么事
11.平时在大街上,你:
A.注意来往的车辆
B.观察建筑物的正面
C.观察行人
12.当同事因为在一张小报上发表了一篇短文而兴奋地向你炫耀时,你会说:
A.“真了不起,文章写得真不错。”
B.“文章写得不错,但应该向大报社投稿。”
C.“我的朋友在报上已发表了十几篇文章了。”
13.和人相遇时,你:
A.只看他的脸
B.悄悄地从头到脚打量他一番
C.只注意他脸上的某个部位
14.看到你的亲戚或朋友过去的照片,你:
A.兴奋
B.觉得好玩
C.尽量了解照片上都是谁
15.你在摆好的餐桌前:
A.赞扬它的精美之处
B.看着人是否都到齐了
C.看看所有的椅子是否都放在适当的位置上
评分标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A 3 3 10 3 3 10 10 3 3 10 5 10 5 5 3
B 5 5 5 10 10 5 5 5 10 3 3 5 10 3 10
C 10 10 3 5 5 3 3 10 5 5 10 3 3 10 5
测试分析
60分以下:你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很少关心周围人的内心思想。你甚至连分析自己的时间都没有,更不会去分析别人,因此,你是一个自我中心倾向很严重的人。这可能会成为你社会交往、职场开拓的不小障碍。
61~80分:你是一个没什么心计的人,很少关心周围人的感情变化,也不喜欢琢磨他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对别人隐藏在外貌、行为方式背后的动机也漠不关心,但你在与人交往中不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81~99分:你具有相当敏锐的观察能力,总是善于发现别人的情绪变化,也善于总结他人做事的动机。但有些时候,你对别人的评价会带有偏见。
1~150分:说明你是一个很有观察力的人,这不仅是针对观察别人而言,你通常会对一个环境内发生的事情以旁观者的角度进行分析(哪怕你自己就是参与者),同时,你也能分析自己和自己的行为,并且能够准确地评价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