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功臣的非正常死亡
3686700000032

第32章 不成熟的政治家——“智囊”晁错之死(1)

晁错人称“智囊”,其才智可见一斑,他博学多才,有精准而独到的眼光。他凭借自己的能力在政坛上青云直上,又凭借景帝的宠爱位列三公。但是这样一个善为人谋而不善为己谋的忠臣,最终却落得一个腰斩东市的下场。

有史学家说,是因为袁盎的小人之言,才断送了晁错的性命,袁盎也因此而背上了千古的骂名。

也有史学家指出,晁错的死是寡情薄义的景帝一手造成的,正是因为这个最高掌权者的动摇,才导致晁错的“出师未捷身先死”。

还有史学家认为,晁错的死是他咎由自取,诸侯国并没有谋反,为什么还要急于削藩呢?无故挑起事端,除了速死以外还会有其他的结局吗?

除了以上的说法之外,还有一点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晁错的为人处事委实不招人喜欢,他行事草率,为人固执,朝中大臣没有一个喜欢他的,这些大臣都是佞臣吗?当然不是。因为就连申屠嘉这样为官清廉、为人耿直的元老重臣都欲除晁错而后快。由此可见,晁错在朝廷之中是孤立的。这样一个行事超前、违背众议、大权独揽又孤身奋战的晁错,他的死与他人无关,只能说是命运使然,是他的性格使然。

可见,晁错的死在历史上是有很大争议的。因此,要了解晁错之死,就必须详细地去了解晁错的生平事迹和他所处的历史背景。

一、年轻有为、功勋卓著的晁错

晁错,颍川(今河南禹县)人,他出生于颍川一个殷实的农民之家。晁错自幼聪明好学,博览群书,曾只身一人步行百余里路到轵县(今河南济源县),拜著名的法学大师张恢为师学习法学,后又研读词章,学习文学。十多年的读书生涯,练就了他坚强正直、无所畏惧的性格,他渴望有朝一日能够像申不害、商鞅那样做一个赏罚分明、安邦治国、建功立业的政治家。之后,由于他文学上的成就被推举为太常掌故(太常掌故,太常的属官,负责保存文物典籍,研究国家典章制度,记载国家重大事件)。从此,他就从颍河岸边踏入到了都城长安,走上了西汉初年纷繁复杂的政治舞台。

晁错的政治生涯说起来并不复杂,仕途一直是比较顺利的。在担任太常掌故期间,他有幸被派到济南伏生那里,学习儒家的经典——《尚书》。这是他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因为在他学有所成回到长安以后,有一个向汉文帝讲述《尚书》内容和他自己的见解的机会,晁错也因此得到了汉文帝的赏识。之后,他又写了一篇奏疏,奏疏上指出:一个君主之所以能够建立留传后世的功业,关键就在于通晓“术数”,即治国的方法和策略。他认为,君主必须懂得怎样统驭臣下,使得群臣畏服;懂得怎样听取下面的奏报,而不受欺骗和蒙蔽;懂得怎样使万民生活得安定并且得利,那么海内就一定服从;懂得怎样以孝事上,那么臣下和子女的品行就会完美。

一些朝中大臣认为皇太子不必知道治理国家之事,而晁错认为以前的君主有的不能保持政权而被臣下杀害的原因,就在于不懂得治国“术数”。他认为,太子书虽然读得很多,但是如果不能通晓治国的方法,只知道背诵书本,那将是徒劳无功。因此,他建议汉文帝选择圣人之术中切实可用的一些知识,让太子学习,并且经常让太子在汉文帝面前陈述自己的看法。

汉文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于是就拜他为太子家令。太子家令是太子府内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属官,职责是主管庶务。由于晁错善于分析问题,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所以深得太子刘启的喜爱和信任,被太子誉为“智囊”。这一年,晁错才刚刚33岁。晁错除了辅佐太子以外,他还对当时的国家大事发表意见,提出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大都切合实际,见识深刻,不但在当时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对国家以后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汉文帝又提升晁错为掌管议论政事的中大夫。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去世,太子刘启继位,就是历史上的汉景帝。景帝一继位就马上提升他的老师晁错为内史,也就是掌管京师长安的行政长官。景帝对晁错信任有加,言听计从,其宠信程度超过了九卿。从此晁错开始在政坛上平步青云,在他40多岁的时候就当上了御史大夫,从此晁错位列三公,位高权重,仕途可谓是风光无限。但是,正是由于景帝对晁错的过度宠爱和维护,导致朝中一些大臣的不满,再加上晁错本人并不懂得收敛锋芒,则更加容易招来嫉恨,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景帝要杀掉晁错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挺身而出为其进行辩解的主要原因。

在《史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丞相申屠嘉心弗便,力未有以伤。内史府居太上庙壖中,门东出,不便,错乃穿两门南出,凿庙壖垣。丞相嘉闻,大怒,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错闻之,即夜请间,具为上言之。丞相奏事,因言错擅凿庙垣为门,请下廷尉诛。上曰:“此非庙垣,乃壖中垣,不至于法。”丞相谢。罢朝,怒谓长史曰:“吾当先斩以闻,乃先请,为兒所卖,固误。”丞相遂发病死。错以此愈贵。

这个故事的意思就是丞相申屠嘉对晁错的行为早有不满,但是苦于晁错正是受宠之时,因此无法对其进行弹劾。正在这个时候,他得知了一个消息,就是内史府正巧坐落在太上庙(高祖刘邦父亲的庙)外面的空地上,门朝东开,平时大家进出很不方便。晁错想另开一个从南面进出的门,以方便大家的出行,可是这样就必须凿通太上庙外空地的围墙。晁错对于这件事情并没有多加思考,就草率地将围墙拆除了。申屠嘉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大喜过望,他想借晁错的过失,上奏皇帝杀掉晁错。但是,被晁错先得知了这个消息,晁错立即向景帝说明了这个问题。等到申屠嘉到景帝面前告状,说晁错擅自凿开太上庙的庙墙,并请求把他送交廷尉处死的时候,景帝却对申屠嘉说:“那并不是太上庙的墙,不用因此而责罚他。”申屠嘉只得谢罪而退,一气之下发病不起,不久就去世了。

由此可见,景帝对晁错的宠爱到了何等的程度,但也正因为如此,才导致晁错在朝中被孤立的地位以及造成晁错的恃宠而骄。但是纵观晁错的一生,他的功绩还是大于他的过失的。晁错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文学上都有建树,他的政治天赋尤其瞩目,他能透过汉初平静的社会现状探究出社会深层存在的矛盾,并且始终保持着一个鲜明而清醒的认识。

具体来讲,他在政治上有这样一些功绩:

1.募民实塞

文帝在位时期,匈奴危害边关,掳掠人口与财产,这种威胁没有因为实行和亲政策而消除,每次想到这件事情,文帝都愁眉不展。文帝多次召集大臣商讨防御办法,但却一直拿不出好的对策。晁错针对这一情况,前后共上了三本奏章,从匈奴战争的过去与现状,讲到汉朝防守的弊端;从习俗、地形等方面分析了汉匈双方的优劣形式。最后建议文帝在边关要塞建立城邑,然后从内地迁徙百姓到那里安家落户,平时耕种务农,战时拿起刀枪对敌,父子相随,邻里互助,既省去了军队的驻扎之费,又开发建设了边疆。文帝读后,不禁拍案叫绝。于是开始大规模地往边疆移民,同时大赦罪犯,让他们作为移民去建设新的城邑,在保家卫国当中改过自新。匈奴从此不敢轻易发兵侵略,文帝至景帝时,边疆因此基本上没发生大的战争,从而为汉朝政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外部环境。

2.入粟拜爵

西汉的法律规定商人不能坐马车、不能穿绸缎衣服、不能为官等,商人的地位很低下。至文帝时,这些限制已流于形式,现实生活中的商人,已经成为哄抬物价、囤货居奇、兼并农民土地、结交王侯、生活奢侈的一个阶层。农民终年劳作,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穷困至极。晁错认为,这种现象对于一个以农桑立国的王朝来说,是很危险的。他认为,要想重农,必须重粟。富人想得到爵位,必须向农民买粮食,然后交给国家,国家根据其所交粮食的多少,授以不同的爵位。这样,富人有了爵位、农民有了钱财、郡县有了粮食,多余的粮食就可以送往边疆。当郡县储备的粮食够一年用的,边疆储备够五年用的时候,就可全部免去农民的田租。文帝对晁错的建议大加赞赏,立即下令推行。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文帝下诏免去天下田租的一半。第二年,全国丰收,文帝又下诏免去了全部田租。老百姓为朝廷歌功颂德,这正是圣君明主所理想的太平盛世。文帝特地下诏对晁错进行嘉奖,太子也因老师出此上策而备受宠爱。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晁错以贤良、能言极谏被文帝提升为中大夫。

3.削藩

对于晁错主张削藩的行为,从古至今都存在着一些争议,有的人认为晁错的建议很正确,是对稳固汉室江山有深远影响的行为,也有的人认为是晁错积极削藩的行为把吴楚等国逼上了谋反的歧路,因为在晁错主张削藩的时候,吴楚等国的谋反迹象并不是很明显,反而是晁错激进的行为令七国真的谋反了。

其实以上的两种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晁错在削藩问题上的功过是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以自己的睿智和才干登上政治舞台巅峰的晁错,无论是他的学识还是他的谋略都堪称旷世奇才。他事事都为国家考虑,无论是募民实塞、入粟拜爵抑或是力主削藩,他做这些事情的出发点都是忠君,都是爱国,他没有一丝一毫的私心杂念,但是这样一个治国安邦的人才,最后却落得一个腰斩东市的下场,这不得不让人感叹他的死是一桩千古冤案。

二、从“削弱诸侯”到“七国之乱”

晁错和贾谊都是力主改革、执意削藩的革新派。

汉朝初期的政治氛围基本上遵循的是无为而治,采取的是休养生息的政策,尤其是汉文帝时期,更是采取了以“静”为主的政令。但是,在表面太平局面的背后却隐藏着很深的社会矛盾,其中,周围过于强大的同姓诸侯国就是一个最大的潜在的威胁。

晁错用他精准的眼光看出了这个潜在的隐患,因而坚决主张削藩。在汉文帝执政的时期,晁错曾经多次向汉文帝上书,提出削弱诸侯和改革法令的建议,劝文帝要下定决心削藩,但是由于在文帝的头脑中,一直是以“静”的策略占主导地位的,他认为削藩的时机还没有成熟,因而没有采纳晁错的建议。但是,文帝却因此十分赏识晁错的才能,还升迁了他的官职。虽然文帝没有接受晁错的建议,但是,当时还是太子的刘启,也就是之后的汉景帝却十分赞成晁错的建议。

汉文帝驾崩之后,太子刘启即位,就是后来的汉景帝。

景帝一上台就不断的提拔自己的这个“智囊”,并且对其言听计从,这引起了朝中大臣的不满。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景帝对晁错的宠爱和信任,晁错顺利地登上了权力的顶峰,成为了位列三公的御史大夫。在晁错地位巩固的时候,也就是晁错打算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为国家消除隐患、为皇帝效忠的时候了。西汉统治面临着一个很大的潜在威胁,这就是同姓诸侯王的财势日益强盛,已经形成了尾大难去的形势。为了维护统一和巩固的中央集权,晁错给景帝献上了著名的《削藩策》,建议削弱藩国。具体地说,就是要减少同姓诸侯王管辖的地盘,削弱他们的权力。

景帝把晁错的建议交给公卿列侯和宗室讨论,引起了朝野上下的强烈振动,但是,大家知道景帝是维护、支持晁错的,因而根本没有人敢于提出反对的意见。诸侯王听说这件事后,都对晁错恨之入骨,各种议论、咒骂的声音充斥于晁错的耳朵,但是他却并不为之所动。

最后,在晁错的极力建议下,景帝终于下定决心开始削藩,他先是削了赵王、胶西王、楚王的几个封地,随后又削去了吴王的几个封地。在这个时候,吴王首先联合其他六个诸侯国,扯起反旗准备造反。这也就是有名的七国之乱。

从主张削藩到爆发七国之乱,晁错都坚定的站在景帝的身边为他出谋划策。正像晁错在《削藩策》中写的,早削藩吴王是反,晚削藩吴王还是反,早晚都是反,那还不如早点铲除这个潜在的威胁。因而,晁错力排众议,坚决的主张削藩。但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景帝却没有坚定的站在他的身边,景帝对于七国真的叛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因而在袁盎这个小人的蛊惑下,动摇的景帝,寡恩的景帝,屈杀了他的恩师——晁错。

屈杀了晁错以后,邓公替晁错道出了他的冤屈,在《史记》中有详尽的记载: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上书言军事,谒见上。上问曰:“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