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每天学一点说话艺术
3688400000028

第28章 掌握分寸,学一点言语度量术(3)

开玩笑一定要分清场合,假如场合不对,玩笑则不仅无法达到效果,而且还可能触及别人的痛处,乃至于引起别人的反感。

而且人的性格和喜好也各有不同,同样一个玩笑,可能会逗得甲哈哈大笑,却会对乙感到气愤。毕竟人的身份、性格、心情不同,对玩笑的承受能力也不同。对方性格外向,能宽容忍耐,玩笑稍微过大也能得到谅解。对方性格内向,喜欢琢磨言外之意,开玩笑就应慎重。

另外,幽默作为交际的艺术,其群体性和共娱性特征是十分明显的。因此能够娱乐甲的一句话,可能在乙听来是侮辱。如果你忽视了这一点,一味地强调自我的兴致和偏爱,丝毫不放弃个人的思路,那么,你的幽默将黯然无光。

可以说,没有笑声的生活和没有幽默感的人都是无味的。在人际交往中,开个得体的玩笑,可以松弛神经,活跃气氛,创造出一个适于交际的轻松愉快的氛围,因而诙谐的人常能受到人们的欢迎与喜爱。但是,开玩笑开玩笑要掌握好分寸,玩笑开了太大了,也就失去“笑”果了。

得理也别不饶人

有这么一个寓言故事:

有一头大象在树林里漫步,一不小心把刺猬的窝踩坏了。于是,大象很内疚地向刺猬赔礼道歉,说明自己并非故意,完全是因为光线太暗了的缘故。

但是,面对态度诚恳的大象,刺猬却一直针锋相对,耿耿于怀,一个劲地斥责大象,不肯原谅他。

一天,刺猬看见大象躺在地上睡觉,心想:“报复的机会终于来了。”

于是,刺猬走上前去,狠狠地咬了大象一口。但是,大象的皮特别厚,刺猬根本咬不动。刺猬依旧不甘心,围着大象转了几圈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个进攻点。它忘乎所以地钻进大象的鼻子里,狠狠地咬了一口。

大象感觉鼻子里一阵刺痛,猛烈地打了一个喷嚏,将刺猬射出好远,将它摔了个半死。

生活中常常有些人像刺猬一样,小肚鸡肠,无理争三分,得理不让人。假如是重大的是非问题,自然应当不失原则地论个青红皂白,甚至为追求真理而献身。如若自己是占理的一方,更是一定要争得胜利才罢休。结果,朋友之间形同路人;邻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夫妻之间同室操戈、劳燕分飞……

许多人把面子看的比什么都重,所以,那些说话高手在说话的时候,懂得给人留面子,即使对方明明错了,也不会毫不留情地揭穿。免得使人下不了台。

一位顾客来到一家百货公司,要求退回一件外衣。但售货员发现这个衣服已经被穿过了,不能再做退换。

但是,那位顾客拒不承认,一直辩解说:“我根本没有穿过,绝没没有”,坚持要求退换。

这时,服装店的店长姚卉走了过来,检查了外衣之后,发现确实有明显干洗过的痕迹。但是,既然顾客已经说过“绝没穿过”,而且精心伪装过没有穿过的痕迹。那么,再直截了当地向顾客说明这一点,顾客也不会承认了,这会让争执越来越严重,影响了店里的其它生意。

于是,姚卉说道:“我绝对相信您的话,这件衣服您肯定没有穿过。但我很想知道是否你们家的其它人把这件衣服错送到干洗店去过。因为不久前我家就发生过一件同样的事情,我把一件刚买的衣服放在沙发上,结果我丈夫没注意,把这件新衣服和一大堆脏衣服一古脑儿塞进了洗衣机。所以,您可以回想一下,是否也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因为这件衣服的确看得出已经被洗过的明显痕迹,您跟其它衣服一对比就会发现了”

话说到这里,顾客一看露馅了,便立即顺着姚卉说:“那倒是很有可能,前两天我丈夫确实到干洗店洗过一些衣服,那我回去问问他吧!”说完,便拿起衣服急匆匆地离开了。

售货员汤晓卉的聪明之处就是在于她既让顾客在证据面前无可辩驳,又为她的错误准备好了借口,给她一个台阶下,正是因为将话说到顾客心里去了,才使她不好意思再坚持。一场可能的争吵就这样避免了。

人们都有因为一时冲动,做错事、说错话或者得罪人的时候,当对方有意或者无意地冒犯到你的利益或者做了需要纠正的错事时,如果你以牙还牙只会使事态变得更严重。这种时候,千万不要贪图一时胜利的喜悦,不妨给对方留足面子,可以在谈话中,给对方铺台阶,比如:“当然,我完全理解你为什么会这样想,因为你那时可能还不知道有这回事。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人都会这样做的。”或者“一开始,我也是这样想的,但后来当我了解到全部情况,我就知道自己错了。”之类的话,这样就会使对方产生愧疚感,自动改正错误,悄然达到目的。

说好话也要找准方法和时机

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场合常常会有多种不同的含义。所以,在说话的时候,就要找准时机,不能乱说。掌握说话的艺术,最基本的就是要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什么场合能说什么话,什么场合不能说什么话。这看起来似乎简单,可是做起来却很复杂,不少人都因为不懂这些而吃了亏。

一年,一位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富豪打算在中国建厂,于是,他从加州飞到中国某大城市寻找合作伙伴。

经过一番寻找之后,某大型企业的领导因为精明能干和通晓市场行情而得到了乔治的青睐。经过对一些具体事宜的商讨之后,乔治对这位合作伙伴更加满意了。特别是他为合资企业设想的宏伟前景更是令乔治充满了信心。

准备签约的当天,那位领导兴奋不已,自豪地侃侃而谈:“就我的经验来看,相信我们这次合作一定会十分成功的,可以说,我在商场这么多年以来,所经营的项目一直不错。我目前所拥有的企业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企业有2000多名职工,去年共创利700多万元,实力是绝对的雄厚……”

听到这儿,乔治顿住了,他暗暗地掐指一算:700万元人民币折成美元是90余万,一个2000多人的企业一年才赚这么点儿钱;而这位领导居然还觉得十分得意,看来合作并不会想自己想的那样理想,因为这离自己预定的利润目标差距实在太大了。

于是,放弃了签合同的想法,决定终止合作了。

在老板看来,自己所言本是夸赞自己公司的好话,谁知却成了谈判中的致命伤,就是因为这个领导在说这番话的时候没有找对时机。

可见,好话不是什么时候都适用的,具体需要看时机。就像你原本是好心好意帮助别人,却用错了方式,也会落个“好心没好报”的结局。说话也是一样,就算你说的是好话,也要找准时机说。时机对了,那就是成功的助力器;时机不对,不仅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还会遭人厌恶。更何况,我们眼中的好话并不见得也能成为别人心中的优势。

除了找准时机之外,我们还要找对方法。自古以来,人们就收到了“忠言逆耳”的暗示,觉得只有逆耳的忠言才是利于事情的有利发展的。可事实果真如此吗?

一位经理在已经知道部下尽了最大努力,但还是把事情办砸的前提下,尽管没有对部下做太多的指责,还是忍不住要向他提出诸如“下次再不能重复上次的错误了”之类的忠告,他的部下对此有的人很伤心,心想自己那么的努力,不能得到好的结果也并非所愿。有的人则想部门经理本人别站着说话不腰疼,有本事你自己去试试。之后显然大家的工作热情日渐冷却,这样的忠言效果就是失败的。

后来部门经理意识到了这一点,再遇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他只是稍微改变说法“你们已经尽力,事没办好我也有责任”之类的安慰话语,并把自己的责任和需要注意的东西都列数出来,感觉实在做自我检讨,事迹也起到了提醒和加强的作用,反而不会让部下抵触。

可见,逆耳的忠言比不一定效果良好,历史上多少人以死直谏,商朝的丞相比干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人都愿意听好听的话,而逆耳的忠言多是从挑他人的刺而来。在这样的情绪之下说出的话自然是不大中听的。以至与对方善意的有理性的认识形成认识上的交叉,这就促成了逆反情绪的再生,越是忠言越觉得逆耳。

如此看来,“逆耳”的忠言往往达不到预期目的,仅有“为别人好”的善意献言还不够,要使献言变成对方能接受的忠言,献言者就必须掌握“管嘴”技巧,否则就会收到反效果。

所以,在进“忠言”也要让人觉得易于接受,不仅要根据环境、对象的不同,且要根据不同个性而采取不同的方式,使之能够接受和乐于接受。只要能够因人而异地进行对号入座式的进言,就能使忠言不逆耳。

总之,掌握好说好话的时机,是每个想掌握高超言谈技巧的人的必修课程,想要对方愉快地接受我们的话语,那么就请你先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好,把嘴管好,即使是说好话,也要掌握好方法和时机。这样做,才能很好地让语言为我们的目的服务。

接打电话不可忽略分寸

对于现代人来讲,电话是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所以接电话、打电话,几乎是每天都要经历的事。虽然通过电话与人交流和面对面与人交流是不一样的,因为不直面对方,人们总是觉得随意了很多。但很多时候,一个电话很可能就会成为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所以,接打电话也不可忽略了分寸。

有了分寸,才能把话说圆。但是一般来讲,电话沟通几乎都是在不确定的时间、不确定的地点、不确定的目的前提下接到不确定的对象打来的电话,或者突然要给事先尚未确定的对象打电话等等。有这么多的不确定因素,自然也会使得电话语言有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在这些条件的影响下,就很容易造成接打电话有失分寸的现象。

如果说话一脑子捅到嘴,张口即来,毫不考虑后果,是最容易造成误会和不必要的损失的。由电话惹出来的意外的事端总会在我们身边频频发生。

一天,白叶凯正与一个前来家里做客的朋友把酒言欢、谈兴正浓。手机突然响了起来,他喂喂喂了几声后,便吼了一句:“打错啦!”

对方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怒吼激怒了:“你这是哪啊?打错就打错了嘛,不会好好说吗?你吼什么啊?”

这种态度白叶凯大感不爽,对着电话突然大声叫道:“你问我这是哪儿啊?我这儿是火葬场!”然后,便气冲冲地挂断了电话。

结果接下来的几天令白叶凯吃尽了苦头,几乎每天不论都会有十几个有关“火葬场”的咨询电话打进他的手机中。而且这些电话都不分时间,经常白叶凯夜里睡得正香的时候,就莫名其妙地被电话铃声吵醒了。

两周之后,白叶凯实在忍无可忍了。不得已,他只好将自己的电话号码注销掉了。

类似这样接错电话或打错电话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一般情况下,拨错电话号者,都是无意的,对拨错号的人,开开玩笑,逗逗趣,这不算什么。但凡事都得有分寸,有一些人平时就管不好自己的嘴,一旦接到不知何处来的拨错号者,就管不住自己的嘴了。这种情况下的任何一句无分寸的话都敢向陌生的来电者抛去,诸如用侮辱性语言刺激对方、羞辱对方,甚至伤害对方。倘若对方足够大度也就罢了,但如果对方也是脾气很冲的人。那么,一番口角争执就在所难免了。

所以接打电话时一定要注意分寸,管好自己的嘴,切不可无中生事,自惹麻烦。要根据对方的不同情况,集中自己的精力,快速调整好自己的思路,相应地调整说话的长短和语言的快慢、轻重。这样不仅让别人觉得你说话有分寸,听的舒服,也能让自己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资料。

接打电话除了在语言上要把握分寸之外,在时间上也要多加斟酌。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喜欢煲电话粥的嗜好。往往一拿起电话来,就会像个话痨一样说个没完没了,除非对方要求终止交谈,否则就不愿放下电话。当我们对着电话说个不休的时候,假如对方也正无聊,那我们的电话轰炸也许还会成为他们排解郁闷的工具;但是一旦遇到对方时间紧张或者有事要办的时候,这样的交谈方式就会遭人厌烦了。

还有一种人,接打电话的时候充满了势力。假如对方是对自己有用的人或者是自己的领导、长辈,就好言好语,一派和气。但如若对方是身份地位低于自己的人,就一副怒气冲冲的口气,或者爱答不理地繁衍应对。这样的习惯和处事方式会给人一种“欺软怕硬”的印象。在这样的交谈中所丢失的已经不仅仅是说话的分寸,而是做人的分寸了。

所以说,为了尽可能地避免对自己不利的情况发生,我们在对着电话说话时一定更掌握好分寸,不管对谁说话都应该尽量做到和气一些,万不可“一失言成千古恨”,到时候,再后悔可就不管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