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淡定的人生不生气
3689600000014

第14章 人生似鸟同林宿,退也一步,进也一步(3)

传说舜娶了尧的女儿为妻后,干劲突然猛增,不仅谷仓中的粮食日渐斗增,而且圈里的牛羊也一天天地肥壮起来,于是,他便携带自己的妻子,拿上一些礼物,回去看望父亲、继母和弟妹。他的继母熙氏看见舜手中拿的礼物很眼热;弟弟象看着舜的妻子也很眼热,于是,他们便想把舜害死。

有一天,舜正在地里干活,只见弟弟象一路跑过来,对舜说:“哥哥,爹让你明天回家帮忙修理一下谷仓,你最好早点回去!”舜回答道:“你回去和爹说,我明天一大早就赶回去。”于是,第二天一大早,舜就赶往父母家中帮忙,此时,继母熙氏和弟弟象装模作样地招呼舜。

片刻之后,兄弟两人便走向谷仓,弟弟象先将梯子搭好,并让舜顺着梯子爬到谷仓顶上。在舜一心一意干活时,象趁机将梯子搬走,然后将预先在谷仓周围准备好的柴草点燃,顷刻间,烟火一蹿几丈高。舜在谷仓上焦急万分,大声喊叫着弟弟象的名字,并疾呼“救命”,此时,继母熙氏说:“这是要送你去上天!”弟弟象一边添火,一边大笑着说:“哈哈,我想让你到天上去当老天爷的女婿!”

谷仓周围的大火正在徐徐地燃烧,眼看,仓顶部就要被烧塌架了,此时,吓得舜浑身直冒汗,他突然看见继母熙氏和弟弟象像恶狼一样扑向自己,所以就不自主地举起双臂,面向青天喊道:“天啊!你快睁开眼,救救我吧!”在他伸展手臂之际,他身上穿着的麻布衣服立即变成了一只金翅老鹰,在千钧一发之际驮着他长鸣一声冲出了大火和烟雾,朝天空飞去。熙氏和象看到此景,吓得跌倒在地上,久久不能动弹。

这次将舜烧死的计划没能实现,熙氏和象对此很不甘心。为了去除舜这块心病,他们母子又想出来一个更毒的计谋:假借给舜赔礼之际,先在酒桌上将其灌醉,再把他杀死。

舜的小妹听见娘和二哥的计谋,对此很不满,因为他们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设法害大哥,所以她时常注意娘和二哥的谈话和行动。当她这次听到新消息时,就立即悄悄地跑去给大哥舜送信。

舜的小妹前脚刚出门,弟弟象后脚就赶到舜家。象装得一本正经,充满歉意地对舜说:“哥哥,以前是弟弟一时糊涂,修谷仓的事情是我对不起你。这回,爹娘想请你过去吃饭,专门给你赔礼道歉,以便让你消消气。我知道哥哥你是个大量的人,所以说什么你也得答应我的邀请,明天早点过去。”于是,舜点头答应了。

第二天,象一家人对待舜格外热情,就像招待客人一样,不仅摆了一桌子酒菜,还轮番给舜倒酒、敬酒。一圈圈下来,你来我往不知道喝了多少杯,直到瞎老汉(舜的爹)、熙氏和象都喝得迷迷糊糊,说话颠三倒四之际,舜还像没喝酒一样。

此时,小妹便趁机说:“爹、娘、二哥,你们不是说这顿酒席主要是给大哥赔不是吗?怎么大哥都快喝完了,也不见你们赔半个不是呀?”

听完小妹的话,一家人都脸红了,面面相觑,唯有舜连连制止小妹,说:“一家人,不要说两家话,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就不要再放在心上了,今天我依然是爹娘的亲儿子,弟妹的亲哥哥,只要你们需要我帮什么忙,我都会尽力帮忙的……”

舜讲完这番话后,羞得瞎老汉、熙氏和象满脸通红。从此以后,他们都放弃了对舜的嫉妒,一家人和和气气地生活在一起。

其实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涌动着一股善良和宽容的本性,只是平时它被利己之心蒙蔽了。如此一来,人们往往为自己想得多,而很少去为别人着想,所以人与人之间就产生了一些矛盾。正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当面对冲突时,不如冷静一下,即使对方的做法令你很不满,也不要一时冲动,使用同样的方式给予还击,用宽恕之心感化他人比打击报复更有效。

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

凡成大事者,都是不拘小节的人。因为胸有大志,所以才能有所成就,因为心胸开阔,所以能够取得成功。

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皇位之争中,魏征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多次使李世民陷入困境。玄武门之变后,魏征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这时,李世民完全可以治他的罪,杀他的头。但是,李世民十分欣赏魏征的才干和人品,于是便谅解并重用了他,让他做到了宰相,帮助自己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这里虽然有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尊贤爱才的一面,但我们不能不认识到,这也与他宽宏大量、善于谅解他人分不开。纵观历史,很多建立功绩的伟人都具备能忍别人不能忍、大度宽容的品质。齐桓公谅解并重用曾险些射死自己的管仲,从而成就霸业;蔺相如谅解多次羞辱自己的廉颇,留下“将相和”的美谈……相比之下,又有哪个小肚鸡肠、心胸狭隘的人功成名就、青史留名呢?

欲成大事者必须胸怀宽广,能屈能伸,在形势不利于自己时,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屈辱。要心怀宽广,能够广纳建议、知人善用,能够包容别人的缺点,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和自我反省。哪怕对于敌人,也要用宽容的心对待,尊敬对手。

18世纪的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是一对论敌,他们关于“定比”这一定律争论了9年之久,各执一词,谁也不让谁。最后的结果以普鲁斯特的胜利而告终,普鲁斯特成了“定比”这一科学定律的发明者。但他并未因此得意忘形,把功劳揽为己有。他真诚地对曾激烈反对过他的论敌贝索勒说:“要不是你一次次的质疑,我是很难把‘定比’定律深入地研究下去的。”同时,他特别向公众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的功劳。

这就是宽容。允许别人反对,不计较别人的态度,并充分地看到别人的长处,吸收其营养。这种宽容是不拘小节的大度,是走向成功的奠基石。这种宽容是一泓温情而透明的湖,让所有一切映在湖面上,天色云影、落花流水。这种宽容让人感动。

凡事能忍,心胸豁达则前途一片大好。宽容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是对别人的缺点和不拘小节给予的容忍和包容。只有具备了这种品质才能让事情顺利地开展。

郑灵公即位不久后,楚国向郑灵公进献一只鼋。郑灵公非常高兴,命令厨师做一锅鼋羹。正巧公子宋与子家前来拜见郑灵公。公子宋食指大动,于是悄声对大家说:“我每次食指大动都能尝到珍奇美味,这次一定可以吃到好东西了。”

待大家被传召进入宫殿时,看到厨师正解割大鼋,便相视而笑。郑灵公很奇怪,便问原因,大家据实相告。郑灵公听后很不高兴,暗想:我不赐予你,无论你食指怎么动,也是没用。

鼋羹煮好后,郑灵公赐予他们鼋羹,唯独没有赐给公子宋。公子宋大怒,不顾一切地将食指伸入鼎中蘸食鼋羹后拂袖而去,郑灵公暴跳如雷,声称非杀掉公子宋不可。

公子宋回到家中后也怒气难消,又听说郑灵公要杀他,于是便先下手为强,杀死了郑灵公,报了未赐鼋羹之恨。郑国在经历了一场混乱之后又重新建立了一个国家,公子宋也由于谋杀国君而被诛。

此事虽起于口腹之欲,然而最终却导致一个国家陷于水火之中。郑灵公和公子宋的心胸狭隘实在让人觉得滑稽可笑,倘若两人有一人是大度之人也不至于此。一个一国之君竟然为了臣子的一句话较真,而公子宋也是斤斤计较,“染指于鼎”,贪图小便宜,两人可悲的命运又能怪谁呢?

做大事者,需不拘小节,对于别人要有海纳之量,这样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得到更多人的扶持和帮助。做人也应如此,善于取舍,有容人之量,才能成就大事。

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广大,福慧丰饶

真正的佛心不仅存在于寺庙中,也不仅存在于名山大川的游方者那里。佛心是无处不在的,它可以淡然无痕,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佛的踪迹,一个人只要拥有一颗善良、宽容的心,那么他的思想、语言、行为都将是最真实的佛性的体现。我们不必苦苦追寻佛道,有一颗宽容别人的心,则步步是道场。

人会做人,凡事可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的成功靠的就是人际关系的成功,比如,升官要靠贵人欣赏、提携,要靠同僚的支持,还得靠下属的努力工作;做生意要靠广交朋友,广开财源。人心宽广,多包容别人,这样才能在交往中厚结人缘。而拥有好人缘往往能使自己的生活、工作轻松很多。

古代贤者说:“君子宽以待人,严于责己。”所谓宽以待人就是要对他人放宽要求,不强求于人,对他人的缺点、错误要尽量以宽容的胸怀来对待;而严于责己,就是要对自己严格要求,让自己在为人、做事中尽量达到一个较高的标准,不能忽视自己的缺点,纵容自己的错误。只有严格要求自己,善于听取别人的批评,知错改错,才能令自己不断成长,打造出成功的人生。

在人际交往中,若希望别人善待自己,首先要善待别人,与人为善,尽可能地给他人提供方便,给予帮助,对别人多一些理解和尊重。

东晋时有一个叫沈麟士的人,他为人处世的方法成为后世众多名人告诫自己要宽以待人的典范。沈麟士人称“织帘先生”,从小就聪明过人,在他7岁时听叔叔跟客人谈论道家学说,等客人走了以后,他能把叔叔和客人的谈话一字不漏地说出来。年纪稍大一点,他就已经是个熟读经史的博学之人了。因为家里很穷,他只能靠织帘为生,但他依然手不释卷,边织边读,所以人们给他取了个绰号叫“织帘先生”。

令沈麟士名垂千古的并不是他的好学苦读,而是他为人处世的故事。沈麟士为人一向豁达开朗,对人总是亲切友善。有一次,他的邻居丢了鞋,看到沈麟士穿着一双同样的鞋,就说沈麟士穿的鞋是他的。沈麟士笑着说:“哦,这是你的鞋吗?”说着就把鞋脱下来给了他。过了几天,邻居找到了自己丢的那双鞋,便把沈麟士脱下来的那双还给他。沈麟士见了又笑着说:“哦,这不是你丢的那双啊!”笑眯眯地把鞋接了过来。从始至终,沈麟士丝毫没有生气的样子,而是一直宽容地对待邻居的错误和道歉。

同样一件事,有些人就不能做到这样宽容。

南北朝时期,有个叫刘凝之的人,也是一个有名的隐士。有一次,他的邻居丢了鞋,同样把他穿的鞋子认为是自己丢的那双。刘凝之没有说什么,把鞋脱下来给了邻居。过了几天,邻居找到了自己丢失的鞋,便拿着刘凝之的鞋来还给他。与沈麟士不同的是,刘凝之怎么也不肯要那双鞋了。虽然刘凝之也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名士,但在宽以待人的修养上与沈麟士相比却要差了一些。有一次,宋朝大诗人苏轼在与朋友谈论做人的道理时,还把这个故事拿出来,并评论说:“做人应该和沈麟士一样,而不应该像刘凝之那样。”

宽以待人在为人处世中极为重要,所谓“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君子成人之美”,给人以宽松的条件,原谅别人的过失,帮助别人改正错误,就相当于给了自己宽松、和谐的环境。

秦穆公在位时,不听蹇叔的劝告,命令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将军率领大军,不远千里东袭郑国,结果没有得手。秦军全军覆灭,三位将帅也被俘虏。

三位将帅费尽周折才回到了秦国,本以为自己要去向秦穆公请罪,没想到秦穆公却站在郊外迎接他们。看到他们平安归来,秦穆公流着眼泪说:“是因为我没有听从蹇叔的劝告,才让你们蒙受了羞辱,希望你们能够原谅我。”

两年后,秦穆公又令孟明视等人去讨伐晋国,谁知道这次又吃了败仗。大家以为秦穆公这次会处罚孟明视,然而秦穆公什么也没有做,反而检讨起自己的错误来。秦穆公的检讨对孟明视一干将领来说,无疑是一种原谅和宽恕。而这种大气之举,也让这一干将领感激不已。几年以后,秦穆公再派他带人去讨伐晋国。这一次,秦军渡过黄河后,烧掉乘船,背水一战,直打得晋军落荒而逃。

秦军之所以能够最终取得成功,和秦穆公宽容的做法是分不开的。作为一国之君,秦穆公不仅光明磊落,不存私心,知错能改,而且还能如此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属下。发现错误,首先引咎自责,勇于承担责任。他这样的做法,赢得了将士和百姓的感激,国家才得以兴旺发达。

对别人宽容和谐,可以让自己取得成功。要想真正达成自己的目标,还要有严于律己的精神。特别是对领导阶层来说,只有严于律己才能善于发现自己的缺点,并决心改过。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价值。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

宽容像一朵鲜花,散发着清香,给自然一种灵境的美;宽容如一场小雨,给人以清爽,洗涤污秽的大地;宽容似一把花伞,给人以舒适,不会让人生有倾盆大雨。

农夫有两只水桶,他每天都用一根扁担挑着两只水桶去河边取水。

两只水桶中有一只有一道裂缝,因此每次到家时这只水桶总是会漏得只剩下半桶水,而另一只却总是满满的。就这样,两年以来,日复一日,农夫天天只能从河里担回家一桶半水。

那只完整无缺的桶很为自己的完美得意,有裂缝的桶则为自己的缺陷而感到羞愧。一天在河边,有裂缝的桶终于鼓起勇气向主人开了口:“主人,对不起,我觉得很惭愧,因为我这边有裂缝,一路上漏水,只能担半桶水到家。”