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成就一生的理财计划
3686500000045

第45章 快乐晚年——中老年理财计划(1)

一、中老年人与年青人理财有何不同

1.理财工具的选择有差异

几乎天天都可以看到一些中老年人在银行排队交水、电、燃气、电话费,办理转存手续等。其实犯不着事事跑银行,这些小事足不出户就可办得到。许多银行都开办了俗称“电话银行”的理财业务,只要打个电话,自动缴费、证券交易、保险投资、账户转账、外汇买卖都可以轻松完成。据调查,目前电话银行使用户主要集中在25岁至45岁这个年龄段,中老年人对此类新型理财工具极少参与。对很多中老年朋友来说,网上银行更为陌生。据有关部门调查,时下新兴的理财工具中老年人涉足的非常少,用户绝大部分是年轻人。

2.理财途径不同

从理财角度讲,年青人理财往往富有创造力,中老年人则相对保守,部分老人甚至对理财一无所知。中老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远不及年青人,他们进行投资理财优先考虑的是本金的安全,在能防范风险的情况下再去追求更高的收益。而年青人的理财追求往往是先收益。很多老年人理财时需要帮手,这个帮手或许是老人最亲近、最信赖的人,也可能是依法委托的人;而大多数年青人理财都是通过自己的学习、摸索等方式来选择理财的方式。有些理财投资方式中老年人不太适用,目前,保险投资方面就有不少有年龄的限制。

3.承受能力有不同

很多老年人比年青人更缺乏风险意识,受长期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总认为投资不会亏本,于是在股票市场上,出现亏了以后跳楼的事情。也有些老人因为过分高兴而造成血压升高昏厥等现象的。而年青人承受能力相对较强,这样的事很少出现。所以每个人投资之前,一定要好好掂量一下所能承受的风险到底有多大,一定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4.理财的目的、用途有差异

中老年朋友理财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另一方面是减轻子女的负担。他们一般都有一定的积蓄,理财的理念也以谨慎为主。他们往往收入有限,多数人是在吃老本,一般不会再有新的收入渠道。而且,日常生活及生病住院等费用支出很可能逐年增加。而年青人这方面的支出相对要少得多。年青人理财更多是为了买房、婚姻、子女求学等等。

二、中老年人需要什么样的理财计划

中老年人需要什么样的理财计划呢?理财专家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把健康投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对于中老年朋友来说,生病住院的费用是日常最大的开支之一。因此,对不可预测疾病的发生,做好先期投入很重要。因此,购买一份保险很有必要,一方面可以增加自己的风险抵抗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儿女的经济压力。

这时,可以选择购买一些特别针对中老年人的险种,如意外伤害险和疾病保险。同时,还可以选择购买一些中老年人健康保健品,用以保养身体;另外,还应当经常出门做短途旅游和参加适当的健身活动。总之,对身体健康的投资,是中老年人理财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选择适当的储蓄品种

中老年人最好不要将所有或绝大多数收入存在活期储蓄账户上,或是放置在家中,一方面不安全,另一方面不能实现利息最大化。若有一笔较大的资金暂时闲置,但过不了多久又可能要派上用场,这时不妨去存个“通知存款”。这种存款取用较方便,且收益比“定活两便”及半年期以下的定期存款要高;也可以去定存半年,哪怕是定存3个月,也总比活期存款利率要高些。

3.选择货币市场基金

对个人投资者而言,货币市场基金无疑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可能有些中老年人对此不太了解。目前,货币市场基金主要用于投资到期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券、AAA级企业债和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债券等,它的收益率高于银行短期存款利率。流通性好、投资风险也低。一般货币市场基金的预期收益率稍高于银行存款利率,但空间并不大,所以投资者对其收益率期望不能过高。它的最大亮点是可以取代一年期以内的银行储蓄,有“准储蓄”的美誉。

和储蓄相比,货币市场基金具有一些无可比拟的特点。首先,我国的存款利息收入要缴纳20%的利息税,但持有货币市场基金所获得的收入可享受免税政策;其次,对于收益稍高的银行定期储蓄来说,储户急需用钱时却往往不能及时取回,比如,银行规定单笔五万以上的存款取款应提前一天。能随时存取款的活期储蓄税后利息又极低,而货币基金却方便得多。一般情况下,工作日内申请赎回的第二天就可取到钱,收益率一般也比一年期定期存款大。

4.适当进行多元投资

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前提条件下,少数中老年朋友不妨适度尝试买卖股票等“安全投资+风险投资”的组合式投资,但切忌把“急用钱”用于这类投资。投资要注意安全,并不是说不能进行风险投资。

在选择投资组合的比例上,中老年朋友可考虑储蓄和国债的比例占50%,其他部分投资可选择企业债券、基金、股票、保险、收藏以及实业投资等。

在投资的同时中老年人也要注意,在理财时要清楚自己的消费与支出的变化,不能只投资,不消费,个人生活质量还是要保证。不能因小失大。

马女士今年49岁,老伴53岁,孩子已经工作,两人都没有医疗保险,但有社会养老保险。夫妻俩现有银行存款15万元,目前两人工作不稳定,月收入1800元。孩子的婚事因为住房问题一直拖着,马女士想买房又不敢买,居高不下的房价让她左右为难。对于未来,马女士十分迷茫,担心以后年纪大了,丧失工作能力后生活难有保障。

理财师分析

马女士已步入中老年期,这期间的投资目标主要是保证已经积累的财富不贬值,即实际购买力不下降,为自己的退休生活提前做好准备。

理财师建议

首先,应购买商业保险。建议夫妻俩用少量费用投保消费型重疾险附加意外伤害及意外伤害医疗保险,用于规避转嫁风险,保费每年也不用支出太多,一年2000~3000元即可。因为像马女士这样的家庭,承受风险能力不高,由于家庭收入有限,积蓄又不多,一旦出现突发性重大事件将对家庭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应该格外注重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方面的风险规避。

其次,马女士一家不宜进行风险比较高的投资,应该多储蓄,建议认购银行储蓄(或货币基金)国债或者开放式基金等投资本金有保障的理财品种。如将15万元中的7万元用于认购国债,3万元用来购买债券型基金或保本基金,3万元购买货币型基金,剩余2万元存入银行存款作为应急备用金。这样的组合既可以满足他们对收益的追求,又可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使资金有所增值,客观上有助于步入中老年期的马女士的身心健康。

马女士的理财计划不一定适合其他家庭,广大中老年朋友需要根据各自家庭的特点来制定理财计划,中老年人投资理财要把握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安全投资、防范风险。目前市场上投资品种虽多,但各品种收益有高低,风险也有大小。一般投资收益高的,风险也大,这类投资并不适合中老年人。中老年人理财,为确保万一,“稳”字当先,应尽量按照理财专家的建议执行。

三、离退休后的财务状况和设计

杨庆国(以下称老杨)今年57岁,因为身体健康的原因,已经办理了离休手续。目前月收入1100元。离休后的老杨忍受不住寂寞,揣着多年的积蓄,在朋友的游说下投身股海。经历股市的几番沉浮后,黯然退出股市。

在理财专家的指点下,老杨决定将全部积蓄12万元用于投资基金产品及人民币理财产品,以期得到较高的稳定收益。老杨了解到,保本基金比

较适合他这样的老年人投资。因为突发性的大额支出没有固定的预期,届时提前支取定额储蓄肯定会有较大损失,而保本型货币基金不存在这种情况,保本基金具有保本功能。可随时卖出,没有利息损失。

像老杨这样的离退休的人数越来越多,截止2004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了1.3亿。预计到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总数将占总人口数的24.5%。如何确保离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成为我国当前最为重大、最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之一。因此,做好离退休后的财务设计不仅对广大老年朋友的家庭有利,对我们国家也非常重要。

专业人士建议,离退休的老年人可根据自己的财务状况做出财务设计,这项设计首先要注意的是安全和收益的稳妥。老年人风险承受能力低,最理想的投资模式应按照比例组合搭配,避免使养老资金蒙受损失。

老年人理财所选择的品种应控制在2~3个产品之间,最好选择自己熟悉的产品。如果习惯了投资国债,就可以以国债为参照标准,债券型基金、保本型基金等就可以列入考虑范围。对于有炒股经验的老年人,也可适当投资股票,建议长期持有一些优质股票,一方面节省精力,另一方面也不必经常奔波于股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