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20几岁学点博弈论(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列)
3689200000026

第26章 蜈蚣博弈:难以抉择时,试试“倒推法”(2)

一晃25年过去了,在这25年内,他们各显神通。25年后的某天,哈佛大学再次对当年那批毕业的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如下:

3%具有长期目标的人,他们在25年间朝着同一方向不懈地努力,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行业领袖或精英人才。

10%具有短期目标的人,他们在25年间不断地实现着各自的目标,都成为各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一般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目标含糊的人,生活和工作都比较安稳,但是没有什么大的业绩,他们一般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至于27%没有目标的人,生活得很不如意,而且常常怨天尤人,抱怨世界、社会、他人,他们总是说“没有人给他们机会”。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截然不同的情况呢?其实,他们之间的差距仅仅在于25年前是否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有些人很清楚,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由此可见,思维方式和目的同等重要,凡事如果确定了目的,若是正向思维无法推理,那么,我们就不妨使用逆向思维,这样一来,就可知道我们今天应该做什么,而不是坐着发呆,不知如何是好。

没有目标的人,生活就会诅咒你一辈子,让你一辈子为那些有目标的人工作,事实就是如此,其实,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人生博弈,如果想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那么,先写出4~10个目标,然后找到一个核心目标,并且依次排出重要性,然后制订出一些详细的计划,最后只剩下一件事情,那就是依照计划行事。反之,如果没有计划,生活将会变得杂乱无章,人生也不会有多大成就。

狡猾的“胡萝卜加大棒”

一家大型公司,虽然已经是上市公司,但却依旧保留着过去家族式的管理模式,5名董事会成员全部听命于创办人的10名孙辈。智者就是智者,创办人早就意识到孙子和孙女之间会发生冲突,同时,还预见到公司可能会受到外来者的威胁。于是,为了防止家族内讧和外来者的进攻,创办人要求董事会的董事任职时间必须错开。这就意味着即使你在短时间内得到公司的全部股份,也不可能完全取代董事会的位置,相反,你只能取代那些任期即将届满的董事。5名董事各有5年任期,但是,届满的时间不一,外来者至多能够一年夺得一个位置。

从公司的制度来看,如果你想完全掌控董事会,那么,至少需要3年时间,才能夺得多数席位,从而掌控这家公司。当然,常人能够从表面看到的,创办人自然也会想到,于是,他又担心如果劲敌夺取了全部股份,这个任期错开制度将会马上被篡改,因此,创办者又附加了这样一个条款:董事会的选举条例只能由董事会成员修改,当然,5位董事会成员可以提交一份建议,而不需要得到另一位成员的支持。

条款规定,投票次序必须沿着董事会会议的圆桌按顺时针进行,同时要求一份提议必须获得董事会至少半数的选票,即50%的支持才能通过,缺席者按照反对票计算。董事会成员只有5名,这就意味着一份建议至少要得到3人以上的支持。

最关键的是,条款同时还规定董事会成员提交的建议,如果没有被通过,无论建议的内容是什么,此人都将失去董事会的席位和股份,他的股份将被其余四人平分,与此同时,任何向这份建议投赞同票的董事,也将失去他在董事会的席位和股份。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个十分苛刻的条款还是十分奏效的,将内讧者和敌意收购者统统排除在外。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如今,海岸公司的海贝壳先生通过一个敌意收购策划成功地购买了这家公司51%的股份,而且海贝壳先生在年终选举时投了自己一票,顺利地成为该家公司董事会的成员。

不过,乍一看,即使海贝壳先生当上了董事,也不能威胁到董事会的地位,毕竟海贝壳先生要以一敌四,而且个个都是强敌,但是,奇迹往往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发生。

在第一次董事会会议上,海贝壳先生提议修改董事资格,这是董事会首次就这样一份建议进行表决,出人意料的是海贝壳先生的建议不仅得以通过,而且还是全票通过!就这样,海贝壳先生最终取代了董事会。

是什么原因让董事会其余4位成员全部认可这份建议呢?原来董事会其余4位成员为了得到一份被称为“降落伞”的微薄补偿,被悉数扫地出门。在他们看来,这不是想不想得到的问题,而是“要”和“不要”的问题。因为如果不要,他们最终将一无所获。

这么不可思议的事情,海贝壳先生是怎么做到的呢?博弈论的逆向思维,正好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海贝壳先生为了确保自己的提议被认可,就从圆桌的尾部开始盘算,确保最后两位董事能够赞同这份提议,只要最后两位能够投赞成票,那么,海贝壳先生的提议就足以获得通过,因为海贝壳先生将以一张赞同票拉开整个投票表决的序幕。

为什么其余4位董事一定能够同意此提议呢?原来,海贝壳先生的修改方案是一份狡猾的“胡萝卜加大棒”的提案,“胡萝卜”只是他设置的诱饵,结果上钩的4位对手全部尝试到了“大棒”的滋味。海贝壳先生的提议包括以下3个方面:

第一,假如这份提议全票通过,那么,意味着海贝壳先生可以重新组建一个董事会,此时,每位被取代的董事都将得到一份微薄的补偿。假如通不过,投反对票的董事就要离开。

第二,如果提议以41通过,那么,唯一反对者将会被踢出董事会,而且不会得到任何补偿。

第三,如果提议以32通过,海贝壳先生则会将自己51%的股份平均分给两名投赞同票的董事,此时,持反对票的董事也要被踢出董事会,而且同样不能得到任何补偿。

到这里,这个博弈论的逆向思维就可以画上圆满的句号了,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其中的缘由。

假设投票出现22平局,就要看最后一位投票者如何投票了,如果他投了赞成票,那么,他本人就会获得25%的股份;反之,如果他投反对票,海贝壳先生的财产以及另外一名投赞成票的董事,他们的股份将被其余3名董事平分,这样投票者将得到(51%+125%)/3=211%的股份。设想,如果能够得到更多的股份,他当然会选择投赞成票!

说到这里,大家自然就能够运用逆向思维推出最后的结果,即预知出如果出现2∶2平局时,最后一位投票者自然会选择投赞同票。

前面说的是最后一位投票者,现在我们来说一下第四位投票者面对的两难境地,轮到他投票时,可能会出现以下3种情况之一:

第一,海贝壳先生自己投了一张赞同票。

第二,有两张赞同票。

第三,有三张赞同票。

假如只有1张赞成票,第四个人自然能够保住自己的位置,但是不会捞到任何好处;相反,如果他投了一张赞成票,就会出现22的局面,如同以上分析的一样,最后这个提议一定会通过。他站在了胜利一方,不仅保住了自己的位置,而且还能够获得额外的股份,本着利益最大化的想法,任何人都会选择投一张赞成票,以换取胜利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